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刺刀1937-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永看着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情报头子,微微笑了一下。

“蒋介石的配剑”、“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最神秘人物”、“中国的希姆莱”……

放在这人身上的外号,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但无论别人怎么称呼他,也都无法掩盖他在间谍方面的才能和在抗战时为中国做出的贡献。

“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戴笠的情报人员在活动”。

缅甸、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福摩萨、暹罗、马来半岛、南太平洋群岛、锡兰、印度等等地方……

他非常反感外国人,而且很不情愿见到外国人,因此能见过他的外国人很少,也正是这样才赋予了他种种神奇的故事。

郑永觉得自己有些庆幸,这个起码目前看来还是自己的朋友……

第二百五十九章 宋美龄

“迩者暴力,更肆贪黩,分兵西进,逼我首都,察其用意,无非欲挟其暴力,要我为城下之盟。

殊不知我国自决定抗战自卫之日,即已深知此为最后关头,为国家生命计,为全国人格计,为国防信义与世界和平计,皆无屈服余地,凡有血气,无不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心。

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本必死之决心,以其热血与土地,凝结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离,外得国际之同情,内有民众之团结,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之目的。”

这是南京国民政府迁都告示。

而随着这张告示一起传出的消息,是国民政府委任郑永为第三战区总指挥,首都卫戍司令,保卫南京安全。

这一任命一经传出,一下稳定住了原本动荡的人心。

郑永,奇迹将军,不败军神,中国军人中的传奇。

有他在南京一定能够守住,动荡的军心民心似乎一下稳定了下来。

郑永对于中国的军民来说,已经成为了胜利的象征;在军民们的心中,他就是胜利的希望。

但这也产生了副作用,那些原本准备撤离南京的民众们,一下变得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

有郑永在,南京就一定可以守住,为什么还要离开自己的家园呢?

无论政府再如何动员,那些已经收拾好行囊的民众们,却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甚至于连那些原本组织南京撤退的官员们,也逐渐变得懒散起来,现在在他们看来,原本岌岌可危的局势现在也变得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前面有不败的郑永在,有111师在,日军人绝对打不进南京。

不管是普通的老百姓或者是民众,他们不会去想像,难道仅仅靠一个111师就能够抵挡住汹涌而来的日军吗?

他们唯一所想的,就是111师就是胜利的象征,111师就是国民政府军的全部……

“国民政府已委任新任陆军二级上将郑永将军指挥南京保卫战是宜,至此日军前进之步伐必将于南京城前,于国防线前而终止。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每每得逞,皆因我国军队无得力将官指挥,致使国土沦丧,军队败阵,国将不国。

然日人每遇郑将军者,势必损师折将,寸步而不能进。如沈阳、如冷口关、如上海,此俱为郑将军指挥有方,所部士兵英勇杀敌而至。

眼下国民政府并军事委员会以郑将军为帅,指挥保卫南京,南京无虞,民众无虑,此为政府近年之最大妙招,拱卫南京之最英明决策……”

这是《申报》于军事任命当天即加印的一封特刊。

全文热情洋溢,不见丝毫往日的沮丧,仿佛从这道任命下达之始,日军的军事行动已经失败,日本对南京的野心已经被彻底粉碎,南京已经固若金汤。

军心、民心从这时候开始已经被提升到了极至……

而在这个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却最大程度激发起了前方备战官兵的士气。

就在上海沦陷之后,南京的达官贵人们纷纷撤退的时候,中国第一夫人宋美龄,仍然稳居南京城。城东中山陵园深处,树木葱茏中坐落着一个大花房。

仅仅从外表看,这花房普普通通,但里面数间小屋却装饰得仍不失奢华,宋美龄一直避在这里陪着蒋介石,稳定着南京乃至全国的军心、民心。

日本人的飞机似乎无孔不入,林木深处的这些花屋虽不似黄埔路官邸显眼,却也屡有险情。

一次,日机空袭将几十米外的一座同样的房屋夷为平地,宋美龄为此曾惊出几身冷汗。

宋霭龄为自己的小妹担心,离开南京前偕孔令俊亲来劝宋美龄随孔家先去武汉。宋美龄前思后想,婉言谢绝,坚决不走,她对宋霭龄说:“为了国家大事,我一定陪他在一起,很多场合里能帮助做些事。对私是给他精神上的安慰和信心,对公则是我们俩人都在首都,能安定人心和军心。”

宋美龄确实是个关心蒋介石的内、外助,她具备作第一夫人的诸多品质。

当初蒋介石更多地是看中了她的这些长处,才促成了这桩政治婚姻。宋美龄作了第一夫人后,也更注意自己的修养和言谈举止,尤其在公开场合。

如今大战爆发,在关乎国家、民族以及蒋介石统治大业的生死问题上,她自然会掂量出轻重来。

对外,她除惜助自己受过西方教育、有一口流利的英语而大打外交牌外,探望慰问前线官兵,尤其伤兵是她从事最多的工作。

在一般的国军军官兵的眼里,这位温柔雅致的第一夫人不但像上帝派来的使者,更多的对她有一种对待圣洁母亲的情愫,虽然她对那些大兵未必有这样的感情。

在南京保卫战开始的时候,宋美龄走下了中山陵,在澳大利亚顾问端纳及一名副官的陪同下,前往吴福线之主阵地看望即将和日军展开血战的官兵们。

她像往常一样穿着一条蓝色羊毛便裤,一件衬衫,外人一眼不易看出她的身份。这是她的工作装,每次步出深宅,尤其是到一些军营和市民之中,她不愿过于炫耀,这会在无形中拉开她与被访者的距离。

但衣着虽然朴素,但她所乘的那辆马力极大、速度极快的高级轿车,仍能显示出她不同凡响的身份和气派。她的车后还紧跟着一辆,里面坐着另一名副官。

当这车子驶入危险区的时候,众人开始留意天空,观察日本人的轰炸机。

既要快速行驶,又要注意空袭,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司机的注意力,而司机作梦也想不到会发生意想不到的车祸。

下午三点的时候,几架轰炸机飞到上空,小车陷进了路边的凹地。司机加速,但前轮撞到一块凸地,车被弹回一大段距离。

在一般情况下,小车这时是可以重新掌握方向的,但不巧,前轮又撞到一块凸地上,于是整个轿车翻出公路,车里的人从后座中被甩了出来。

宋美龄和副官的身体瞬间在端纳的面前飞掠过去。

端纳摔倒在翻倒的小车旁,有些战栗,但却没受伤。他赶紧站起身,立即赶到宋美龄身边。只见她躺在一个泥潭里,一动不动,身上满是泥泞,四肢瘫软,但似乎没有擦伤,尽管脸色像纸一样白。

端纳把宋美龄拖出泥潭,弯下身听她的呼吸正常,因而断定她还活着。

“夫人!”端纳大声叫了起来:“夫人!”

这时,一群农民从附近聚拢来。第二辆车上的副官也赶到现场。

这时宋美龄微微动了动,呻吟了一声。端纳即刻站了起来,把手放在她的腋下,扶她站了起来。

端纳一下变得兴奋了起来:“你没事,你能走。咱们去找个住舍。”

在端纳和副官的帮助下。宋美龄被搀着朝一家最近的农舍走去。走到一家农舍门口,端纳把宋美龄装有衣服的手提包交给她,劝她去换一换。宋美龄单独一个人时,差点又险些昏过去。

端纳在门外等了一会儿,经验告诉他不能闲呆着,他必须在精神上继续给她压力,让她紧张起来。于是端纳使劲地敲门,催她动作快点。

计划显然被冲乱了。当宋美龄再次坐到车里,考虑下一步行动计划时,她的面色显得苍白,目光也有些游离,整个身子似乎因痛苦而在不断抖动着。

“我们现在这里,”端纳手里捏着一张地图,“如果你想回南京,我报高兴。但假如我们继续往前走的话,我们仍可以在进入阵地之前视察一下士兵,时间很非常的充实?”

宋美龄考虑了一下,决定继续去原定应该去的地方。

轿车又起动起来,这次开得慢了些。宋美龄静静地坐在车子里,听着自己的呼吸,想看看身体什么地方出了毛病。过了一会儿之后突然惊恐的说:“我不能呼吸,一呼吸就痛得厉害。”

经验丰富的端纳一听宋美龄这么说,很快就判断出宋美龄很可能是肋骨断了。

第二百六十章 中国不会亡!

“好,派你来看来是派对了。”

郑永脸上露出了最近难得见到的笑意,接过一把工兵铲铲了一下阵地,顺手交还给了士兵:“王师长,辛苦了,国防线事关保卫南京大局,贵部动作迅速,颇有效率,我将向上峰为你请功。”

王甲本笑了一下:“司令,你们在上海和日军浴血苦战,我们在这虽然累点,但起码不用送命,请功是绝对不用的……”

说着,叹了口气:“不过,这次我得罪的人真的多了,刚来的时候,那些个士绅没有一个愿意配合的,后来眼看时间一点点过去,我实在急了,直接枪毙了两个最顽劣的……”

“天塌下来我帮你顶着。”郑永苦笑着说道。

这事一到南京的时候就听过了,王甲本但是是真急了,枪毙的那两个人,家里都有人在政府里坐在有权有势的位置上。

王甲本也是给自己惹了塌天的祸,要不是抗战正紧,要不是他是最得委员长宠爱的郑永的部下,只怕他这师长的位置能不能继续坐下去真的不好说了。

中国人那么多,土地那么大,如果人人都能够抛弃这些个人恩怨,精诚一致,团结抗敌,那日本又怎么敢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

各路军队正在进入各自划定的阵地,以阻击日军前进,第一阶段的阻击战将以九十八师等受损状况相对较小的部队来完成。

正在视察着阵地,忽然看到宋美龄的副官匆匆而来,他和郑永也是老相识了,见面也没有寒暄,低头在郑永耳边低低私语了几句,顿时让郑永面色大变。

“快让弟兄们准备,夫人来了。”郑永简单交代了句,急忙和副官一起离开。

王甲本怔了一下。

夫人?委员长的夫人宋美龄?

眼下战火纷飞,日军正在向南京逼近,这个时候有点权力的人都已经撤离了首都,逃往重庆,而身为国母的蒋夫人,竟然来到了前线?

郑永心里的诧异并不比王甲本小多少,按理说夫人明日就应该离开南京了。自己昨日还去委员长那见了下夫人。

果然看到宋美龄在端纳和几个随从的搀扶下,正异常艰难的向这走来,郑永心里“咯噔”了下,难道夫人受伤了?

“来的时候遇到了敌机空袭,车子翻车,夫人,夫人估计断了几根肋骨……”看了看周围,副官小声说道。

“糊涂。”郑永低低骂了一句:“眼下局势乱得一塌糊涂,日军随时都有可能进攻,夫人又受伤了,你们为什么不阻止夫人?”

副官脸上流露出了为难的神色:“郑司令,我们都劝过了,可夫人自己坚持要来。她说国军将士在前线浴血杀敌,她帮不了什么忙,但代表委座来慰问一下大家还是行的……”

正低声说话的时候,宋美龄已经来到了面前,郑永本是她的外甥女婿,当下也没有敬礼,赶紧搀扶住了宋美龄,小心问道:“夫人,伤得怎么样?”

“还好,恐怕断了几根骨头。”说这话的时候,宋美龄脸上一脸痛苦的神色。

“夫人,今天就不要去了吧。”郑永见宋美龄面色苍白,说道:“我让让人护送您回去,你这……”

宋美龄微微摇了摇头:“这是你们委座特别交代的,我来,等于委座来了,在此国家危亡动乱的时候,任何一点微小的事情,都会影响到军心士气,何况在保卫南京的关键时刻。”

郑永这时候心里真的有些感动了。

他曾经在书上见过宋美龄在炮火纷飞的战场,在肋骨断了的情况下依旧忍痛劳军的事情,但却没有想到会发生在自己的军队中。

“全体,集体!”郑永冷着脸大声说道。

当宋美龄出现在九十八师官兵们面前的时候,她没有让人搀扶自己。

官兵们能够很清楚的看到宋美龄脸色惨白,一颗颗汗珠因为强行忍受着的痛苦,而顺着她的额头流了下来,但她的脸上依然堆满了笑容。

她不断地举起手向士兵们轻轻挥动,但每挥动一次,总能看到她脸上的肌肉因为疼痛而牵扯到了一起。

“夫人,您回去吧!”

忽然,有一名中尉大声叫了出来。

这本是违反纪律的,但这时却没有任何一个上级长官去阻止,相反,越来越多的官兵跟随着这名中尉一起叫了出来:“夫人,您回去吧!”

“夫人,我们誓死保卫南京!”

“誓死保卫南京,誓死保卫国家!”

宋美龄的举动已经让官兵们为之感动,甚至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动员,他们已经看到了,夫人一定受伤了。

她很痛苦,但就算这样的痛苦也依旧无法阻挡住她脸上的微笑……

“谢谢,我代表委员长,代表政府谢谢你们。”宋美龄停住了脚步,微笑依旧挂在她的脸上,她微笑着对这些士兵说道:“你们知道,政府即将内迁了,但这不是避战,更加不是投降,而是为了更好的指挥全国军队抗战到底,为了最终打败倭寇。

委员长让我来这告诉你们,即便政府远在重庆,但依然和你们在一起,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如果有必要的话,委员长想亲自和你们在这并肩战斗。

你们保卫的是南京,是国家的首都,首都意味着什么?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你们每在这里多坚持一天,就为政府多争取到了一天时间,你们每在这里多坚持一分钟,就都争取到了国际社会的一分同情……”

说着,她看了一眼身边笔直站立的郑永:“你就是指挥着你们的郑永上将,一个年轻的,充满了传奇色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