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非要报捷说杀了几百几千。结果到了朝廷,皇帝大臣们一看,这叛乱差不多都平定了,就剩下一些小股流寇了,天下太平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叛乱不是小了,而是愈演愈烈了。
河北军队少,分布散,而叛乱迭起,天怒人怨,这种形势下杀进河北,可以说不会遇到任何阻力,金军凭借马军优势,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杀过黄河。那么大宋的京畿有多少军队?汴京城有多少军队?
威逼利诱严刑审讯之下,这些大宋的官员把自己所知道的都说出来了。到燕山府为官的,尤其燕山路的四司官员,基本上来自汴京。幽燕刚刚收复,百废待兴,朝廷不惜代价往这里投钱,幽燕遍地都是黄金,所以不管是官员还是商贾,都想方设法削尖脑壳往这里跑,所以从这些人的嘴里能掏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汴京卫戍军最多五万人,京畿周围的军队不超过十万,但因为军队普遍吃缺额,这个人数至少要打六折,而京畿周围的军队现在大都在山东一带平叛,所以汴京可以说是空城一座。
宗翰再也遏制不住心里的贪婪,他和完颜杲、宗望一样,把目光投向了两千里外的汴京城。
唯一让他们感到不安的就是李虎。李虎带着虎烈军主力正从贺兰山返回代北,虽然风雪较大,路途难行,但两个月之后,李虎肯定可以回到大同。李虎回到大同后,首先就要反攻,如果他反攻得手,把西路金军击败了,那么他随即可以翻越太行山,直杀幽燕和河北。东路金军如果来不及从汴京撤回,随即成了瓮中之鳖。
“你如能拖住李虎,我就能攻克汴京。”宗望信誓旦旦。
宗翰一口答应。
第三十二章 先进太原
十二月上,西北,月牙湖。
烽火从乌拉尔山点燃,沿着黄河飞速前进,一天之内,金军入侵的消息便送达贺兰山。
虎烈军的主力正在陆续后撤,李虎虽然接到了这个消息,但并没有加快撤退速度,相反,他指挥大军越过冰封的黄河,向怀州发动了攻击,试图逼迫党项人接受自己的条件,尽快达成和议。
党项人要议和,李虎也没有拒绝,这让党项人看到了希望。李虎是北方汉人,是大宋的藩镇,他和汴京的矛盾不可调和,所以无论是李虎,还是汴京,他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都没有决心攻克兴庆府,事实上也不具备攻克兴庆府的条件,所以,从形势的发展来看,宰相梁乞申提出据城坚守之策是正确的,相反,李察哥和李仁忠等人的积极防御策略是错误的。
李乾顺对议和抱着很大的希望,甚至亲自出面和李虎商谈,但若想在和谈中赢得最大利益,那就要拖,一直拖到西北形势发生变化。兴庆府有信心守住贺兰山,随着时间的延续,他们相信大宋无力长时间支撑西北战场,李虎迟早要撤军。
李察哥从河西回来了,带来了回鹘、鞑靼等数万蕃军。以李察哥在军事上的才能,以兴庆府目前的兵力,党项人有十足的把握固守京畿。
在议和成为西北战场新一轮博弈的主要手段的情况下,党项人积累百年的丰富的谈判经验得以充分发挥,这让李虎不得不绞尽脑汁小心应对,以便从谈判中获得最大收益。
大宋此次西征,战果空前,把黄河以东的西夏疆域基本上全部占据了,西夏的瀚海路、平夏路和河南、河北路都在宋军的控制之下,所以,谈判的重点就是疆域的划分。
虎烈军从前套南下,河北路和大半个河南路都给李虎霸占了,但因为河南路除了南部州县外,其中部和北部都是高原、沙漠和戈壁,所以李虎实际上仅仅获得了前套这块水草肥美的地方。
大宋西北军从横山北上,不费吹灰之力,轻松占据了西夏的根基之地,瀚海路和平夏路在地理位置上属于灵、夏两地,再加上河南路的南部州县,西夏人口最密集农耕面积最大的区域都被宋军控制了。
对于西夏人来说,可以放弃前套,可以放弃河南中北部广袤的沙漠和戈壁,但绝不能放弃灵、夏这两个根基之地。
西夏人的底线,李虎知道,折彦直也知道,但这次机会千载难逢,折彦直和西北人无论如何不会放弃,所以他们坚决要求党项人把平夏路和河南路的南部州县全部还给大宋,也就是说,夏州、洪州、白豹、安、盐州、罗落、天都、惟精山一线,包括左厢神勇、石州祥佑、宥州嘉宁三个监军司所控制的区域全部划归大宋,这样一来,西夏人在整个南部只剩下灵州和瀚海路州县,也就是韦州静塞、西寿保泰和卓啰和南三个监军司所控制的一块区域,但也是最富饶的一块地方。
折彦直和西北人的要求,不仅仅是为了大宋,更是为了西北将门的利益。
平夏路和河南路的南部州县,与大宋河东路的丰麟府、陕西麟延、环庆和泾原三路接壤,如果西北军占据了平夏路和河南路的南部州县,与它们接壤的麟府、麟延等地的西北将门将从中获得巨大利益。比如位于麟府的折家,一旦占据了西夏河南路的南部州县,那么折家所控制的汉蕃人口、耕地和草场都将翻上好几番,这将给折家带来巨大的实力上的增长和经济上的收益。
西夏人当然不同意,失去了平夏路和河南南部州县的人口土地,夏国的国力至少要减损四成以上,再加上前套的损失,夏国国力至少减损一半,所以党项人坚决不同意,只同意割让南部边界的一些州县。
为了尽快达成和议,党项人利用李虎和汴京的矛盾,一方面尽量满足李虎的要求,以便让李虎尽快撤军,一方面却拒绝西北人的要求,蓄意拖延。只要李虎撤军了,西夏人独自对付宋军,他们有把握击败这个老对手。
折彦直知道李虎正在撤军,非常着急,于是赶到月牙湖,请求李虎暂缓撤军,先把这件事彻底解决了,如果议和未成,这一仗真的半途而废了。
李虎答应了,双方联手,十几万大军越过黄河,包围了怀州城。怀州城距离兴庆府只有几十里的路,怀州若失,则京城门户大开。
李乾顺再派使者,再度割让几个城池,下定决心拖到底。
这时候,汴京的圣旨,太原的命令,大同的书信纷至沓来,形势的变化让李虎和折彦直等人感觉眼花缭乱。
先前汴京背信弃义,联手金人共击李虎,已经耸人听闻了,接着郓王和童贯亲赴大同,摆出一副和汴京对抗的姿态,更让人惶恐不安,现在汴京让折彦直撤军,但同时请出种师道,蓄意分化西北军,让西北局势骤然恶化,而西北局势恶化,西北军分裂,等同于把郓王逼到代北,不得不依靠李虎和虎烈军来威胁汴京,这导致大宋国内的局势进一步恶化。
李虎急召折彦直、杨可世等西北将帅商议。
从目前形势可以推测到,郓王必须尽快南下汴京,夺取皇统,否则形势将朝着不利于郓王、李虎和西北人的方向发展,而郓王若想南下夺取皇统,现在只能依靠虎烈军,如此一来,必须让金军南下河北,而若想让金军南下河北,虎烈军就要在代北战场上做出守势,而且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做出守势,以欺骗金军,同时间,虎烈军主力不能返回代北。虎烈军主力返回代北,金军必定后撤,尤其是南下河北的金军,肯定要火速后撤。这支入侵的金军撤走了,郓王和虎烈军还有什么借口南下汴京勤王?
“所以,虎烈军主力必须悄悄赶到太原,在太原和郓王会合,然后突然杀进河北,先行击败金军,给郓王建功,然后设法进入汴京,夺取皇统。”
李虎目光如炬,从折彦直、杨可世等人的脸上缓缓扫过,“你们认为,我这个计策是否正确?”
折彦直神色凝重,一言不发。杨可世捋须不语,陷入沉思。
李虎对形势的推测显然是正确的。李虎带着主力一旦返回代北,金军在连续攻击大同精疲力竭的情况下,还敢和李虎决战吗?显然不会,他们会撤退。金军一撤,什么机会都没了。
折彦直忽然叹了口气,“河东军事现在由种帅负责,假如种帅已经到了太原,他绝不会答应你的要求。”
“种帅和你们的关系一直非常好,而且他对汴京那帮奸佞也非常痛恨,如果郓王能说服他……”李虎迟疑片刻,问道,“有没有这样的可能?”
“不可能。”杨可世的口气非常肯定,“西北军不是铁板一块,汴京这一招正中要害。从种帅的角度来说,他当然希望铲除汴京的奸佞,但他混迹官场几十年,他知道介入皇统之争的后果,所以他行事谨慎,不到最后一刻不会表明立场。退一步说,就算他被郓王说服了,他也要利用西北军的力量来帮助郓王争夺皇统。他不会信任你,更不会让虎烈军踏足河东。”
“如果金军南下了,威胁汴京,种帅会不会率军勤王?”董小丑插了一句。
“河北现在没什么军队,汴京的卫戍军也有限。”折彦直说道,“只要金军攻克了燕京,汴京马上就会下旨,从各地调军戍卫京畿,所以不出意外的话,种帅肯定会率军勤王。”
李虎闻言微微一笑,“从太原传来的消息看,种师道还在长安,而且正在集结秦凤、熙河和永兴三路的西北军,准备到河北平叛,所以在我看来,他不会到太原去,这样他可以避开皇统之争,免得和郓王发生什么牵扯。”
折彦直和杨可世互相看看,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以种师道的性格,以目前紧张的国内局势,种师道的确不会到太原去,事实上他也没有时间去。现在金军已经开始攻打燕云了,幽燕战事紧张,河北危机重重,他迫不及待要赶到河北,以确保河北和京畿的安全。
“这件事必须征得郓王的同意。”折彦直说道,“只要郓王下令,虎烈军可以取道麟府一线,火速赶赴太原。”
“这里的事怎么办?”杨可世问道,“我们就这样撤军?”
“当然不,我们已经打到了党项人的家门口,岂能便宜他们。”李虎笑道,“我们不谈了,直接攻克夏州,把你们想占的地方统统拿下来。不过……”李虎看看他们,有些无奈地说道,“这样一来,你们就被拖在了西北战场。党项人肯定要反攻,要把失去的地方再夺回来,虽然凭他们的实力,已经无法发动大规模的攻击,但持续的小规模的局部攻击会把十几万西北军牢牢拖住。”
这部分西北军被拖住,对李虎来说是件好事,这可以迫使郓王不得不依靠虎烈军,而虎烈军也可以顺利南下进入大宋。
折彦直他们其实也希望留在西北边境,这样可以保存实力,如果郓王成功了,登基做皇帝了,他们可以坐享其成,而失败了,他们因为没有直接参予夺取皇统的战争他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李虎和折彦直等人商量了一下细节,随即急报大同,请郓王马上下令,让虎烈军赶赴太原。
第三十三章 靖康元年的寒春
十二月中,汴京。
金军南下入侵,攻击燕云的消息传到汴京,汴京一片惊慌,君臣手足无措。
皇帝下旨,召种师道、姚古率西北军火速戍卫京畿,命京东、淮西等地火速募兵以充禁军,同时急召山东平叛军队回援京师。
但仅仅过了数天,河北急报,郭药师投降,燕京丢失,山前七州尽数沦陷。与此同时,河东急报,金军猛攻代北,奉圣州丢失,大同陷入包围,危在旦夕。
皇帝大惊失色,急忙命令河北四路帅司暂时放弃平叛,竭尽全力戍守河北,同时命令内侍梁方平率军赶赴黎阳驻守。黎阳是河北连接京畿的一个重要通道,如果金军从这里越过黄河渡口,那么距离汴京只有两百余里了,而且无险可守,换句话说,黎阳失守,京都也就旦夕不保了。
又过两日,河北再报,金军南下了,郭药师率常胜军为选锋,越过白沟,直杀保州(今河北保定)。
皇帝骇然心惊,当即决定离开京师,暂避北虏锋芒。
大臣们意见不一。吴敏、宇文虚中、李纲等人极力要求皇帝坐镇京师,带领军民奋勇抗敌。白时中、张邦昌等人则建议皇帝到关中长安躲一躲。长安有西北军,而且距离中原较远,很安全,假如关中不安全,还可以退避川蜀。梁师成、李邦彦等人则劝皇帝到江南去,江南远离京师,有长江天险,万无一失。
皇帝要跑路了,汴京的权贵们听到风声,当即携家带口,先行逃亡。其中蔡京的速度非常快,整个家族男女老少连带僚属仆役一千多人,装了好几船金银珠宝绢帛古玩,沿着运河就南下了。蔡京一跑,可以想象,对汴京的震动有多大,于是短短时日内,京城中的官员至少跑掉了三四成。
皇帝毕竟是一国之君,他想跑路,难度很大,首先你跑路可以,得把权力留下来,朝廷不能没有代理国事的人,其次,你是皇帝,你要逃跑,要南下,你总要个理由吧,否则大臣们不同意,堵在皇宫门口,大家以死劝谏,你怎么跑?怎不能踩着尸体过去吧?尤其在这种国难当头的时候,一国之君不顾国祚安危,不顾百姓生死,带头跑路,大部分有良知的官员还是坚决反对的,皇帝自己也心虚。
二十日,皇帝派出使者,向金国求和。
不好的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金军杀进河北后,先攻保州、安肃军(今河北徐水),不克,随即舍城不攻,继续南下,围中山,依旧没有攻克,于是绕道杀进真定府,攻克真定城,接着南下,攻克庆源府(今河北赵县),破信德府(今河北邢台),直杀邯郸。
邯郸距离黎阳不过四百余里,金军的铁蹄马上就要逼近黄河了。
与此同时,河东传讯,金军从镇川堡、青陂道和怀仁三个方向猛攻大同,大同陷入包围,虎烈军和河东军奋勇阻击,但虎烈军主力还在贺兰山,短期内无法回援,为此,郓王急报汴京,请求汴京同意虎烈军在大同失陷的情况下,撤进河东。
皇帝恐惧至极,愈发坚定了跑路的决心。
一般来说,皇帝离开京城,太子监国,这是常例,所以皇帝下旨,任命太子赵恒为开封牧,承担监国之责。
皇帝接着下旨,罢浙江诸路花石纲、延福宫、西城租课及内外制造局,罢修蕃衍北宅,罢道官,罢大晟府和行幸局,并把西城及诸局所管缗钱,尽付国库。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