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时行-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好我有一位好友,是太学的内舍生。

我本是向他打听,何处书院可以接纳我这等人,不想他却提起了大官人的名号。

若非他说,我还不知道这开封城里的观桥书院,竟然是大官人开设。”

柳青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这观桥书院是他生平最得意的手笔,凭借这书院,他才得了偌大名声,并且顺利融入了上流人物的圈子里。这观桥书院,规模不算太大,也不过二三百人规模。

可是在私人书院中,观桥书院的名声最好,师资力量也最强。

不少太学生,便是从观桥书院走出来,甚至还有一些官员,也是由此而起步发家。

也正因此,才使得柳青有了一些自保的资本。

他听了玉尹这番话,露出赞赏笑容。

“小乙果然有见识!”他轻轻抚掌,对玉尹道:“其实在路上,自家便有心劝说小乙,能入得一家书院。便学不得什么,也是一条上进的门路。这老宋家,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读书人的天下。不管旁人怎么说,有这个名声,总对小乙有利。

只是……呵呵,交浅言深,自家也不好开这个口。

而今小乙既然提出来,自家也是欢心的紧……书院那边,我会着人打招呼,便给小乙入了籍,也算是保障。”

原本还以为要费些口舌,却不想柳青这般好说话。

玉尹犹豫了一下,轻声道:“非是我一人想要入书院,还有两个兄弟,也想进入。”

“这当什么事情!”

柳青一摆手,“且把名字报上来,明日我便送去书院便是。

只不过现在去,怕有些迟了!小乙可能不知,我这观桥书院,招收的多是些贫苦人家的子弟。而今秋收在即,书院便停了课。要到入冬以后,才会重新开课。”

玉尹道:“这样更好,自家也能有个准备。”

这件事说罢了以后,柳青眼珠子一转,却突然发问:“小乙,有件事还向请教你。”

“大官人但问无妨。”

“那三岔河口近来开了一家屠场,可在你名下?”

“是啊。”

“总算是找到家了……小乙,你可知道为了这件事,我费了多少周折。去年我便买下了那三岔河口除屠场以外的所有土地,准备在那边建造一处私宅。我请了兴隆观的仙师为我查探,说你那屠场的位子,是整个三岔河口做好的一处地方,可作为中堂建造。我就开始寻找,整整大半年……直到这次回来,才从衙门里听说了这宅子的主人,居然是小乙。呵呵,自家想要和你商量一下,买下那块地,不知可否转让?”

玉尹听罢,不仅愕然!

这还真想什么,来什么……

正想着要把那屠场卖掉,就有人凑过来。

他刚要开口,却听柳青道:“小乙放心,自家绝不会亏待你。

那块地市价大概也就是三百贯左右,自家便翻一倍,六百……不,八百贯买下,如何?”

玉尹听得有些发懵。

当初这块地,是罗一刀免费送他,作为报答之用,所以说并没有花费什么。

不成想三个月时间,居然……

“要小乙觉得不够,自家再加上两百贯,凑足一千贯。”

柳青见玉尹不说话,以为他觉得不够,忙开口再次涨价。

这里面,又牵扯到一个习俗问题。

古人不喜搬迁,有句话叫做故土难离。特别是在一个地方住的久了,难免生出感情。

那块地,对玉尹而言算不得什么,可是对柳青却很重要。

只是,他不可能像后世那些搬迁公司一样,强行拆了那处宅子。大宋律律法森严,莫说他只是个商人,便是那皇帝老子,想要拆迁某地,也必须征得同意才可以。

否则的话,当初仁宗皇帝想要扩建皇城,出了老大的价钱想要拆迁马行街的住户,结果却被那些住户们拒绝,以至于到后来,只能作罢。这也是自建立都城以来,历史上唯一一座毗邻平民民居的皇城。所以,柳青想要在三岔河口盖私宅,没有得到玉尹的同意,断然不可能。而玉尹听了这价钱,也是心中一阵狂喜。

“大官人既然有此诚意,那小乙又如何拒绝?”

“这么说,小乙同意了!”

“呵呵,大官人何时有空,便和小乙去衙门里,作了那过户手续便可。”

柳青听了,顿时松了口气。

“我就说小乙是个爽快人,那自家便多谢了。”

大家各自达到了目的,心情也变得格外舒畅。

当下,柳青便在家中设宴,招待玉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天已经黑了……正当玉尹和柳青牛皋推杯换盏的时候,门外使女突然来报,“有玉公子家人前来,在门外求见。”

玉尹一怔,忙站起身来。

心里面更是感到奇怪:家里莫非出了事情?

他对燕奴也算是了解,知道若不是有大事发生,燕奴决不可能着人前来。

不一会儿的功夫,从门外走进一人,正是杨再兴。

“小乙,快些回家。”

“怎么了?家中出了什么事?”

“九儿姐刚才派人前来告诉我,说宫里来了人,有赐命于你,让你立刻返回家中。”

宫中来人?

赐命?

玉尹一阵迷糊。

倒是柳青率先反应过来,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他忙上前道:“恭喜小乙,贺喜小乙。”

“大官人,这话怎说来?”

“恐怕小乙而今,已不是白身了。”

“啊?”

柳青便解释道:“这必是官家知道了小乙之名,准备对小乙有所封赏。

赐命,是官家对五品以下官员封任的说法。也就是说,小乙而今已不再是等闲百姓。”

玉尹,更糊涂了!

自宋徽宗登基以来,虽说对江山社稷并无任何作为,但是对这权力却牢牢掌控手中。一般而言,任命官员需经吏部审核评定,而后才会转到宋徽宗的手中。可由于宋徽宗的权力的痴迷,而朝堂之上,大都是一些阿谀小人,所以这大权尽在手中。

也正因此,他可以让高俅成为殿前都太尉,成为武官之首。

也正因此,他能够让王黼连升七级……后世那所谓的张好古连升三级,和这个一比,简直弱爆了。

玉尹有些想不明白,这官家怎么会突然与他赐命?

柳青看出他心中疑惑,便笑道:“小乙不用担心,得了赐命,原是好事,何必如此紧张。”

“我,我,我只是有些奇怪。”

“哈,官家用人,不拘一格……小乙不用奇怪,便回去看了,自然一切清楚。”

是啊,回去了,不就一切都清楚了?

玉尹想到这里,不敢在怠慢,忙与柳青告辞,和杨再兴匆匆离开,直奔开封而去……

卷三 风波恶 第143章 天心难测

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公文,学名诏令,而民间多称之为圣旨。

概括而言,分为:制、诏、诰、敕、旨、册、谕、令、檄等类型,代表着不同的概念。

其中诰和敕,是指官吏接受封赠的文书。

于上来说,五品以上称之为诰命,而五品以下则叫做敕命,也成赐命。

当玉尹赶回家中的时候,传达诏令的人已经走了。

除了留下一纸敕命,再无任何封赏。敕命玉尹为太乐署博士,即日持敕命前往太乐署操办一应手续。玉尹拿着这敕命,有些不知所措。这和他印象里的传旨似乎不太一样。在他想来,怎地也要有个摆设香案,然后再来个太监宣旨的仪式。

哪知道……

“小乙哥,甚是太乐署博士?”

看着眼前这黑牛角轴,纯白绫制成的圣旨,杨再兴好奇问道。

不仅是他好奇,燕奴也非常好奇。

只是出于女子的矜持,让她没有开口询问。不过杨再兴既然开了口,她也颇为期盼的看着玉尹。毕竟,谁个女子不想自家男人出人头地?于她面子上,也有光彩。

玉尹搔搔头,又摇摇头,苦笑道:“我那知道这太乐署博士作甚?”

听名字,这职务应该是和音乐有关。太乐署博士……玉尹听说过茶博士,酒博士,还真不知道,这太乐署博士是做什么。轻轻拍着额头,他苦恼的再次拿起圣旨,逐字逐句品读,可到头来也没有个答案。这好端端,怎会有这么一道敕命?

“九儿姐,那传旨的可说了什么?”

燕奴歪着小脑袋,非常认真的回忆良久。

而后走到院子当中坐下,对玉尹道:“当时奴便坐在这里做女红,外面突然就来了一些人。为首的那位老公走进来以后,便说:玉尹在家不在,让他过来接旨。”

燕奴一边说,一边做,似乎是想要把当时的情形还原。

她模仿着那老太监的声音说话,险些让玉尹笑出声来。而燕奴,却好像没有觉察,依然一脸的严肃表情。

“奴便说,小乙不在家,请问有什么事?小乙哥你不知道,当时奴真的有些害怕,那老公的模样甚是威武,气势十足……后来,他听说小乙哥出城了,似乎不耐烦等待,便把圣旨放在这边,说让小乙哥持敕命明日前往太常寺报到就可以了。

嗯,就是这样。

那老公说话的时候好生怪异,反正奴家看着,总觉得有些害怕。”

说完,燕奴握拳,表示她没有任何疏漏。

那副娇小可爱的模样,若放在后世,怕便是‘萌’了。

玉尹微笑着看完了燕奴的表演,也是一头雾水。

太常寺?

不是太乐署博士吗?怎地又要去太常寺报到?

对了,李逸风的老爹,那位梁溪先生李纲不就是太常少卿吗?要不然,去问问他?

玉尹灵机一动,便拿起了圣旨。

“九儿姐,且在家中稍等,待我去找个明白人,打听一下。”

“明白人?”

“你忘了,大郎尊翁,不就是太常少卿?你方才说,那老公要我明日去太常寺报到,那其不是在大郎尊翁手下差遣?呵呵,去询问则个,顺便也可以拜访上官吗。”

“是啊是啊!”

燕奴顿时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灿烂笑容:怎地忘了李大郎的阿爹,便是太常少卿?

太常少卿,说穿了就是个闲职。

可是在燕奴这等小百姓眼中,那可是一个了不得的大官。

她非常兴奋,忙跑回房间,取了一套衣服让玉尹换上,还说既然是拜访上官,怎地也要穿得庄重一些才是。所谓拜访上官,只是玉尹随口一说。他去找李逸风没错,却不代表能见得到李纲。不过见燕奴这般开心,他也不好扫了燕奴的性质。

于是,玉尹换了身衣服,便出门直奔李逸风家中而去。

玉尹没有去过李逸风的家,但是却知道大概住处。李府坐落在角子门内,太平兴国桥附近。别看李纲是太常少卿,可住处却有些偏僻。玉尹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李府大门,站在门阶下,颇有些疑惑。李府看上去不是很大,根据其规模,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前后进宅院。朱漆大门有些斑驳陈旧,就连那门环,都带着锈迹。

看这样子,李家的日子也不是太奢华吧。

玉尹犹豫了一下,迈步上了门阶,握住门环叩响门扉。

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听里面传来脚步声,小门开了一条缝,一个皓首老者探头出来。

“你找谁?”

“敢问李逸风,李大郎可在家?”

“找大公子吗?”

那老门子眼神一凝,旋即道:“你是谁?”

怎地这李纲家的大门这般麻烦?

玉尹心里面不太舒服,但还是和颜悦色道:“自家玉尹,是大郎的朋友。”

“天色这般晚了,你有何事?”

这老门子太蹬鼻子上脸了!

玉尹强压着怒火,“请老翁通禀一声,就说玉尹有紧要的事情,想要向大郎求教。”

说着,他从腰间取出敕令。

“就说玉尹刚得了一道官家的敕令,可有些不太明白,想要找他询问。”

我可是有官家敕令,好歹也算是个官员。

你要是在拦着我,恐怕就是失了礼数……

哪知道那老家人只看了一眼,表情木然道:“且等着,代老汉通禀了再说。”

不等玉尹开口,他蓬的就关上了门。

把个玉尹晾在门阶上,有些发懵!

太常少卿家的门子这么厉害吗?连朝廷官员也敢如此对待?

不过想想也是,宰相门前七品官,这老门子大概也是如此。等吧,反正今天,定要弄清楚这劳什子太乐署博士,究竟是个什么官职。想到这里,玉尹心情反而放轻松了。

他总觉得,官家无缘无故给他这么个太乐署博士的职务,有些蹊跷。

自家没见过官家,怎如何得了天恩?

这里面,必然是有些古怪,还是弄清楚一些为好。

大约有五六分钟的时间过去了,门再次开了。李逸风从里面走出来,见到玉尹便笑道:“小乙,今天怎地有功夫来我家里?方听焦大说,你得了敕命?可要恭喜才是。

来来来,咱们进去说话。”

那老门子叫焦大吗?

玉尹和李逸风一同走进大门,就见老门子正佝偻着身子,进了门房。

“焦大是我阿爹当年中了进士以后收下,这些年跟着我阿爹也算是辛劳,我阿爹对他,也极为尊敬。”

呃,原来是个老家臣。

玉尹倒没有在意,和李逸风便直奔偏厅。

一坐下,他便取出那道敕命,递给了李逸风道:“今日突然得了一道敕命,任我做劳什子太乐署博士,还让我明日去太常寺报到。自家从未听说过这太乐署博士的职务,所以想要请大郎解惑。为何是太乐署博士,又要跑去太常寺报到呢?”

“太乐署博士?”

李逸风一怔,接过那敕命,仔细看了一遍。

没错,这的确是官家敕命。

有宋以来,为防止有人假传圣旨,所以圣旨上都会留有极特殊的标志。这种标志,只有官家子弟才明白,至于玉尹这种出身的人,断然是不可能知晓其中奥妙。

李逸风的脸色,旋即变得古怪起来。

“太乐署,便在太常寺下。”

玉尹恍然大悟,忙问道:“那太乐署博士又是什么?是几品呢?”

李逸风的表情更加古怪,慢慢把敕命收好,还给了玉尹。

他揉了揉鼻子,好半天才轻声道:“小乙,是不是得罪了官家?”

“啊?”

“或者说,你有得罪过什么人吗?”

玉尹一脸茫然,看着李逸风道:“大郎这话是什么意思?”

“便把话说明吧,你刚才问我,这太乐署博士是几品,我倒是知道……太乐署博士,无品。”

“啊!”

这时候,有使女奉来茶水,李逸风摆手,示意使女退下。

“太乐署是太常寺下辖一司,掌钟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