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误 by见晓(完结+番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旗袍误 by见晓(完结+番外)-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本兵和领头的报告,下面的小兵准备放行。那领头的突然说:“等等!”自己跑到车这边往里张望。

    蒋太太的心再次被悬起来,看来这个领头的日本人绝不简单,若是真被翻找出什么,日本人才不管你是不是党国的家属!

    那领头的日本人突然指着仪芬身后的靠垫说:“把这个拿给我看看!”蒋太太听她这么一说,心里暗叫不好。仪芬却不知道其中的玄机,拿起身后的靠垫就要递过去。

    蒋太太大叫道:“不行!”那日本军官看来看蒋太太一眼,从腰间就要掏枪。

    正在此时,四周突然一阵枪响。蒋太太也吓了一跳。那些日本人立即集中起来,准备迎战。蒋太太立马反应过来,招呼蒋先生上车,三人乘着混乱之际,开着车就走。日本人见他们逃了,也就对着车开了几枪,再无心管他们。

    车开出去没多少里地,就看见前面有武装着的人,蒋太太定神一看,是自己人。蒋先生停下车,那些人走过来,却都很随和。带头的人肤色黝黑,双眼炯炯有神,身上透着一股子英气。带头的人对仪芬说:“是李小姐吧,你好,我姓俞!”仪芬这是结婚后,第一次听人叫自己李小姐,久违的称呼。

    仪芬走出车,说:“你好,俞队长!”来人正是这附近的游击队队长。仪芬也是看他们的打扮猜测的。

    俞队长哈哈大笑说:“李小姐真聪明,我还没介绍,李小姐就猜到了。”

    仪芬也笑着说:“多谢俞队长,刚才的枪声一定是你们的杰作吧!”

    俞队长点头答道:“对,那只不过是调虎离山的雕虫小技。李小姐还要赶路,我们就不耽搁了,”俞队长顿了顿说,“不过车子上的东西我们要带走。”

    仪芬听了一惊,蒋太太倒一点也不惊讶,悄声对仪芬说:“你先到旁边坐一会,车上确实有些东西是给他们的,不过些吃穿的。”仪芬听了更是惊讶,没想到蒋太太居然和共党有联系。蒋太太见仪芬脸色有异说:“都是别人托我带的。”

    俞队长上前来对仪芬说:“李小姐,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请李小姐一定要为我们守住这个秘密。”

    仪芬道:“俞队长为什么这么信任我?我可是党国这边的人。”

    俞队长不怒反笑说:“现在国共正在合作,我想李小姐不会这个时候让中国人起内讧吧!”仪芬很赞赏俞队长的机智勇敢。

    仪芬坐到一边后,蒋太太将靠垫里的药品翻了出来交给俞队长。俞队长说:“蒋大姐,麻烦你们了!弄这些药材不容易吧!”

    蒋太太说:“俞队长哪里话,你们和日本人正面交锋才幸苦。真是要感谢你们这次及时出现啊!”

    俞队长笑答:“哪里,我们都是粗人怎么会及时,若不是有人来通知,我们怎么会来。”

    蒋太太说:“是沈齐然吧!”俞队长嘿嘿地憨笑,却没有回答,蒋太太心中了然。

第十二章

    告别了俞队长,蒋先生又将车往前开去,路上没有行人,估计是听到刚刚的枪响都躲了起来,日本人也不见了,但三人还是小心翼翼。

    仪芬和蒋太太正说着话,突然一个急刹车,仪芬透过玻璃窗,看到车前有个男子张开双臂挡在了车前。那男子见是仪芬他们,咧开了嘴笑。仪芬见是他,打开车门下车走过去道:“齐然,你怎么来了?”

    沈齐然收起双臂,笑着说:“听说蒋太太回老家,还弄得兴师动众的,我就来看看,没想到是你!”

    仪芬好奇地看着齐然和蒋太太,齐然替蒋太太解释道:“我们是同乡,我最近又没事,也就回来看看。”蒋太太脸色这才缓和。

    仪芬突然想起沈齐然刚刚的壮举,责备说:“你怎么这么大胆,你想演一出真人版的螳臂挡车吗?”

    沈齐然笑着答:“不会的,蒋先生为人稳重,不会出什么岔子的。”

    蒋太太见到沈齐然有些不悦,但现在不是责怪他的时候,如今在路中间,还不知道日本人什么时候会蹿出来,于是邀请道:“沈师傅不如和我们一起走吧,车子反正还坐得下!”

    沈齐然点头答应,和仪芬一起往回走。蒋太太顺势打开前车门对沈齐然说道:“沈师傅,请!”沈齐然看了看走向后座的仪芬,无奈地坐到了蒋先生的旁边。

    一路上,四人却略显尴尬,蒋太太不时说说家乡的事情,过了半日这才到了目的地,幸而一切顺利,并没有再碰到日本人。

    到了蒋太太的家乡,仪芬走下车,呼吸了下新鲜空气,空气里是自己渴望已久的自由,这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豪门恩怨,只有纯朴自由,只有绿田农庄。

    现在正值初秋时分,一些早熟的果子已经成熟,颗颗饱满地挂在树梢,很是诱人。

    蒋太太将仪芬他们安排在一户农家住下,农家的主人是一位三十左右的妇女,还带着两个孩子,家里的男人出去打仗了。蒋太太和主人是从小的邻居,也算是手帕之交。农家的房子虽然不算大,但也算干净,没有豪华的装饰,但处处透着股乡村的气息。蒋太太和蒋先生住一间,仪芬住一间大些的,沈齐然另住一间。

    到了吃饭时间,农家主人已早早地做好了饭,蒋太太因为是故交也就下来帮忙。沈齐然下楼的时候,只有蒋太太和农家主人在那里忙活,齐然上前去要帮忙。主人家当然是不好意思,齐然坚持,于是就和蒋太太一同将饭菜从厨房搬出来。

    乘着离开主人家的视线,蒋太太问道:“你怎么跟过来了?是老徐告诉你的?”

    沈齐然不答反问:“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仪芬也来?”

    蒋太太答道:“不告诉你对你们都有好处!”

    沈齐然有些生气地说:“你怎么可以利用仪芬?”

    “她的身份有助于我们通行!”

    “你今天也看到了,如果遇上日本人,就会牵连到她!如果不是我今天去通知俞队长他们,你们今天就死在日本人手上了!”沈齐然一想到今天仪芬在不知不觉中处于危险,就莫名地生气。

    蒋太太道:“小沈,你管得太多了。我之前已经提醒过你,要离她远一点,你现在却越走越近。”

    沈齐然说:“我离她远,只能是她陷入危险,只有在她身边,我才能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

    蒋太太听沈齐然如此坚定,感叹道:“小沈,你已经泥足深陷了!”

    沈齐然顿了顿,没有再接话,回去接着帮忙。

    这顿晚饭,大家还是吃得和和气气的,蒋先生尤为满意,大赞主人家的手艺。晚饭过后,仪芬想要帮忙,却被蒋太太拦下了,从来双手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怎么能做事呢?仪芬也笑笑,自己确实是什么都不会做,在这里反而是帮倒忙。于是,仪芬就出去走走。

    顺着小路往外走,村子不大,倒也不会迷路。今晚的月光很好,却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白天的事情,那场惊心动魄的枪战,虽为见到,但自己却在枪口之下。还有那个俞队长,如果不是共党,也许自己和他会成为朋友。还有那个小孩子,那么小,却出来当兵,家里一定很担心,回去后一定要和天承说说。

    身后传来沙沙的脚步声,仪芬回头,看见向自己走来的沈齐然。

    “齐然,你也出来散步啊!”仪芬打招呼道。

    齐然点点头,说:“我带你看看村子吧,你一定很好奇吧!”仪芬听了很是高兴,自己在城市里长大,对农村也就是从书本上看到过。

    齐然在前面带路,不时地指给仪芬看各种各样的植物。这个是辣椒,那个是南瓜,还有那边是芦苇丛。你看这个稻穗,过一阵子就可用收割了。那棵是银杏,看上去已经有几百年了,你看上面的银杏果!齐然一一指给仪芬看,仪芬如同小孩子一样兴奋。

    齐然突然停住,回头对仪芬说:“嘘,轻一点,跟着我到那边去。”齐然弯着腰,偷偷地往猪圈走,仪芬也跟在后面。

    猪圈里,几头小猪已经睡着了,仪芬看了笑着说:“俗话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而我一直是只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今天算是见到活猪了。”齐然被仪芬的话给弄乐了,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瞥见仪芬正愤愤地看着自己,才硬是憋住不笑。

    “啊!”仪芬突然叫了起来,只觉有小的东西扔到身上。两人忙转身,只见一群十来岁的少年,手里拿着一把绿油油的果子。那群小孩子见两人发觉了,拔腿就跑。齐然想要追上去,却被仪芬拦住了,“算了,反正是恶作剧!”

    齐然叹道:“你倒是做好人,你不知道他们扔的是什么东西。这个叫苍耳,果子虽然小,但是有倒钩,衣服上的还好拿,可你头发上的就难了!”

    仪芬一摸头发,上面果然有东西,正像齐然所说的,豌豆大小的果实上带有倒钩,正紧紧地抓着自己的头发,想要拉下来,却是越拉越缠得紧。仪芬有些急了,看着齐然求助。齐然说:“我们到那边山坡上,我来帮你弄下来。你自己刚才拽过的,可能没发弄下来了,只能将头发剪掉了。”齐然道。

    坐在山坡上,接着月光,齐然替仪芬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带有倒钩的果实取下来。

    仪芬好奇地问道:“你小时候是不是也像那群小孩子一样调皮?”

    齐然答道:“是啊,我们经常摘一把苍耳,握在手上,然后对着女生的长发扔。最厉害的一次,我们害得一个女生将一半的头发剪短了。”

    仪芬笑着说:“没想到你小时候这么捣蛋,现在倒是一点也看不出了。”

    “可能是我小时候扔得太多了,现在帮你把这果子取下来也算是报应!”齐然感叹道。

    仪芬听了格格地笑了起来,突然问起一个一直想问的问题:“齐然,为什么你的旗袍做得这么好?这和你小时候的性格一点也不像!”

    沈齐然的手停了停,回忆片刻说:“小时候家里很穷,母亲的裁缝手艺很好,经常靠帮人缝补衣服度日。再破的衣服到母亲的手上都会焕然一新。母亲最擅长的是在破了洞的地方绣花,正是因为这个很多有钱人都来找母亲,生意是多了,可是母亲就只有一双手,一天也就十二个时辰,根本做不了这么多的话,但又不敢得罪那些有钱人。我经常能看到母亲半夜还在那里做活,油灯要油,家里买不起油,母亲就到月光下做活。母亲总是躲得远远的,以为我不知道,可是我都知道。后来,我就白天坐在母亲身边,看她做针线活,心里默默地记着,这样过了一阵子,我也学得差不多了。于是我就偷偷地帮母亲做掉点活计,终于有一天,母亲发现了,母亲很吃惊,为此还打了我。”

    仪芬听得很认真,齐然的手却没有停下,仪芬好奇地问:“你母亲为什么要打你?”

    齐然接着说:“母亲一直寄希望于我能读书,然后出人头地,可现在我居然做女红,母亲很伤心也很气愤。我便向母亲保证,绝对不会耽误学习。”齐然顿了顿,没有立即往下说。仪芬催促道:“那再后来呢?”

    齐然说:“再后来,我到了上海,读的那点书根本派不上用处,只能跟着师傅学手艺。想来想去,自己也就会女红,所以学了裁缝,因为有小时候的底子在,学起来特别上手,师傅很喜欢我,便早早地教我做旗袍。就是因为我学得比别人早,当然就比别人做得好。”

    仪芬听了,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那你母亲呢?现在在哪里?”

    齐然愣在那里,紧闭着嘴,没有回答。仪芬感到气氛有些异常,想来是自己问的问题问到伤心处了,虽然很想知道答案,但压下心中的好奇,道歉道:“对不起,我说错话了。”

    齐然道:“这不是你的错。”

    齐然怕仪芬心中愧疚,就挑了别的话题,说着自己的童年。仪芬听了仿佛那个调皮的小齐然就在自己面前一样,被齐然的话逗乐了。许久,终于将那些苍耳都弄干净了,天色也不早了,两人出来也有些时候了,怕蒋太太他们着急,便回去了。

    回去的时候,蒋太太确实很着急,在院子里等。见两人一同回来,不由地皱了皱眉头,迎上前去说:“怎么现在才回来?”

    仪芬说:“这里对我来说太新鲜了,玩着玩着就忘了时间。”

    蒋太太调侃道:“新鲜劲过两天就没了,难道还能一直呆在这里,不回沈宅了吗?”虽然蒋太太话是对仪芬说的,但沈齐然怎么会没听懂蒋太太对自己的话外音?仪芬现在对自己也许就是新鲜,等新鲜过后,她还是会回到张天承身边的。可自己的理智管不住自己的心。

第十三章 春潮带雨晚来急

    在乡下已经待了有五六天的样子,该看的也差不多都看了,该玩的也都玩得差不多了,也不知道天承那里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仪芬开始有些想回去了。

    蒋太太见仪芬趴在桌子上看着油灯忽闪忽暗,跨了进去,坐了下来。仪芬坐起身,见是蒋太太,笑了笑。蒋太太说:“怎么想家了?想回去了?”仪芬羞涩地点点头。蒋太太笑得更欢了,说:“刚刚二少爷来信了,说是事情差不多了,我就自作主张替你回了说,这两天就回去。你看怎么样?”

    仪芬听了很是高兴,问:“那我们什么时候走?”蒋太太听她这么一问心里乐了,答道:“你想什么时候走,那就什么时候走。”仪芬点头道:“那明天就走吧,我想回去了!”

    蒋太太笑着答:“好!”又嘱咐仪芬晚上理了东西早些歇息。两人又说笑了些什么,蒋太太这才往外走。

    走到转角处,却见齐然站在那里,脸上写满了失落。蒋太太知道齐然心里在想些什么,只能感叹两人遇到的不是时候,又或者若是没有了张天承或许会好很多。蒋太太道:“你都听见了?很失望是不是?我早就和你说过不要陷进去,现在拔出来还来得及。”

    沈齐然摇着头说:“拔出来,伤口只会流血不止。”蒋太太听他这么一说,心里也是伤感,开始后悔自己将沈齐然介绍给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