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惨不忍睹的一幕,长孙凛心里猛地一缩,自己的马队一旦冲过去,这数百名百姓不分老幼,都会立时死于乱刃、马蹄之下。 长孙凛立马收缰,喝止了他的马队。
“长孙郎将,这是为何?”薛仁贵急冲冲地嘞住了马绳,疑惑地问道。
长孙凛没有回答,而是以手中的长刀指着城上的守军,高声喝道:“城上听着,为了城外这些无辜百姓们免遭屠戮,本将军今日暂不攻城。 明日一早,大军围城,告诉你们城主,叫他好生守护。 ”然后他回过头来对大牛说:“若是城中没有百姓,这个城攻下了对于我们也没有什么用!”
大军在吾伊城附近的一个山头安营扎寨,长孙凛怀抱着令旗令箭,在侍卫的簇拥下,站在高处望着蔽日的旌旗,林立的刀枪。 战马发出一阵阵的嘶鸣,他心头腾起了熊熊烈火。 现在这支队伍完全就掌握在他的手中,让他不禁有一种欲称霸天下的征服欲。
“我们长孙营将要在这片苍凉的西域创造自己的声誉,我们可以远距离地追逐敌人,也可以实施近距离的毁灭性打击!”
“好!让瀚海沙漠在我们的脚下发抖!”王大牛也是兴奋得手舞足蹈。
翌日晨时,天刚薄明,长孙营大军即云集城外。
随着一声响亮的号炮声,千军万马像潮水一般涌到城下。 薛仁贵、王大牛、马富、马贵带着他们各自的弟兄们,不要命地冲到了最前头。 长孙凛亦身先士卒,冒着飞蝗流萤般的矢石来回督战。
将士们越过了护城河,把云梯搭上城墙,奋勇攀缘。 城上的守军亦在拼死抵抗。 滚木礌石泼雨一般纷纷坠落。 攻坚战如火如荼,紧张而又惨烈。 攻守双方都杀红了眼,陷入了胶着状态。
正当长孙凛准备让火炮营准备火炮进行攻击时,却见城东门轰隆隆打开,吊桥不知被谁放了下来。 长孙凛以为城中要有人马杀出,正欲组织进攻迎敌。 却不料城门处有人高举着白旗,冲他们大声呼喊着:“唐军的弟兄们请快快进城,我们反水了!”
长孙凛正疑有诈,却见一个男子被五花大绑,然后其后跟随着走出一群中年汉子,长孙凛便命令先骑部队先遣入城,扼守住了城门、吊桥,然后他指挥了大队人马陆续进城。 城门外面则是由炮兵营的火炮守着,一旦有何变动,火炮营便齐齐向城内开炮。
守城的兵士见唐军已经大批涌进城来,知道大势已去,便纷纷缴械投降。
————————————————————————————————————————————————————
大唐万象 174。攻打浮图城
174。攻打浮图城
在经过那群中年汉子详述根由,长孙凛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些汉子都是当年从东突厥逃到此处的大唐侨民,由于他们已经在西域成家立业,也渐渐融入了西域的生活,所以他们并没有返回大唐国土。
然而这些人大多数在此都是经营一些手工业者,毕竟西域之地的经济、文化、科技本来就远远落后于中原,因此他们的技术是很有优势的。 然而高昌国王有歧视唐人的国策,这些侨民在此过得确实挺艰难的。
而昨日发生的事情更是让他们气愤,吾伊城主喀勒竟然不顾百姓们的安危,命令守城卫士强硬收起吊桥。 尤其是他们中还有家眷当时就因此而坠入护城河。 幸好唐军因顾念百姓性命,停止攻城。 否则恐怕死伤人数将会更多。
本来城中的诸多侨民对与高昌心中就有怨气,昨日的那次意外便成了他们的导火索。 当晚,几个较为德高望重的便联络了在吾伊的数百侨民,在唐军发动攻城后,突然斩杀东门守兵,绑架了城主喀勒,大开城门。
听了他们说明缘由后,长孙凛心中亦深受触动。 说实在,他所率领的士兵之所以勇于在战场上英勇奋战,无非就是为了建立功勋升官发财,或者是为了大唐国土安全。 相信没有谁像他那样,仅仅是为了自己和家人不再受到欺辱控制。 而昨日里他因为一念之间下令收兵,不过是可怜那些手无寸铁的庶民百姓。 然而就因为他给了这些百姓生地权利。 却凭空赚来了一座城池,从而避免了多少将士的伤亡。
而后长孙凛随即下令,将城主喀勒一人斩杀,除此之外再不杀一人。 郡中原有的各级官佐,一律恢复原职。 对城中的百姓,不得有任何侵扰。 要多加抚慰,让他们各复其业。 远近百姓闻之。 尽皆欢喜。 尽管城头易帜,城池易主。 而吾伊城中百姓竟如平时一样安然度日,没有丝毫的惊惧和恐怖。
这也不奇怪,这些草根百姓们本来就没有什么仇恨,一切仇恨与战争都起源于统治者。 而且高昌早就上奏称李世民为天可汗,只不过近年来才有了异心。
至于在最高管理者的问题上,长孙凛还是选择了本地一个较为有口碑的长者卡拉提作为城主,虽然吾伊地处高昌、唐、突厥三国交界处。 但毕竟这个郡还是以高昌人居多,一个高昌人做城主会让城中地绝大多数百姓心安一些。 而他又认命了侨民中的一个饱读诗书地儒生朱长横为吾伊郡令,有他来负责城中大小事务的管理。 如此以来汉人治理城池的智慧将能发挥出来,而高昌人也不觉得他们是在汉人的统治之下,毕竟城主还是高昌人来担任。
至于城中的将近两千名高昌士兵都被编制到唐军当中,他们以雇佣军的身份成为了唐军的一员,当然他们被承诺地军俸是很丰厚的,至少比他们做吾伊守兵好许多。 至于他们能不能忠心不二。 在将来对西突厥的攻略战并不重要。 只要他们能打下城池或者行帐,西突厥处有的是财物可以奖赏他们。 人毕竟还是为益而活,相信不久之后当他们吃到甜头,也没有人会愿意放弃这份金饭碗的职业。 在一切政务都已经理清后,长孙凛只留下了五百名高昌兵和一百名唐兵的人马驻守于此。
—————————————————————————————————————————————
拔掉了吾伊这颗钉子,扫清了北上西进的第一个障碍。 长孙凛便率领着六千多士兵,向着可汗浮图城前进。 这是他进军西突厥的第二大障碍,也是他这次行军中地主要任务。
浮图城北临额济水,东依阿而山,形势十分险要,乃守险之冲,襟带之地。 而此时守卫浮图的,则是以骁勇著称的西突厥叶护坎特坦,部下拥一万之众,同时又有突厥虎将军郝颜瑟率两万人马扎帐于西突厥边境的突坦。 与之遥相呼应。
是日凌晨。 乘着漫天大雾,长孙凛率领大队人马。 从阿而山山麓旁小路进军,神速地出现在浮图城下,在城东五六里处安营结寨。
浮图凭山临水,易守难攻。 坎特坦采取了身边汉人谋士的建议,执行坚守不出的战略,他们认为唐军长途跋涉,必然所带攻城战具不足,且粮食短缺。 若是对方久攻不下,必然使其士兵困乏,士气衰弱,届时突厥军再采取行动,即可不费吹灰之力剿灭唐军。
薛仁贵对此也是深为忧虑,若是敌军不出城迎战,唐军长期拖在这里,不能迅速西进,对唐军将极为不利。 长孙凛却是沉着说道:“这突厥人本来就是勇而无谋,若非他身边有汉人谋士,恐怕现在早已按捺不住出城迎战。 我放只需要轻骑挑之,他自会出战。 只要将这条老蛇引出洞来,在截断其后路,则杀之不难。 ”
然后他思索一番,又说道:“这西域之地本来水源就不足,浮图城之所以成为沙漠绿洲主要就是因为额济河自西向东流过。 浮图处于下游地段,我们只需要在上游截断了他们地水源,使其士兵渴乏,必然能将之引出来作战。 ”
薛仁贵和其他的几位将校听到长孙凛之言,便连连称妙。 对于这位郎将也更是心中佩服无比。 要知道眼前这个少年人还不到十八岁,十八岁的概念在盛世唐朝无非就是与青楼的姐儿们说着情话,听着小曲儿。 然而眼前这少年却已经成为一军之将,面对着战场上的各种复杂情况,却能从容冷静的对待处理,这不得不让他们心中涌上崇敬之心。
浮图城内的额济水本来是水流淙淙,碧波如练,清澈见底,城内居民和士兵都靠饮用这条河水为生。 然而自从唐军驻扎在城外一个星期之后,那清漪荡漾的河水突然断流,河床干涸,积沙砾石暴露无遗。
眼下不是枯水季节,一向水势旺盛的额济水为何突然中断?不用多想,坎特坦也知道这是唐军搞得鬼。 然而军中无水,乃是兵家大忌。 士卒渴乏,将如何打仗?果然城中断水没几天后,城内的居民和士兵都是焦渴万分,顿时人心大乱。
坎特坦这会儿也坐不住了,在第六天断水之后,他便跑上了城门瞭望城外形势。 正在这时,王大牛已是接到长孙凛地命令,带领着一队人马,从城下大路上招摇过市。 甚至还于城东处列阵,命令将士们用刚学会地突厥语高声叫骂。 大嗓门的王大牛更是骂得甚欢,从狗*养地到乌龟王八蛋此类言语,硬生生的被翻译过去灌入坎特坦的耳朵里。
突厥人本来脾性就暴躁,更何况坎特坦是个刚愎自傲的突厥亲王,他听到了对方的叫骂后,顿时勃然大怒,气得暴跳如雷,恨不得立马就将唐军给一举剿灭。 他决意亲自领兵出战,煞煞唐军的气焰,更重要的是,他已经被逼上了悬崖,必须要打退唐军,他们城内的水源才能重新恢复供应。
于是,坎特坦命人打开城门,亲率一万人马,倾巢而出。 他挺枪纵马,指挥大军掩杀过去,与王大牛率领的人马短兵相接。 王大牛立马下令收缩阵地,坎特坦得意洋洋,他认为唐军是怯战败退,率队紧追不舍。
此时正在关注着浮图城门一举一动的唐军将士心中大喜,乘此机会,长孙凛引领着两千精兵,急速前进,直逼城下,与坎特坦的人马直面纠缠。 而薛仁贵等将士也是带着其余士兵,合围包拢,先占领了东门和南门外的高地。
长孙凛挥舞着双刀,两腿轻扣马腹,一阵风似地从背后杀入敌军阵地,一连砍翻了数十人。 两口短刀皆已卷刃缺口,而双袖子全都染成了红色,血水淋漓。
突厥兵见其如此勇猛,不由地害怕起来。 要知道凡是上战场的士兵无非就是两种表情,一种是惧怕的神情,这种神情即使是最勇敢的人在临战前也会露出丝毫;另一种则是恶魔表情,这种神情只会出现在杀红了眼的士兵脸上。 而长孙凛却是一脸冷然沉着,即便是有十来人瞬间死于他的刀下,他的表情却是淡漠冷然,只有在动作之时才会微微动容。 那是一个准备流血的人的表情,不是他自己的,而是敌人的。
唐军将士们见主将如此神勇,个个奋勇争先,以一当十,突厥军队登时大乱。
大唐万象 175。浮图大捷
175。浮图大捷
就在双方杀得难分难解,天昏地暗的时候,却听见唐军中有人用突厥语高声喊道:“突厥士兵们,快投降吧,你们的叶护坎特坦,被我将士们拿住了。 ”
突厥士兵们抬头一看,顿时惊得灵魂出窍。 只见他们的叶护被反剪了双手绑在马背上,口里塞着块破布,正在拼命地挣扎。 突厥将士们见主帅已经被生擒,一时人心惶惶,争相向城门处奔去。
薛仁贵的人马早已守候在城门处,见溃军如一窝蜂似地乱糟糟涌来,便抖擞起十分精神,奋力斩杀,城墙之外,尸横遍地,血流数里。 护城河里,尸体漂浮如谷捆横木,流水都变成了飘散着血腥气的淡红色。
坎特坦正在城西边的高地与唐军士兵杀得难解难分,不小心往东边一瞥,让他惊讶不已的是自己的手下竟然纷纷往城内逃窜。 兵不厌诈,长孙凛想要的是自己的军队伤亡人数降低到最少,所以他在军中寻找相貌与坎特坦相似的男子,若是能在混乱之中让对方误以为自己主帅已被擒,那么必然会使对方军心涣散,仓皇脱逃。
正巧这高昌人与突厥人有那么几分相似之处,长孙凛便从中挑选了长相最相似的人来演出这场戏,效果是十分之好。 将近一万多人的混战之下,东边的士兵并不了解西边的情况。 他们便是成为了受骗上当第一批人,而后其他士兵虽然不曾见到假的坎特坦。 但他们见诸多士兵往城门逃窜,哪还能奋勇杀敌,就如多米诺骨牌反应一样,一个一个都纷纷往城内逃回。
坎特坦见自己地一万人马霎时溃散,变成了无法控制的散兵游勇。 他自己鼓掌难鸣,只好打马向城中奔去。 但见城门紧闭,又有唐军在外。 只好向西落荒而逃。
此时城上守军看到主帅,连声大呼。 并从城头上放下一条绳子,坎特坦连忙扔掉马匹,奔至城下,双手挽住绳索,蹭蹭蹭向上攀登,眼看就要登至城头堞口。
唐军中有人惊呼:“莫要放走了坎特坦!”
长孙凛见状,冷笑一声:“跑不了他!”他一面取弓搭箭。 一面拍马向前冲去,在战马扬开四蹄,风驰电掣般地向前狂奔之中,长孙凛先将一支箭杆搭在弓上,拉满强弓,轻轻一纵,一支长羽长箭滴溜溜飞射而去,不偏不倚。 正中坎特坦的后颈。 坎特坦来不及哼叫一声,一个跟头从丈余高的半空到栽下来,立时跌成肉饼。
“好箭法!”“郎将真乃神箭!”唐军将士亲眼看到这精彩的一幕,禁不住齐声欢呼。 然而紧接着便听到轰隆隆一声闷响,浮图城门在硝黄炸药的爆炸声中,变成无数的碎片。 有地甚至飞上了半空,漫天里顿时腾起了一片浓雾。
突厥士兵本来就已是如惊弓之鸟一般,如今见到唐军竟然使用此等厉害的武器,心中更是害怕不已。 长孙凛见机便命令将士们从被炸破地城门中攻入城内,大队人马蜂拥而入。 已经没有了主帅的守城突厥兵此时是群龙无首,还能有什么斗志?大家都纷纷束手就擒。
身材高大而沉默的长孙凛在浮图城外停下了脚步,他的背后是如云的旗帜,无数的战马踩踏出来蔽天的烟尘。 浮图城地副帅叶提朗诚惶诚恐地匍匐出来迎接,在他身后无数的突厥士兵也都缴械投降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