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时行- 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施老太公,原本是不太愿意离开杭州。

但是在施全的劝说下,最终改变了主意。

“父亲。你我一家,而今在杭州已是反贼,此生恐怕难以平反。

玉都监说的好,人挪活,树挪死……既然这样,倒不如去西北闯荡一番。再说了,此去西北,孩儿也是为了日后的前程。玉都监说了,以孩儿这身本事,再加上鲁虞侯的提携。或许做不得大官,但怎地也能混上一个官身,岂不是光宗耀祖?”

施老太公闻听,也觉着施全说的在理。

更何况,施全兄弟去了西北。还可以做武官……

这对于施老太公而言,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要知道,他当初想方设法让施全在衙门里做事,不就是为了有个前程吗?武官,虽算不得入流,也总好过胥吏。

于是。施老太公再与族人商议之后,决议举家迁往西北。

杭州的祖产,是拿不回来了!

不过施家在杭州累世经营,虽非名门望族,也算是大户人家。田地是没了,那些房产也拿不回来。可这手里或多或少,还存有一些银两。零敲细打的算下来,能有几千贯之多。西北地广人稀,倒也能顾住生活。更何况,玉尹可是说了,准备开启西州商路。施家虽若能趁此机会插手进去,说不得还能获得丰厚收益。

就这样,施老太公带着一家人,便随着武松一起前往西北。

西州商路任重而道远,玉尹也清楚,这其间必然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不管怎么说,总要尝试一下。但愿得余黎燕还记得自己,还记得当初陪她一同渡过难关的玉小乙。

再说了,任老公也说过,余黎燕在西州的处境很困难。

若能打开西州商路,不管是对余黎燕还是对玉尹,都会是一桩极大的补益。玉尹也相信,余黎燕不会拒绝。以余黎燕的聪明,又怎可能看不出这里面的好处呢?

这里面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处理,但最关键的,还是和余黎燕取得联系。

一切,似乎都很美满。

黎家已经开始收拢玉尹所需要的物资,而远在开封的柳青,也在积极准备,等待着时机成熟。

可就在玉尹意气风发,准备要大展拳脚的时候,李梲却突然跳出来,安排了一桩事务。

原来,为了讨好官家,特别是在交出兵权之后,李梲加大了花石纲的征收。

近五十万贯花石纲已准备妥当,准备即日送往开封。不过,再出了之前蔡京生辰纲一档子事情后,苏州宣抚司不愿再派兵押解花石纲。这是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花石纲送到了开封,九成功劳归于应奉局;若花石纲在路上发生了问题,那么九成罪责,便归于宣抚司……那苏州观察使也不傻,怎可能为他人做嫁衣裳?

你们应奉局便有兵马,何不自己押送?

李梲本不想让玉尹插手其中,可苏州观察使既然拒绝了,便只能派玉尹负责押送。

说起来,这原本便是玉尹的职责!

玉尹得到消息,倒也没有拒绝。

这一来,他没有拒绝的理由;二来,燕奴分娩以迫在眉睫,玉尹也想要趁此机会,返回开封探望。

所以,在得到了李梲手令之后,玉尹二话不说,便点起了兵马。

这倒是让李梲对玉尹的感官好转许多。

这厮虽说得了兵权,但做事倒也爽快,没那许多的麻烦……

就这样,玉尹尽起应奉局兵马,统共千人之数,准备返回开封。一听说要回开封,陈东赵不尤高宠等人,都非常高兴。离开东京,也半年多了,若说不想念,绝对是骗人。更不要说高宠还有老母留在东京,他这思念之情,也就更加炽烈。

宣和七年六月二十八日,玉尹率部离开杭州,押解着五十万贯花石纲,回转开封。

这一路上,兵马浩浩荡荡,倒也还算顺利。

期间倒是遇到了几支小股的盗匪骚扰,也都被玉尹当作练兵,摧枯拉朽般的击溃。

七月中,大军顺利抵达南京应天府,也就是后世的河南省商丘。

这应天府,建于大中祥符七年,至今也有一百一十年的历史。抵达应天府,也就算是安全了。虽说距离东京开封府还有几日的路程,但总算是离家越来越近……

玉尹归心似箭,本欲直接赶路。

可是见儿郎们一路奔波,着实有些疲惫,便使赵不尤持令牌先行赶路,以方便通知前方关卡让路。他命令兵卒,在应天府外扎营。自己则领着陈东何元庆吉青三人入城拜见了南京留守,应天府尹。当晚,四人便在应天府的官驿之中休息。

那应天府尹待玉尹也还算客气,言语间更多次提到黄裳。

这也表明,他和黄裳的交情不差,所以对玉尹,也是颇为照顾。

一般言,似玉尹这等武官,他堂堂应天府尹不必接待。不过因为和黄裳的交情,这位南京留守还是设下了酒宴,为玉尹接风洗尘。酒宴过后,玉尹回到了官驿。

许是这一路劳顿的原因,他回到官驿,便早早歇息。

睡到夜半时,玉尹被一阵喧哗声吵醒。

隐隐约约,他听到何元庆在外面与人争吵,便急忙披衣而起,快步走出了房间。

“元庆,何故吵闹!”

玉尹站在门阶上,沉声喝问。

陈东这时候也被吵醒,一脸迷糊的走出房间。

就见这庭院门口,一个家仆打扮的中年人快步上前,“非是小底打搅都监的好梦,是我家老爷派小底前来,说是有要事,要与都监说明。”

看打扮,这家仆应该是应天府尹的家臣。

这么晚了,跑来把自己叫去,难不成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玉尹突然激灵灵打了个寒蝉,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念头……而今已是七月中!该死,我怎么把这件事给忘记了?莫非……

他连忙道:“且稍候片刻,我换了衣服,马上过去。”

玉尹说罢,便返回屋内。

陈东也追了进来,“小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你这脸色,怎地这般难看?”

“我还不敢肯定……少阳可还记得,当初我与你说,宋金之战,只在这一两年吗?”

“啊?”

“我突然有一种预感,虏人怕是与我大宋,开战了!”

陈东目瞪口呆,看着玉尹,久久说不出话来。

玉尹迅速换了官服,“少阳,你随我一同过去……但愿我是胡思乱想,也许并非是另有事情,所以才这么晚召唤。”

陈东闻听,不敢犹豫,连忙回屋换了衣服。

两人匆匆忙忙赶去了应天府,一进大厅,就见应天府尹迎上前来,一脸的慌张之色。

“小乙,出大事了!”

“甚大事?”

“刚接到东京快报,虏人以当初张觉事变为由,撕毁盟约,与我大宋开战……完颜宗望自平州出兵,完颜宗翰自大同出兵,兵分两路,正直逼我太原与燕山两地。”

玉尹闻听,脸色顿时大变。

而陈东更是面色苍白,扭头向玉尹看去。

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这一回,又让小乙猜对了!

【卷四终】

卷五 靖康耻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卷五 靖康耻 第250章 有女玉如

靖康,终于要来了吗?

玉尹抿着嘴,一句话也不说。

那阴沉的脸色,直让周遭众人一个个噤若寒蝉,便是与他最为近亲的高宠,也不敢开口询问。

最终,还是陈东过来,轻声道:“小乙,不必如此。

且不说虏人方出兵,尚未交锋,便真个交锋,我大宋也未尝会输。燕山府屯兵数十万,更有童贯坐镇真定府。几十万大军,难不成便真个抵不住那区区的虏人?”

玉尹,却在心中苦笑。

没错,我大宋屯兵数十万与北方,可能战者有几何?

燕山府的郭药师,早已经和女真人眉来眼去,偏官家对此人深信不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历史上,便是此人手握重兵,在女真人到来之后,率先投降,而后为女真人出谋划策。这个人,早在张觉事变之后便有了贰心,却没有真个怀疑。

至于童贯……

玉尹倒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此人在西北时,不管怎样也确实打了几次好仗。但若说这家伙是真好汉,纯粹乱说。说到底,童贯只是个太监……倒也不是玉尹看不起阉人,但却不认为童贯,真个便有胆量和虏人交锋。而在历史上,童贯在面对女真人的攻击,几乎未有一战,便匆忙逃回开封。玉尹清楚,陈东也知道,童贯绝不是可以信任之人。

但不这么说,还能怎样说呢?

“且先回了东京。看情况再说吧。”

玉尹一催胯下暗金,就见暗金猛然提速,迅速回到了队伍之中。

陈东心里也是格外沉重,在思忖良久后,只能叹息一声,忙唤上众人,各自回归本队。

天边。泛起鱼肚白的亮光。

只是有一丝阴霾笼罩,显得有些阴沉……

+++++++++++++++++++++++++++++++++++++++++++++++++++

宣和七年七月二十一日,玉尹率部抵达东京。

这一路上。可谓是日夜兼程,抵达东京时,应奉局兵马。也已经是疲惫不堪。

女真人发兵南下的消息,还仅止是在上层流传。底下的百姓虽听到了一些风声,却不甚清楚。

时隔八个月,玉尹再次回到东京时,开封府依旧是繁华喧嚣。

今年是一个丰收年,特别是京畿路风调雨顺,乍一看颇有些国泰民安的气氛。坊巷间,被喜悦之情所充斥。据说今年中秋,官家打算开设琼林苑,要与百姓同乐。

却不知道。此时徽宗皇帝是否还有这种兴致。

至少在玉尹看来,官家怕正在左右为难。

徽宗皇帝从来都不是一个雄主,但若说他卖祖求荣,却也不免有些过分。宋史的编撰者,元朝太师脱脱曾说过:赵佶做什么都可以。只不适合去做一个皇帝。

因为,这个人虽有权谋,可那柔弱的性子,并不足以担负起一个国家。

玉尹回到东京时,已错过了燕奴的分娩期。

燕奴在七月初诞下一子,而那时候。玉尹方渡过大江,在前往开封府的路上。玉尹回到东京,把花石纲交接,安顿了兵马之后,便带着高宠与安道全,急匆匆赶回家中。

午后的观音巷,异常静谧。

当玉尹来到家门口时,正逢芮红奴出门。

见到玉尹,芮红奴惊喜异常,便想要开口呼唤。却见玉尹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示意她不要出声。

“九儿姐何在?”

“方才我出来时,九儿姐正在书房里。”

玉尹闻听,便笑了笑,挥手让芮红奴去做事。

他轻手轻脚的走进庭院,却见庭院里那棵大树郁郁葱葱,树荫下两排厢房里,静悄悄,没有半点声息。

自玉尹走后,这小院便冷清不少。

幸好还有高家娘子和芮红奴高泽民等人,倒也不缺乏生气。

燕奴在书房里……玉尹走进厅堂,循着那木制的楼梯,轻轻走上去。他来到书房门外,就见一个身材婀娜的女子,正背着身子,整理书案。玉尹直看得心头火热,强抑着内心里的喜悦,慢慢走到那女子身后,猛然张开手臂,一把抱住了她。

一双大手,便覆在两团丰腴上。

只是这手一放上去,玉尹便立刻觉察到了不妙。

燕奴的身材极好,许是习武的缘故,肌肤颇有弹性。胸不大不小,是那种极标准的桃形,玉尹的手刚好可以捂住。可这个女子的胸,明显要比燕奴的大……虽丰腴细腻,却又似乎少了些弹性。哪怕燕奴刚生了孩子,奶水很充足,也不该是……

玉尹吓了一跳,忙松开手退后两步。

而那女子,在遭逢这般袭击后,也发出一声惊呼。

只见她猛然回首,看清楚玉尹之后,先是露出一脸的惊喜,却旋即又一脸通红。

“小乙哥,怎地回来了?”

“你……”

玉尹也看清楚了那女子,同样目瞪口呆。

这女子,对玉尹而言,并不算陌生,赫然正是那李观鱼李秀才家的娘子,杨金莲。

“杨娘子,你怎在这里?”

“小乙哥……你何时回来了?”

玉尹话音未落,屋外却传来了一声惊喜的呼唤。

但见燕奴俏生生站在门口,正惊喜的看着玉尹。算起来,燕奴已经十八……在后世,这正是个花一样的年纪。可是在宋朝,十八岁的妈妈,这年纪已是不小了。

但说到底,她终究还是个孩子。

便是当了母亲,也始终是一个孩子!

不过。燕奴眼中还带着一抹疑惑之色,看了看玉尹,又看了看杨金莲,“金莲姐姐却是怎地?”

“这个……”

都怪红奴那小丫头,提供虚假情报!

玉尹嘴巴张了张,刚要解释一番,杨金莲已开口道:“小乙哥方才回来。把奴当成了九儿姐,吼了一声,却把奴吓到了。”

唔。这个解释,却有些合理。

燕奴立刻嗔怪道:“小乙哥怎恁不晓事,而今也算是有官身之人。怎可没有分寸,吓了金莲姐姐。”

“是啊,是啊……却是自家有些莽撞了!”

杨金莲脸上的红晕已经下去,神色也恢复了正常。

她轻声道:“此事也怪不得小乙哥,九儿姐莫要说了……说到底,还是奴不小心!

小乙哥方回来,想来也饿了。

奴这就去火上做些吃食……对了,昨日二姐走时还说,要奴去帮她做些针线活。待会儿奴做好了吃食,自去二姐那边。”

说完。她朝着玉尹微微一福,便俏生生走了。

玉尹站在那里,待杨金莲下了楼,才快步上前,来到了燕奴身前。

就见他一把将燕奴搂在怀中。而燕奴也一改之前的稳重,用力搂住了玉尹的腰身。

两人都没有开口,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

好半天,燕奴才从玉尹怀中挣扎出来,一脸喜色道:“小乙哥,快来看看咱们的女儿。”

女儿?

玉尹到现在。才知道燕奴生了个女孩子。

不过,他并没有感觉到失望,毕竟从后世重生而来,在他脑海中,男孩儿女孩儿并无太大分别。都是自己的孩子,又有什么值得去纠结。听燕奴这么一说,玉尹便立刻兴冲冲的随着燕奴出了书房,来到一旁的卧房里。原来,燕奴先前是在和杨金莲整理书房,却不想女儿突然哭闹,便过去哄了一会儿,才闹出了误会。

女儿,白嫩嫩,小脸红扑扑。

正闭着眼睛,睡得很香甜……

玉尹跪坐在床边,看着睡梦中的女儿,忍不住伸出手,拂过了女儿的脸颊。

“小乙哥,你看她像谁?”

“自然是像九儿姐,若真个似我,怕就要出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