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商品房空关着那么多,要是全都住满了人,咱们的生意就肯定特别的好了。”
刘大有些无聊地靠在阳子的咸菜摊前,眼睛在市场里稀稀落落的顾客们身上转来转去。
阳子看看放在柜台上的钱匣子里那还没盖过底来的零钱,叹了口气。
这几天生意清淡得让阳子着急,嘴角因为上火都烂了,一说话就得吸溜吐沫。这才真是三十六拜都拜过了,就差最后这一哆嗦,可偏偏就是这最后的一哆嗦,就是哆嗦不过去。昨天晚上她和刘大又算了半夜的钱,眼看着已经过了正月十五,可他们这半个月才攒了不到五百块钱,真是急人。
“没关系,这么长时间不都熬过来了吗,还差这十天半个月的?”
刘大宽慰她说。
阳子心里也明白,钱得一分一分地赚,急也没用,可眼看着自己多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那种收获前的急切,就象面对着成熟了的稻谷,等待着开镰时的心情,生怕眼看到手的收成,被天边一阵不测的风云一扫而空。
“你说,这政策不会有什么变化吧?”
晚上和刘大躺在床上,阳子战战兢兢地问,企盼着他否定的回答。
“不会吧?”
刘大不知道是在回答自己的问题,还是在反问她。
“怎么是‘不会吧?’?你就不能痛痛快快地回答:‘不会!’?”
“好,好,不会,不会,行了吧?”
刘大让她缠没有办法,敷衍着说。
阳子却是不依不饶。
“什么叫‘行了吧’?好像这都是我一个人的事似的,你就不着急?”
刘大笑了,现在的阳子就象个较真的孩子。
“着急,着急有什么用?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等钱攒够了,一切不就都解决了,你现在操的是那门子的闲心呀?”
阳子想不出反驳他的话,心里却依然不那么踏实,还要在纠缠着刘大说些什么,刘大已经把她贴身的衣服扒了个精光,一翻身压在她身上,动作起来,阳子只能无奈地收起了自己的思绪。
杨宝兴一家早已经从海南岛回来了,三口人一律晒得黝黑黝黑的,房东老婆脖子上夸张地缠着好几条珍珠项链,出来进去地把个黑黑的粗脖子挺得老高。
“海南真是美呀,那海蓝得没法形容,海鲜多得不得了,吃得我整整长了五斤肉,这回回来可得减肥了,好多裤子的裤腰都系不上扣子了!”
杨宝兴的老婆吃过晚饭,到阳子屋里把自己的见闻好一阵子炫耀。
“你和刘大什么时候办事啊?让他带你去海难旅游一圈,真的,绝对值得一去!”
阳子和刘大的关系现在已经是这院子里尽人皆知的了,他们也不再避讳什么,有时候关起门来亲热得忘情,大呼小叫的也不怕别人听见了说闲话了。
“我们哪有那份闲钱哪?”
阳子不咸不淡地说着,白了杨宝兴老婆一眼。
自从她和刘大的存款突破了九万,阳子忽然觉得自己的腰板直了很多,说出话来也硬气了,再不象从前那样在城里人,尤其是杨宝兴夫妇面前那么谨小慎微的样子了。城里人有什么了不起的?过不了多久,她阳子也是城里人了,再不比谁矮一头了。她将不再是以前那个忍气吞声的乡下小寡妇了,马上她就会拥有杨宝兴老婆拥有的一切了,城市户口,丈夫,还有自己的房子,不,她和刘大比房东两口子还强,他们还有个聪明可人的儿子,他们可没有,在乡下,人家会骂他们是“绝户”的。
“你们两口子挣的钱也不少,存着干么,现在的利率这么低,存在银行里也生不了几个利息。”
杨宝兴的老婆总是觉得她院子里住的这些房客太财迷,太在意那两个小钱,不象他们这些城里人,讲究的就是个生活情趣。
阳子看看面前这个几年前还是和自己一样土里刨食,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的女人,心里老大的不服气。她有什么可骄傲的,虽然有个城市户口,还不是住在这又脏又乱、老旧破败的农村宅院里,等到自己拿到了“绿印户口”,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崭新的楼房里的时候,眼前这个现在目中无人的女人不嫉妒得眼睛发蓝才怪呢!
“我们现在要买房子,就是那种带卫生间和厨房,有客厅,有阳台的单元楼房。”
阳子的下巴翘得很高,俯视着杨宝兴老婆,脸上写满了自豪。
“买房子,是不是能办‘绿印户口’的那种商品房?你还不知道啊?现在政策变了,没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外来人员,不能申办‘绿印户口’了。”
……
尾声
正月过后,阳子带着儿子亮亮搬出了杨宝兴的院子。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阳子又一次做了新娘。
喜庆热闹的婚礼上,年轻漂亮的新娘挽着新郎的手臂,脸上洋溢着一片灿烂。
“一点也看不出她是个乡下人。”
来宾们中间有人在新娘和新郎喝交杯酒的时候,窃窃地私语着。
“是啊,要是不说,谁也看不出来。”
“跟城里女人没什么区别了。”
“可毕竟还是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这么年轻、漂亮的女人,如果是城里人,还会嫁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
所有的人都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婚宴开始的时候,来宾们看到,一个穿了盛装,端坐在新娘新郎中间的小男孩,被新娘庄严地吩咐了,对着刚才还叫做“爷爷”的新郎,扭扭捏捏地叫了一声“爸爸”。
美丽、年轻的新娘在新郎幸福的应和声中矜持地微笑着,悄悄地扬起手中洁白的丝帕,轻轻地拭了一下眼角,那里应该有幸福和甜蜜的泪吧。
2002年5月一稿于上海梅陇
2002年9月二稿于上海梅陇
2003年5月定稿于上海梅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