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训练强兵悍将,为出击匈奴做准备。
头曼单于数次侵扰秦国,都没有遇到秦兵的强力阻击,因此经常凯旋而归。
人都有骄傲心理,头曼连打胜仗,不禁沾沾自喜,自认为秦国的军力也不过如此,根本不是匈奴骑兵的对手。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头曼每次出击秦国,都是抢完金银珠宝就走,也不细究秦兵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不迎击匈奴。
秦国兵将真的被匈奴打怕了吗?当然没有,秦兵之所以不主动迎击匈奴,是因为他们都在忙着修建长城。
原来,秦始皇发现,在原来的燕赵等国的地域中,有很多破败的长城。
长城不仅是一堵墙,更是烽火台,是瞭望哨。如果把长城修建得更长、更坚固,就可以有效的阻挡匈奴的进攻。
于是,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督工,加紧修建长城。
头曼经常带兵到秦国边境抢掠,渐渐地发现了秦兵修建长城的端倪。不过,头曼根本没将这事放在心上。他认为,匈奴兵强马壮,战马轻轻一跃就可以跨过长城。
可是,头曼错了。直到秦国大将蒙恬率兵攻打他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一声令下,派蒙恬率领10万大军北伐匈奴。
一场秦国与匈奴帝国之间的战争正式打响了。这下,轮到头曼单于慌张了。
匈奴的灾难
头曼听说蒙恬率领30万大军来攻击匈奴,一时间也慌了神。
秦国一向软弱,怎么突然向匈奴开战呢?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其实,纵然匈奴时不时侵扰秦国边境,对于秦始皇来说也是无关痛痒的事。他之所以决心灭掉匈奴,是因为一位谋事跟他说“亡秦者,胡也”。这还了得,我若不灭胡,胡就会灭我。那我只好先下手为强了。
蒙恬按照秦始皇的指示,率领10万大军在长城以南安营扎寨,准备跨过长城直击匈奴。
头曼率领匈奴大军也想跨过长城,到秦境内捞点好处。可是,头曼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他以为秦朝修葺长城,主要用于阻挡匈奴。其实,长城的主要功能不是阻挡,而是预警。
长城沿线建立了很多烽火台和亭燧,当匈奴入侵的时候,秦兵就可以点燃狼烟,先一步预告敌军动向,让内部的军民做好准备。
如此一来,就算长城挡不住匈奴而被匈奴越过,也可以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使长城以南的秦军做好反击准备,还可以让秦国民众有足够的时间转移物资。这样,即使最坏的状况发生——秦军战败或全军覆没,匈奴杀人秦境所能抢掠到的物资也相当有限。
头曼对长城的功能做出错误判断,给匈奴带来了很大损失。大多数情况下,匈奴大举兴兵越过长城、杀人秦境后,只是空忙活一场,不但抢不到充实的物资,还在长途跋涉中折损不少物资。
不过,秦军的处境也比较危险。由于秦军以步兵为主力,而匈奴则多为骑兵,具有很强的转移能力,因此,匈奴军可以迅速避开蒙恬北伐的主力部队,转移到秦国边境的薄弱地区实施突破。一旦匈奴军突破成功,就会对蒙恬北伐主力军和长城沿线的秦军部队造成不小的威胁。为了防止这一危险状况的出现,秦军必须在长城沿线布置相当大的兵力,以阻止匈奴军的突破。
好在蒙恬的北伐还算顺利,秦军依仗着严密的军事组织、精良的远程武器和坚固的铠甲,一路向北挺进,直击匈奴主力军。
在蒙恬北伐大军与长城防线之间,秦军还布置了一条补给线。无论匈奴人进攻蒙恬北伐军,还是进攻秦军长城防线,都会遭到猛烈打击。同时,由于蒙恬北伐军的战略目标有限,出击距离比较短,因此还可以兼顾后面的补给线。如此,秦军可谓无懈可击,匈奴人只有被驱逐的份儿。
以长城为依托,蒙恬率10万秦军击溃了匈奴30万骑兵,收复了内蒙古河套及以南一带。随后,蒙恬又率军渡过黄河,攻陷了匈奴控制的阳山(今河北高阙以东)、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和北假(今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夹山带河地区)。
这一系列的胜利,让蒙恬威震匈奴,致使匈奴十余年不敢侵扰秦国。
虽然蒙恬北伐匈奴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秦王朝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一代价主要在于修筑万里长城时期,秦朝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为秦末暴发的农民起义埋下了伏笔。至于蒙恬所统帅的10万大军,可以说是秦军的精锐部队。若干年后,这支部队将在巨鹿战场与项羽交手,并最终与秦帝国一起灰飞烟灭。
匈奴被蒙恬击败了,十余年不敢南下扰秦,但他们会一直安分下去吗?在秦末汉初时期,他们将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第五节崛起进行曲
狼王冒顿
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有一个贤明的君主。而暴君和庸君的出现,则可能导致国家衰败甚至走向灭亡。
国家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而一个强大人物的出现,毫无疑问加快了历史的进程。自从匈奴帝国出现第一代单于头曼以来,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有了突破性发展。
但是头曼并不是一个治国有方的单于,他几次攻打秦国,最后被秦国大将蒙恬一击而溃。当时头曼统治的匈奴人民原本生活在河套一带,受到蒙恬的打击后,不得不向北迁徙,足足消停了十余年,而不敢再侵袭秦国。
匈奴帝国受到重创,头曼难辞其咎,匈奴帝国的人民对头曼产生了不满情绪。不过,头曼毕竟是单于,人民的怨言只能在私底下发泄,没人敢当面对头曼评头论足。
人民是很容易被收买的,给他们点好处,让他们温饱自足,他们自然就没有怨言了。头曼大概也发觉了人民的不满情绪,为了不引起恐慌和叛乱,他勒令人民休养生息,积极发展畜牧,并减免了苛捐杂税。
人民得到了好处,便宽恕了头曼,不再对他有怨言。
可是,有一个人依然深深憎恶着头曼。与人民一样,他也不敢将这种憎恶情绪表现出来。与人民不同的是,他绝不会被头曼轻易收买,他与头曼之间的嫌怨甚至是不共戴天的。他名叫冒顿,是头曼的大儿子。
头曼与冒顿是父子关系,为什么冒顿会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呢?其实,这都是头曼一手造成的。
头曼身为匈奴单于,三妻四妾自然少不了。匈奴人习惯将妻妾统称为阏氏,正妻称为大阏氏,妾氏称为小阏氏。
头曼与一位小阏氏生下了冒顿,而冒顿又是大儿子。按照匈奴的惯例,单于的接班人应该传给单于的大儿子。原本,头曼觉得冒顿异常英武,也想等自己老了后就把单于的位子传给他。
冒顿自认为是单于继承人的不二人选,就努力修身养性、韬光养晦,把自己锻炼成文武双全的人,等待着继承单于位的那一天。
可是,好事多磨!有一年,头曼的另一位小阏氏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头曼很宠爱这位小阏氏,也非常疼爱这个小儿子。这位小阏氏就给头曼出了个馊主意,废掉太子冒顿,立小儿子为继承人。
头曼正有此意,欣然同意这位小阏氏的主意。
不过,冒顿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如果废掉他,他必然心有不甘,说不定会造反。为了以防万一,头曼决定杀掉冒顿,以绝后患。
可冒顿毕竟是头曼的亲生骨肉,头曼又不忍心亲手杀冒顿。最后,头曼灵机一动,想出一条借刀杀人的计策。
匈奴帝国的边邻有一个月氏国,月氏国也是和匈奴同时兴起的一支游牧民族,游牧于河西走廊。在古代国家之间,为了表示履行盟约,互派亲近的人去对方国家作为人质,以作为诚信的保证。
冒顿早就看透了头曼的毒计,一到月氏国就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果不其然,头曼突然发兵攻打月氏国。月氏国的帝王大怒,要杀了冒顿。
性命攸关之际,冒顿骑上偷来的宝马,从月氏国的禁营飞驰而出。他历尽各种艰险,终于成功返回了匈奴部落。
头曼见冒顿全身而归,觉得冒顿能干,于是就给了他一万控弦骑兵,让他在外训练征战。
然而,冒顿并未对父亲有所好感,一条毒计从他的心中油然而生。
得到了一万控弦兵,冒顿开始悉心训练。
冒顿真是位军事天才,他训练的战士不仅身手敏捷、体格矫健,而且个个都有一副猛虎下山的气势。冒顿的天才不止于此,他还发明了一种鸣镝,在箭头钻一个小孔,射出去的时候就会发出凄厉的响声。
冒顿开始用鸣镝训练骑射,他下令说:“我的鸣镝射向哪里,你们手中的箭就射向哪里,违令者,斩立决。”
不久,冒顿故意用鸣镝射向自己的一匹骏马,有些士兵不敢跟着射,冒顿立即将他们杀掉。
过了几天,冒顿带自己的大阏氏出来,把鸣镝射向了大阏氏。有的士兵一时不知所措,不敢射向冒顿的大阏氏,冒顿又把这些人杀了。
一次外出围猎的时候,冒顿把鸣镝射向了头曼单于的坐骑。这次,士兵们没敢抗拒冒顿的命令,纷纷把箭射向头曼单于的坐骑。
这时候,冒顿意识到,他已经成功训练出一批纪律严明又能为他所用的部队,他向父亲报复的时机将要来临。
公元前209年秋,冒顿率领部下跟随头曼外出狩猎。
众人在草原上纵马疾驰,忽然前方出现一条白狼。头曼急忙催马前行,随即弯弓搭箭,准备射杀白狼。
就在这时,冒顿也弯弓搭箭,一箭飞出,鸣声凄厉。可是,冒顿射的不是白狼,而是父亲头曼。
头曼中箭,身体难以动弹,顿时僵在了马上。
说时迟那时快,部下见了冒顿的举动,纷纷发箭射向头曼。
头曼立即被乱箭穿身,一命呜呼。
冒顿率领部下回到单于庭,把头曼宠爱的那位小阏氏、小阏氏的儿子和不听从命令的大臣全部杀了,自立为单于。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冒顿单于。
冒顿弑父篡位,其凶残程度与狼无异。
狼是草原四大兽害——草原鼠、野兔、旱獭和黄羊的最大天敌。因此,千百年来匈奴民族一直认为狼是草原的保护神,从草原狼那里学到了不少本领。
冒顿当上单于后,在自己的令旗上画了一个狼头,视狼为图腾。
此时的匈奴帝国正处于繁盛时期,冒顿坐拥帝位好不惬意。然而,他的帝王宝座还没坐热,就有一件麻烦事发生了。
匈奴崛起
匈奴帝国西面有月氏国,东面有一个游牧民族部落联盟,名为东胡。
早在战国时期,东胡被燕国大将秦开打得落花流水,元气大伤。秦朝末年,东胡民族逐渐强盛起来,开始窥视周边的国家,一直想发动侵略。
可是,东胡害怕师出无名,反被其他国家联合歼灭,便一直隐忍未发。
当东胡听说了冒顿弑父篡位的消息,高兴得不得了,便想以大逆不道的名义讨伐冒顿。
但是,冒顿弑父,那是匈奴的国事,东胡根本管不着。如此一来,东胡只好寻找别的方法向匈奴挑衅。
这天,一位匈奴使者前来拜见冒顿。
冒顿一看,心知来者不善,但还是夹道欢迎。
互相寒暄一阵,东胡使者向冒顿表明了来意:“听说老头曼单于留下了一匹千里马,我们东胡大王很想得到它,不知冒顿单于能否割爱呢?”
冒顿没有急着回答东胡使者,而是用目光环视他的大臣,想听听大臣们的意思。
匈奴的大臣大多是彪悍凶猛的武将,他们可以战死沙场,但绝不可以在沙场之外受到侮辱。
大臣们都义愤填膺:“千里马是匈奴至尊无上的宝马,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宝马,匈奴才逐渐强盛起来,怎么可以拱手让给东胡呢。”
冒顿看到大臣们的表现,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抬手打断了他们的争议:“东胡是匈奴的友好邻邦,向来亲如兄弟。我们怎么可以为了一匹马,伤了兄弟间的和气呢?”
于是,冒顿把头曼留下的千里马送给了东胡。
其实,东胡派使者索要千里马,原意是试探虚实。东胡见冒顿如此爽快地答应了,便想得寸进尺。
不久,东胡使者又来了,这次的要求更苛刻:“听说冒顿单于有一位漂亮的小阏氏,俗话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东胡大王跟您要一件衣服,您应该不会吝啬吧。”
匈奴大臣们听了这话,全都乱套了,他们觉得受了奇耻大辱,个个抱打不平:“朋友妻不可欺!东胡分明是在挑衅,请单于立刻出兵攻打东胡,给东胡点颜色看看!”
冒顿还像上次那样,不以为然地笑笑,平静地说:“我上次说过了,东胡是我们的好兄弟,我们怎么能为了一个女人而伤了兄弟的和气呢。”
冒顿连眼也不眨,就把心爱的小阏氏送给了东胡大王。
接连两次从冒顿那儿讨来便宜,东湖大王沾沾自喜,想当然地认为冒顿没什么了不起,便愈发骄横起来,派使者到匈奴讨要一块土地。
东胡使者来到匈奴,对冒顿传达了东胡大王的意思:“东胡和贵国之间有一块缓冲空地,贵国的人民从未到那里去过,与其让这块地空闲着,不如让给东胡好了。”
按照惯例,冒顿先征询大臣们的意见。
大臣们吸取了前两次的经验,心想:头曼单于留下的千里马和冒顿自己的小妾都可以拱手让给东胡,区区一块空地又算得了什么,不如就送给东胡吧。
有些大臣就大胆地说:“一块闲地,留之无用,索陛送给东胡。”
没想到,冒顿忽然震怒: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可以轻易送人。
说完,便命人把这些大臣杀了。
冒顿早就受够了东胡的窝囊气,他一直隐忍不发,是采用韬晦之计麻痹东胡王。现在情势不比以前,该是向东胡报复的时候了。
冒顿一声令下,倾全国之兵攻打东胡。
匈奴号称马背上的国家,骑马生产,骑马征战,可谓全民皆兵。军队和人民听到冒顿的命令后,马上武装起来,迅速投入到攻打东胡的战斗中。
骏马奔驰,杀声震天,匈奴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进东胡。
东胡根本没料到匈奴竟然抢先下手,东胡的战士们还没来得及穿戴盔甲,就被匈奴大军杀得片甲不留。
可怜的东胡王正沉浸在收取匈奴那块闲地的美梦中,就稀里糊涂地做了刀下鬼。
匈奴大军在东胡所向披靡,将东胡的穹庐帐篷尽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