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乱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搅乱三国- 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云的骑兵由于在夜里需要寻找敌军的踪迹,所以行得并不快。等到他们到达“凉州军”渡河的这段河堤时,河堤下已经叠了千人的尸体,未死的哀嚎者到处都是,实在来不及渡河的士兵,只能选着跪地乞降。

赵云在跺脚恨自己晚到一步,未能按曹智的要求追上李傕、郭汜,甚至对他们的渡河也未造成什么威胁。但他不知道那些摔死的士兵,正是因为听闻了他们的到来,才会逼迫自己失足,走上这条不归路的。

赵云恨归恨,但对于河堤下摔断腿,震伤内府的敌军士兵,还是仁慈的在接受完俘虏之后,进行了及时救治。

曹智的大军在拂晓前赶到,曹智站在黄河边,望河兴叹,现在只能组织船只渡河后,与李典、满宠会和,再做新的围歼方案。

而在第二日,刚站稳弘农地面的李傕、郭汜,又接获兖州兵马抄他们后路而来的消息。他们屁股还未坐热,就又只能开拔逃命,这回也不做停留了,跌盔卸甲的李傕、郭汜直接逃回了长安。这一趟下来,李傕、郭汜损失了近半人马,元气大伤,光休整就要花上老长一段时间,自此也再无能力出长安骚扰其他司隶各区和献帝。

这个消息对献帝和一般朝臣是振奋的,而曹智在集结兵马渡过黄河后,却迎来的老窝丹阳有变的消息——袁术准备再侵丹阳!

消息是由南路过来的李典带来的,曹智不明白袁术又怎么想动他的丹阳了。原来袁术自领了扬州,但不过是占了东头九江郡的一小块地盘。今年年初孙策帮他夺回了合肥,他在扬州的地盘,才算扩展到了巢湖一带。虽然他也派吴景打过曹智占着丹阳,但没成功,损兵折将之下,应该是在短时间内没能力再侵丹阳,来捉曹智这条大鳄。但兴平二年的下半年对袁术来说,再侵丹阳的利好消息在不断传来的情况下,一切时机好像都成熟了。

首先是在袁术不断努力下长安朝廷总与派来了新刺史——刘繇。这个刘繇不是无名之辈,是汉家宗室。他的兄长更是讨董卓的诸侯之一:兖州刺史刘岱。刘繇对曹操占着他兄长的地盘,早就心存不满。然而他自己也是和他兄长一样成名很早的英雄,兄弟俩有“二龙”之称,他憋足了一口气来扬州找曹智先开刀。

刘繇这次上任扬州,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丹阳的曹智。他明白他要站稳扬州,就必须拔除曹智这头桀骜不驯的大鳄。另外,他和曹家已经有仇,与公与私,他和曹智是没什么好说的了,他们只可能是仇人。但他没有军队,孤身一人,只带着长安zf下发的印绶和诏书。凭这些是对付不了曹智和扬州各郡大豪的。于是,刘繇找到了袁术。两人也因为共同的敌人——曹智,而一拍即和。袁术派兵、派人给刘繇深入扬州各地开展工作。刘繇仰仗着袁术拨给他的兵马和吴景、孙贲的支持,马上得以在合肥立定脚跟。

寿春作为袁术定的扬州州府,因为现在他住着,所以没打算让给刘繇。刘繇也挺有自知自明,现在还要靠袁术扶持,只能放下正牌刺史的架子,先把工作做好。

刘繇到了任上,积极前往除丹阳以外的各郡游说,和发布他这个正牌刺史的命令,准备联合扬州各郡伐丹阳。

而此时整个扬州真如一锅笃烂面,各郡都碰上了混乱和争权夺利,和权力更替的事。

首先是豫章郡太守周术病死了,袁术在刘繇到来之前就表了一个叫诸葛玄的帐下谋士为太守。但当时的长安朝廷似乎不知道这件事情,任了一位叫朱皓来当太守。这个朱皓也是有点来头的,他是前任太尉朱儁的儿子。

朱皓到了豫章,借用了流窜到豫章的笮融和当地土豪劣绅的支持,攻打诸葛玄豫章的治所南昌,诸葛玄不敌退守西城。朱皓打垮了诸葛玄在豫章的政治中心,就登上了豫章太守之位。而从新又求得官途的笮融,受到朱皓礼遇,让他官居都尉之职。而这次贪狠的草鱼笮融不想再重蹈当年在周欣处的覆辙,一握兵权竟红着眼珠子把朱皓一并杀掉,盘踞了豫章郡,自立为太守。

对于找上门来的刘繇,笮融首先表示臣服,并愿意参加反曹联盟。刘繇本来对于这个赶跑袁术亲信的水贼没什么好感,但考虑到笮融也是曹智的仇人,就接受了他。

接着是吴郡,吴郡的老太守盛宪,是位名士,与名满天下的孔融、本地的名士高岱都有交往。在曹智出兵冀州之前,已经向朝廷申请了告老还乡,退休的要求。当时的长安zf,已经出现混乱,也就无人在乎扬州一个郡太守的去留,很快同意他的告老还乡,还同意他的表举他的老部下,吴郡都尉许贡升任吴郡太守的要求。

于是,吴郡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开始了换届,应该说这是一次非常典型的新老交替,也是很好的一次。让人们看到了老一辈人物退下来,扶植新一代踏上去,多么祥和一段佳话。

但新上台的许贡是一条凶猛的乌鳢,憋了很久了,早就很是想有一番作为。他在历阳见识过曹智兵马的强盛和曹智赶走陈瑀的威武。但这一点没有吓倒许贡,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和曹智一样,成为扬州霸主。

第六百五十五章 准备归途

刘繇派人联络上许贡时,他的欲望促使他一口答应刘繇所请。许贡认为在他成为扬州霸主的道路上,丹阳曹智是他最大的障碍,只有清除了最大的对手,才能成就他许贡的事业的第一步。

而许贡刚上台,政治地位和势力都还不稳固,老上司盛宪还在吴郡阳澄湖的老家,他怕盛宪站出来反对他参与反曹联盟,便欲杀害老上司,幸赖高岱出了气力把盛宪藏在余杭一位叫许昭朋友的家里,才幸免遇难。

刘繇初到扬州反曹大业就进行的颇为顺利,一口气争取到了两郡部下的支持,背后还有袁术这位后将军的强力后盾,看来铲除曹智,夺回丹阳是指日可待之事。

而且刘繇很快就得知曹智出兵冀州,还在冀州闹出了不大不小的动静,一度把邺城占了,在扬州、冀州,甚至半拉汉帝国都掀起了很大的反响。但一些在邓艾故意营造出来的利好消息下,刘繇从袁术那很快就弄明白这是留守的丹阳官员在虚张声势,这会儿曹智是死是活也已说不定,并没有丹阳官员营造的那样强势。

于是刘繇向袁术建议提前动手,对丹阳发起征讨。

袁术的情报网的确不能和一些郡太守相提并论,他虽说和袁绍不和,但毕竟是亲兄弟。袁绍失了冀州,他们袁家等于就失了一份基业,对袁术将来称王称帝就少了一域之地。曹智攻陷邺城的消息传到袁术耳朵里,他第一时间就派人前往冀州调查,很快消息就传回了袁绍大军已长驱直入,杀回老家的消息。曹智所帅的部属,也在败逃的路上,连连受挫,能不能有命回来还是个未知数。

这些消息对袁术拔出屯据在丹阳的眼中钉——曹智余部,是个绝对的利好消息。而且还不止这些,他最惧怕兖州曹操,曹智的兄长会插手丹阳之事,但这时曹操不但自己去了徐州,征战陶谦,还传回诸多兖州郡县官员对曹操不满的消息。看来曹操在兖州也不是很得人心,只要兖州内部不稳,他袁术夺回被曹操侵占的豫州失地,甚至进一步反侵兖州都是可能的。

这一切的一切让袁术同意刘繇就此出兵丹阳,这时又传来好消息,他的另一名属下,刚刚被安抚关东的太傅马日碑,持节,在寿春以礼征召孙策,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怀义校尉。孙策当上怀义校尉后,不但十分配合的让出巢湖水城,用于刘繇向丹阳用兵多一条通道,还为刘繇讨伐丹阳的战役取得胜利,他主动出兵庐江,抵住与曹智有联盟关系的陆康,增兵丹阳。拖了大半年的征伐庐江战役,终于打响。

这让袁术又看到了一条利好消息,他已经等待着进驻扬州真正州府——历阳,这一天的到来,等了很久了,他也预感到了这一天不会太远。袁术发誓在曹操身上失去的东西,要在他弟弟曹智身上找回来!

曹智收到消息时,刘繇已经遣了樊能、于糜、张英手下三员大将屯兵水城后,对居巢发动了进攻。还好邓艾一直坐镇居巢,手下也有周仓、朴胡、祖郎等几员能征善战的大将,在曹操第一次征伐徐州结束后,蒋钦还从秣陵调来了一部分水军。居巢的备战一直做的比较充分,在刘繇第一轮长达月余的攻坚战中,挡住了敌军的进攻,坚持到了曹智班师回转。

曹智在弘农听说自己老窝被袭时,顿时也有些着急。上次孙策偷袭他的巢湖,只是一股势力,而且是刚刚燃起的新生势力,他还不怎么将他放在心上,本想等冀州事了,再回去收拾他。没想到,这会竟来了个正统扬州刺史,想夺他的丹阳。而且还联合了扬州其他郡守,围攻他。这回他的确有些担心了,虽说他留在丹阳的兵马比余下五郡兵力总和还要多,但如果袭击从几个方向同时来,丹阳守军就必须分散开来,驻守多个县城、边境,兵力一分散,他们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并且这背后都有袁术的支持,袁术自从被曹操打败后,有点元气大伤,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由他这支强有力势力的介入,对曹智,对丹阳很是不利。

曹智着急之时,荀谌及时劝慰道:“事已至此,主公回转丹阳势在必行,但班师之前,主公还是要安排好皇上一行,这事同样马虎不得!”

贾诩待荀谌说完,也立马站出跟进道:“是,一定要妥善安置,不能放弃”

贾诩说最后几个字时,特别着重。曹智明白他的意思,曹智现在要回师解决丹阳兵危,但贾诩提醒曹智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对献帝的这块利益。

贾诩没说的更明一点,他本来还是想重提斩杀杨奉、董承之事,就算献帝现在不肯跟他回转丹阳,也要在他身边安排上统统为曹智说话的人。

但贾诩话到嘴边也就没说下去,他也在昨日冲动之后,冷静地想过,这种干脆的一刀切办法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现在献帝身边有些大臣还是看好曹智的,如果曹智自毁形象,做一头像李傕等人一样的嗜血之狼,或许那些支持者就会背离曹智,而鼓动献帝再次逃离曹智的控制。而且待到贾诩再次回转大阳城时,才庆幸自己没有过分逼迫曹智采取针对杨奉、董承的行动,因为当他们回转大阳城后就发现,杨奉等人实力亦大增,不是那么好对付了。

曹智在身边两位谋士的劝诫之下,人就迅速的冷静下来。在一番紧急协商之后,曹智让李典、满宠继续追击李傕、郭汜一段路,直到把他们赶回长安为止,再可运兵回转,但兵马一时也不要回转兖州大本营,在许县附近集结暂住,如果他的丹阳缺兵少将,他也可以及时招他们向丹阳增兵。

然后再决定,把献帝和一干文武大臣,转移到更安全的安邑暂住。由乐进率部五千,保护献帝安全。许褚因为与徐晃不和,曹智怕他惹出事端,就把他带回丹阳。李儒作为正式的朝廷议郎高官,也被曹智等人列为留驻对象,献帝身边不能只有武将,而没文官,特别是李儒这样能说会道的言官。

对诸事有了个安排的框架后,曹智率部回到了大阳城。献帝因为曹智之功彻底赶跑李傕、郭汜之流,而大感高兴,并对曹智所获战功表示出乎寻常的赞誉,特地出城迎接。

献帝身边的几个官员,在这几天里,也弄出了一队仪仗,这时正好派上用场。皇帝出城迎接凯旋之师,这对班师回朝的将领是一项无上的荣耀。曹智自认为这点点战功,还不够格受此殊荣,但献帝要给曹智这份殊荣,曹智也只能耐心的收着。

虽说曹智叩谢圣恩时,明显的觉察到了几道冷电射在他的背脊上。但曹智还是不露声色的接受完献帝的赞誉,就随献帝起驾回城。到了城里曹智才意外的发现,杨奉、董承的兵马一比开战前翻了一倍有余,也明白了刚才他们怎么那么大胆,敢肆无忌惮的对他“放电”。

但曹智还不在乎他们,只是轻视了他们几眼。而后就在庆功宴上向献帝提出,“因贼寇已定,追兵已除,还请皇上移驾条件更好的安邑暂住!”

献帝和一群文武大臣一听愣了愣,曹智怎么会这么着急?之前曹智可不怎么急着迎帝到安邑去。献帝倒是没多大想法,能去条件更好的安邑,这没什么不好,最起码那是以前河东郡的郡治,房子肯定比这大。可是杨奉、董承对曹智的异常举动,立时就有了想法,他们暗暗猜测着曹智的所图。

甚至曹智的手下谋士,李儒也应不明白丹阳有危之事,而放下对曹智汇报观察杨奉等人异常行为的蛛丝马迹。等宴会结束后,在曹智的行辕才得知事情的始末。

李儒对丹阳产生兵危,也很着急。但当曹智提出要李儒留守献帝身边时,他马上义不容辞的答应下来。李儒是个明白轻重,识大体的人,他明白献帝身边缺了人,曹智的损失更大。他随后也向曹智汇报了献帝可能受杨奉、董承的蛊惑,而对曹智提出回城之事。

曹智也已大概猜到,这些诶作为出自这两个家伙之手。曹智再度钦佩贾诩的分析能力时,就问李儒,这两个家伙怎么会一下子多出那么多兵马。

李儒告诉曹智,杨奉接受反叛李傕、郭汜的一路兵马,杨奉在途中还设计杀了前来投诚的杨定,现在已完全控制这路投诚兵马。

曹智在夸赞这个杨奉好手段时,也决定全收了他在此战中俘获的战俘。杨奉不是接受了杨定二千人马吗,他在此战中前后共俘获李傕、郭汜三千多人,本来还想上缴献帝,算是一份战功,让献帝处置。但这时看来把战俘上缴献帝,不就等于便宜的杨奉、董承之流,干脆不上报了,明日马上整编,收入自己帐下。

第六百五十六章 贵人董昭

李儒此时却提醒道:“主公,不能只注意现在实力大增的杨奉,杨奉是凉州军出身,只知增强实力,争夺权力,脑子绝对没有董承好使。接下来我们要多注意董承对皇上的控制,主公在第一日大败李傕、郭汜时,他虽说因为看见主公的‘飞矛腿’巨大威力,而精神恍惚,吓得有点失禁。但他随后在城楼上,竟发了疯似的,从衣襟里掏出一块布锦,撕扯起来,而且撕得很彻底,片片寸断,以至于我看不清上面的一个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