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规划大宋-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清照的公开表白,让林星不再顾虑,哽咽着道:“李姑娘,我……”

李清照用手指按在林星的嘴唇上,道:“林大哥,不要叫人家李姑娘,叫我清照,好么?”

林星又重重地点了点头,嗯了一声道:“清照!”

李清照从怀中掏出一个香囊,递给林星,柔声道:“林大哥,这是清照为你绣的一个香囊,里面有一道平安符,你带在身上,可保你平平安安!无论去到哪里,看见它,就像看见清照一样。”

林星缓缓接过香囊,只见香囊上绣着两行工整的小字,他略一细看,轻轻地念了出来: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日归日归,岁亦莫止。

这是诗经中的一首《采薇》的开头两句,意思是说:薇菜采了又采,薇菜冒出了芽尖。征人不断想着回家,可是一年转瞬过去,仍未有归家之期。

诗中的思念牵挂之情,溢于言表。

林星再不能克制自己,张开双臂,深情呼唤道:“清照……。”

在那草长莺飞的季节,在那桃花树下,你是否和你深爱的人,深情相拥。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章 游击战争

书接上文。

宣威城,主帅大营。

林星站在长台前,俯瞰着台上有沙石堆成的地形图,上面摆着代表各种地形的标志,心中思忖良多。杭州军指挥使曹安,高邮军指挥使张奇辉,永康军指挥使罗辰恭敬地站在林星身后,等待着主帅的发号施令。

对于眼前的这个年轻主帅,三人都有各自的想法。

林星彗星般崛起于仕林,论施政能力,天下无出其右,但却从来没有带兵打仗。将一场决定宋朝命运的大战,交给这样一个战场新手,宋徽宗是否过于托大?

三人正心有所想之时,林星干咳一声,将三人的注意力拉回现实,只听主帅道:“来,三位将军坐下,我们慢慢商谈。”

三人依言坐下。

林星首先问道:“罗将军,你驻守宣威城多时,现在城中百姓情绪如何?”

罗辰连忙答道:“回大人话,听到大军赶赴宣威的消息,百姓深受鼓舞,现在三十万大军驻扎在城外,百姓更是放心,现在全城居民的情绪都很淡定。”

林星连连点头,颔首道:“淡定就好!淡定就好!千万不可有民变。”

说罢又问道:“张将军,现在西夏军的消息怎么样?”

张奇辉将收集来的情报汇合着说道:“回大人,西夏军听闻大军压境,不敢正面和我们大宋军队开战,连夜撤后,退避三舍,现在驻扎于百里之外的朝阳平原。”

林星点了点头,心中若有所思。

曹安试探着问道:“大人,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我们挟无敌气势兵临城下,正是大举进攻,一举拿下西夏军的好机会。是否尽快寻求决战?”

说着不动神色地看了看罗辰。

罗辰心领神会,忙附和道:“曹将军所言极是,现在我军将士正处在亢奋时期,士气如虹,兵强马壮,如果能速战速决的话,上可慰朝廷,下可告黎庶。”

林星摇了摇头,断然打断他们的建议,道:“不可!虽然我们大宋军队,无论从人数、装备、粮草和气势上,都远胜西夏军。但在战斗力一向上,却略有不足。西夏军骁勇善战,又不畏死,杀了战场,一旦杀红了眼,激发血性的话,胜负难料。更何况,就算能战胜西夏军,我始终认为,正面硬撼不是明智之举,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我历来不赞成。”

曹安闻言一愣,道:“怎么?大人不与西夏军正面硬撼?末将糊涂了,我记得出发之时,大人明明向皇上信誓旦旦说,要一战全歼西夏主力,现在怎么又改变主意了?”

罗辰和张奇辉亦是一脸好奇。

林星的嘴边溢出一丝深不可测的微笑,道:“曹将军,我只说现在不与西夏军硬撼,并没有说以后不与西夏军硬撼,我所等待的,是一个机会,一个一击必胜的机会!”

曹安感到林星话中有话,却有无法揣测,遂请教道:“末将愚钝,请大人明示。”

林星示意三人坐下,开始布置战术道:“其实我的战术很简单,就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游击战,第二个阶段是正面战。这两者有明显的先后顺序,不可颠倒。如今西夏军锐气正盛,我们不可与之决战,必须先经过游击战的消耗,将西夏军拖垮,到时候我们以弱胜强,自然可以大功告成。”

“游击战?”

“正面战?”

“大人,可否说得详细些?”

林星见三人七嘴八舌地发问,有条不紊地说道:“关于游击战,我一会再说。现在我先说一下部署,我把麾下三十万军队,分成两拨,一拨是五万人的游击部队,一拨是二十五万人的主力部队。其中,游击部队由张将军和罗将军率领,主力部队则由我和曹将军率领。”

说着指了指其中的一处山谷,道:“我已经察看过地形,此处名烈风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林深树密,最适合设伏。如果一切顺利,此处就是西夏军的葬身之地!”

他说话之时,身上陡然焕发出强大的斗志和无敌的信心,让人深受感染。

林星朗声布置道:“曹将军,你的任务就是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在烈风谷设伏。等待与西夏军的最后决战,在此之前,你不会有任何事情干。但你必须要保持军队的旺盛斗志,而且还要熟悉地形,构筑工事,请记住,烈风谷才是本次战役的决胜点,游击部队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后决战作准备的,这是决定大宋命运的一战,皇上和全天下都在等着我们凯旋的消息,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曹安闻言一怔,道:“我什么都不用做,就等着西夏军自投罗网?”

“不错!”

罗辰不解道:“西夏军岂会这么傻,乖乖地进入我们的伏击圈?”

林星好整以暇道:“问得好!这个就是游击部队的任务了!罗将军,张将军,接下来的时间,你们要引领五万兵马,负责拖垮西夏军。从东边拖到西部,从南边拖到北边,总之要竭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拖得西夏军筋疲力尽,只有这样,最后决战之时,大宋才能稳操胜券。”

张奇辉有些担忧道:“靠五万人去牵制西夏军二十万人?”

林星点点头,道:“不错!你们不用担心,我只叫你们拖,没叫你们正面硬碰。我这里有一个十六字方针,你们记住了: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只要你们牢牢记住这十六个字,就可以将西夏军玩弄于鼓掌之间!”

说着花了很长时间,来解释这十六字方针的具体含义。

三位将军听得啧啧称奇,不是发出惊叹声,都对这精髓的十六个字刮目相看,确实,若真按照这十六个进行的话,西夏军的二十万大军,将被牵着鼻子满世界乱跑,毫无用武之地,到时候等到他们筋疲力尽的时候,就是一举歼灭西夏军的最好时机。

这样一来,原本对战争没什么信心的三人,听完之后都变得信心满满。

林星解释完毕之后,再一次发出警醒的话语,重申道:“罗将军,张将军,在游击战中,你们切忌不要和敌人硬碰硬,否则很可能被敌人吃掉。曹将军,你要记住,烈风谷之战事关重大,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你务必一举全歼西夏军,你只有一次机会,一旦错过,就永远没有机会再扳回来!”

曹安重重地发誓道:“请大人放心,罗将军和张将军辛苦营造出来的优势,我一定不会浪费!”

林星点点头,布置任务。

这一次,就让西夏军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现代军事理论。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章 苏轼病逝

书接上文。

初春的宣威城外还是一片肃杀,寒风凛冽,春寒料峭。但路旁顽强生长的小草,却在宣示着生命的不屈,万物复苏已成定局。

此刻,在郊外的行军主帅大营,已是人去楼空,三十万大军消失无踪,偌大的军营,空空荡荡,只有安扎在半山腰的帅营还有人在。

林星坐在帅营的太师椅上,营外是坚守的一百多亲兵。

这些天,不断传来的军中情报,如雪花般密密麻麻。

正月十八日,游击军一队在张奇辉的率领下,奇袭西夏军先锋部队,于东石峡谷伏击成功,击杀西夏军一千多人,令西夏军先锋部队受阻回撤。

正月二十日,游击军二队在行军中被西夏探子“发现”,西夏军立刻包围宋军,宋军主将罗辰率部突围,一路向西,直奔西夏灵州地区,活跃范围超过五百里。经过七八天的追击,西夏军赫然发现,宋军看似“溃不成军”,撤退之时却是“有条不紊”,任凭西夏军如何发力,总是追赶不上,甚至有时候,宋军还故意停下来,等西夏军追近一点,又再“逃之夭夭”。

正月二十九日,游击军一队趁着西夏军追杀游击军二队的时刻,突然出现在西夏军的后方补给重地兴州城,城中守军猝不及防,加上兵力空虚,被宋军攻破城池,城中的四个屯粮大仓一夜之间被宋军烧毁。

正月三十日,西夏军派三万人回救兴州城,抵城之时,却发现宋军早已逃之夭夭。

二月初三,西夏探子失去了游离在灵州地区的宋军踪迹。

二月初四,追赶了近半个月的西夏军驻扎在灵州和兴州中间的清风岗。

二月初六,大宋游击军一队和游击军二队突然会师,前后夹攻,以五万兵力,偷袭西夏驻军。当晚月黑风高,宋军扬长避短,以远程弓箭迅猛进攻,一时间,西夏大营火光四起。宋军四下骚扰,满山聒噪,大用“草木皆兵”之计,令西夏军不知宋兵有多少人。西夏军大乱,先锋主将李耿昊在混战中被射死。

二月初七,经过一夜偷袭的宋军,抵挡不住二十万西夏大军的反击,撤离了清风岗,宋军且战且退,朝着东边的银川寨退却。

二月初九,宋军进驻银川寨,半日之后,西夏大军抵达银川,将银川重重包围,同时封锁银川三面道路,银川成为孤城。

二月初十至二月十四,宋军和西夏军在银川激战五天五夜。期间宋军一直不与西夏军正面交锋,只是倚仗强弓劲弩、高墙大石、火筒巨木,隔着城池和西夏军僵持。

二月十五,久攻不下的西夏军再一次强冲无果,期间损失惨重,城下堆满了西夏军尸体。宋军却是损失很小。

二月十六,据探子回报,城中的宋军弹尽粮绝。西夏主帅大喜,发动了最猛烈的一波进攻,宋军抵挡不住,弃城而逃。

二月十七日,西夏攻破银川,发现银川早已是一座空城。

二月十八日,西夏军主帅率部追击,宋军连番作战,士气低落,仓皇逃往烈风谷。

至此,游击军圆满完成了林星交代的任务,只要西夏军进入烈风谷,最后的决战就要来了。

林星合上军帖,长舒了一口气道:“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动,西夏军终于完全上当了。”

一旁的阿三看着地图,仍有些担忧道:“公子,你说西夏军会进入烈风谷么?那个地方易守难攻,只要他们稍加刺探,就会想到其中的危险。”

林星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道:“阿三,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半个月来,西夏军被我们的游击部队拖得半死,最痛苦的是,游击部队一直不与西夏军正面交锋,一路打一路逃。西夏军虽然人数占优,但却有力使不出来,那种感觉非常难受。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可以一举剿灭游击军这五万残兵,换了你是主帅,你会放弃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么?”

阿三点点头道:“当然不会。这口窝囊气,西夏人当然要出。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游击部队溃不成军的局面,是公子你有意营造出来的,目的就是要让西夏军求胜心切,轻敌冒进,这样就正好中了我们的埋伏。”

林星颔首笑道:“阿三可教也!一点就通!”

说罢霍然起身,道:“走吧!我们去烈风谷,准备迎接这最后的一战。”

正要走出帅营,外面华强掀帘而进,身后带着一个陌生人,进门就道:“公子,京城来人了!”

林星闻言一惊,道:“京城!难道出什么大事了?”

那陌生人跪倒在地,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恭敬地呈送到林星手中,道:“小的高小城,是高太尉府中的一名小厮,奉高太尉指示,前来送信给林大人!”

林大人接过信件,拆开一看,这一看之下,立刻脑袋轰的一声,手感冰冷,浑身一颤,失魂落魄,眼泪止不住地顺着脸颊流淌下来。

阿三骇然道:“公子,怎么了?”

林星痛哭不止道:“苏老先生,仙去了!”

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天下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满怀欣喜地回京述职,岂料在北归途中,重病不起,逝世于常州,享年六十四岁。

这封信,是在苏轼的遗物中找到,是写给林星的。

“林星吾弟,阅信盼佳。自广州一别,不觉数年光阴,闻得贤弟步步高升,位极人臣,老兄甚感欣慰,老兄昔日曾言,贤弟非池中之物,今日种种,果然应验。今闻得天下大赦,官复要职,孰料我之欣喜,竟无当年之万一。我一声坎坷,看破红尘,平生最大心愿,不外于贤弟把酒言欢,畅游大江,纵论古今,岂不快哉?如今我在归期,弟在前线,衷心预祝贤弟大胜夷狄,班师回朝,老兄将倒履相迎,再续快意。”

落款人是苏轼。

林星想到当苏轼写下这封信的时候,还在憧憬他日和自己重聚之时,可以一起把酒言欢,谁知转眼就阴阳永隔,无论林星再崇拜这文坛大师,终无法再见最后一面。

一时间,林星悲从心来。

眼泪簌簌地落下,泪花模糊了林星的双眼,朦胧之中,只依稀还看得见“大胜夷狄,班师回朝”这八个字。

苏老先生,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大胜西夏军,用一场胜利,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没有任何一刻,林星比现在更加充满斗志。

他擦干了眼泪,身披铠甲,怀着巨大的悲痛,赶往烈风谷。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六章 一将功成

书接上文。

林星高踞在烈风谷的山坡上,俯瞰林麓幽深的整座山谷,心中若有所思。

烈风谷地势狭长,易守难攻。全程只有一条山路可供进出,最精妙处在于,这条山路开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