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堡不大,只能容纳一千多人,但这时足有三千多人在堡内厮杀,其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夏军城堡火光冲天,对岸虎烈军将士都看到了。李虎、洪云等人也赶到河堤,但黑夜渡河太危险,有人劝告李虎,等天亮之后再渡河。李虎根本不理睬,命令方进、王大忠、谢一刀带着虎卫军,乘坐特大羊皮筏,渡河支援。
特大羊皮筏很大,相对小皮筏来说,它的安全性很好,而且它正常情况下一次可运载十几匹战马,因此运送百名士卒显得很轻松。射粮军日夜赶制,好不容易才做好十个,这下正好,一次性就把一千名虎卫悍卒送到了对岸。
天亮之后,堡内的战斗还在继续。西夏人顽强坚守,而岳飞的部下连日奔波,又厮杀了半夜,体力严重透支,无力再攻。方进担心虎卫军损失过大,下令停止进攻。
李虎赶到后,大概看了一下战场。西夏人都躲在箭楼等建筑里,如果强攻,的确需要复出很大代价。
李虎派人把洪云请了过来,“你手上有多少毒火球?”
洪云一听就明白了,“不要用毒火球,用震天雷就行。”
震天雷的威力太大了,虎卫军士卒仅仅用了两个震天雷就震塌了一间屋子。西夏人恐惧至极,纷纷投降。
方进随即率军沿黄河南下,继续攻杀。两万射粮军壮丁随后跟进,以壮声势。洪云留在顺化渡,组织射粮军运送粮草物资。
从顺化渡南下到克夷门的红林渡口,三百多里,途中有七座堡寨,但防守兵力主要集中在顺化渡和弓弦沙漠一带。这七座堡寨中,兵力最多者五百,少者不过两百,根本不是虎卫军和射粮军的对手。驻守堡寨的夏军知道顺化渡已失,凭他们的力量无力戍守,纷纷弃堡而逃。
夏军逃跑的速度快,虎卫军追击的速度更快。岳飞奉命带着一个营,沿途追杀,尽可能延缓逃兵传出消息。
三天后,岳飞到达红林渡口。此刻渡口驻军已经接到消息,但他们刚刚把消息送出去,虎烈军就杀来了。渡口驻军不过数百人,他们从逃兵的嘴中听说数万敌军正浩浩荡荡的杀来,本来就很害怕了,这时看到烟尘滚滚,魂飞天外,一窝蜂地逃亡而去。
克夷门的红林渡是个重要渡口,兴庆府向前套运送物资,其中一部分是通过水路。前套丢失后,水路运输的终点站就是克夷门,所以这个渡口有大量的船只。
岳飞到了渡口,第一个命令就是抢船。
虎卫悍卒们抢到了船,抓到了船夫。从船夫的嘴里,他们得知虎烈军已经杀到了克夷门,对岸就有自己的军队。
岳飞闻讯又惊又喜,急忙派人乘船赶到对岸。很快,两军取得联系,对面是虎烈第五军的一个营。岳飞以最快的速度急报李虎,两军会合,齐聚克夷门。
七月十六日,李虎到达红林渡。
毛军、楚逍遥、谭弘毅、卢俊义和耶律雅里斯等汉蕃将帅渡河而来,拜见李虎。
李虎率军从黄河东岸而来,这件事毛军知道,但各军将帅不知道,所以当他们听说李虎就在黄河对岸的时候,难以置信。
“我们很幸运,打通了黄河这条路。”李虎请将帅们坐下后,笑着说道,“我曾设想以重兵攻击,但很显然,西夏人也会重兵防守,这条路我们始终打不通,所以我想了个办法,以主力走狼山吸引夏军注意力,以偏师穿越弓弦沙漠攻敌不备,结果我们成功了。”
“这条路打通了,兀剌海城的粮草武器可以经水陆两道运到贺兰山。我们的粮道安全有了保障,可以心无旁骛地攻击兴庆府。”
李虎转目望向毛军,“你们打得怎么样?有没有开始攻击克夷门?”
毛军把战况大概说了一下,“如今粮道问题解决了,我们就没有必要攻打阿拉善了,可以把主力调到克夷门。克夷门地形险要,强行攻击伤亡太大,我觉得可以以一部佯攻关隘,一部则沿黄河东岸而下,攻打怀州,逼近兴庆府。兴庆府一旦告急,党项人再死守克夷门还有什么意义?”
李虎微笑点头,“这件事不要着急,等董帅和耶律马哥来了,我们再仔细商议。”
毛军诧异地望着李虎。兵贵神速,打怀州当然要快,还等什么?
“西北军要从横山一带发动攻击,为了配合他们的进攻,我们要尽可能把西夏人牵制在贺兰山。”
李虎的话还没有说完,将帅们已经议论开了,没想到汴京改变了策略,要再一次发动西征,如此一来,此仗胜算大增。
“汴京来圣旨了?”毛军急切问道。
“没有,郓王和童贯正在努力。”李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简要说了一下,“从形势的发展来看,汴京有可能会答应太原的奏议。”
“你相信太原?”毛军担心地说道,“河东军进入云中路,对我们肯定存在威胁,假如……”
“即使太原有这个心思,但折可求不敢,除非他想毁灭折家。”李虎笑道,“如果大同的安全得到保障,我们就可以在贺兰山放开手脚,和党项人打到底。”
第二章 各有难处
虎烈军攻占顺化渡和红林渡,成功开辟新粮道的消息传到兴庆府后,皇帝和中枢大员们非常震惊,宰相梁乞申马上建议皇帝,准备撤离兴庆府,到河西建行帐以策安全。
李仁忠坚决反对。形势远没有危急到撤离京都的地步,此策绝对不可行,以免动摇军民之心。
“我也没有说马上撤离。”梁乞申说道,“但我们必须做好这种准备,以防形势骤然恶化,措手不及。大夏自立国以来,虽然屡遭宋辽攻击,大宋甚至兵临灵州,但我们却是第一次在今天这种情况下被敌人逼近京畿。”
梁乞申这句话一说,李仁忠黯然苦叹,皇帝和其它几位中枢则是悲苦无语。
今天是什么情况?李乾顺自三岁登基开始到现在快四十年了,这四十年里王国内忧外患战争不断,国力遭到了空前消耗,至今已经到了崩溃边缘。正因为危机重重,李乾顺十六岁亲政后力推新政,但新政严重损害了党项贵族官僚的既得利益,这使得朝堂上的汉蕃矛盾愈发激烈,远甚于李乾顺亲政之前的外戚专权之祸。这种情况下,大夏王国已经是强弩之末,它就象一匹伤痕累累的西北狼,虽然看上去雄风犹存,但其实不堪一击。大夏国祚摇摇欲坠了,契丹人瞬间败亡的灾难有可能在大夏重演。
从皇帝李乾顺、宰相梁乞申到中书、尚书,大家都清楚目前的财政状况,大夏的的确确打不起这一仗。
虎烈军三月发动攻击进占前套,兴庆府为此不得不紧急集结军队。西夏全民皆兵,军队一旦集结,不但耽误农耕畜牧,还消耗粮食,时间越长损失越大。到了六月,虎烈军开始南下攻击贺兰山,这一仗肯定要打好几个月,西夏人又要耽误秋收秋种,所以今年的收成可想而知,假如宋军再从陕西一线发动攻击,那对兴庆府来说就是个噩耗了。
“大宋人北伐幽燕之前,连续攻击我们五年。好不容易议和了,晋王又要打代北,连续数战没有取得任何战绩,导致财政入不敷出。前年大宋发动西征,几十万大军两路夹击,早已严重亏空的国库更是雪上加霜。”梁乞申摊开双手,摇头苦叹,“今年大宋再次发动西征,事实上他们的时机选择得非常好,我们已经无力抵抗。”
“现在很多人都在骂我,说我把军队集中在京畿,只顾夺取军权,不顾社稷安危。”梁乞申苦笑,“但实际情况是,如果我们把京畿军队调遣到南北两个战场,兴庆府就要调拨更多的钱粮军需到前线,就要征调更多的民夫运送粮草辎重,但兴庆府做不到,不是不想做,而是国库空虚,确实无力去做。”
梁乞申大吐苦经,半真半假,不过国库空虚,钱粮武器严重度短缺是事实,就目前形势而言,集结主力于京畿,依靠黄河、贺兰山之天险,京都之坚固,重兵防御,的确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消极防御,可以节约钱粮,而敌军千里远征,消耗惊人,双方实力此消彼长,战争的胜负最后就是拼钱粮,谁能坚持更长时间,谁就赢了。
前任宰相薛元礼和一帮汉臣就是坚持消极防御的策略,而党项权贵们不同意。多少年来,党项人在西北顽强支撑,靠的就是积极防御策略,这是大夏立国的根本策略,汉人却要把它改掉,这势必严重危及到国祚安危,党项人怎能同意?
梁乞申出任宰相,继续坚持消极防御的策略。仁多保国打算调集更多的军队到北线战场以包围虎烈军,但梁乞申最后说服了皇帝和中枢大臣,只给了仁多保国五万人,而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没有足够的军需。
战局的发展证明梁乞申的决策没有错误。如今虎烈军打通了黄河东岸,粮道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仁多保国的计策失败了,当务之急就是把北线兵力撤回来,死守京都,舍此以外,再无他策,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宋军如果发动攻击,李察哥在南线肯定守不住,他也要撤回来,最后双方在兴庆府决战,夏军能否守住京师?所以,必须要做好京师失守的准备。当宋军和和虎烈军会师之后,京畿形势危急,皇帝必须撤离,带着行帐转移到河西,确保大夏国祚长久坚持下去。
梁乞申的策略很悲观,对夏军坚守京师没有信心,这源自财政空竭和汉蕃矛盾,但皇帝不愿做个懦夫,他要和西夏军民一起战斗,因此他拒绝了梁乞申的建议,急召仁多保国和李察哥回京,共商卫国大计。此时此刻,党项人要不计前嫌,放下仇怨,齐心协力,否则亡国的日子就在眼前。
七月中,汴京。
郓王赵楷、广阳郡王童贯联袂上奏,请求汴京发动西征。两人还密奏皇帝,详细说明西北策略,恳请皇帝同意他们的计策。
汴京已经和金人商定了攻击之策,这时接到太原的奏议,得知李虎已经同意河东军进驻大同,当即鼓掌相贺。在他们看来,李虎完了,云中路到手了,而金人则会和虎烈军打得两败俱伤,可能就此退出代北。
李虎同意河东军进驻大同的前提是,西北军必须配合虎烈军,从横山一线攻击西夏,但汴京国库空虚,财赋不足,没有能力发动西征。宰相白时中和副相张邦昌都认为,目前河北山东的反贼还没有平定,各地天灾不断急需加大赈济力度,不可能也没有更多的钱粮去开辟西北战场。
皇帝不同意,坚决要求发动西征。
国库亏空,财赋不足,可以想办法,可以实施一些横征暴敛之策,钱粮不是阻碍西征的主要问题。就当前形势而言,对大宋来说威胁最大的是北虏入侵。河北山东叛乱迭起,持续两年的战乱对这些地方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一旦边疆不稳,北虏南下,势必祸乱中原,所以汴京在消灭李虎的同时,大力扶植郭药师的燕山镇戍军。皇帝认为,只要河东军北上进驻大同,那么大宋事实上等于控制了燕云两地,重建了中原屏障,北虏南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大宋完全有条件再一次发动西征。
皇帝和中枢大臣的争论仅仅持续了一天,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
皇帝知道宰相和一帮大臣们为什么反对,说到底就是因为皇统,如果郓王在西北建功,将来郓王登基称帝,西北武将必能得到丰厚的回报,这损失了文官们的利益,他们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阻挠。
皇帝为了缓和这种矛盾,突然与皇后一起亲临东宫,一家人欢声笑语,度过了美好的一天。其后,皇帝又在不同的场合,和太子一起出现,父子关系看上去非常融洽。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皇帝赞扬太子,说太子温恭谦和,将来肯定能治理好大宋。皇帝这一切举动无疑给大臣们一个强烈暗示,他打算放弃郓王,不再搞什么废嫡立庶了。
皇帝改变了想法,汴京马上激流涌动。
深得皇帝信任的内侍梁师成和太保蔡攸率先揣测到了皇帝的用意,他们非常默契地配合皇帝,主动向太子示好。梁师成和蔡攸的一举一动,对汴京朝堂有很大影响,于是在短短时间内,汴京的大臣们纷纷倒向太子,本来已经处于激化状态的皇统之争忽然间风平浪静了。
皇帝的计策成功了。七月下,郓王和童贯第七次奏请汴京,这次在皇帝的坚持下,汴京终于同意发动西征,不过考虑到国库的窘迫和当前国内动荡不安的形势,汴京把西征兵力的规模控制在十万。
这道圣旨刚刚出了京城,燕山郭药师急奏汴京,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一个讯息,金军在近期要入侵大宋。
郭药师在奏章中详细说明了这个消息的可靠性。黄龙府下旨,征召士卒和民夫。中京的金军正在向古北口、松亭关一带集结。东北路的大量物资正通过海路运达平州路。金国南京留守府里的幽燕汉人用各种办法收买幽燕官员,其中包括郭药师的多名部下,据这些部下交待,金军可能在今年年底发动攻击。
郭药师希望汴京向幽燕调拨更多的钱粮武器,征调更多的民夫抢修加固城防,确保边关安全。
汴京对此嗤之以鼻。郭药师的用意太明显了,就是虚张声势恐吓汴京,乘机获得大量的钱粮武器以增强自身实力。宰相白时中直接告诉皇帝,郭药师就是第二个李虎,朝廷必须尽快遏制他的实力,以免养虎为患。一个李虎已经让汴京寝食不安了,如果再多一个郭药师,燕云可能就完了。
皇帝也抱有同样的想法,他一面手诏郭药师,极力安抚,请他小心防范,一面书告童贯,叫他尽快赶到燕山府,想方设法镇制郭药师。
宇文虚中提醒皇帝,防人之心不可无,郭药师的奏报证据确凿,金军或许真有可能撕毁盟约,南下寇掠,所以应该派个使者急赴黄龙府,警告一下女真人。皇帝同意了,让赵良嗣、马扩急赴黄龙府,同时督请太原,即刻调遣河东军北上云中。
第三章 决心
七月下,克夷门。
董小丑把主力集结到娄博贝,准备攻打阿拉善的时候,接到了李虎已经抵达克夷门的消息。董小丑当即放弃了攻击,再率主力赶赴克夷门。
在军议上,耶律马哥主张以主力沿黄河东岸南下,先把兴庆府东南方向的州县全部扫平,等到宋军北上会合后,则发力攻击兴庆府。
“如果我们以主力南下威胁兴庆府,灵、夏一带的敌军势必北上,这样我们就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