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种感情,非常珍贵的感情。

“攻击,攻击……”高宝龙嘶哑的声音在他们的身边响了起来,“杀上去……”

岳飞一拳砸到马颈上,战马腾空飞了出去。

高宝龙率先起动,看到岳飞从后面追了上来,长枪横摆,把他拦住了,“保持队列……”高宝龙厉声叫道,“保持速度。”

岳飞急忙减速。他这样不顾一切地跑下去,战马很快就会累趴下,战马不行了,无论你多么厉害,也无法挡住千军万马的冲击。

“跟在我后面。”高宝龙冲着他做了个手势,示意岳飞在自己的侧翼跟进。岳飞第一阵杀得太猛,英俊的面孔都变成了紫褐色,显然是体力不支。高宝龙担心出事,高举左手又做了个几个手势。他的一帮扈从们突然加速,把岳飞裹在了中间。岳飞知道高宝龙的用意,对他非常感激。战场上没有休息的时间,这一阵他只能藏在战阵中间避免剧烈的厮杀,以尽快恢复体力。

两军再遇,激烈的厮杀再度展开。阵中士卒举起弓弩,肆意射杀。岳飞持弓在手,箭无虚发。弓弦持续发射,弹性大减,尤其力大者,极易把弓弦拉断。岳飞还是太紧张了,用力过度,刚刚射出十几支箭,“嘎崩”一下把弓弦拉断了。他带着备用弓,抽出来再射,但仅仅射了七支箭,他又把弓弦拉断了。急切间岳飞四处张望,想向周围的士卒借一把弓。在这四顾之际,他忽然发现阵中的弓弩手大都血迹斑斑,显然是在前一阵厮杀过后,体力透支,趁着重整队列的机会,集中到阵中恢复体力,一下阵再杀。这个小小的发现让岳飞意识到,打仗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它很复杂,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李虎不过给了自己一个机会,若想有所成就,还要靠自己的努力。

高宝龙带着这支队伍连杀五阵,随后在援兵的掩护下,撤出了战场。

岳飞浑身浴血,多处受创,战袍已经湿透,人几乎脱力了,手上的长枪都举不起来,坐下的战马也是摇摇晃晃,好象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身体上的痛苦其实不算什么,最让岳飞痛苦的是那些死去的袍泽,前一刻他们还在和自己并肩作战,但这一刻,他们已经离开了人世,他们的尸体就那样躺在战场上,任由铁蹄践踏。

这一仗让岳飞刻骨铭心,他走进了战场,他杀死了敌人,他的袍泽也被敌人所杀,这就是战场,血腥而令人痛苦的战场,但这距离他读懂战场还有十万八千里。

岳飞告别了高宝龙,随着铁卫回到了李虎的身边。

离开李虎杀进战场的时候,岳飞意气风发,杀气盎然,等他活着回来再见到李虎的时候,他有一种再世为人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心痛,痛得他想远离战场,远离战争。

第四十六章 飞扬跋扈的老大们

李虎什么话也没说,带着铁卫们回到了镇川堡。岳飞这种人就是为打仗而生的,只要给他机会,他就能光芒四射。李虎相信岳飞经过大同会战后,很快就能成为一员悍将,假以时日,他必能成为独当一面的统帅。只是到了那个时候,希望大家还是兄弟,而不是对手。

此时已经是十七日凌晨丑时初了,张关羽、董仲孙、赢秦、独孤风、李锦、高宝龙、高缘等各军主帅陆续赶到堡内拜见李虎。

李虎向他们说了两件事,一是辽夏联军已经赶到杀虎口,并埋伏于关口的塘子山和大堡山,另外就是童贯已经下令,命令河东军即刻赶赴大同。

这两个消息让将帅们非常高兴,虽然他们中的有些人不愿意投奔大宋,但到了这个危急关头,也只有投奔大宋才能找到活路,即使不愿意也没办法。

董仲孙看到李虎的脸色很差,人也没什么精神,估计是疲劳过度,“总帅,你在镇川堡好好睡几天,我们几个保证把金军挡在镇川堡外面,让你美美睡一觉。”

“谢谢你的好意,我也想好好睡一觉,但我没那个命啦。”李虎笑道,“我要去杀虎口,这里由董帅指挥。董帅没到之前,你们听毛帅指挥。我告诉你们啊,毛帅叫你们怎么打你们就怎么打,不要自作主张。如果镇川堡丢了,金军直杀大同城下,那我们就无法扭转战局了。”

张关羽、董仲孙、李锦等人满口答应,不过从他们的眼神里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对毛军根本就是不屑一顾。毛军是镇川堡战场的临时统帅,不打仗的时候大家你好我好,一旦打起仗来,那就翻脸不认人了。今天这一仗其实已经出问题了。独孤风和李锦在毛军的命令还没有下达之前,就已经冲到镇川口了。还有张关羽和董仲孙,毛军叫他们把没有遭到金军攻击的三座堡寨里的守军撤到镇川堡,但这两位理都不理,认为毛军胡扯淡,如果明天金军开始攻击那三座堡寨怎么办?

“你去杀虎口?”张关羽问道,“那里不是董帅指挥吗?”

“我要把宋军放到杀虎口战场。”李虎解释了一下,考虑到杀虎口战场由辽军、夏军、宋军和汉军联合作战,所以还是自己亲自去指挥比较妥当。

接着他再次说到了此次会战的目标。“此仗能否打赢,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在杀虎口重创金军,而杀虎口一战的胜利,必须靠你们在镇川堡战场牢牢牵制住金军主力,迟滞他们支援杀虎口,所以你们不要顾惜伤亡,竭尽全力给我打。白登山大营里有五六万新兵,你们即使把人打完了,我也能迅速重建军队。”

这句话李虎不知说多少遍了,今天这一仗各军主帅也的确玩命了,虎烈第三军打掉了一半,而上半夜的激战中,神龙军和雷霆军的损失也非常大,但独孤风和李锦硬是顶住了金军的疯狂攻击,没有让女真人前进一步。

“毛帅,接下来怎么打?”李虎问道。金军距离镇川堡越近,这帮人的火气就越大,不听指挥的事肯定会出现,所以李虎打算在离开之前,先把这几个时辰内的攻守之策大概拟定一下,免得毛军指挥不动。

“马上从第二道防线撤到第三道防线。”毛军明白李虎的意思,不假思索地说道,“明天早上,撤离第三道防线。我们把军队集结于镇川堡,利用镇川堡的防御阵形和堡内的防守器械,和金军持续厮杀。”

“老子从白天打到晚上,死了好几千人,好不容易把第二道防线守住,你现在竟然说要撤退。既然要撤退,你为什么不早说?你成心坑老子啊?告诉你,老子不撤。”独孤风当即跳了起来,指着毛军的鼻子怒声咆哮。

张关羽冷笑,斜眼瞥着毛军,冷森森地说道:“毛帅这是什么意思?总帅刚才还在说,要我们在镇川堡一线牢牢牵制住金军主力,你现在一撤就是五里,直接把镇川堡前沿防御全部丢弃,理由是什么?”

“打,是因为金军攻得太猛,我们依靠防御阵势,可以大量消耗金军,打击他们的士气,只是长时间打下去,我们损失太大,承担不起这个损失,但金军承受得起,所以我们打一段时间后就要撤。”毛军也不生气,依旧笑容满面,慢条斯理地解释道,“这段时间,我们在镇川堡花了不少力气,挖宽了护城河,加固加高了城墙,修建了箭楼和其它一些防御设施,在堡内我们还部署了八十台抛石车,一百五十台弩炮,还有其它一些守城器械。就凭这些东西,再加上十几万军队,我们完全可以把金军挡在镇川堡。”

毛军说得有道理。今天这一仗金军越打越猛,到了晚上竟然连夜进攻,不眠不休,女真人似乎已经失去了理智,他们的伤亡非常大,大概是义军的三倍以上,所以相对来说,义军还是赚了。和一个疯狗打架,当然要见好就收,免得被疯狗咬了一口,血本无归。

张关羽和独孤风等人对毛军的解释很不满。这话说起来是很中听,但说白了就是怕死,就是想保存实力不敢打。

高宝龙、高缘、吴雄等人都支持毛军的计策。张关羽这帮人嘴上说为了保住大同,其实真正的目的是想保住自己的财富,反正军队打完了总帅会给他们补充,那他们还怕什么?把人打完了不但没有罪责,还是功劳,那为什么不打?

“毛帅是镇川堡战场的临时统帅,他说怎么打就怎么打。”李虎说话了,无条件支持。其实他也认为毛军太谨慎了,义军完全有实力在金军逼近镇川堡之前,和他们拼消耗。义军死一万,金军死三万,这仗为什么不打?但这话不能说,如果李虎否定了毛军的计策,毛军更搞不定这帮飞扬跋扈的老大们了。

十七日凌晨丑时正,李虎带着铁卫营离开了镇川堡,急驰杀虎口而去。

毛军下令,撤离第二道防线,在第三道防线和金军再战。

十七日,宁武关。

几天前,童贯的命令送到了太原,他要求河东经略安抚使张孝纯亲自率军赶赴大同,但前提是,李虎必须接受他的条件,所以,他请张孝纯先期赶到宁武关等待刘韐的消息。

李纲当时正准备返回大同了,听到这个好消息欣喜万分,马上随张孝纯同赴宁武关。

这时汴京也来书信了。西府宰相郑居中书告张孝纯,此次北上大同,大宋和金国的盟约也就废止了,从长远来看,这对大宋有百利而无一害,但为了预防万一,皇帝和朝廷没有公开下旨,而是授予童贯调兵权,让童贯下令调军北上大同,如果出了事,责任由童贯来承担,当然,张孝纯也有连带责任。

童贯北伐失败,他骑虎难下了,还要进攻,而皇帝和朝廷主战派大臣出于面子和利益考虑,也是坚持再次北伐,但此刻皇帝和主战派大臣们的信心给这一场败仗打没了,所以他们转而指望李虎,指望李虎在大同击败金军,然后实施两路夹击。

这个后果很严重。假设李虎击败了金军,抢在宋军前面攻占了燕京,他会不会兑现承诺,主动把燕京还给大宋,退回云中路?郑居中估计很困难,李虎是北方枭雄,这个人在辽西的时候周旋于各方之间,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什么无耻卑鄙的手段都使得出来,所以不要指望他会遵守诺言。

因此,郑居中要求张孝纯,到了云中路后,要见机行事,除了确保李虎守住大同外,还要保存实力,以便对李虎构成威胁。另外,要派使者去大夏国,和大夏军统帅取得联系,在必要的时候联手对付李虎,迫使李虎在攻克燕京后撤回云中路。

张孝纯头晕,这个任务太难了,既然确保李虎守住大同,又要对李虎构成威胁,还要让李虎以主力去攻打燕京。李虎难道是傻子啊?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张孝纯苦笑无语。郑居中到底是什么意思?

以张孝纯看来,李虎面对三十万金军的攻击,能把大同守住就不错了,若想击败女真人,似乎有些一厢情愿。金军打不下大同,但它也不会轻易撤出代北,两军可能形成对峙。另外大夏人已经两次攻击朔州了,可见大夏人也想趁火打劫,这时候大夏人如果和女真人结盟,大同会遭到第二次攻击,所以,李虎在没有彻底解除这些威胁之前,他是不会去配合宋军攻打燕京的。

这样看来,郑居中的意思就很明显了,他的目的是把李虎留在云中路。宋军第二次北伐,李虎肯定要配合。李虎有难的时候,童贯帮忙了,那么童贯需要李虎的时候,李虎也不会视而不见,但他肯定不会派主力过去。这就够了,郑居中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行了。那么,二次北伐如果成功了,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以童贯为首的主战派就要滚蛋,皇帝想留都留不住。

北伐,这就是大宋人的北伐。张孝纯觉得很悲哀,为那些在前线奋战的将士们感到悲哀,当他们为了报效国家,不顾生死和辽军浴血奋战的时候,他们哪里知道,他们根本就是朝堂上权力争斗的牺牲品,他们死得毫无价值。

第四十七章 养寇自重

北上云朔征战,宋军统帅是张孝纯,但他是文官,而且主掌河东路军民之事,率军出征显然不现实,按照惯例,出征大军由兵马副总管统率。

依照宋制,河东、河北和陕西诸路,职在绥御戎夷,帅臣一般为经略安抚使兼都总管,以统制军旅,所以帅司的全称应该是经略安抚、都总管司。

都总管其实就是重要地区的方面军统帅,过去它叫马步军都部署,后来改为马步军都总管。很多重要的州、府、军则设兵马钤辖,由知州、知府兼任,而一些有戍兵的县则设兵马都监,由县令兼任。

大宋国策是以文制武,文官为各地军队统帅,但到了打仗的时候,冲锋陷阵的事还要武将干,所以副总管、副钤辖、副都监则由武将出任。

总管、钤辖、都监都是各地的统兵官,但自从实行将兵法之后,大宋出现了系将禁军和不系将禁军,系将禁兵的将官和原有的总管等统兵官,形成了比较复杂的关系,不仅职官重复设置,而且指挥系统和统辖体制更趋混乱,为此朝廷在经略安抚使、安抚使或者知府、知州兼任兵马都总管或兵马钤辖的基础上,又让系将禁军的统兵官兼任副总管、副钤辖或副都监。

河东有十三将禁军,河东第一将王禀兼任河东兵马副总管,此刻他在河北战场,回不来。在剩下的十二将当中,能够担当重任的只有河东第二将折可存。

去年,折可存率军南下征方腊,当时他是河东第四将。到了江南后他出任统制,领东南第一将、第七将和京畿第四将,一路攻城夺寨,屡立战功。后来宋江再次造反,他率军渡江,于淮泗附近全歼宋江。按道理他应该参加北伐,但童贯考虑到河东的安全,把他调回了太原。

童贯举荐折可存出任统制,皇帝也同意了,但圣旨没有下,他这个统制名不正言不顺,说白了就是临时负责一下。临时负责,顾名思义,实际上没有战场指挥权。张孝纯无奈之下,只好亲自赶赴宁武关坐镇。大同是前线,宁武关位于云中路和河东路之间,很安全,张孝纯在此设立行营,可以兼顾前后方,算是亲自指挥了。

张孝纯初到河东,而且是第一次出任地方帅司,他对河东的兵事较为陌生。几年前他曾在永兴军路出任转运使,永兴军路是陕西六路之一,处于陕西和河东之间,所以他对河东的事也略知一二。

河东和西夏、辽国接壤,边郡的代、忻、丰、府、麟等州县都由将门世家镇戍,这些将门世家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