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匈奴而言,《马尔库斯条约》的签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意味着罗马帝国以外的整个东欧和中欧都划归到了匈奴的地盘。至此,匈奴帝国的疆域从多瑙河一直延伸到莱茵河,而莱茵河对岸的高卢则由匈奴密友——埃提乌斯统治。
条约一订,东罗马不敢违背,很快就释放了逃到君士坦丁堡的匈奴难民。
布列达单于认为这些难民的行为当做叛国处理,于是用酷刑把他们全都处死了。
虽然东罗马向匈奴妥协了,但布列达兄弟却野心膨胀,期望获得更多的权利和领土。
公元435年,匈奴帝国兵分两路,由东、西两路向外急速扩张。
在东线,阿提拉进军乌克兰草原,征服了原本独立的匈奴索拉斯奇部。若干年后,原本和阿提拉部族实力相当的阿卡吉里匈奴部落也臣服于阿提拉,后来由阿提拉的儿子埃拉克进行统领。此外,生活在乌克兰草原的斯拉夫人和芬人也屈服于匈奴,以匈奴仆役的身份进入东欧和中欧,后来成为那里的主体民族。
在西线,布列达向北非发动了进攻。这一次,匈奴密友埃提乌斯帮助了布列达。对埃提乌斯来说,北非是个弹丸之地,只有高卢的日耳曼人才对西罗马帝国构成威胁。因此,埃提乌斯很乐于帮助布列达,把北非彻底让给了他。不过,埃提乌斯并不是免费给布列达帮忙的,他提出让高卢一带的汪达尔人做西罗马的盟友,每年向罗马人缴纳一定的粮食。布列达觉得这对匈奴没什么损害,就一口答应了。
帮助布列达征服北非后,埃提乌斯开始着力镇压在高卢发生的“巴高达”奴隶起义和那些不听命令的伯艮第人以及西哥特人。
打仗亲兄弟,布列达慷慨地给埃提乌斯提供了一支精锐的匈奴雇佣军。
公元436年,埃提乌斯依仗匈奴雇佣军大肆屠杀了伯艮第人,杀到最后伯艮第人只剩下两个人。除了伯艮第人,西哥特人也遭到沉重打击。但是,西哥特人的实力也不容小瞧,他们殊死抵抗,埃提乌斯一时间竞无法将之征服。激战一直打到公元439年,埃提乌斯攻陷了西哥特王国的首都图卢兹,迫使西哥特人重新做了西罗马的顺民。
在对外扩张上,匈奴帝国可谓顺风顺水。但是,一场横祸突然降临在匈奴。
就在布列达兄弟东征西讨之际,东罗马帝国见匈奴国内空虚,竟然开始拒交贡金。不止如此,东罗马的马尔库斯主教居然偷偷渡过多瑙河,进入匈奴境内,悄悄地扒开了匈奴王室的坟墓,盗走了墓内的珍贵祭品。
盗人坟墓,自古以来就为人所不齿。对匈奴人来说,这更是欺师灭祖、十恶不赦的罪行。
阿提拉单于得知此事后,怒上眉梢,马上集合数万匈奴骑兵,出师东
罗马。
公元440年,阿提拉大军抵达东罗马巴尔干岛,向罗马人兴师问罪。东罗马政府赶紧向匈奴道歉,不但补交了贡金,而且交出了罪魁祸首马尔库斯主教。阿提拉亲手处死了马尔库斯主教,随后班师回国,罗马这才躲过一劫。
不过和平维持不到一年,匈奴大军又一次蹂躏了东罗马。匈奴人这次出兵的原因并非东罗马拖欠了贡金,而是因为东罗马在两个错误的时间和地点和两个错误的敌人打了两场错误的仗。
亚美尼亚位于东罗马东部,狄奥多西二世想收并这块地盘,就和波斯萨珊帝国打了一仗。
汪达尔王国位于东罗马南部,狄奥多西二世的女婿想在这里发展势力,于是东罗马就出兵北非,进攻汪达尔王国。
汪达尔国王情知打不过罗马,马上派人到匈奴求救,希望联合对付罗马帝国。
于是,匈奴大军趁着东罗马国内空虚,再次出兵进犯。
东罗马帝国马上停止了对外战争,派使者向匈奴和谈。
这次匈奴提出的和谈条件差点把东罗马使者吓死:东罗马应赔偿匈奴6000磅黄金,同时每年的贡金增加到2100磅。
东罗马情知绝对无法接受这样的条件,但迫于匈奴的淫威,只好暂时答应下来,再用缓兵之计进行拖延。
此后,匈奴对东罗马的战事暂时告终,两国进入了和平相处的状态。
东罗马能够逃脱匈奴的打压吗?阿提拉又将做出何种部署呢?
战神再世
由于阿提拉多次跟东罗马使者进行交涉,给匈奴带来了巨额赔款,因此匈奴人都称赞阿提拉是位出色的外交家。
阿提拉的外交能力,要得益于他做人质的经历。早在公元418年,年仅12岁的阿提拉被送到罗马王庭充作人质,以满足匈奴和东罗马的议和条件。
来到罗马后,阿提拉学习了那里的习俗传统和生活方式,罗马人希望阿提拉能把罗马文化带回匈奴,以增加罗马对周边民族的影响。但是,阿提拉对这些罗马文化并不关心,他多次试图逃跑,都被捉了回来。于是,他开始着力研究罗马内部结构和外交政策。有时,他甚至会暗中观察罗马外交官们的言谈举止,来研究外交策略。久而久之,阿提拉的外交能力突飞猛进,为以后和罗马谈判提供了便利。
但是,让阿提拉头疼的是,匈奴人是个崇尚英雄的民族。在他们眼中,会不会打仗是能否成为英雄的前提。尽管阿提拉外交能力出色,但匈奴人并不把他当英雄看,而是视能征善战的布列达为英雄。为此,阿提拉对布列达又妒又恨,两人的关系开始恶化。
一次,一位著名的罗马喜剧演员来到匈奴,阿提拉对这位演员非常赏识,就把他留在了自己的部落中。
布列达认为阿提拉不该享有罗马人,就跟阿提拉去要人,但是被阿提拉一口回绝。为此,两人险些大动干戈。
这件事后,阿提拉情知他跟布列达之间必将有个了断,于是开始策划一条毒计。
公元445年的一天,阿提拉派一帮心腹到布列达的领地去打猎。
布列达得知后,马上去驱逐这些人。但是,这些人却突然挥舞刀剑,将布列达杀死了。恰在这时,一只鹿出现了。阿提拉的心腹们就放出消息说,布列达被一只鹿顶死了。
一些匈奴人怀疑阿提拉杀了布列达,但苦于没有证据,也只好作罢。
布列达死后,阿提拉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凡是来参加葬礼的匈奴贵族,阿提拉都给予了大量赏赐,希望以此来收买人心。而对于那些不服从的人,阿提拉就暗中处死。
此后,阿提拉独揽大权,成为匈奴帝国唯一的单于。但是,仍然有人怀疑他的军事才能,认为他只是个适合做外交的文人。
为了弥补自己军事才能不足的缺陷,阿提拉特意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
阿提拉传出消息说,在为布列达举办葬礼的当天夜里,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在梦中,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把传说中的战神马尔斯之剑赐给阿提拉,于是阿提拉成了一个能征善战的人,征服了他所经过的所有地方。
大多数匈奴人对阿提拉的梦不感兴趣,认为这并不能佐证阿提拉具有军事才能。
然而,几天后,阿提拉的梦竟然变成现实。
一个牧羊人偶然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羊,小羊的腿像被一种锋利的东西划伤了,鲜血一直往外渗着。牧羊人给小羊包扎好伤口,然后沿着血迹去寻找,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把小羊伤成这样。在血迹终止的地方,牧羊人发现了一个类似剑尖的东西从土地中凸出来。他很好奇,就挖出土地,赫然发现竟是一把古剑。
牧羊人赶忙把古剑献给了阿提拉。阿提拉拿着古剑仔细端详一阵,忽然大惊说:“这就是我梦中的战神之剑。”
阿提拉马上命人在草原上建立了一个祭坛,然后把古剑插在祭坛顶上,带领部族一起祭奠。→文·冇·人·冇·书·冇·屋←
自此,匈奴人都开始相信阿提拉有神人相助,再也不敢怀疑阿提拉缺乏军事实力了。
稳定了人心,阿提拉成为传说中的战神,那谁将是战神的第一个牺牲品呢?
第三节决战高卢,惨烈的大战
暗杀行动
阿提拉得到所谓的战神之剑后,匈奴人将他奉若神明。不过,阿提拉并未马上挥剑去东讨西征。当务之急是要处理东罗马周围的民族归属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外交比杀戮更见效。
在东罗马周围,匈奴人作为一等公民占据着绝对优势。不过,生活在潘诺尼亚省的东哥特人和多瑙河以东的斯皮德人才是主体民族,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日耳曼民族——阿勒曼尼人、法兰克人、汪达尔人等分布在东罗马周围。
为了让日耳曼民族支持匈奴,阿提拉特意创造了一个金字塔式的权力体系。
塔尖上是阿提拉和他的亲信,他们高高在上,掌握各项权力。
塔中是二等公民,包括东哥特人、斯皮德人和斯基尔人,他们保留了民族自治权,不必向匈奴纳税,也不必到匈奴服役,只需在阿提拉的召唤下及时出兵参战即可。二等公民在匈奴的权利也非同小可,其中东哥特国王瓦拉米尔、斯皮德大王阿达里克和斯基尔王埃德克都跻身为阿提拉的重臣。
塔最底层是日耳曼民族,他们不仅要向匈奴缴纳各种苛捐杂税,还要为匈奴军队提供军饷和后勤服务,日子过得苦不堪言。但是,阿提拉对他们却没有丝毫同情,把他们当做奴隶,自认为他们的生命和财富都是匈奴人的,可以随时进行剥夺。
为了让这些日耳曼民族惧怕匈奴的威严,公元448年,阿提拉派一批匈奴先锋骑兵杀到达达尼尔海峡,兵临君士坦丁堡城,让东罗马帝国陷入恐慌中。阿提拉认为,只要震慑住东罗马帝国,那些日耳曼民族就不得不服从匈奴。
狄奥多西二世只好一如既往向匈奴求和。阿提拉提出如下条件:其一,东罗马帝国必须在多瑙河右岸建造一个庞大的无人区,换句话说就是将辛基度姆到色雷斯省之间的土地拨给匈奴使用;其二,东罗马帝国无条件释放匈奴俘虏,而东罗马战俘则必须以每人12枚金币的价格来赎回;其三,立即遣返逃往东罗马的匈奴叛民。
阿提拉这次并没有增加东罗马对匈奴的赔偿费用,因为他深知以东罗马的实力已经拿不出更多的钱。万一逼得太急了,让东罗马政府解体了,那就得不偿失了。阿提拉只想把东罗马当成充实匈奴国库的钱柜。
为了筹集贡税,东罗马帝国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皇帝狄奥多西二世下令,每一个元老都要承担一部分纳贡,否则格杀勿论。可是,元老们哪能拿出那么多钱,只能变卖家当。一时间,东罗马的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商品,让人们唏嘘不已。
在高额贡金的重压下,东罗马的财政濒临崩溃。皇帝狄奥多西二世虽然懦弱,但狗急跳墙,也想过和匈奴硬拼一次。但左右权衡之下,考虑到硬拼只会亡国,也只好作罢。
最后,狄奥多西二世竟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暗杀阿提拉。阿提拉一死,匈奴群龙无首,就不会这么嚣张了。
公元449年,阿提拉派亲信奥雷斯和埃德克出使东罗马,目的是催促东罗马赶紧向匈奴缴纳贡金,否则就兵戈相见。
狄奥多西二世亲自接见了匈奴使者,但他闭口不谈纳贡的事情,一直漫无目的地闲谈。
谈话中,埃德克无意间讲了几句阿提拉的坏话。狄奥多西二世听后高兴坏了,想当然的认为凭此可以策反埃德克,让他去刺杀阿提拉。
埃德克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完成刺杀阿提拉的任务,但必须收取50磅黄金作为刺杀费。
狄奥多西二世这次学聪明了,先答应下来,表示在事成之后再支付。
为了配合埃德克的刺杀行动,狄奥多西【文!】二世特意派【人!】了一个使团【书!】跟随埃德克【屋!】返回匈奴王庭。这个使团的团长马克西明是个诚实的人,他对刺杀阿提拉一事并不知晓,只有埃德克和另一位东罗马刺客维季利乌斯知道详情。维季利乌斯在使团的任务是担任翻译。
公元449年夏天,东罗马使团历尽艰辛,走了13天路到达了色雷斯城。他们在这里稍作休息,吃了一顿丰盛的美餐。
在餐桌上,翻译维季利乌斯大概是喝多了,竟然叫嚣着说:“狄奥多西是一个圣明的皇帝,而阿提拉是一个奴隶头子,他们两个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在场的匈奴人听了大怒,抽出配刀要杀了维季利乌斯。幸好马克西明团长及时出来圆场,并送给匈奴人一批珠宝,才化解了干戈。
从色雷斯城出来,一众人来到多瑙河畔,顺利地渡过河后,就要到达匈奴境内了。随行的阿提拉亲信奥雷斯暂时和他们分道扬镳,提前赶往匈奴王廷汇报情况。
东罗马使团继续赶路,在渡过蒂萨河后,顺利抵达匈奴王庭。
匈奴王庭建立在一座可以俯瞰四周的山丘上,宫殿房舍都是木制的。王庭四周设有围障,均由高大的木材做成。围障内是阿提拉的行宫,行宫周围有很多独立的庭院,里面住着阿提拉的王妃。
阿提拉在皇廷里为东罗马使团摆下了盛大的接风国宴,他在大厅中央最突出的餐桌上正襟危坐,吩咐侍卫传使团进来。
使团们进来后,宴会就开始了。阿提拉首先向使团们敬了一杯酒,随后说了些祝福东罗马帝国的话。
接下来,匈奴艺术家们为使团献上了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有诗歌朗诵,有歌曲舞蹈,有武术表演,总之种类多样,让东罗马使团感到很开心。
尽管节目很精彩,使团们都止不住放声大笑,但阿提拉却自始至终面无表情,直到他的小儿子埃尔纳克走到他身边时,他才露出了慈父般的微笑。
宴饮将要结束时,使团团长马克西明步入正题,向阿提拉请求降低罗马人赎回战俘的价格。阿提拉表示同意,但同时要求东罗马必须按时缴纳贡金。马克西明做不了主,只好回复说回国后会禀报皇帝。
至此,马克西明的出使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但有一个人却惴惴不安起来,那就是表面是翻译,实际上是刺客的维季利乌斯。
匈奴王廷内守卫森严,阿提拉身边有专门的侍卫进行保护,维季利乌斯根本没有机会刺杀阿提拉。因此,他等待着另一位刺客——阿提拉的亲信埃德克为刺杀制造机会。
可是,直到使团将启程回国,埃德克那里也没有一点动静。
在东罗马使团准备离开匈奴王庭时,维季利乌斯总算明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