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袖by焚麝-(经典,宫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断袖by焚麝-(经典,宫廷)-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董贤全然空白的心,突然醒来,望著刘欣。 







  为何心底激动?两人只是凝视著彼此,说不出任何话来。刘欣的心中出现强烈的声音:不能到董昭仪那里,那好像乱伦,做不出这样的事! 







  董贤的眼前一阵晕白,是皇上,自己恨著的皇上,夺去自己平静的生活,百般强迫自己的霸道的皇上,可是……为何见到他,竟有一种安全感? 







  刘欣亲自下辇,扶起跪拜见驾的董贤,柔声问:「怎麽了?」 







  董贤再也不能克制,投向刘欣怀中,抽泣了起来,这个人,终究只有这个人,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啊…… 







  圣卿的泪水湿透了自己的衣袖,刘欣抱住他,怜惜地抚著他的头发。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呀,侯爷。」无人的书室内,息夫躬和傅晏共据一几,几近耳语,「奠下傅姓的权威,非如此不可。」 







  「对於匈奴,老朽并不了解……」 







  「朝中又有谁了解了?皇上一意孤行,出了个朝臣都不会的大题目,建立威信的用意再明显不过。」息夫躬以指策划著,「如果漂亮地利用匈奴,立下大功,什麽职位弄不到?我们不必像淮阴侯一样建立不赏之功,只要做到卫青的程度就够了。」 







  「息夫老弟,这可难得很哪!皇上从不给外戚政权,更别说是兵权。即使有兵,老朽我,也是不会带的。」傅晏苦笑,这一点自知之明还算有。 







  「政权不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再说张良也不上阵呀!」息夫躬从容地笑。 







  「难道……老弟你有什麽妙策?」 







  「妙策不敢当,只是想为汉室解决一个大难题,不能再任由那些脑袋硬得像石头的老臣因循苟且了。」息夫躬展开舆图,「数世以来,朝廷没有任何功业,我辈不起,更待何人?侯爷请看,而今的西北边境,所堪忧虑的戎狄有三:匈奴、乌孙、康居,以匈奴最大。此三国彼此仇视戒备,谁也吞并不了谁。其中匈奴、乌孙都和中国和亲,只有康居不慕华夏,屡次挫辱国使。匈奴事中国至为恭敬,如果看见小小康居对中国的傲慢态度,是否会使匈奴觉得中国没什麽了不起呢?」 







  「嗯,这是个忧虑。」傅晏捋须道。 







  「所以,认为匈奴会长久恭顺,是异想天开、执迷不悟!戎狄之邦,是没有道义可言的!」息夫躬以坚定的口吻说道,「如不消灭,终为大患!历代以来只会用兵平定,实不知: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兵。如果能用计破坏此处的平衡,使戎狄们自相残杀,侯爷,您看,对於中国是一件好事坏事?」 







  「唔。」傅晏看著中华版图以外的那三方毒瘤,慎重地考虑著,如果是三级晋身之阶…… 







  「乌孙和匈奴一直闹得很不愉快,战事一触即发,只要稍微抓住几个实质上的冲突,就可以挑起决战。而孤立的康居要帮谁都可以,最好是不帮,此处霸权一散,大宛必乘势而起,康居只要忙著对付他就行了。」 







  傅晏连连点头,笑道:「息夫老弟真是画筹策帏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啊!」 







  「过奖了,全仗侯爷栽培。」息夫躬打蛇随棍上,道:「当今,皇上不得不任用外戚,却不予实权,心意十分明白:皇上自己,有想任用的人。一旦出了变故,恐怕……,这不用晚辈明言了。但是皇上想用的董姓,也是一群无能的人而已。为了确保皇上的信任,晚辈建议侯爷不要攻击董贤……」 







  傅晏没有表情地聆听,女儿贵为皇后,皇上却专幸董贤,使自己的立场十分难堪,对傅家而言,董贤是头号敌人,息夫躬竟如此建议? 







  「董贤不会有好下场的,朝中名臣自会斗他。咱们袖手旁观,偶尔还帮董贤讲讲话,加深皇上对大臣的痛恨,以及对侯爷您的歉意……」 







  「是吗?」 







  「再加上平定边疆的功劳,」息夫躬附耳道:「三公之位,直如探囊取物耳!」 



  傅晏一拍大腿,和息夫躬一起附掌大笑。 











  「荒谬!这种阴谋……」左将军公孙禄忍不住低声愤道。 







  公卿将军们都陷入静默,刘欣看不出他们的心意和想法,大多数的人都不置可否,讪讪之色却是免不了的。只有公孙禄表现出完全反对的态度。息夫躬从容不迫,信心十足地看著众臣。 







  「皇上,中国一向以威信收伏匈奴,而今使用卑劣的诈术,企图挑起纷争,不是明智的决定。」 







  息夫躬上前道:「禀皇上,微臣有不同的意见,乞请准予陈述。」 







  刘欣微微点头:「众卿,边疆之事,宜早引决,若有良策,迳可直言辩论。」 







  「皇上英明。」息夫躬道,「公孙将军以为这是诈术,难道兵法未云:『兵不厌诈』?历代以来,戎狄之邦并非一厢情愿地顺服於中国,相反的,都是顺服於奇计。孝元皇帝之时,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争斗,中国协助呼韩邪,使郅支单于不断西逃,当郅支单于要求中国送还质子时,中国慷慨应承,并遣使护送质子。结果,如此威、信之下,郅支斩杀中国使节,背叛。更早之前,小小的莎车,不但不感激中国降尊和亲,反而杀掉中国公主所生的王子。再更早以前,楼兰王安归屡次遮杀中国使节,以威、信顺服西域的中国束手无策,直到傅介子袭斩了安归,才算平定。请问公孙将军,所谓的威、信,何时收伏过戎狄?」 







  对於有备而来的息夫躬,公孙禄一时无辞以对,怒道:「那些……莎车、楼兰之事,都是发生在匈奴归顺中国之前。莎车、楼兰是屈服於匈奴的压力,才反抗中国,後来匈奴归顺了,就没有那种事情。而且,而且用奸谋起兵之事,武帝出兵马邑,不是也失败了吗?」 







  「武帝出兵马邑,也是在『匈奴归顺』之前。不过,请问公孙将军:所谓匈奴归顺,是指什麽时候?」 







  「当然是孝宣皇帝之世,南匈奴呼韩邪大举来降!」 







  「孝武皇帝之世,国威宣扬,为何匈奴未曾归顺,反而是南北匈奴内斗才来归顺?这说明了什麽?」息夫躬停顿了一下,缓缓道:「所谓『威信』,定义含糊不清,後来的副校尉陈汤联合乌孙、康居贵人,里应外合,而杀了侮辱中国的郅支单于,才算真正的匈奴归顺。那时也才大赦天下、告祠郊庙、群臣上寿、置酒。如此武略,是诈术还是威信?以公孙将军而言,如此立威边疆的谋略,都是诈术吧?」 







  公孙禄急得满脸通红,又反驳不出任何话来,喘了几口气,才指著息夫躬:「纸上谈兵的你,不曾带过兵,却自以为了解军事,根本是楚之子玉、芈侧!」 







  说到五经,息夫躬更是如鱼得水,优雅而气定神閒地向皇上一笑,道:「昔周大夫方叔、尹吉甫,为宣王诛玁狁,而百蛮归顺,诗曰:『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易曰:『有嘉折首,获匪其丑。』以称美诛首恶之人,而今边境首恶,单于之外无他……」 







  群臣皆已连连点头,公孙禄急忙打断息夫躬的滔滔不绝:「但现前的情况,大不同於往昔。数世以来,匈奴没有冒犯过中国,并且新单于一即位,都向中国报告,往昔的烽火平息。这建立了数代的和平关系太珍贵,怎可随意假定对方居心不轨,而挑起事端?臣禄愿意担保:终臣之身,不会见到匈奴启边境之忧!」 







  息夫躬冷笑道:「这一种话,吴之伯嚭、楚之靳尚也都说过啊!」 







  这分明是暗示公孙禄受了匈奴什麽好处,公孙禄通红的脸已涨成紫色,几乎要爆炸,却只能张著口,不干心地瞪著息夫躬。息夫躬续道: 







  「所谓『大策非凡所见』,臣为国家计,希望制敌之先,以防范於未然,图万世太平之业。而公孙将军所见,只是马齿略长的期间所维持的平静,以为终自己之世没有变化就行了。臣与公孙将军立场、层次有异,不可同日而语。」 







  刘欣不禁佩服,息夫躬的言论,句句都击中要害,而群臣显然也无法提出其他更具体的看法。有人虽觉得不大对劲,却又指不出矛盾之处;大多数人直接感到:用兵是一件太危险、沉重的事,安乐的日子怕要毁了!但是,有这种想法的人,怎敢明白向皇上禀告「臣不愿负起国事劳苦」?刘欣向宋弘微一抬手,宋弘便道:「众卿有事再奏,无事退朝!」 







  没有人再提出任何看法,只得退出,刘欣向宋弘吩咐道:「待会儿命息夫侍中到上书房来。」 







一回到内殿,更换上平时的白袍,刘欣边让侍臣为他束发,一边问:「圣卿呢?」 



   



没有人答得出来,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刘欣怒道:「朕问高安侯人呢?没有人知道圣卿跑哪儿去了吗?」 







  中常侍忙叩头:「万岁息怒,保重龙体……」 







  「一群废物!叫禁军把圣卿立刻找来!」 



  中常侍慌忙下去传旨,刘欣愤怒焦燥地倒入座榻中,展开刚修编完的一卷山海经来看,看了几条,便不耐烦地丢开,站起来踱步。忍不住胡思乱想,圣卿是不是逃走了?明明命他等朕议事回来,不许离开……圣卿跑哪里去了?会不会去私会谁…… 







  「启禀皇上,」殿门外乍然响起人声。 







  「圣……」刘欣高兴地叫了半声,便发现不是。 







  「息夫躬求见。」 







  「叫他等!」刘欣更加愤怒。 







  左右惴惴不安地侍立,大气也不敢喘一下,一牵扯到高安侯的事情,文雅的皇上就变得不可理喻。大半个时辰过去了,每过一刻,刘欣就更阴沉,坐不下来,一下子跑到窗边看,一下子愤恨地踢著柱子,指著内侍、宫女们道:「朕命你们看好高安侯,你们把朕的旨意当成什麽?」 







  「奴婢该死!」「皇上息怒!」「奴才死罪……」 







  奴才们惶怖的告罪,未能平息刘欣的怒火,正要再责备,传信的中黄门适时禀报: 







  「皇上,高安侯求见。」 







  董贤才跨入门槛,刘欣便一把抓住他的手腕,直拖入内殿,将他用力往墙上一甩,按住董贤的双手手腕: 







  「朕命你不许离开,好大的胆!说,你去见谁?」 







  董贤挣扎了一下,「我没有见谁,只是想一个人静一静,放手!」 







  「你以为朕会相信你吗?出去了大半天,静一静?」 







  「我确实是单独一个人,不信你问他们!」董贤抗辩,「难道我连单独静一下的权利也没有吗?」 







  「没错!你是朕的,随时随地都是!」 







  「你到底想怎麽样嘛!」 







  此话一出,刘欣瞬间更加暴怒,恶狠狠地:「跟朕说这种话?你以为朕不会软禁你吗?」 







  董贤怔然,不敢再辩。刘欣贴按住他,深吻得他难以呼吸,良久才放开来,下令: 







  「宣息夫躬进殿!」 







  息夫躬入殿叩拜见驾,刘欣还不肯放开董贤的手,董贤困窘地任由皇上拉著手,在臣子面前几近拥抱地紧靠而坐。无心听皇上和息夫躬说些什麽,匈奴的事还没完吗?什麽旱灾变异、要重整边塞,诛杀郡长建立威望……又要杀人,政治这回事……董贤散漫地低头沉思,任由刘欣的手下意识地在他腰、臂间游移,像爱抚著一头宠物。 







  只有宋弘看见,那彷佛十分难堪的表情之中,含有绝对的顺服和享受。这种自然的融合,使他的清纯渗著杂质,如同酿酒所必需的麴,那美色,是令人醺醉的婉娈…… 











  一匹快马由董府的侧门疾冲而入,被仆役们急忙阻挡,侍卫也冲上前来。 







  马上平民装扮的男子勒住马缰,大声道:「我奉执金吾大人之命前来,有紧急事件!」 







  侍卫已亮出刀剑:「出去!没有事先求见,丞相之令也不行!」 







  「这可是高安侯府啊!」 







  男子不屈服地睨视他们:「我要立刻见董二公子!」 







  众人一怔,那语气竟含著凛凛威严,男子抛下一样沉重的东西,下巴一抬:「这是信物!」 







  在总管的带领下,董宽信匆匆赶到会客的小厅,一见到那男子,便愣了一下,旋即恢复镇定,命众人退下。 







  董宽信将印信高捧,谦卑地低头长跪:「不知毋将大人亲临,多有得罪。」 







  毋将隆取回自己的官印,道:「我是偷偷来的,非常时刻,还请二公子见谅。关於朱公子之事,已不能经由旁人来办了。」 







  「朱大哥有下落了吗?」董宽信忙倾前问。 







  「他在掖庭。」 







  董宽信倒吸了一口气,掖庭狱?皇宫内的监狱,不受法律所辖的黑暗之地,任何刑罚、罪名都可以捏造之地,自汉朝建国以来,执行功臣世家的死刑之地…… 







  「他的口供……已经好了,非酷刑处死不可,只有董侍中可以救他了,但皇上不许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