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乞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乞丐王- 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焉恚雌撸唇庸さ奈恢妹铱榈馗榍场1焙夯实哿踱x选择搁浅在辽国这块地上,这是刘家的选择,也是刘思汉的悲哀。

在这个问题上,韩旭并不在乎辽汉的联手,是以一笑而过。转头朝着一旁的吴师道问道:“老道,这大半个月来怎么没有收到皇上或者朝廷的书信?”

和朝廷的联系基本上是两日一封书信,只不过韩旭都交给吴师道来处理。若是情况不急的话,朝廷的回信就没有时间上的定论了,三五天才回也是正常。这些日子一直忙于想办法唤醒杨月蝉,韩旭倒是忘了这件事,此时想起来不禁开口问了出来。

吴师道微微一愣,转头看了一眼大明府守将刘彦晖,回道:“王爷,贫道两日一封奏折,从未曾断过,这奏折均是交给大名府转交京城,不知中间是否会有变故!”

大名府是镇州城的大后方,书信往来通过大名府交接。

闻听此话,刘彦晖赶紧出来,解释道:“王爷,奏折都是密封交给大名府,属下这里都有大名府的签收,至于为何朝廷的回信到现在还没有,会不会因为这几日的大雪给耽误了?”

“和朝廷失去联络了?”

韩旭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冒上心头,连忙问道:“老道,已经几天没收到朝廷的回复了?”

吴师道抬头想了想,皱眉道:“似乎那日耶律休哥攻城后,就再也没有收到朝廷的回复!”

“荒唐,这事怎么不尽早汇报!”韩旭大怒,心中那股不好的情绪越发的强烈,命令道:“刘将军,你立刻派人去大名府查看,那是你地盘,你熟悉。给我查明白朝廷的回复到底有没有到大名府?倘若是大名府给延误了,你给本王将知州的脑袋砍下来,提头来见。”

闻听如此杀气腾腾的话,底下的将领个个心惊肉跳,没想到一向吊儿郎当的韩王爷,竟然杀伐果断毫不手软!这年头通信不便,十天半月的收不到回信也是常有的事。可韩旭不同,自打他领兵以来,几乎是隔日一封奏折,有事没事都会写上些什么。信息畅通的重要性,他比谁都看重。

赵匡胤先前就有问过他这个问题,为何没事都要往京城递折子?在赵匡胤看来,他给了韩旭足够的信任,完全没必要浪费这力气。

当时韩旭点头领命,可结果还是义无反顾的两日一封信,赵匡胤心宽之余也不得不回,多多少少都会写上些什么!事实上,韩旭这样做,是要保持通信的畅通,免得到了关键时刻和朝廷的联络中断,但最重要的却是想即时知道京城的情况,朝廷对战事的反应。

“末将领命。”刘彦晖赶紧领命而去。

望着刘彦晖离去的背影,韩旭脑海里那股不安的感觉愈发强烈。于是将何一鸣叫到身边,认真的说道:“找几个帮里的兄弟,盯着他。”

何一鸣一脸惊骇,他当然知道韩旭这样的安排意味着什么!

下了城墙,韩旭直接将吴师道叫进了书房。

半晌后,脸色苍白的吴师道战战兢兢地的出了书房门。守卫们不知道这两人在里面说了什么,只看见原本一脸轻松的吴老道,出来的时候两腿打颤,脏兮兮的衣袖不断擦拭着额头的冷汗。

……

宋军在城头的观望着北汉军的行动。同样的,北汉军最前方的几人也在远望宋军城头。

直到城头上那蟒袍身影离开,他们才收回了远眺的目光。

在没过膝盖的雪地行走本就是困难之事,更何况北汉军那一辆辆装满物质的马车,前拉后推,好不麻烦。杨继业白马银枪,不时的催促着。

不远处,辽军大营已清晰可见。

刘思汉停下了脚步,望着那一座座犹如坟墓般的白色帐篷,静静发呆,不知其所想。

杨继业催马上前,拱手道:“王爷……”

刘思汉并没有说话,依旧在愣愣的出神。半晌后,缓缓说道:“继业,你说辽人的战事为何我们北汉就不得不参与呢?”

杨继业微微一愣,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这问题实在是太显白了,北汉朝廷上的人没人不知道他们是靠辽国的支持才能存在下去。他不明白刘思汉为何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没错,从心里上来说他也不愿意去帮辽国人,更愿意拿一车车的酒肉去犒劳辽军。张了张口正欲回答之际,却见刘思汉微微一笑,摆手道:“好了,这问题你不用说,是本王问得够笨!”

说着,刘思汉深吸口气,叹道:“其实本王原本想说的是,为何我们就不能像韩旭那样痛痛快快的击败辽人,为北汉赢得生存的空间?”

前次的大战,宋军凭借着火箭的威力,三个城门同时发威,将辽汉联军打得溃不成军。尤其是北门处耶律休哥的大败,更是刺激了刘思汉的神经。

佘赛花紧靠着杨继业,闻听击败辽军这句话,不禁大大咧咧的插嘴道:“倘若我们也有哪些火箭,对谁都不用怕。对付骑兵一通火箭下去,遍地开花,只剩下烤肉味。想想这东西往我们太原城上一架,凭借我们太原城的坚固城防,谁人能攻得下来?”

“赛花,闭嘴,王爷面前不得造次!”杨继业吓了一跳,赶紧让自己这位嘻嘻哈哈粗线条的婆娘闭嘴。

“呵呵,无妨,无妨!本王可不是那般腐儒!”刘思汉笑眯眯的看了佘赛花一眼。事实上他是相当的欣赏这对年轻的夫妻,要不然也不会一定要带他们夫妇出征了!而且相比于杨继业的勇猛,他更欣赏佘赛花的大气。别看佘赛花大大咧咧的,心思可活络着呢。

由火箭联想到太原城的防守,说北汉是有两州府,可事实上真正经得起战争的只有太原城。太原城是大唐李家起兵的地方,也是李家的老窝,其城防自然不必说。更何况经过大唐数百年的建设,已成为长安,洛阳后的第三大城防。北汉能存在下去,其中太原城的城防又是一大功劳。

想到此,刘思汉笑呵呵的赞道:“赛花这话,话糙理不糙啊!”

“哼,就是!”佘赛花得以朝着杨继业吐了吐舌头,还特意举起两只大奶金瓜锤示威。

“你……”杨继业气得是面红耳赤,这婆娘在外面咋就这么不给面子呢?

身为男人,杨继业在北汉青年一代中是大名鼎鼎,威风八面。可谁又知道,在杨家府邸,却是他的婆娘佘赛花一手遮天,经常把杨府搞得是鸡飞狗跳。两人是从小青梅竹马,杨继业对自己这个婆娘,表面上严肃呵斥、三纲五常,背地里可是疼爱得紧。

……

“呵呵呵呵……”望着杨家小夫妻俩斗嘴,刘思汉笑呵呵的催马前行,只是这笑声中多少有些沧桑和无奈。

正如今日一早,大雪刚停,辽军大营的一封召唤令,他就必须立马带人前来。

可让他奇怪的是,往常辽军一般不会指名道姓的让他亲自前来,他也正好乐得轻松,不重要的事情直接派个手下将领带上酒肉前去便是!可今日辽军不仅让北汉犒军,还特意指名道姓的让他必须亲自前来。

前几日,传闻辽军南院大王耶律休哥受重伤昏迷不醒,为此他还亲自去往探望过,可是见到的只是耶律斜轸。在耶律休哥的问题上,耶律斜轸只字不提。

“难道耶律休哥真死了”刘思汉脑中一个激灵,急忙催促车马快行。

……

小半个时辰后,北汉军抵达辽营。

辽军整齐肃穆,营地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队队的巡逻兵来来回回如临大敌。与往日那轻松的气氛相比,显然今日有不一般的事发生。

一层层的通报后,刘思汉带着杨继业进入了辽军中军帅帐。

入得帅帐,刘思汉正欲行礼,抬头一看,却发现帅位上坐的不是耶律休哥,也不是耶律斜轸,而是一个年轻得不像话的家伙。帐内辽军将领齐聚,而耶律斜轸却坐在下面首位。耶律斜轸正欲起身介绍,只见帅位上的年轻人朝着耶律斜轸摆了摆手,笑呵呵的站起身,缓步来到刘思汉面前,微笑道:“太原府刘亲王的大名如雷灌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哈哈哈哈……本王耶律贤见过刘亲王!”……

第455章宿敌

耶律贤,辽世宗次子。

当年辽世宗在位时的政变,他年仅四岁,最后皇位被其叔叔耶律璟夺取。或许是因为年纪小的原因,在那场政变中,耶律贤得以幸免,被耶律璟抚养长大。

和一般高大魁梧的契丹人不同,耶律贤不算高大,甚至有点瘦弱,样貌也很普通。倘若说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一双深邃不见底的眼睛。他笑起来很是平和,让人不自觉的产生一种亲近感。刘思汉知道,这种亲近感是一种独特的魅力,领导者的魅力。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刘思汉发现耶律贤面色苍白,毫无一丝血色。说话间不时的拿出手帕掩口轻咳,怎么看都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

一阵连续的咳嗽,耶律贤从身后侍从的手中接过一粒黑乎乎的药丸,就着酒水直接吞服了下去。不消片刻,面色红润了些,长吁口气朝着刘思汉微微一笑道:“老毛病了,让刘王爷见笑了,呵呵……对了,刘王爷快请入座。”

“多谢殿下!”刘思汉也不客气,领着杨继业在客座上坐下。

耶律贤举起酒杯,朝着刘思汉一敬道:“刘王爷,你们汉人有句话说得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日是本王和刘王爷初次见面,本王先干为敬。”说着,一口烈酒直接入喉。

不得不说,耶律贤不像个亲王,不仅没有一丝亲王的架子,而且觥筹交错之际,倒像是个大商贾。宴席中,虽然耶律斜轸好几次因为先前攻城之事没给刘思汉好脸色看,可这都被耶律贤轻而易举、不留痕迹的给化解于无形之中。

是以这场对耶律贤的欢迎会,倒也算是其乐融融,一直持续到黄昏时分才算结束。

……

返回北汉营地的路上,刘思汉一支默然不语,心情比前来之时更是沉重了几分。

下雪天不算冷,雪化时才是真正的冷。地面的积雪在融化时,需要吸收更多的热亮,自然环境的温度会变得更低。尤其是在黄昏后,开始转入夜间的生冷。

杨继业紧了紧衣领,从挂在马背上的包袱里拿出两件裘皮大氅。拿出一件给冻得脸蛋通红的佘赛花披上后,催马上前一步,将另一件递给了刘思汉:“王爷,披上吧,这天说冷就冷下来了!”

刘思汉披上裘皮大氅,整个人如小老头般缩在里面,只留一个脑袋在外面,说不出的萧瑟落寞。

杨继业莫名的心揪,在他的眼里刘思汉是朝廷难得的贤王,算计精准,用兵得当,仿佛一切都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中。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个韩旭,一个耶律休哥!韩旭那恐怖的大杀器让北汉军所做的一切都成了惘然,而耶律休哥硬生生的挟持着北汉军前来攻宋。不错,北汉之所以出兵,正是因为辽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给刘鈞的命令。

夹在赵宋和辽国这两个大国之间,刘思汉是举步维艰呐!

西边的落日,剩下最后一抹残阳,刘思汉愣愣的看了半晌,突然开口道:“继业,知道本王为何带你出征吗?”

杨继业微微一愣,他没想到刘思汉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想了半天,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呵呵,你不是不知道,而是你太谦虚了!”

刘思汉微微一笑道:“在北汉的军中,你是本王最看重的人,也是北汉军的希望。此次出征虽然很可能无功而返,但至少你也亲身体验到了宋军和辽军的实力。在他们这两只老虎面前,我们北汉就像是一只绵羊……弄不好就是尸骨无存的下场。”

“王爷,刘家待我杨家恩重如山,即便是面对老虎,继业也要带着绵羊拼死一搏。”杨继业咬牙道。

刘思汉扭头认真的看着杨继业,郑重道:“继业,你还年轻,倘若哪一天刘家不在了,本王希望你好好的活下去……”

“王爷,末将岂是贪生怕死之辈。”杨继业急道。

“你还没有明白本王的意思。”刘思汉摇了摇头,叹道:“今日见那耶律贤,本王明白辽国中兴的日子不远了。契丹人之所以这么多年停滞不前,正是因为他们的内斗。而耶律贤此人……不简单呐……”

“那个病怏怏的亲王?”

“不错,正是那个病怏怏的亲王。塞外辽国的兴盛,将是我汉人最大的悲哀……”刘思汉面色肃穆,盯着杨继业一字一顿道:“继业,你给本王记住……你我都是汉人,永远是汉人!”说着,刘思汉策马狂奔而去,哪还有半点卑微小老头的形象。

永远是汉人……掷地有声的五个字,铮铮铁骨的五个字。

杨继业如遭雷击,整个人久久呆立在马背上。

……

耶律贤掀开帘子,转入后帐。此时帐内坐着一名汉服男子,此人年纪轻轻,长得是眉清目秀,尤其一双眼睛深邃异常。静静的往那一坐,如老僧入定般,就这份定力在年轻人当中绝对是首屈一指。

这样的状况,耶律贤早已是见怪不怪。当年第一次见到此人之时,他不服气的坐下和此人比试定力,结果两人不吃不喝一坐就是一天一夜。最后,耶律贤实在忍不住的动了,对此人是甘拜下风。经过此次比试,耶律贤将此人引为知己,大小事务无不听取他的意见。

“德让,刘思汉此人如何?”耶律贤微微一笑道。

静坐之人,正是萧无极的第三个弟子,也是唯一的汉人弟子韩德让!今日宴请刘思汉,韩德让一直静静的在后帐观察。韩德让端起桌上的茶杯,先是放在鼻下闻了闻,然后轻轻的啜上一口,闭上眼睛细细的品味。

他的动作很慢,但耶律贤却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依旧笑咪咪的等待着韩德让开口。

“好茶。”韩德让双眼一睁,大赞道。

“当然是好茶,本王知道你还是不喜欢马奶茶,特意让人从扬州带来的极品绿杨春。”耶律贤无奈的摇了摇头,心中苦笑不已,等了半天就等了韩德让这么一句不着边际的话。

“殿下有心了。”韩德让微微一笑道。

“对你们几个师兄弟,本王一向是捧在手里,天天供奉,呵呵!”耶律贤打趣道。

当然这都是废话,韩德让刚刚只是在思索在如何回答耶律贤的问题。此时他略一思索,说道:“参天大树,独木难支。”

“此话怎讲?”耶律贤皱眉道。

韩德让扭头看了眼西北方向,那也正是太原城的方向,深深一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