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征服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还芮宄羰窃诘笔本缚祷实鄣奈奈浒俟僦校庖丫梢运闶乔坑才桑谡澡さ某弥校词遣徽鄄豢鄣耐督蹬伞K酝墩澡に茫苯釉拮约旱牟晃方鹇驳那坑病

“即是如此,秦卿你明日去兵部报道,孤自会给你安排。”赵瑜一挥手,示意秦桧出去。

秦桧一愣,他尚有一肚子的才学要在东海王面前表现呢,怎么问了两句就让他退下!?且从东海王方才的问话中,秦桧不难发现,赵瑜对他这个堂堂进士、七品文官,还不及那个尚不入流品的赤佬般看重。不过秦桧性子也算深沉,脸上带着毫无虚假的感动,高声叩拜谢恩之后,倒退着出了门。

“看秦员外的样子,他也许还以为陛下会再问问他天下大势,让他参赞军务呢……”

说话的人从一开始就站在赵瑜身后。比五尺出头的东海王还矮上几分。身材宽上少许,一张笑脸肥肥白白,一个肚皮圆圆滚滚。穿着一身月白色绸衫,远远看去却像一个雪人身上插了四支茅杆。陈秀安,赵瑜母舅家的族人,更是东海楮币局的总掌柜,东海国有实无名的计相,东南半壁的商人在他面前连口大气都不敢喘。

陈秀安是赵瑜亲信之人,且不在官场,跟他说话,也可以放松一些:“孤用人不是看他能说什么,而是能做什么!战略布局,孤有参谋部,就算武侯再世,也难以拮抗。孤缺的是做实事的人。最近投来的那些文官,做事的能耐没有,就是一张嘴厉害!”

“陛下重事功,自不会看中那些一个个讲着微言大义,却做不来事的废物秀才。”

大宋的士大夫们最爱的是清要之职,其中以能亲近皇帝的馆职为上。喜欢在天子身边参赞军国大事,却都不愿下去去做实事。如王安石那般,多次拒绝馆职的任命而甘愿为官地方三十年的,百年来也不过一个。王安石为相前,天下人人夸赞,也是因为如此。

这十几年来,东海官场上的风气被赵瑜控制得很好,而出身浙东的文官们也都以重事功、做实事为上(注1),但如今投奔赵瑜的旧朝文官积习难改,总是抱着一言而至公卿的侥幸想法,至疏君上,洋洋大言,指点江山。仿佛一用其人,便能转瞬间一统江山。天下宾服。看到他们的奏疏,赵瑜总是很能体谅秦始皇想将那些儒生坑了的心情。才坑了四百六十个,换作是他做始皇,好歹也坑个四千六。

故而面对的就算不是秦桧,赵瑜也一样没兴趣去听取他们的废话。又不是说书人嘴里的演义,他也不是颠沛流离半辈子的汉昭烈,就算是诸葛亮到了他手下,也得正正经经的做一阵子实事。近代化的参谋系统,早把古代的谋臣智囊扫进了故纸堆中。

不过赵瑜心知秦桧能力绝不会太差,能为大奸大恶,自有大智大勇。赵瑜带着一点恶作剧式的笑容:“孤看秦桧不似那般儒生,日后当有大用。”

对于秦桧的处理,赵瑜自有腹案,职方司不属于兵部,让他去兵部干最易得罪人的计功定赏的工作。若是过去,东海经历的都是很单纯的战斗,或是灭国,或是歼敌,对手高低分明,功劳易定。

但打天下就不一样,复杂了许多。同样是攻城克敌,但有的地方兵多而战力不强,有的地方兵少却个个精悍,有的地方面积广大,但容易攻打,有的地方道路崎岖,一两百里的地域要费上十天半个月。

这样的情况下,功劳怎么定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让秦桧去做,很容易就会把所有人都得罪。而且既然是个奸佞,赵瑜也不指望他会老老实实做事,若是日后查出什么情弊,直接借他的首级安抚军心也是件快事。

不过若是做得好,赵瑜也不至于有功不赏。

从茶社出来,赵瑜和陈秀安上了玄武湖中的一条画舫。画舫中人早被赶了上岸,君臣二人要讨论国家大事,赵瑜出来也不只为了闲游,却没心思听着江南小曲。

低头看着湖水悠悠。赵瑜问着自家的帐房总管:“购买国债的一千五百万贯,可备齐了没有?!”

军费如流水,一打仗,赵瑜就看见账簿上的支出一笔接着一笔,当初备下的三千万贯最多三个月后就要花个干净,为了不至于发不出饷来,赵瑜便命楮币局购买一批战争国债。

陈秀安摇了摇头,这也是他为什么赶来见赵瑜的原因,“只备下了五百万贯。”对,越来越摄人,一边道:“一千五百万贯实在是一时难以筹措,而且也没必要,一千五百万贯不可能一次花完。楮币局可以每隔两个月购买五百万贯的债券,半年筹措一千五百万贯不会有问题。”

东海早有国债,但从未对外发行。自从东海楮币局成立三年来,东海国的政府每年都要以门下省的名义向楮币局定向发行国债,每年皆是五百万贯。而今年,除了例行的五百万贯外,赵瑜为了军费又加码了一千五百万贯。这些国债,以盐税作抵押,楮币局则付出真金白银的硬通货——楮币局就是东海的铸币机构,这每年五百万贯其实便是新造的钱币。

楮币局是东海王家所私有,造出的钱币不可能无偿的提供给国库,在外人看来,这是为了对帐方便,而走个形式。

不过赵瑜绝不会让这个揽钱的好主意变成政府和楮币局间单纯的帐目往来。他准备着先让所有人习惯国债的发行,并培养国债的信用,而后逐渐将国债的发行范围扩大。现在仅仅是针对楮币局定向发行,过上三五年,可以向三大钱庄发行,再过几年,就可以向天下富户发行大面额的国债了。

手上有了国债和金票,赵瑜就不打算发行纸币了。在这个时代,对于国家信用,发行纸币没有任何好处。同时国债、飞钱金券完全可以代替大面额的纸币。就算债券市场崩溃,只要硬通货还在,国家财政信用还能维持在一定水平上。而且大面额的债券和金券可以不惜工本地用上各种防伪技术,同时被伪造也不至于影响到百姓头上。

那种一贯或是百文的纸币,如何能做到高水平的防伪?一旦被大量伪造,国民经济都会滑向崩溃的边缘,而为了防止伪造,却又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完全得不偿失。那个世界的南宋大量发行交子,是因为大批的铜矿产地沦于敌手,而迫不得已下的无奈之举,同时也造成了难以控制的恶性通货膨胀。

在任何时候,金银铜这等硬通货,永远都比纸币更加坚挺。拥有日本和麻逸的金银铜矿,赵瑜能保证市面上流通的钱币不至于匮乏,而大笔交易则可以用飞钱金券通过钱庄走账,就如后世的金融系统一样。

在赵瑜的计划中,二三十年后,以国债、股票甚至大型商业协会发行的企业债为主的金融市场就会逐渐培养起来,而资本主义的根系便会越来越发达。大宋的扩张脚步,在金钱的润滑下,将不可阻挡。

关于战争国债的问题,赵瑜和陈秀安并没有争执太多,赵瑜信任他这个外戚的能力,而且只要军费不匮乏,具体怎么做,他也不会干涉,那是专家的工作。不过陈秀安的来意,却不仅仅是赵瑜的一个点头。

画舫在湖心飘荡,玄武湖边,覆舟、鸡笼、蒋山矗立,山色倒映在湖水中。湖光山色,交织难分。

“山川环绕,大江通衢,这江宁当真是个好地方。”刚刚结束,陈秀安便挑起话头,“虎踞龙盘之地,也难怪历朝历代,建都与此甚多。”

“建都江宁真的有这么好吗?”陈秀安言外之意赵瑜岂会不明,脸色虽不便,双眼已生寒。该不会是从陈正汇和陈伍那里得到什么消息,过来换个方式旁敲侧击的?

陈秀安对赵瑜一行礼:“江东首府,鱼米之地,北控大江,东连大海。比之东京,百姓无转运之苦,而江南更是大王根基所在。大王若要海陆并举,就决不能建制东京。”

赵瑜心中一宽,看起来他的宰相和大将军嘴还是很紧的,便问道:“江南户口占天下几何?”

“三一之数!”

“土地呢?”

“两浙福建多山,江西也不少,真正算得上平原广大的,也就是江南东路,以及两浙北部的太湖沿岸(注2)。田亩不过天下的五分之一。不过江南鱼米之地,皆是一年两熟,田地出产往往是他处的两倍、三倍。在江南,一亩三石已是下等田地,而在北方,能有三石却已是上等的良田了。”

为了说服赵瑜,同时也是身为东海计相的必须,陈秀安对此如数家珍。

“孤要说的不是这个意思。”赵瑜摇头:“若是正常的改朝换代,天下鼎革,必先是几十年战乱,至少要等天下杀得户口减半后,才会有一真主挺身而出。到那时,人少地多,只需稍加安抚,使百姓安居乐业。一代盛世转眼可致。文景、贞观莫不如此。

但如今孤据江宁,江南已定。这死的人实在太少了。孤若是迁都江宁,台湾的田地倒罢了,那些工厂、研究院,不放在京城附近谁能放心的下?至少要迁二十万户过来,但二十万户一迁来,江宁附近可有一块空地可以安置?若夺民之田,孤与朱勔何异?”

“那东京……”陈秀安声音突的一顿,“燕京?!”

赵瑜嘿然一笑。陈秀安看似蠢笨,心思却有七窍。虽然他对嫡母陈氏的娘家没有半分好感,但这个总掌柜,用得却煞是顺手。

“正是燕京!天下若还有一块空地,就只有被被杀的渺无人烟、鸡犬无声的幽燕之地。”

“但北地贫瘠,一旦建都于此,人口必繁。天长日久,北地出产供给不上,便又得靠着江南纲运了。”

陈秀安一针见血,赵瑜几乎要鼓掌叫绝,智者洞烛古今,这胖子的确有几分眼光。不过,“有海运在,比起内河纲运要容易许多。你也是看过舆图的,燕京距大海的距离与江宁比起,哪个更近?”

陈秀安当然看过天下舆图,自是知道距离,“但桑干河如何比得上长江?”

“虽然长江能直通入海,万石巨舟也可以上溯江宁。但无论如何海上舰队的基地都不可能放在内河中。留一支海军控制渤海,总比建个用不上的大江水师更有效率。何况渤海在,辽东便在!”

“辽东?!陛下要将辽地一起吞下?!”

“当然。不仅如此,故辽的南京道、东京道孤要吞下,西京、中京都要打下来,而上京道,也要常年扫荡,绝不使其再出一匈奴、突厥和契丹!”

赵瑜的话并不能让陈秀安满意。但赵瑜却无法再向他细细解释。

他避开江宁,有迷信的因素,但更有理性的原因。他要避开江南小农和手工业者的破产潮。农民的破产有造成多恐怖结果,赵瑜一清二楚。在政权的实际控制能力无法抵达每一个乡村的时候,那便是灾难。

如果将京城放在江南,只要工业化一旦开始,江南的自耕农们必然大批破产。破产的农民能去的地方只有城市,单是涌进京城的流民,就能让所有的反对之声瞬间放大,让赵瑜的百年大计功亏一篑。王安石首次罢相,新法大挫,正是因为熙宁七年的那次涌向东京的流民潮!

而工业革命带来的难民潮,绝不是一次干旱、一次蝗灾引起流民罹难所能相比。至少半数的破产农民会涌进城市之中。赵瑜若是定都南京,就等着玄武湖畔,蒋山脚下多出百万人口罢!而京城附近的工厂,被破产的小手工业者捣毁的可能性更高!

英格兰能用法案,将所有的流浪汉赶进工厂,将罪犯流放去殖民地,而赵瑜自然也会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但他决不会认为,这点手段能对付得了所有人。就算有再多殖民地,也要赵瑜能让下面的朝臣们眼睁睁的看着流民被赶上船去远离故土,同是也要有足够的时间。

这根本不可能!

唯有建都在已无人烟的燕京,甚至可以直接建立起工业区。同时对于江南的人道主义灾难,也能可以做到眼不见为净。在快速通常的信息交流手段出现前——也就是电报——通过舆论控制,可以把江南的乱事掩盖下去,但就在皇城根下的流民,无论如何也是掩饰不住的。

京畿稳,天下便稳!

燕京,便是赵瑜唯一的选择!

注1:浙东的永嘉学派即是以重事功为名。讲究功利、强调务实,修实政、行实德、建实功;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政策,提倡发展工商业。强调和提倡“功利并举”、“农商并重”。虽然集大成者是南宋时的叶适,但在北宋末年,已经开风气之始。

注2:在宋代,苏州、无锡和上海属于两浙。

第六十二章 九五(下五)

靖康元年三月十六。壬午。

江宁府。

南郊圜丘。

虽云南郊,其实位置尚偏东一点,近着燕雀湖(注1)。江宁府附近人烟辐辏,找一块空地并不容易,为了建立赵瑜登基所用的圜丘天坛,不得已便征发了湖畔的农田——自然,钱还是给足的。

刚刚完成主体工程的祭坛,不比东京南郊外的青城圜丘。道君皇帝费了数百万贯改建起的祭天郊祀之所,并不是破土动工不过半月的这座祭坛能比得上的。赵瑜也是因为战事才刚刚开始,下诏要求一切俭省——就算这样,预定中,登基后给文武百官和军中的赏赐也能让他倒吸一口冷气。

这座圜丘的一切制度,大部采用汉光武登基祭天旧例,圆形祭坛并不是惯例的三层、四层,而仅分两层,高为三丈,上层直径十二丈,下层直径十八丈。每一层,都有八条登坛的台阶,称为‘陛’,正对着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其中向着正南的那一陛,最为宽阔。赵瑜登坛,即是由此而上。

整座圜丘皆是夯土而成,不假外饰,只在坛面上涂了一层石灰。帝王绝地天通,乃命重黎。将大地踩在脚下,向上禀报皇天,让天地各得其所,原也不需要任何虚饰。不过在圜丘外围,数千民伕正夯筑着内外三重矮墙,而矮墙之外,便用青石平铺了一圈,这便是唯一的修饰。

偌大的工地上,一辆辆小车载着黄土内外穿梭,南方多红土,封坛用的黄土需要从远处运来。民伕的号子声此起彼伏,夯土的木桩撞击地面的声响与号子保持着同样的节奏。江宁城外的数万流民大半在城外各个要点修造军营,而另外一部分,就在这里苦干了半个多月。

这便是以工代赈,将大批待救助的流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