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传奇·武侠版-2007年12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今古传奇·武侠版-2007年12期-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_/// 
  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以后主要从事平面设计的工作。期间也断断续续专职画过一段时间,因为生计问题还是得去上班。那时我就有个梦想,就是能拥有自己的电脑,在家就能工作,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作,这个梦想直到2004年终于实现了。也是在这一年,我的画技有了比较大的进步。 
  我明白,做专职画家是靠灵感吃饭的,灵感来时衣食无忧、灵感走了颗粒无收。不过不管是无忧还是无收,这都是我最爱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很感谢绘画。因为是绘画让我找到了自信,更让我的知识得以丰富,还有交到了那么多的朋友! 通过自己的事情,我想对那些有自己梦想的人说,机会只给随时准备好的人,如果等要上阵了再临阵磨枪就来不及了,喜欢的话就赶紧努力吧! 
 
《迷失》于拼图幻境之中
傲月寒  
(本文字数:856)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07年第12期 
 
字号: 【大 中 小】  
  
  
      
  两点而成一线。二线交合为平面。平面沿轴旋转,变作三维具相。若再将第四轴时间串入——大千花花世界、芸芸众生的所在便顿然跃于眼前。 
  于是,当一代代文人墨客纷纷操运着如花妙笔描摹这世情人生时,一条条隐形的轴线便如同一根根透明的丝线,将那些惊才绝艳的人物、纷繁芜杂的情节一截截串联成或恢宏、或精巧的故事,愉悦世人的心灵。 
  在其中,双线程、甚至多线程的故事因其更为开放、更具世界感,而成就了更强的代入感、赢得了更多读者的追捧。就如凤歌的《沧海》,便是让读者站在两位性格迥异的主角陆渐、谷缜,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立场上,来探究偌大的江湖武林,令人得到层次更丰富的感观享受。 
  某位文人说:“古典的多线程故事是来自于作者完整呈现世界的雄心。作者就像上帝一样创造了一个完整、细密、有机关联、自然流淌的世界。可这种创造还是依附于真实,属于艺术地再现。而到了现代,再现已不能满足作家的创造欲。于是现代的多线程故事开始个人化、心理化。世界变成不可分享的秘密,每个人独自拥有自己的真实,在自己井底的海洋里沉浮。这种故事便如拼图游戏,或者魔方。故事一小段一小段,起初看来似乎人物、情节都毫无关联,可是待你继续看下去,人物开始重复出现,情节也开始彼此连接……好像作者是将几张不同颜色的纸撕碎了,胡乱地摆放在一起,可等你拼好最后一块,才恍然看到那一片靓丽的风景,这心情就仿佛终于走出了一座迷宫,简直妙不可言!” 
  在月寒看来,若说《杜黄皮》是大陆新武侠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一枝怒放的奇葩,它代表了多线程叙事结构与武侠此种民族文体最美妙、最圆满的结合,那么美剧《迷失》则必能被称作整个电影、电视阵营的现代多线程经典,引发叫好又叫座儿的双重美誉。 
  因为这两者都同样伟大!其中的每一小段故事就算被单独抽离出来,也完全能成就一个相当不错的文本。正如观者们不自禁的惊叹:“在一部作品中欣赏到如此精巧的多线程编织,令人观之就如同享用过一场满汉盛宴,奢侈得不可思议!” 
 
明朝小男人的大文章
凤 歌  
(本文字数:1055)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07年第12期 
 
字号: 【大 中 小】  
  
  
      
  《沧海》的故事发生在明朝。这个朝代的历史就像一出荒诞绝伦的话剧,处处透着古怪。朱元璋父子功业彪炳,但心狠手辣,热衷特务机构,喜欢听人壁根;郑和七下西洋,却没有留下一块像样的殖民地;明武宗不爱做皇帝,自封“镇国公大将军”;明世宗信奉道教,尤其喜欢“房中术”,结果差点儿被腻烦了的宫女勒死;此外,还有多年不理朝政的明神宗,爱好木匠手艺的明熹宗…… 
  这里说的男子都是九五至尊,可谓大男人。除此之外,明朝还有不少有趣的小男人,这里可以列举几个比较有名的:写《浮生六记》的沈复、写《陶庵梦忆》的张岱、柳如是的老公钱谦益、董小宛的老公冒辟疆、《闲情偶记》的作者李渔……这些人大多小有功名,在政坛上没有太大的建树,除了沈复生计艰难些,其他人早年沉迷于吃喝玩乐,围着妻妾名妓的裙子和狐朋狗友的酒杯打转;但因为文采出众,玩乐之余,用文字将许多生活琐事、人生意趣记录下来,游玩、赏鉴、饮食,均有独到造诣,更有不少红粉知己,足慰平生。 
  这些人著述颇丰,不能一一列举,但确有许多让人难忘的人和事:《浮生六记》里,沈复和芸娘的爱情,每读一次,都叫人衷肠感动,难以自已。又好比《陶庵梦忆》中,正月大雪,作者性情偶发,乘小舟一叶,去西湖的湖心亭赏雪;又有一次,他去灵隐寺游玩,突然发现有些佛图造像是元朝的胡僧杨连真伽,于是一一敲坏。这两件事,都很有当时的狂狷气。《西湖梦寻》中还说到一个老官宦,蓄养许多年少姬妾,演戏娱情,此公最大爱好,便是听人赞誉自家姬妾人美戏美,每得一赞,必然亲自跑到后台告知诸女。这种略现天真的老“小男人”在其他书中是很少见的。 
  再说到吃,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写到董小宛精于烹饪,做的点心尤其精绝,比如夏季的西瓜膏:“取五月桃花汁、西瓜汁一瓤一丝,洒尽,以文火煎至七八分,始搅糖细炼。桃膏如大红琥珀,瓜膏可比金丝内糖。”这味点心却被我化用到《沧海》里。其实,董小宛并非如一些武侠小说中所写,被洪承畴掳去,送给顺治,惨死宫中,她嫁给冒辟疆之后,相夫教子,十分贤淑,后来不幸病故,冒辟疆不胜其悲,由是做了这部《影梅庵忆语》以悼之。 
  因为这些老少公子的生活实在闲适舒服,后来明亡之后,柳如是拉着钱谦益跳河殉节,老钱贪生怕死,望水却步,还做了清朝的官。张岱稍有骨气些,国破之后,“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作自挽诗,每欲引决。”但终究也没有自杀,而是沉浸在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中,写下了许多玲珑别致的妙文,虽不成人杰鬼雄,但也不失为一代文豪了。 
    
夔州有奇城
李逾求  
(本文字数:641)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07年第12期 
 
字号: 【大 中 小】  
  
  
      
  1白帝城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城主是公孙述。公孙述于公元25年自称白帝,所建城池,叫做白帝城,山也改名叫做白帝山。 
  2白帝城中,有白帝庙,原本供奉的是公孙述,明朝时,被刘备的塑像所代替,庙内还有关羽、张飞和诸葛亮,因为历史上著名的“白帝托孤”,即在白帝城中举行。 
  3著名武侠作家红猪侠,也写过一部武侠,叫做《白帝城》,只是彼白帝却非此白帝,因其书中主人公叫做方白帝之故,书中的白帝城,又叫十万里水色山庄。 
  4因三峡截流,白帝城长江三峡水位上升,如今去白帝城,已经必须坐船去了,三峡大坝最高水位将会是1751米。 
  5凤歌曾笑言要来白帝城中闭门写作,白帝城诚为历代诗人作家之宝地。杜甫、李白、刘禹锡等均作诗歌颂过她。目前白帝城中,有刘禹锡的塑像。 
  6贾璋柯最新作品《三峡好人》,就是在重庆奉节拍的。 
  7凤歌小时候跟父母爬白帝山,游白帝城,从山脚爬起,爬到半路,常常会累得哇哇大哭。 
  8夔,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异兽,《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说,“……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凤歌将他的三部曲命名为山海经,会不会是受此一些影响? 
   
  (自白帝城返回后,我们即来到凤歌家中,对凤歌的书房进行了一番大搜索,凤歌的书房究竟是什么样子?凤歌在看什么书?请关注下期《凤歌的书房》……) 
 
长刀变成狼牙棒
李逾求  
(本文字数:838)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07年第12期 
 
字号: 【大 中 小】  
  
  
      
  有侠友指出,在正文中,忽必烈手持的是长刃巨刀,为什么在“点将台”中,他拿的却是狼牙棒呢? 
  编辑对照原文一看,发现果然如此。在第一章“结盟大会”上,便明确指出,忽必烈用的是“长刃巨刀”,到后来第十一章“风云突变”的时候,忽必烈再次出场,作者点明用的是“厚背长刀”,这里倒是并不矛盾,而“点将台”中,无论如何,总是难将狼牙棒与长刀画等号的。 
  不过,小编仔细一看,发现图中忽必烈并不是没有刀,他的刀明明在腰间嘛。那么狼牙棒是否可以看作是画家做的点缀呢? 
  且慢,再仔细看一下,我们便会发现,忽必烈腰间的并不是长刀啊,哪有将长刀挂在腰间的?那明明是腰刀嘛。 
  因此,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忽必烈腰挂短刀,手持狼牙巨棒的形象,确实与原文有所出入,这里乃是画家为突出忽必烈的霸气和杀气而加以发挥的,需要讨论的是,画家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发挥,是无伤大雅,还是锦上添花?或者是胡编乱造? 
  这倒真是一个问题。因为同一篇文章,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风貌,每个人都会将他看到的文字转换成场景,各不相同,文字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放到影视中,同样一个杨过,有刘德华版,古天乐版,黄晓明版,李铭顺版,你喜欢哪一个,或者,哪一个版本最符合原著?绝无定论。 
  同样,书中人物,哪个是最能体现原著的呢?忽必烈,究竟如何用画笔表达出来?一千个画家,也绝对会有一千个忽必烈。而文字的空间和留白,也使得任何场景,任何人物,都具备各种表达的可能性,不可能描绘得面面俱到,这里就必然要求画家进行一些自由发挥,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程度问题。长刀和狼牙棒的问题,也正在此,这里也希望侠友们能踊跃发表意见,插图该如何才能与文字尽量搭配? 
  当然,如这个问题,在人物的兵器上的“发挥”,确实值得商榷。类似问题,我们以后也将会更加严格地根据原著来撰写插图提示,以方便画家能先有个大致的印象,再进行自由发挥。 
 
四月: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碧晚枕  
(本文字数:2563)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07年第12期 
 
字号: 【大 中 小】  
  
  
      
  翻阅侠友们的来信是小编们最开心的工作之一,看到有那么多的朋友关注武侠,热爱武侠,真是开心呀。以至每次在动笔写正文之前,都忍不住先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几则令人难忘的故事。 
  湖南株洲的侠女文三乔在信中写道:“开发区”是上课看书最疯狂的人,一个月内将我的藏书一网打尽,我不给她看,她便大呼“空虚”!一次物理课,老师说:“你们不要在下面搞‘第三产业’。”“开发区”小声嘀咕:“还‘第三产业’?我这都成开发区了!” 
  “开发区”同学真幽默可爱呀,不过小编和三乔mm的观点一样哦,看武侠我们绝对赞成,只是在课堂上看,我们可不提倡呀! 
  山东的侠友窦中凯在来信中说:我最得意的是成功把生物老师拉成侠友,怎么样?功力深厚吧。啊哈哈哈哈……(周星星招牌大笑) 
  晓昱(从一堆信件中抬起头来):要颁奖,要颁奖,咱就颁个年度最突出贡献奖?(咬着手指头,冥思苦想中) 
  浙江省三门中学高二(2)班的同学们来信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织梦者”的故事,他们在信中写道:2007年1月17日凌晨,我们为之深感悲痛的时刻,一个刚刚绽放出青春光彩的生命悄悄地暗淡、消逝,留给他的父母和我们永久的遗憾……他热爱武侠,每次看到我们面红耳赤地抢他的书,他都会腼腆又开心地笑起来。武侠是他的梦,然而他始终没有成为一个织梦者,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是买一本他最喜欢的《镜?织梦者》和他一起火化,让他带走。但一本书太微小,载不动我们对他的追忆。所以我们向《武侠版》求助,希望看到这信的人一起为他祈祷,愿他一路走好! 
  这是一封沉甸甸的信,在此小编不作赘言,《武侠版》编辑部和所有的侠友们一起送上我们最美好的祝愿,愿这位侠友一路走好,在天堂里能够继续编织他那未完成的梦想,成为一位真正的织梦者! 
  沧月:于繁忙工作之中,突然看到这样一封信,心中悲伤难当。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唯愿日后笔耕不辍,写出更多的小说来,和大家一起来编织关于武侠的梦想。 
  《风姿物语?银杏传》给了我们一个关于梦想、关于爱情的故事,小乔的执著、周瑜的神情、胭凝的不羁都让人难以忘怀。 
  金小开在其博客中写道:感动于小乔创造一个理想国度的梦想;感动于小乔的每一声“瑜兄”;感动于寂寞的脂凝、狂野的脂凝、脆弱的脂凝;感动于公瑾亲手杀死魔化的小乔;感动于公瑾抱着小乔的骨灰独闯艾尔铁诺皇都质问曹寿的反常;感动于这个依然是悲剧的故事里深深的爱意…… 
  感动于这无数的感动!于一篇文章,能够收获如此多的感动,便是对读者最好的交代了。 
  雨岚侠友发帖说:书中用了周瑜、小乔、忽必烈等历史人物的名字,我不能说这种写作方式好与不好,只能说我个人非常非常非常不能接受。请问,这还是武侠吗? 
  虽然罗森对此给予过解释(详见二月月末的“江湖博客”之《1个罗森,3个关于》),但雨岚侠友的疑问想必也是不少侠友心中的疑问吧,我们来看看雪妖侠友的回帖:《风姿物语》最初发表的时候是网络小说,不需要负太多的责任。小说前面一部分在台湾出版后,也有读者提出这个问题,作者接受了读者意见,许诺在那之后不会再有历史人物登场了,可已经出场的人物却没办法在不改变原有小说格局的情况下进行修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