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现在就要推倒童贯,唯一的办法就是汉王拒绝交出燕京,然后和汴京讨价还价,这时汴京的主和派大臣们会群起而攻之,汉王则乘机要挟皇帝,迫使皇帝不得不把北伐失败的罪责归咎于童贯和王黼,以此来平息民愤,稳定汴京,拿回幽燕。”

吴思铭意识到西北人试图挑起虎烈府和汴京的矛盾,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越大,西北将门的重要性也就愈发突出,当皇帝失去了童贯,急切间找不到代替者,只能倚重于西北将门,这时候西北将门就能从汴京得到更大的利益。

西北人获利了,李虎的损失却大了,西北人的计策可谓精妙。

吴思铭考虑良久,觉得李虎不会采纳此策。李虎急于撤出幽燕就是不想惹麻烦,而西北人的计策明显就是挖坑让李虎跳,李虎会上当?当然不会。

“十日之内,你们能否进驻燕京?”吴思铭问道。

王禀、杨可世和种师中互相看看,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燕京就在汉王手上,我们为什么要进驻?”杨可世大笑,“依我看,今年内是不可能的了,明年春天估计差不多。”

吴思铭骇然心惊。明年春天?这么说,李虎岂不给幽燕战场拖住了?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当然了,如果汉王逼得狠,逼得汴京团团乱转,逼得皇帝不得不答应汉王的条件,那么我们可能早一点进驻燕京。”王禀笑道,“请你回复汉王,请他慎重考虑我们的建议,如果他愿意和我们联手铲除奸佞,那么大宋会越来越强大。”

第二十八章 一个响亮的耳光

十月十八日,吴思铭急告燕京,西北将门拒绝了汉王的好意,杨可世、王禀和种师中三位统制认为年内宋军不可能进驻燕京,从这番话里可以推测到,汴京必将发生变故,而这个变故可能导致皇帝下旨,暂时不要北上幽燕。

宋军北伐的目的就是收复幽燕,现在李虎攻克了燕京,而且督请宋军即刻北上,就算童贯和西北军将领不愿意马上到幽燕以免再遭败绩,但只要皇帝下旨,童贯和西北军将领不敢不从,但从杨可世三人的语气里听得出来,他们对自己的判断非常自信。这种自信源自何处?很明显,他们已经预感到汴京要发生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导致汴京不愿即刻北上进驻燕京,继而控制幽燕。

吴思铭想不明白,只好在信中把自己的担心大概说了一下,请李虎赶快想对策。

上午,吴思铭赶到宣抚司,再度催促童贯和蔡攸,马上出兵,但童贯和蔡攸想方设法找理由,请李虎不要着急,暂时驻守燕京,以等待汴京的圣旨。吴思铭当即戳穿了他们的谎言,你们北伐的目的就是攻占燕京,现在我们拿下燕京了,请你去守,你还推三阻四,你到底还想不想要燕京?你不要我们就还给契丹人了。

童贯推说身体不舒服,走了。蔡攸东拉西扯了一番,推说还要事情要处理,也走了。

董耘和刘韐走不掉,两人无奈之下,再度提出了前议之策。良乡大败,后果严重,童太师、蔡副使、刘统制和各军统制都要受到朝廷的责罚,人人自危,没心思继续打仗,再加上大军新败,士气低迷,即使到了燕京也未必能守住,所以大军即刻北上不现实。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良乡大败变成燕京大捷,这样大家不但无罪,反而有功。”董耘说道,“将士们士气大振,北上自然不成问题。”

“你们威胁汉王?”吴思铭大怒,气得不知骂什么好,“良乡大败变成燕京大捷,北伐成功,那么最大的功劳不是我们汉王,而是童太师和蔡副使,受到皇帝赏赐的不是虎烈军将士,而是你们这帮不战而溃的宋军,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不是道理不道理的事,而是形势需要。”董耘心里也是火大,这种事童贯做得太多了,哪次有人敢反对?谁知这次碰到一群愚蠢的汉虏,死抱着那点功劳不放,气死人了。“你们也不想想,这个顺水人情做了,将来对你们有多大的好处?眼光要放长远一点,头脑要想得深远一点,做人要圆滑变通一点,不要这么死板嘛。”

“良乡大败的事一旦暴露,汴京朝堂上必定有一番争斗,这个时间很长,没有几个月无法认定童太师和蔡副使等人的罪责。”刘韐说道,“就算童太师和蔡副使最后都受到了罪罚,都被赶出了朝堂,但汴京需要时间稳定朝堂,需要时间重新任命北伐军的统帅。现在你扳着手指头算算,汴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查清北伐将帅们的罪责,才能重新任命统帅,才能下旨让大军北上?”

吴思铭瞪着他们,暗自咒骂。你们两个老奸巨猾的东西,当我是白痴啊?这么简单的事你们故意说得这么复杂,当我是藩人啦?只要皇帝一道圣旨,我看你们敢不敢抗命。

十月中,汴京。

这次北伐对皇帝来说不仅仅要建功立业,还要解决皇统之争,但他知道童贯满腔热血,一心要实现这个远大的抱负,有可能只顾建功立业而忽视了皇统之争,所以特意在他身边安排了一个亲信内侍。

这个内侍叫李彦,和童贯的关系非常不错,但童贯已经老了,随时可能升天,童贯死了,他的权势也就成了过眼烟云,所以,李彦要给自己找条后路,而梁师成就是最好的靠山。

良乡大败,宋军一天之内逃回雄州。李彦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密报了梁师成。梁师成马上找来了王安中和李邦彦,商量是不是奏报皇帝。

李邦彦是太子一系,他隐藏得很深,梁师成不知道,还以为是自己人。李邦彦听说童贯又败了,暗自高兴。北伐再败,郓王赵楷不可能去河北,这对太子有利,所要他极力赞成奏报。王安中却极力阻止,认为童贯深得皇帝信任,打一场败仗影响不到童贯的地位,而且朝内还有宰相王黼帮他。在目前幽燕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仓促攻击童贯,恐怕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引起皇帝的反感。

梁师成随即决定再等等。李邦彦随即密报太子,而王安中则密报知枢密院事郑居中。汴京各方势力摩拳擦掌,准备借着这个机会大打出手了。

过了三天,童贯报捷,大军攻克了燕京,正在横扫幽燕,北伐成功了。

这封报捷奏章非常简单,既没有说是谁打下来的燕京,也没有说如何攻克的燕京。皇帝习惯了童贯的报捷奏章,想当然地认为是北伐军打下了燕京。皇帝很高兴,也很恼火。这个童贯老糊涂了,朕叫他包围燕京后马上奏报,然后朕就让郓王去前线统军作战,建功立业,这个老家伙竟然不经奏报,就擅自攻克了燕京。不过还来得及,皇帝可以隐瞒燕京大捷的消息,同时下旨命令郓王急赴河北。

皇帝把王黼、梁师成等一帮支持自己废嫡立庶的亲信大臣叫来了,一起商量这事。梁师成此刻也接到了李彦的密报,他当即阻止,“官家,燕京是李虎打下来的,我北伐军数日前曾大败于良乡,如今还在白沟边惊魂未定。”

皇帝傻掉了,瞪大眼睛望着梁师成,难以置信。梁师成急忙拿出李彦的密报给皇帝过目。皇帝龙颜震怒,大骂童贯。

这下事情复杂了,大宋为了北伐辛辛苦苦准备了十年,结果功亏一篑,一事无成,相反,汉虏李虎却势不可当,连续拿下了西京和燕京,占据了燕云。现在大宋怎么办?就算李虎愿意继续做大宋的藩镇,但他势必要以燕云之地为藩镇,那等于卡住了大宋的脖子,大宋将寝食不安,河北中原甚至汴京直接处在他的威胁之下。尤其严重的是,北伐失败等于给皇帝和主战派大臣们一个响亮的耳光。皇帝不会承担这个责任,主战派的大臣比如童贯、王黼等人肯定要承担北伐失败的罪责,他们将被赶出朝堂,而当初极力反对北伐的主和派大臣则可以乘机上位。

皇帝和王黼等人急忙商量对策,想来想去,无非三个办法,一是叫李虎交出幽燕,如果李虎拒绝,那就只有打。打是第二个办法,但北伐军两战两败,估计打不过李虎,于是只好用第三个办法,利用大宋和金国、夏国的盟约,请他们出兵,联手打李虎。李虎顾此失彼,无奈之下只得乖乖听大宋的话,继续做藩镇,把幽燕还给大宋。

那么谁去燕京,逼迫李虎交还幽燕?

“官家可以请折家出面。”李邦彦乘机进言,举荐签书枢密使折彦直急赴燕京谈判。折家和李虎联姻了,关系亲密,这有助谈判的成功。

皇帝同意了,请来郑居中和折彦直,商量讨要燕京的事。

“官家,燕京绝对可以要回来。”郑居中非常肯定地说道。

为什么?皇帝很惊讶。郑居中从怀里掏出一份信递了过去。这是统制杨可世、王禀河种师中写给郑居中的密信。

杨可世在这封信中详细述说了燕京大战的经过。良乡大战,二十万大军不战而溃,为什么?因为刘延庆得到密报,耶律大石打开了居庸关,把李虎的十万大军放了进来,准备冒充金军,联手突袭宋军。李虎为什么要这么做?很简单,他要霸占幽燕,但又怕宋金联手打他,于是想出这么一个计策,如此一来,李虎既可以占据燕京,又可以破坏宋金联盟,一举两得。

良乡大败,归咎原因,一个是童贯的策略出了严重错误,他不应该在良乡迟延不前,妄图和李虎会师于燕京城下,结果中了李虎的奸计,其二,都统制刘延庆畏死怯战,临阵脱逃,如果他在得到消息后,果断发动攻击,必能摧毁辽军,率先杀进燕京城。

杨可世说,北伐大败,罪不在北伐将士,而是汉虏李虎居心叵测,一心图谋中原所致,如若任其占据燕云,中原之祸不远矣。

接着他分析了整个北方战局,代北有二十万西夏军、十几万金军和几万辽军,他们都对大同虎视眈眈,而中京道有十几万金军,他们想抢平州路,逃到檀州一带的几万辽军又想夺回燕京,所以李虎顾此失彼,在燕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杨可世给出对策,宋军屯于白沟,伺机而动,等到李虎在燕云战场上陷入困境,向大宋求援之际,再出兵北上,如此不费吹灰之力可拿下幽燕。

皇帝看完这封信,对童贯和刘延庆大为愤怒,对杨可世等西北悍将褒赞不已。关键时刻,还得靠这些西北将门力挽狂澜。

第二十九章 从英雄到叛贼

汴京传出惊天消息,汉虏李虎背叛大宋,暗中联手契丹人,在燕京城下倒戈一击,导致北伐军大败,接着李虎翻脸不认人,重创辽军,攻克了燕京。现今李虎陈兵白沟,威胁河北,大宋陷入空前危机。

一时间,李虎成为千夫所指的大汉贼,天下最卑鄙无耻的大汉虏,大宋最大的敌人。

紧接着,童贯、王黼成为大臣们猛烈弹劾的对象,就连致仕在家的蔡京都上奏皇帝,责斥童贯、王黼北伐不力,引狼入室,养虎为患,不但让大宋十年的努力毁于一旦,更给大宋带来了无法预料的灾难。

皇帝下旨,罢免都统制刘延庆,将其押解回京受审。至于童贯和王黼,皇帝并没有给予任何责罚,相反,皇帝还袒护他们,说北伐策略并没有错误,此战失败,罪在李虎,罪在前线大军统帅,和两位宰辅没有直接关系。

接着,皇帝下旨,断绝和云中路的所有联系。传书宣抚司,急速整军,准备北上攻击李虎,收复幽燕。

燕青听到坊间传闻,大吃一惊,不敢求助于折家,而是请李师师帮忙。

李师师对这件事的原委所知有限,但她知道李虎确实攻克了燕京,而且从蔡绦嘴中,她还听到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正好燕青问起,于是详细告之。

燕青骇然心惊,急忙派人日夜兼程赶赴燕京,密报李虎。

十月下,完颜阿骨打坐镇中京,指挥大军猛攻北安州。

萧干为了重新夺回燕京,断然决定撤出北安州,任由金军直杀古北口。

如此同时,耶律大石急速返回燕京,他告诉李虎,萧干拒绝交还萧太后,除非李虎交还燕京。

“萧干已经放弃北安州,金军马上就要打到古北口了。”耶律大石指着地图上的檀州说道,“金军到了古北口,他就要撤出檀州,然后你的军队就得北上,在古北口死死挡住女真人。”

李虎浓眉紧皱,预感到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宗望的大军就在榆关外面。”李虎说道,“一旦我们和金军在古北口打起来,我就要从平州路抽调援兵,这时宗望必定要再度攻击榆关。”

“你和女真人不是有盟约吗?”耶律大石问道。

“我和女真人的盟约是,我不能进居庸关,如果我进了居庸关,那金军就要杀进幽燕。”李虎叹道,“我为了抢到平州路,不得不急速杀进居庸关。原以为宋军会急速北上,迅速解决平州路的问题,并给平州路以有力支援,但谁知……”

耶律大石摇摇头,不想再问这些事,“萧太后给我下了死命令,叫我立即率军赶赴云内。我要走了。”

“你还需要什么?”李虎问道。

耶律大石苦笑。李虎把燕京掳掠一空,能让自己带走军队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我从檀州带来五千契丹人,但萧干既不给武器,也不给战马。我和皇帝会合后,当务之急是平定大漠的叛乱,所以我急需武器和战马。”

“我给你。”李虎说道,“我给你一万匹战马,武器你尽量拿,能拿多少算多少。”

耶律大石没有说谢谢,他点了点头,和李虎握手告别,“你多保重,等你撤回西京后,我们再见。”

李虎站在门边,目送大石离去,良久,他转身对原野说道:“急告大同,叫他们做好迎战准备,西夏人和女真人要开始攻击了。”

“这次折家军要是不帮忙,我们在大同一线的防守兵力将严重不足。”原野担心地说道,“是不是把平州路的军队调回来?”

“不要调,大同肯定守得住。”李虎走到地图前,手指鸳鸯泺,“女真人的目标是平州路,而不是大同,所以完颜昱和完颜宗翰不会全力进攻,最多牵制一下我们而已。”

“但是……”原野还想再劝,但北李虎摇手阻止了。

“急告云帅、鬼帅,马上率军赶赴檀州,在古北口挡住金军。”李虎下令道,“再告李帅和独孤帅,请他们带着雷霆军和神龙军急赴古北口,和云帅会合。”

“再告铁帅,木帅,带着虎烈第一军和各军骑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