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步步生莲-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浩微微一笑,牵起他的手,拉着这个寂寞的,很容易为了一点小小满足而快乐的小东西走上一个高坡,并肩看着那条火龙似的长长队伍,然后转向东南方向,把他抱起来,指着远处道:“狗儿,你看那边,我们会走很远很远的路,过一条很宽很宽的河,然后到一座很大很大的城池里去。

那座城池叫开封。当整个天下所有的国家都进入黑夜之后,那里的灯火却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多,那座城,是全世界第一座不夜之城。那座城里的人烧火做饭是不像咱们一样用柴火的,而是用一些黑色的石头。你说好不好玩?

最好玩的是,每天晚上,那里都有许多许多,比咱们现在还多十倍的人,穿着鲜艳的衣服,走在热闹的夜市上,到了那里,你永远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寂寞,哪怕你天天都只能晚上出门,一样会看到集市、店铺、酒楼、茶馆彻夜开张,和白天一样。在那里,你可以找到很多很多的朋友,再也不用你娘陪着你,提着一只灯笼,走在寂静的村子里,一个人半夜去爬树……”

狗儿忽闪着一对大眼睛静静地听着,眼睛里越来越亮,他轻轻地问:“大叔,那儿……就是大宋么?”

杨浩一只手臂抱着他,他那瘦小的身子轻的就像一只猫儿毫不吃力,杨浩微笑道:“是的,那儿就是大宋,普天之下最富饶的地方。”

“那……大叔为什么不去那里住下呢?”

“呵呵,那里虽好,可是大叔还有很多事要做呢。等大叔了了在这里的心愿,也许……会去那里定居的。”

杨浩的目光慢慢转向东方,笑容渐渐消失,眼睛朦胧起来:老娘杨氏、大良哥臊猪儿,还有那惹人疼的罗冬儿,那一副副鲜活的面容,好像在夜空中一一浮现,正在向他微笑着……

他吸了吸鼻子,止住了自己的泪水,怀里的这个孩子,虽然永远只能活在夜幕下,但是他童稚的心灵从来不曾染过尘埃,杨浩不想让他知道世上还有那么多残酷的事、丑陋的人……

狗儿被送到了他的母亲身边,也许是因为周围有太多的人,是他一辈子都不曾见过的这么多的人,也许是因为杨浩今晚告诉他的关于外面世界的那番话,他兴奋的睡不着觉,一直拉着母亲的手,向她学说着杨浩告诉他的一切。他很骄傲,因为他现在知道了许多许多母亲不知道的事情,他比自己的娘还有见识。他知道这天下很大,乘着车骑着马也要走很远很远,他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要过一条很宽很宽的河,他还知道河那边有一座城,是整个天下唯一一座晚上像白天一样热闹的城市,到处都是灯火,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多!

他眨着眼睛,看着天上闪闪的星辰,心想:“那不就和神仙住的天宫一样了么?”

“对了,娘,还有一件大事呢,我现在有名字了,是杨浩大叔给我起的名字。娘,娘?”

小家伙坐起来,嘟起了嘴巴,因为劳累了一天,马大嫂随意地应付着他的言语,此时竟已沉沉睡去了。

晚上,才是他的世界,只有晚上,才是他最精神的时候。他没有睡意,一个人站起来,跑到篝火堆旁,从篝火里抽出一根燃了小半的树枝,挥灭火焰,就在火堆旁,歪着脑袋兴致勃勃地写自己的名字:“马燚,四个火,大叔起的名字真是好听。”

“啊,啊……”那个睡的像死猪似的道人不知何时坐了起来,打着哈欠道:“小女娃儿,人家送你个名字就这么开心啦?你可要小心喽,这天下啊,有许多坏人呢,别被人把你哄去卖啦,你还欢天喜地帮人家数银子呢。”

“睡觉吧你,走路都会打瞌睡,现在你倒精神了,杨浩大叔是好人,才不会害我呢。你说杨大叔的坏话,我不理你!”狗儿说完,负气地一扭身背对着他,又在地上写起了自己的名字。

邋遢道人嘿嘿一笑,重又躺下,枕着手臂翘着二郎腿儿看着星空,神色却变得古怪起来:“老道修了一辈子道法,还是头一次见着这样的奇事,既遇到了这样的奇人,老道不妨随他行去,看看此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说不定老道能因此能得窥天机呢。纯阳子那老妖道,嘿嘿,就让他在关外多等几日吧,他都活了这么久了,总不会说死便死,眼前这个杨都监,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奇人呐。”

※   ※   ※

天刚亮,士兵们就催促大家起身,吃过早饭启程上路,每日的行进过程是枯燥无味乏善可陈的,连士兵们都麻木了。无论前后,都是茫茫的旷野,这里的土壤似沙似土,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些贴着地皮生长的矮小灌木,一路行来,偶尔看见有几只野羚在山野间吃草,也被这大队人马惊动,跑得不知去向。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日上三竿时,人人挥汗如雨,连骑在马上的士兵都有些受不了了。杨浩和程德玄并肩站在路边,手搭凉蓬向远处看着,说道:“程大人,再这样下去,白天没办法赶路呀,你看如果白天找个遮阴的地方让大家休息,夜晚赶路怎么样?”

程德玄道:“几万人马,夜间怕是看顾不过,尤其是妇人老人孩子,还有些人患有眼疾,夜晚看不见东西,说起来容易,真要夜间行军,训练有素的军队还成,这种乌合之众……”

他刚说到这儿,忽的有人惊呼起来,那惊呼声好像传染一般,迅速汇聚成了一股巨大的声浪,程德玄刷的一下拔剑出鞘,四顾喝道:“出了甚么事?”

一名士兵指着天空,惊讶地大呼道:“大人,快看,快看,天上,是咱们的人马。”

“甚么?”程德玄仰头看去,只见白茫茫的天空中一阵波动,一副有些模糊的画面渐渐清晰起来,那画面是活动的,巨大的,扯天盖地。占据了画面三分之一的是一道山梁,从山梁望下去,是无数的宋军和契丹族的勇士在忘我厮杀。那景像太鲜明了,就像发生在他们眼前的一场大战,残酷、惨烈,却没有一点声音,所以也更显得诡异。

“海市蜃楼!”杨浩惊叫出来,程德玄本来也有些惊怔,听他一喊,不由暗叫一声“惭愧”。海市蜃楼这种奇象他曾在古藉中见过记载,但是亲眼看到这还是头一次,所以方才一见竟也有些失神,还道是什么妖物作祟,幸好不曾说些什么,要不然倒显得自己孤陋寡闻了。

可是那些士卒,尤其是那些百姓,大多却是不知海市蜃楼为何物的,有些百姓惊叫着“天兵天将”,便匍匐在地磕起头来,许多士兵也张慌失措,指着天空大叫:“我们的人马怎么在天上?还有契丹狗,出了什么事?”

程德玄蹙眉喝道:“镇静,大呼小叫成何体统。”可是他能喝止的,不过是身边几个人,一条长蛇似的队伍,到处都在惊呼喊叫,哪里能制止得来。

杨浩仰着头,目不转睛地抬头看着,不知那海市蜃楼的奇景什么时候就会消失。天幕上,契丹人正在逐步占据上风,宋兵在一步步退却,抛下无数尸首,画面始终是从山梁上向下俯瞰的,就像一个人站在那儿,看着山谷中、山腰上双方大军的生死拼搏。

忽然,一面大旗缓缓地倒下,大旗就是矗在山梁上的,所以这面大旗一进入画面,便笼罩了整个天幕,整个天空中都是那面杏黄边的宋字大旗,大旗缓缓倒下,便见无数的契丹人手举弯刀像狼一般朝山上奔来,然后一只凤头战靴重重地踏在那面倒下的旗帜上,一个身影慢慢闪现,占据了整个天幕。

先是苗条的背影,然后她慢慢转过身,只见她身穿着鱼鳞锁子甲,腰系八幅绣凤战裙,胸前一方亮闪闪的护心宝镜,兜鍪、护项皆饰银狐尾,头顶银盔一束雉羽飘扬,肩上睚眦吞肩兽,后衬半壶雕翎箭,那柳眉杏眼,樱桃小口,双眉之间一点朱红,妩媚中自有一股凛然不可欺犯的威仪。此刻,因她站在近处,真是脚踏大地,头顶雉羽直抵苍穹,象极了法天象地的神界大圣。

许多百姓唬得连连叩头,直呼“观音娘娘显圣”。

只见这位女将一双秋水似的明眸似乎眺望着远处的什么,她微微一笑,把手一挥,许多契丹勇士便扑上山来,如狼似虎地向前纵跃而去。

天空中又是一阵气纹波动,那个妖娆女将的影象开始扭曲起来,依稀还能看到向前扑去的契丹勇士队型一阵杂乱,紧接着便是火光,天上着了火,把整个天空都烧红了,滔天烈焰吞卷着一切,那个妖娆且不失英武的女将也渐渐消失在火光中……

程德玄长长吁了口气,转首笑道:“杨都监真是好见识,我于古藉之中,也曾见过这样的记载,据说世间有大蜃,能吞吐云雾,幻化亭台楼阁,人物车马,方才你我所见,想必……杨都监,你怎么了,脸色怎么这般难看?”

杨浩铁青着脸色道:“程大人,这海市蜃楼,其实并非蜃妖吞吐幻化而成,而是天气炎热,气浪蒸腾于空,便像一面镜子,把一个地方的景像倒映于空中,投射到另一个地方被人看见。”

程德玄奇道:“喔,竟是这个原因么,杨都监真是博闻,程某还道……”一句话没说完,他的脸色忽地变了:“杨都监,你是说?”

杨浩沉声道:“不错,方才天象所演,都是真的,而且……它刚刚正在发生。”

程德玄脸色攸然大变,神情凝重地道:“杨都监,你是说……我军败了?”

杨浩微微摇了摇头,说道:“未必,应该说……我军退了。”

程德玄微微一怔,便明白了这一字之别意味着多么大的不同,败是迫于敌人武力被动退却;退是完成阻击任务主动转移,两者岂可同日而语。然而,杨浩怎么知道宋军是退而不是败?

他惊疑问道:“杨都监,方才在海市蜃楼中所见,我军明明溃败,你说我军是退而不是败,依据何在?”

杨浩道:“就凭天上的那场大火。”

“火?”

“不错,这火从何而来?契丹人没有理由放火,在稳占上风之时,大火并不利于他们进攻。那么这火便是官家让放的了,目的何在?阻敌而已。你看那粮食,本非易燃之物,却烧出这般气势,必然是泼了油的。若非我军已有心退却,而是战阵之上仓促败北,哪里能烧出这么一片泼天大火?”

程德玄受他一言提醒,不禁大喜道:“不错,不错,杨都监所言甚是。既然我军乃主动退却,想来伤亡损失是不会大的。”

杨浩叹了口气道:“可是……我们这几日行程却实在不快,除非契丹人不肯追来,否则……只消派一支轻骑,咱们却往哪里走呢?”

程德玄一听顿时呆立当场,满腔喜悦尽皆化为乌有……

第四卷 夺此千竿一池碧 第013章 仓促一战

移民大军顶着烈日在拼命地行进,顾不得百姓的抱怨,士卒们亮出了刀枪,用武力强迫着他们行进,拿出吃奶的劲儿拼命地行进。现在,是只能靠拳头讲理的时候了。

人人挥汗如雨,就连骑在马上的程德玄和杨浩都灰头土脸一身狼狈,然而就是这样紧赶慢赶,第二天中午他们还是被契丹人的先锋铁骑追上来了。

正午刚过,车队刚刚吃过午饭,正急急向前赶路,忽见空中飞鸟甚急,掠过他们头顶向前疾飞,杨浩勒马回头,手搭凉蓬向远处望去,只见地平线上出现一个黑点,黑点迅速变大,渐渐看清是一支骑兵队伍正疾驰而来。

杨浩攸然变色,大叫道:“不好,契丹人果然追来了。”

追来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宋军,但是这么热的天,不止人受不了,便是马也受不了,如果后面是宋军骑兵,他们没有理由这样狂奔疾驰,所以这时虽还看不清那支人马的服饰形貌,已可料定他们必是契丹人无疑了。

程德玄这时也看到了追兵,立即拔剑大叫道:“快,快,飞速前进,号令所有人马上前进。能丢下的全丢下,慌甚么,你、你、你……胆敢乱跑不听号令者杀无赦!”

程德玄初次负此重任,惊慌之下拔剑在手,语无伦次地下着命令,后阵策马驰来一人,虽天气炎热,此人仍是衣甲整齐,他疾驰到程、杨两位钦差面前,朗声说道:“两位大人,咱们不能再走了,除非丢下这些百姓,否则咱们根本不可能摆脱追兵。此时再亡命狂奔,势必阵形大乱,兵士亦胆气尽丧,不敢抵抗,那就大势去了。以末将看来,这是契丹人的一支先锋人马,其兵虽锐,人却不众,我们未尝不可一战,如今须得赶紧排兵布阵以迎之。”

这员小将人生得俊朗,一身甲胄更显英武。因为天气炎热,他白皙的脸上一片潮红,隐隐泛着汗渍。杨浩一看,认得此人叫罗克敌,官至军都虞侯,统帅这两千禁军人马。军都虞侯乃军都指挥使的副手,在厢、军、营、都四级军队编制下,已是军一级的高级将领了。因他隶属禁军,直归程德玄辖制,所以杨浩与他交往并不甚多。

程德玄喝道:“敌骑飞奔如虎狼,我们有五万百姓做累赘,如何能与之一战?罗军主,你听本官吩咐,速速带兵阻挡敌军,本官与杨都监带人赶路,能带出多少便带多少,总胜过停下来坐以待毙。”

罗克敌急道:“大人,这里地势开旷平坦,末将纵然领兵迎敌,敌军未必便肯乖乖听我摆布,若敌骑绕过我的战车自侧翼攻击百姓,那时谁能挡住这虎狼之兵?大人,现在只能收拢人马原地备战,再也行不得了。”

杨浩立即表态,高呼道:“程大人,下官以为,罗军主所言甚是,如果我们一味奔逃,整个队伍都将拖成一条长蛇,一旦被契丹人段段切开,便只能任由他们宰割了。如今看来,契丹先锋人马并不甚众,不如依从罗军主,与之一战,或有可为。”

杨浩没领过兵、没读过兵书,但是他有识人之明。程德玄博学多才不假,但这并不代表他精通兵法,战阵经验丰富,尽管在杨浩心里,也像程德玄一般,一见契丹铁骑追来,本能的就想逃走,逃的越快越好、越远越好,但他相信行伍出身的罗克敌所言必有他的道理,自己不懂不代表人家说的不对,这种时候,与其把希望放在书生出身的程德玄身上,不如押罗克敌一注。

罗克敌哪知道这位杨钦差此时竟如关扑押注一般,只是急病乱投医,把那一注押在了他的身上,他还道这个连升三级的官儿颇有见地,不禁钦佩地看了他一眼。

程德玄眼看追兵越来越近,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