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乞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乞丐王-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是芸儿好,你爹爹实在是太抠门了。”推开椅子,韩旭上前对着赵芸的小脸蛋就是一口,随后抓着小笼包狼吞虎咽起来。昨晚酒喝多,再加上早上一早就被赵匡胤叫到江边,肚子早已经是空空无也。

“不许说父皇坏话。”赵芸莞尔一笑道:“先填填肚子,等写完了,再用午膳。”

一笼小笼包,眨眼间的功夫就消灭完了,韩旭意犹未尽的咂了砸嘴,提起笔再次书写起来。

军政分家这种事在后世有的是,但其中具体的道道韩旭也说不清楚。不过吹吹牛这种事他可是拿手的很,围绕着地方节度使不得干预地方行政这个调调,洋洋洒洒的写了上千个字。里面的想法,相必赵匡胤也不会看都不看的就全部接收,至少也得和大宋朝堂的精英们好好的研究一番,所以写得天马行空一点也无甚大碍。

“啊写完收工。”韩旭搁下笔,伸个懒腰,揉着略微发酸的肩膀。

然而,话音刚落,书房的门就被推了开来。一名御前侍卫连忙走了进来,伸手就去拿桌上的稿纸,笑呵呵的欠声道:“韩统领不好意思,皇上再三吩咐小的,一旦韩统领写完,就让小的拿去给皇上过目……”韩旭随意的挥了挥手,赵匡胤实在是太猴急了,竟然让人一直守在门外等消息。有失风度,没错,确实有失风度。

第228章三件事

数张稿纸,一千多字,赵匡胤反反复复的看了一下午。毫不夸张的说,里面的每个字,每句话他都已铭记在心,甚至反复思量其实行的后果。军政分家,是一个划时代的的改革措施,虽说韩旭的这篇初稿还有很多的漏洞,甚至有的地方在他看来有点天方夜谭,比如那关于衙门的职责,在韩旭的建议中,衙门仅仅只是主政一方,判案和捕快执法竟然从其中是分离开来的。

从这来看的话,知县已不在是一方父母,数个单位几乎并列而行,最终的决定全汇集到都城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只向皇帝负责。

韩旭这是改良版的三权分立,他可不敢直接改良到皇帝赵匡胤的头上去,除非他这是活着不耐烦了。

总之一句话,仅军政分家这一点来说,是很有可行性的。他不明白韩旭的脑袋是怎么长的,竟然能想到这样的办法,若是可以的话,他还真想切开这家伙的脑袋,看看里面的构造和别人有何区别。

赵匡胤小心翼翼的将那数张稿纸卷起来,放入一个雕刻精美的竹筒中。

“宣韩旭觐见。”

……

美美的在节度使府邸吃了顿晌午饭,时不时的占点赵芸的便宜,直到赵芸满面通红,几欲发怒之时,韩旭这才收手。打打闹闹,两人一顿饭倒是吃了大半个时辰。

暮色时分,华灯初上,韩旭这才悠悠哉哉的回到杨园。然而他屁股还没坐热,赵匡胤派来的御前侍卫就赶了过来。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啊”韩旭嘟囔着,懒洋洋的跨上战马。

这话说得小声,可在这宣旨的御前侍卫听来,吓的差点在马背上摔下来。学得一身武艺,卖于帝王家,这是他们每个人的想法。而眼前的这位统领大人,自己的顶头上司,竟然说出如此江湖话,还说得这么委屈,实在是太奇葩了。

“发什么呆,赶紧走。”韩旭面色一变,正气凛然的说道。

“呃,是,大人。”御前侍卫微微一愣,连忙催马带路,在京城就一直听说御前侍卫韩统领的传奇,当真正见到这位统领的时候,那高大伟岸的形象在他的心中彻底的崩塌了。

当韩旭谨慎的推们,进入书房之时,赵匡胤笑呵呵的起身走了过来,指着一张椅子,说道:“坐吧。”

此时的赵匡胤少了几分皇帝的威严,那和煦的面庞,让韩旭想起了在太尉府的时光。

“谢皇上赐坐。”韩旭赶紧拱手,屁股往椅子上稍稍靠了半边,几乎是一沾即停,倒像是个练马步的。

赵匡胤瞧着韩旭那小心甚微的样子,顿时面色一变,没好气道:“行了,你小子就别装了。桌上有茶,自己倒。”

“嘿嘿,谢皇上。”

韩旭伸手给自己倒上一杯茶水,大大咧咧的坐回到椅子上,摆了个舒服的姿势,就差点翘起二郎腿了。

“这才是你韩旭,韩大节度使。”赵匡胤啐道:“朕也不和你废话,明日一早朕就摆驾回京,扬州之事你自己看着办,若是做不好,提头来见。”

“恩?这么快?”

“还快?朕出来这么多天,也该回去了,今个叫你来,有几件事要交代你去做?”

赵匡胤来到韩旭的对面坐下,隔着张桌子两人几乎是平起平坐。见韩旭又欲起身,连忙摆手阻止,笑道:“行了,好久没和人这么面对面坐着了,可惜则平不在,否则倒像是回到当年的太尉府了,呵呵。”

韩旭面色一正,道:“皇上有何事尽管吩咐,小的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事等会再说。”赵匡胤自顾自的给自己倒上一杯茶,缓缓道:“天子剑拿到手没有?”

一听这话,韩旭差点一口茶水喷到赵匡胤脸上,天子剑可是他的救命玩意,现在可不是给赵匡胤的时候。立马换上一副遗憾的表情,摇头道:“赏剑之日,江湖人士和淮扬军发生了冲突,天子剑最终还在李重进的手上。攻城之时,微臣只顾着打开城门,再入淮南节度使府邸之后,搜遍整个府邸,也没有发现那把天子剑。”

赵匡胤一直盯着韩旭的眼睛,直到韩旭说完,这才点了点头,淡淡道:“李重进自杀,事后朕让人查遍扬州府活着的官员,却一无所获。这些官员之中,唯独少了前任扬州府知州魏其才,听说此人是李重进的心腹,想必城破之日,已带着天子剑逃生。”

呃,我操,这也行。韩旭赶紧点头附和赵匡胤的猜想,没想到当日一时心软放了魏其才,还真是好人有好报啊。不过,韩旭也只能在心底里向魏其才说抱歉了,赵匡胤将这事算在魏其才的头上,还真不是他的本意。

赵匡胤点头道:“原本朕对这天子剑毫无兴趣,但朕在宫中藏书阁无意中翻看到当年周太祖郭威留下的亲笔手书,似乎这天子剑涉及到一件天大的秘密?”

“秘密?”

“没错,不过郭威似乎也不清楚,只是隐隐约约的提到。”赵匡胤正色道:“所以朕让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淮南之地探查魏其才的下落,一定要找到那么天子剑。”

韩旭连忙点头称是,心中却暗自记下,回头得好好的看看那把天子剑,难道里面还有什么藏宝图不成。这样一想,却越想越有可能。韩旭不自禁的嘴角上翘,说不定那是李世民的大唐宝藏。

然而,韩旭这财迷的笑容被赵匡胤看得一清二楚。只听赵匡胤冷哼一声:“李重进的府邸是不是你派人给抄了?”

此话一出,再看看赵匡胤那红得发黑的威严大脸,韩旭差点吓得一屁股坐到地上。第一个念头就是东窗事发,接着就想到了到底是谁泄露了自己的秘密?王凳子和刘三似乎不太可能,孙二圣更加不可能,难道是赵芸?

“行了,别瞎猜?”赵匡胤呵斥道:“芸儿没有出卖你,是朕自己猜到的。朕派人抄家,李重进堂堂的淮南节度使竟然只抄出几万贯铜钱,原本朕还真当李重进节俭。可越想越不对劲,再朕派人进去之前,也只有你这小子有机会,显然这一切都是你做的。若不是芸儿替你求情,朕真想要你脑袋。”

“微臣惶恐,微臣有罪……”韩旭还能说啥,早已跪了下去,不断的磕头谢罪。

赵匡胤越说越气,指着韩旭的鼻子大骂:“你说你堂堂的汴京城第一有钱人,还竟想些歪脑筋。不说这事也就罢了,一说起来朕就有气,你小子没事把京城那座府邸修那么大干嘛?你知不知道,落成之日,朕好奇之下去看看,这一看差点没把朕给吓死,仅仅门口两只吊眼白睛虎,就差点把朕的御马给吓倒,放眼整个大宋,也只有你小子想得出来。”

“微臣惶恐,微臣有罪……”

“你那韩府,现在到成了汴京城的标志了,每日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朕只得将你那两只老虎送进了御花园。”赵匡胤喝了口茶,又道:“说实话你那院子确实造得不错,典雅别致,而且是你自己出的钱,朕也没啥好说的。若是有空的,朕倒想小住几日,你不会不欢迎吧?”

“欢迎,欢迎,皇上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不如那院子就献给皇上吧。”韩旭擦了把汗,连连求饶。

“啪……”

赵匡胤一拍桌子,大怒道:“你当朕要你那破院子?”

不要?不要你干嘛连我的两只大白虎都牵走,韩旭暗自诽谤不已。

见韩旭只顾磕头认错,赵匡胤硬生生的憋回了怒气,叹道:“罢了罢了,京城韩府的事就不说了。不过,你小子这好钱的毛病得好好改改,若不是芸儿说你将从李重进府里抄出来的金银全都捐给了乞丐和流民,朕绝不轻饶你。”

此时此刻,韩旭恨不得将赵芸抱过来狠狠的亲上两口,这小妮子实在是太老实了,老实的可爱啊。

“你起来吧,此事下不为例,要有下次,你先仔细了自己头上的脑袋,别有钱赚,没命花。”赵匡胤警告道。

“多谢皇上,多谢皇上。”韩旭惶恐的从地上爬起来,战战兢兢地的站在一边。

“坐吧。”赵匡胤说道:“攻城之日,背后突然而至的那些江湖人刺杀,若不是御前侍卫以命相抗,朕差点死在那些江湖人手中。而打开城门,让大军能顺利进城的,又是江湖人士。你比朕了解他们,倒说说这些江湖人士是否该……”

一听这话,韩旭大骇。

自古以来侠以武犯禁。赵匡胤的话没说完,但他明显是已经感到了江湖草莽的威胁。

韩旭脑袋一转,连忙说道:“皇上,江湖人刺杀皇上,可也正是江湖人打开了城门。江湖人中有英雄好汉,当然也有卑鄙小人,这事想必在朝廷中也是如此。而江湖人又恰恰是最具血腥的男儿,倘若外族入侵,这些人更是第一个投军抗敌。想比一些军中软蛋,反而更不如他们。历朝历代都存在江湖游侠,此事是取缔不了的,而朝廷要做的就是如何引导他们。”

“你的意思是让朝廷引导他们像你们那丐帮一样,助朝廷一臂之力。”赵匡胤面色稍缓,迟疑道。

“不错,刀剑可伤敌,也可自伤,关键看怎么用。秦始皇收天下兵刃,反而激起天下人的反抗。打铁还需自身硬,更多的还是要从朝廷自己出发,引导江湖豪杰为国出力。”

短暂的沉默后,赵匡胤点头道:“好,那朕交给你的第二件事就是在淮南之地先给朕做出个样子来。这里有丐帮,有盐帮,还有大大小小的江湖帮派,朕希望淮南的江湖人能够做出表率,为朝廷效力。”

韩旭不得已,只能点头称是。若想让那些性格倔犟的江湖人全听朝廷的,显然是不可能的,看样子自己能做的就只能让他们别闹事。说道盐帮,韩旭突然想起了盐帮现任帮主程行水,于是将程行水为义父报仇,脱离朝廷水军之事说了出来。

“罗行水是个人才,没想到他还有这样的经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这事朕也不怪他,朕会向枢密院魏仁浦下旨,去了罗行水的军籍,也算是成全了君臣之义。”赵匡胤叹道。

“臣代罗将军,多谢皇上成全。”

“行了,还有最后一件事。”赵匡胤缓缓的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交到韩旭手中。

此枚玉佩有半个巴掌大小,通体灵透,正面雕刻的栩栩如生的朵朵盛开杨花,翻转过来一看,韩旭忍不住的笑了出来,只见背面别无他物,仅仅刻了四个篆书小字“水性杨花”。流水易变,杨花轻飘。哪有人将此“水性杨花”四个字刻到玉佩上的。

赵匡胤一见韩旭的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轻咳两声,正色道:“这玉佩涉及南唐。不知你是否听说过摩尼教?”

“摩尼教?”韩旭大骇。赵匡胤怎么会知道南唐境内那神秘的摩尼教?

“不错,摩尼教。”赵匡胤缓缓道:“几日前朕清早起床,却在枕边发现了一封书信和这枚玉佩。朕没想到这世上竟然有如此身手之人,躲过府里的严密防卫,神不知鬼不觉的闯入朕的寝宫,还将这书信和玉佩摆到朕的枕头边。若是他们想要朕的脑袋,朕早已见阎王去了。”

“摩尼教的人干的?”韩旭大骇道。

赵匡胤点头道:“至于书信的内容,你暂且无需知道。朕要你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拿着这枚玉佩,去南唐一行,到时候自会有南唐摩尼教的人联络你。朕要打听清楚摩尼教的实力以及他们的目的。”

“去南唐?”

“不错,朕御驾亲征到此,李景派人送来了贺礼,恭贺朕平叛扬州。”赵匡胤笑了,想到李景那唯唯诺诺的书面言词,就不自禁的笑出了声。李景显然是怕大宋军队趁胜之威,一举渡江,进攻南唐。

“李景对大宋也算是小心谨慎,不仅将对后周的进贡一分不少的继续交给大宋,而且每逢过节,时不时的还送上些额外之礼。”赵匡胤笑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朕命你为钦差,带些贺礼去趟南唐,也算是代表大宋的回礼。”

韩旭离开了节度使府邸,一路上心中不断盘算。这是第二次听到摩尼教的消息,而且他们竟然和大宋的皇帝赵匡胤取得了联系。南唐的摩尼教为何会和赵匡胤有联系?那封书信里到底讲了些什么呢?……

第229章赵匡胤回京

扬州城运河码头,一大清早的聚集了无数的城内百姓。听说圣上今日启程回京,自发的前来送行。这些日子,赵匡胤连续颁布的免税,减税法案,涉及到了扬州城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称,赵匡胤和李重进,谁对他们好,一目了然。

再加上李处耘这位扬州知州,带领着扬州百姓“奔小康”,石守信的禁军扫平淮南大地上的匪类。一句话,平民百姓的日子是越来越安稳,越来越红火。

手举长枪,全副武装的禁军维持在码头的秩序,将拥挤的人群控制在码头之外。运河里一条线的停泊着几十艘战舰,最中间紧靠码头的那艘三层楼船,插满黄色龙旗,威严而肃穆,正乃赵匡胤的临时龙舟,大宋水军旗舰。

扬州行营都部署石守信,副都部署兼水军统领王审琦,行营排阵使宋偓等一干禁军统领,整齐的站立在码头上,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