“当然,大华船业从去年起就在不断的扩张。而且,我们用平地造船法不受船坞的限制,同时开工即可。”
“万一不能完成,船业公司怕是要遭受巨大的打击了。”
“几亿元的话,只能认赔了。”苏城笑笑,说道:“今天不签订合约,船市万一转弱,怕是订单又成问题。”
“话说如此,我总觉得风险太大。”
苏城笑笑,没有回应。对荣尚国这样的国企人,苏城近几年见过不少了。往好里说,他们是谨慎小心,往坏里说,就是缺乏魄力。
30年的计划经济,不是在磨练管理人员,而是在选择管理人员,就像是自然选择一样,敬小慎微的管理官员被留了下来,胆大包天的终究会被排斥出去,如同一个有机体对非己体的细胞的排斥。
荣尚国已是国内有数的开放官员了,懂英文会技术,又受过多年的党性教育。但以苏城的眼光来看,他仍然是偏于保守。面对骤然降低的竞标价和竞标时间,竟然没有灵活的降低期望值……重工业的机会,向来是稍纵即逝的。一款船只设计,能造10艘船就算不错了,造20艘的是邀天之幸了,一套设备用上10年就显陈旧,10年间若是不能满负荷运转,利润会很微薄。
9个月的交货时间,也许确实是短了点,但就是没有平地造船法等先进的技术。发动全厂的工人,也不是不能完成。
只能说,数十年的闲适工作抹去了他们奋斗的因子。
早晨出发,中午就返回了本埠。
下了飞机,荣尚国才稍稍有些不甘的道:“这次的竞标实在疯狂,唉……中船今年要过苦日子了。”
苏城耸耸肩。中船的负担本身就很重,临近年末,没有高利润的订单,怕是给供应商的回款都会出问题。
荣尚国看了他一眼。聊天似的道:“最近几年物价涨的快啊,机关干部和实业单位都在涨工资。我们的职工也有要求啊。前年的时候,财务算了一笔帐,说是只余了3个亿,我们就给一线职工加了一点加班费,想着等来年情况好的时候,再给大家涨工资。结果,去年的时候一算,倒亏1个多亿。今年整个厂都憋着劲,多造了两艘大船。最后一算,就是现在这样,只能算是平了。”
苏城知道他想说什么,但却不想顺着他的意,只是陪叹了一句:“这几年,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
“可不是嘛。”荣尚国吁了一口气,道:“90年以前。我们一线工人的工资100块,奖金算起来又有100块,那时候,机关干部一年才拿1000块。市里的干部提起中船。谁不是羡慕的要命?工人们干劲也足。我记得,88年的时候,有个新调来的副厅长,看中我们每月107块工资加120块的奖金了,就想把对象放在我们厂里上班,党委会研究了几天,没给同意,气的他啊……到现在,咱们的一线工人还是拿200块的工资,机关干部也拿200块,人家的奖金是两三百,我们的奖金是一二十。丢人啊!”
“国家有困难,没办法的事。”苏城随口说了一句。
荣尚国叹道:“我们中船的工作效率确实是比不上私企,但这些年,我们也确实做了很多事。国家的底子薄,我们自力更生建大船,企业的资金少,我们垫付资金支援国家建设……我们的工人流过汗,也流过血,我们的产品涵盖了中国海军的所有主战舰船和辅助舰船,我们的民用船只从无到有,通过了世界各大船级社的检验,真的不容易。”
他看看苏城,道:“我们的工人,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
苏城摩挲着手指,一会儿低头道:“荣总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年关难过啊。”荣尚国望着前方的出站口,停下了步子,再道:“咱们先前说过,各自竞标,各担责任,合作生产,9艘船是苏董竞标来的,理所当然是苏董的标的,中船也愿意与大华船业合作生产,只不过……船厂是真的难啊。”
“嗯,按照咱们先前说的,中船若是愿意合作生产,最多可以得到利润的30%,荣总要是有兴趣,我们回去以后,看看能分多少出来。”
“我不是这个意思……”荣尚国摸摸下巴,道:“大华愿意分出生产给中船做,这是情谊。不过,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按照规定,船东要支付30%左右的定金给船厂……”
“船厂要垫资50%以上,才能收到第二笔钱。”
荣尚国很不好意思的道:“我想问问,分给中船的活,能不能也算一笔定金给我们?”
苏城这下明白过来,不禁暗叹一声。
国有大型船厂,竟然揭不开锅了。
这种事,虽然以前就曾听说过,也预料到了,但真的遇到还是令人感慨万千。
职工上万,资产上亿的工厂却拿不出下个月的应付款?也只有20世纪90年代这个特殊的时期,才会发生了。
他的沉思,让荣尚国误以为是拒绝,失望的道:“不用按比例给定金,3000万就够了。或者2000万也行。”
苏城如梦初醒似的摆摆手,道:“就按30%的定金好了,30%的30%,大概是9%的样子,可以吗?”
“当然,当然可以。”荣尚国连忙点头。
9艘船的9%的定金,肯定是要超过5000万了。这么大一笔钱,原本是不必先给生产工厂的,重工行业里的垫资非常普遍,也算是一道无形的门槛。无论是生产什么,船厂或者车床都是一样。荣尚国所以迟疑,就是因为他的要求超过了一般工厂的要求,尤其是在生产资格并未最终确定的情况下。
苏城往前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道:“既然说到定金了,我想顺便说一下外包的情况。”
“当然。”
“我们想让中船的船厂,帮忙制作船舶总段。”
“总段?”
“分段造船法是把一艘船分成100多个部分,分别制造拼接。总段的话。只是分成几个部分,可以由不同的船厂制造。然后运输到总厂进行拼接。”苏城简单的解释了一句,接着道:“最好的情况,是船厂用分段造船法的工艺来生产总段,这样的速度最快。不这样做也可以,只要能把总段生产出来就行。”
做总段的工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假设一艘船分成6个部分,那一截总段就相当于六分之一个船体。中船的船厂能生产整船,自然能生产总段。限制总段造船法普及的最难地方,在于焊接的精密度。
一艘10层楼高的船舶,在两个总段拼接的时候。上下误差不能超过2厘米。这样的要求,必须采取激光测距和计算机专门测算才行。
当然,分段造船法的精度要求也很高,所不同的是,一艘3万吨的轮船,分成100个部分和分成5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重量和体积都要相差数十倍。拼接时的难度也会相应上升。
对船厂来说。生产分段的车间和生产总段的船厂,其生产难度其实比用旧方法生产全船还要低,难度全都集中在了最后做拼接的总厂。
自然而然的,主要技术也就集中在了总厂。
荣尚国在船舶工业上的水平。比苏城高出十条街去,一下子就明白了里面的道道。
他其实更愿意做整船,即使是整船的一部分,也比做分段和总段赚的多。
但是,大华决定采用新方式造船,荣尚国也无法改变苏城的心意。
人家是用250天或者260天的交货期签订合同的,旧方法注定无法完成这样的壮举。
荣尚国只能默默的点头。对现在的中船来说,拿到定金比什么都重要。
苏城也没有和他说究竟做多少个总段。
以目前的进度,9艘船必须同时开工才行,若是以其他船厂的经验,少说要3个以上的船厂同时制造。
大华使用巨型总段造船法,也不会真正的减少工作量,它只是把总段的生产,转移到别的船厂去了。
9艘船少说要40个总段,理论上可以由40个船厂同时生产,那样一来,说不定连250天都用不上。
不过,船厂放料是有成本的,给一个船厂四分之一艘船的份额,稍大一点的船厂都不太愿意接受。不过,若是将总段的数量提升到4个,愿意接受的船厂就多了。
这样来看,也许要9个,最少也得5个船厂才能赶上进度。中船是否有5个船厂参与,尚存疑虑,他们若是不愿意接手,苏城就只能向国外船厂外包了。
总段造船法的优势在于,大华船业可以将4个船头,或者4个船尾,发给同一个船厂。
相比造一艘完整的船,造4节吨位相同的船头显然更容易。若是这些总段再采取分段造船法,让分段工厂再生产相同的分段,那就更简化了。
这也是在1993年,国内其他船厂还没有开始采用分段造船法的时候。否则的话,苏城敢用200天来竞标。
回到现代重工的裴忠勇,也决计想象不到,新技术和新思路的应用,能够产生何种革命性的结果。
……
第四百二十章 供应商们
苏城回到大华船业的时候,第一批五艘低吨位船只已下水交付使用了。第二批五艘实验船,则完成了大半。
板加工车间,平面分段生产线,标准分段装配区,船体分段装配台,拖车,高架起重机,下游造船工位等等船厂机构,沿着黄浦江一线排开……
或新或旧的设备,不停的从码头运来,然后顺着大华的工厂布局,向前安装。
大华燃气公司和济柴动力机厂,都派了数百人来帮忙。江南造船厂答应的200名高级技工也忙忙碌碌的奔波在生产第一线。他们的技术都没有问题,少说有十年经验的熟练工,放在国外也是一把好手,此时丢给大华船业,更是让各车间轻松许多。
尽管如此,大华船业内部的气氛是相当凝重的。
最快250天,也就是8个月的时间做一条船,在国外是经常发生的事,但对中国的船企来说,是想都没想过的。
放在院校的期刊上,这船做出来,立刻就是“多项填补国家空白”,少说足够两个教授,五个副教授用的了。
苏城通过李沧,请来的十几个院校的船舶专家,其实打的也是这样的主意。苏城默认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工作写在自己的文章里,那些平时耍大牌的专家,立刻乖巧的像是瘦黄牛似的。
大华船业自己的工程师又不用发表文章来评职称,这些好处分给院校也不会影响到大华。倒是能多吸引几个人来帮忙。
像是船舶工业这样的重工业生产里面,技术专家是多少个都不闲多的。
一艘船就是一套系统工程,要说起来,一张桌子的设计都能找到理论依据。而在现实中,多一点理论依据的指导,总归是没有错的。后世的媒体总是喜欢用缺乏人性化来形容中国制造的商品,实际上,缺乏人性化就是缺乏专业设计师和专业理论工程师。苹果和索尼的东西做的确实漂亮,那是用无数的设计师堆砌出来的,同样是一个按钮。国外设计师用200个小时来做设计,那就意味着公司支付半年十多万美元的薪水,换来的只是一个按钮。国内企业做一款产品的预算也许就是百多万元人民币,结果自然不同。
放到一艘船上,10个设计师和工程师搞出来的东西,自然比100个设计师和工程师搞出来的东西要粗糙。
另一方面,生产过程的工艺方法的设计,对于生产率的提升还是相当有帮助的。
先铺钢板再焊接,听起来简单。可先铺哪个板子,先焊哪个地方。结果却有可能不同。
尤其是在船体狭窄的地方,焊接机器人用不上,焊工甚至伸不进手。这种情况下,提前考虑提前焊接,就能减少很多的麻烦。
苏城夜以继日的奔波在船厂、大华实验室以及大华集团总部。好在其他公司都已步入正规,瑟坦油田、大华燃气公司、大华运输公司都有了完善的组织体系和管理团队,大华石化虽然在进一步的扩产过程中,但步骤和工序都是确定的,没有苏城必须参与的部分。合资的德邦热水器更不用说。舒浩早就将它发展成一只现金奶牛了,他们更多的是和深发展银行打交道。
节省下来的时间,苏城全部贡献给了这9艘船。
它们的总定价也许只有5亿美元,利润也许不足1亿元,但它们代表着一扇大门,一旦完成,大华船业将不仅是海上石油装备供应商。还将是民用船舶的主要供应商。
毕竟,能用9个月完成30万吨的船舶制造公司,本身就足以自豪了,这也将是大华船业最好的资历。
但不是每个人都看好大华船业的未来。
1993年的中国。还没有网络这种东西。人们获取国外咨询的唯一方式就是大众媒体,电视上说什么,报纸上说什么,大家就知道些什么。好一点的大专院校,偶尔能从国外弄些期刊和电视剪辑过来,但也就是在内部流行。
即使是国家的高级干部,若不是刻意寻找,也很难确定国外的工业发展程度,只知道比中国人自己是强到了天上去。
此等背景下,大华竞标了外国人不敢竞标的船只,带来的不仅仅是船厂工人的欢呼,还有供应商的担忧。
大华船厂要是不能按期交货,赔偿金能让它直接破产倒闭。到时候,大华集团若是见死不救,任其倒闭的话,那怎么办?不用赖账,光是拖欠货款,都是许多供应商不愿承受的。
趁着临近年关的机会,许多供应商就纷纷找上门来,要求结清以前的款项。
这里面,既有欠款几十万的小供应商,也有欠款数千万的大型企业。开始的两天,供应链部门还没当回事,大华的现金流充沛,给钱一向很痛快,有供应商要求,看着时间差不多就付了。
但是,当未到期的应付款的付款申请,在短短几天内,达到了20%以后,张超终于惊醒了。
他一面安排手下人了解情况,一面驱车前往船厂向苏城报告情况。
最近一段时间,苏城早晨在大华实验室或大华集团总部,下午多在船厂现场办公。
造船的过程千头万绪,光是前期的各项准备就令人头痛,尤其是采购等内容,若是苏城在场的话,直接批阅签字,显然能让进度快上不少。
张超自己开车,然后沿着江边的马路一直往前,遇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就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