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兴明-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茗征西将军、开封总兵官的名号是朱震册封的,但看她受了官位后,立刻把军队拉出开封,远远的同朱震大军分开,可见这女子其心不在小处,不甘愿被朱震吞掉,若是和她合作,倒也是个办法。

想通这些,左良玉立刻说道:“快请他进来!”

杨茗派来和左良玉结盟的是当初开封城里地位仅次于杨时芳的士族‘韩兄’的儿子,名叫韩甲第,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一个多么想做官的人。

韩甲第虽然未中过‘甲第’,但那些正班科举出身的进士老爷的脾气却学得十足,打心底瞧不起左良玉这种投机取巧的军阀头子。见到左良玉后,也不行礼,直截了当的说道:“我家将军听说左将军屡次进攻承天不克,怕将来对左将军的前途有很大影响,念在同是大明之臣,决定帮助左将军一把,把承天攻下来。”

左良玉听道韩甲第说话的口气,心中很是不悦,若非眼下急需找一个盟友,就凭他说话的口气就把他砍了。他也是个能忍耐之人,不悦之色一闪而过,立刻笑眯眯的说道:“哦,杨将军要帮助我攻打承天?怎么个帮法!不会是让我带兵进攻承天,她出兵袭击襄阳扰乱贼军后路吧!呵呵,到时候只怕我承天还没攻下来,杨将军就得了襄阳了!”

韩甲第听了,方知左良玉也不是好糊弄之人,马上露出笑意说道:“各取所需嘛!左将军在兵力上可以算得上一方诸侯了,唯独缺少的就是‘势’,势从何来?若是屡战屡败,自然不会有势了,若是能一举攻克承天,左将军必定声势大振,到时后顺势而为,将军就算没有郑芝龙帮忙,也能实现自己的计划了。”

左良玉听到他提及自己准备攻打南京之事,老脸一红,看来这事都被他们当成笑柄了。不过韩甲第这话却分析得有理,自己兵力不如朱震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是自己屡战屡败,麾下士卒士气低落,各地官绅士族、军民百姓都不畏惧自己,朱震却屡战屡胜,别人畏之如虎,未战先降这才是最重要的。

他想了一下,最后一次问道:“杨将军是奉了济王殿下命令进攻襄阳的?”

韩甲第道:“我家将军是在为谁打江山,这还是未知之数,左将军若是有信心,将来南阳、襄阳等地归属到将军麾下也说不定!”

左良玉一听,知道杨茗的意思是他只是在壮大实力,将来能有左右天下大局的能力,心中略微放心了些。若是杨茗帮助朱震打江山,自己打下承天,却白白把襄阳送给了朱震,还帮着朱震铲除了李自成一支精锐大军,实在划不来!

问清了杨茗的意图,左良玉很爽快的答应同她结盟,攻打襄阳、承天二府。送走韩甲第回南阳后,左良玉立刻调动大军,沿着长江,水陆并进,直逼承天。

而就在左良玉出兵不就,杨茗也带着部下精锐离了南阳,兵锋直指襄阳。镇守襄阳、承天几府的贼军主将白旺见杨茗居然和左良玉达成联盟,心中大惊,一边派人向李自成请求援兵,一边命令襄阳各级官员,发动各州县城军民死守城池。而自己却带着七万主力大军前往承天迎战左良玉。

他认为杨茗兴起不久,部下士卒多是乌合之众,左良玉镇守武昌十数年,和自己交手也有数次,力量雄厚,所以便把防御重心放在承天。

李自成在襄阳、承天的苦心经营这时候终于起到了作用,这里的官员们果然按照白旺的命令发动全城军民死守城池,不论杨茗还是左良玉进入二府地接后,每下一城,都需苦战数场,杨茗损兵折将,好不容易才能打到襄阳城下。而左良玉大军却连承天都未到,就被白旺率大军堵在汉水中游的潜江一带。

如同朱亮在山西一般,湖广也陷入一片苦战之中!

第285章 问鼎(六)上

李自成主力大军自出太原后,一路南下,王明只在永宁等地稍作抵抗,就把所有军力全部龟缩到平阳府城。即使平阳府不是战略要地,但是府城都有府城的规模,王明有信心凭借平阳城城墙守住李自成三个月以内的任何进攻,至于三个月后,城中的粮食会用完,李自成才会有机会破城。

但是李自成有三个月的时间围攻平阳城么?绝对没有!王明相信,至多一个月,李自成就会四面受敌,焦头烂额了。这也是王明鼓励平阳官绅士族、军民百姓有勇气守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王明告诉他们,济王殿下西征的第一路大军,由大将李超涂带领的八万人马已经到了彰德府,这更让平阳城的官绅士族们振奋。

与此相反,李自成大军尚未到平阳城下,就传来太原城被明军包围,果毅将军马重僖出城迎敌被杀得大败而归的消息,这给原本就士气低落的贼军又浇了一头冷水,对于‘大顺军’或者说自己的前途开始担忧起来。

人就是这样,一无所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得到后又要失去了。贼军在一无所有时拥有敢拼敢打,不畏死的勇气,可是现在他们没有了,他们想着家里如花似玉的老婆和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想着要是失去了这些东西下半辈子该如何过,更深一层,想着如何才能保住这些东西,这就让原本团结一致的贼军内部开始出现缝隙,甚至许多贼军高层都开始筹备起自己的前程来。

李自成在攻下永宁后,大军数昼夜急行,实在挺不住了,决定休息一日,就在这晚上,李自成突然一口气杀了十余名随军出征伪大顺政权的高级官员。其中包括刑政府尚书耿使然、户政府尚书李天笃两位六部首宪。

能做到李自成的六部尚书的人自然是很早就跟随他的老弟兄,李自成这一杀,使得整个贼军内部更加疑心重重了,尤其是那些在李自成建国大顺后才投靠的官员、武将们,更加坐立不安,连跟随他有些年头的老弟兄都说杀就杀,那杀自己时岂不是连说都不用说?

李自成杀完人后,还不解气,暴怒着在中军大帐哩来回走动着,他手中还捏着一张写满文字的白纸。那狰狞的模样让在一旁的李双喜都有些畏惧。

过了许久,李双喜终于看不下去了,小声问道:“父皇,到底是什么事让您如此生气,不如说出来让孩儿为您分担一下。”

李自成看了李双喜一眼,心中又略感欣慰,刘宗敏、田见秀等一连窜名字从心头闪过,这十几个跟随自己出生入死十几年的好兄弟还都是好样的,没有被朱震打怕。他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说这些年我对牛金星怎么样?”

李双喜道:“父皇对他可谓恩重如山,他从一个连进士都没考中的落榜举人几年之间做到大顺宰相,这全是父皇的恩赐。”

李自成道:“可是这群文人有奶便是娘啊!即使我对牛金星如此,到了现在这危急关头,他最先想到的是如何保住自己以及家人的性命!”

李双喜惊倒:“牛相暗中和朱震勾结?”

李自成道:“现在倒还没有,只不过不远了,你瞧瞧,这就是牛金星写给儿子的书信!”说着,他把手中的书信递给李双喜,李双喜接过来一瞧,那信上大致内容是:人生在世,贵贱何足道,孽报耳!我本一介书生,忽然福星临门,自以为能相天下,可转眼之间,又前途渺茫。乱世之中,保命最难,我现在处于祸网之中,要保住这条性命是很难了,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被砍下头颅悬于市曹之间,用来警告后人,也会让我落个逆臣贼子的名声。但是你还在祸网的边缘,保住性命的几率还是很大的,所以接到信后,尽量远离祸网,最好能搬到别的地方去住,一旦天下有变,也方便逃命,留住性命,供养祖宗!”

李双喜看完后,心中寻思,乱世之中保住性命的确千难万难,牛相这一封书信只是劝自己儿子要见机行事,保住性命,并没有什么过分的言语。看来是父皇疑心了。不过这番话他是万万不敢和李自成说道,只能装作气愤的样子骂道:“牛金星这个贪生怕死之徒,枉费了父皇这么信任他,这么说来,父皇处死耿使然、李天笃等人,也是因为他们暗中勾结朱震了?”

李自成道:“不错,我安排在他们身边的探子禀报,他们近期和朱震有书信来往,也秘密接见过朱震派来的探子。”

李双喜道:“那父皇何不把他们与朱震勾结的证据公布于众,好安定人心。不然许多官员们都认为父皇是无缘无故杀害他们,更加心存惧意,士气低落了。”

李自成叹气道:“这厮做得太隐秘,勾结朱震的书信看过就烧了,而我安排的密探总不可能出来指证吧,否则让他们知道我在他们身边安排了密探,会更加疑神疑鬼,士气大乱!”

李双喜默默无语,父皇做事老是那么心急,没抓到证据就不会再观察些时日,等证据确凿了再处死他们?当年贸然处死罗汝才时,就让军心大乱了一阵子,好在那时父皇威望甚高,大顺军屡战屡胜,士气高昂,许多不满的声音都在一次次大胜中消失得一干二净。

李自成见李双喜不说话,眉头一挑,说道:“怎么,你也认为我不该杀他们?其实我这么急着杀了他们,主要原因是这群人太不象话了,官没做几天,就学会明朝官员那一套贪污、盘剥了,连带着许多老弟兄们,都给他们带坏了。你瞧,为什么年初我们大顺军能所向披靡,闻着归降,而现在各地官绅士族、甚至军民百姓都纷纷反对咱们,就是因为他们在我们大顺军的统治下,生活并没有好起来!我若不趁早办了他们,等他们把这股风气传开了,大顺军只怕会和当年的明庭官兵一样,一听到官兵就投降了!”

第286章 问鼎(六)中

李双喜一听李自成说道官员贪污之事,心中不禁苦笑。不错,现在贪污的大多是后来的官员,大顺军的元老们个个在追赃助饷时克扣的金银财物足够用几世的了,但是后来的官员们却穷得很。自从两个月前皇上宣布禁止再捉拿明朝官绅士族追赃助饷后,大顺政府就断了财路,一直靠着前一段时间积累的老本来支持百万大军和上千官员的供给。

大顺军在一年半前曾经许诺百姓‘三年免征’,都是贫穷百姓出身的大顺元老们自然不会去废除这条政令,失言与百姓,既不追赃助饷、又不向百信收税,官员们哪来的好处?就只有贪污、盘剥百姓了。

李双喜虽然看到其中问题,可是也无可奈何。他知道李自成今天心情不是很好,便不敢在言语,默默地站在一旁。李自成见了,也叹口气说道:“你先下去吧,朕想一个人静一静!”

李自成一个人在大帐哩呆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他又精神抖索的站在贼军士兵面前,他知道若是连自己都萎靡不振,那士兵哪还有士气可言?

李自成雄赳赳的带着大军离了永宁城,长驱直下,来到平阳城下。近四十万大军在城下摆开,遮天盖地,令人望不找太阳。城墙上的守军将士们看到如此的大场面,心中也不禁生出一股寒意来。他们紧紧的握了握手中兵器,仔细的听着城下的鼓号之声,等待着贼军的进攻。

王明告诉士兵们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今日是贼军的第一次进攻,攻势肯定猛烈无比,但是今天能漂亮的打退贼军的进攻,便能顺利的守到援兵到来之日。

三通战鼓响过,李自成冷眼看了远处的城墙一眼,豪气的说道:“兄弟们,这些年来,我们大顺军哪次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打得明兵听到我们的名号,就吓得尿裤子了。可是仅仅只因为我们在北京中了朱震的诡计,在明军和金虏的联手下吃了个小小的败仗,这群贼子们就赶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敢在我们背后捅刀子了。今日若是不好好教训一下这群叛贼,只怕全天下的人都会以为我们大顺军是吃干饭的了!男子汉大丈夫,可以没银子、没女人,但不能没面子。能不能替自己找回些面子,就看今日一战了!”

鼓励完士气,李自成挥动令旗,田见秀带着目前李自成麾下最精锐的十万士卒缓缓脱离队列而出。从李自成把麾下这十万精锐全部压上,就知道他迫切一战获胜愿望了。

如同朱亮围攻太原一般,李自成急行军而来,随军并未带大型攻城器械和大口径火炮,所以只能用最古老的方法架云梯、爬城墙。王明备战已有些时日,城墙上巨石檑木等守城器械却准备充分,刚一接触,贼军就吃了不小的亏。护城河都没填平,第一波进攻的一万人马就死伤惨重,失去了再战的力量。

李自成皱了皱眉头,令旗一挥,第二队,继续补上。。。。

就在怀庆和卫辉交界处,周云、蒋健带着六万山东精锐同袁宗第十万贼军相持快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来,双方每天都要照例厮杀一场,袁宗第有过上次和周云、蒋健等交战的经验,加上李自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他一直采取守势,每天接战都靠着营寨,败即退回营寨,胜不追出一里,如此十余天下来,后面的交战都变成形式了,似乎双方是在演练一般。

可是今天,照例的厮杀并没有进行,原因是李超涂的八万援兵终于到卫辉了。有人欢喜有人愁,得知李超涂亲率八万精兵来援,周云、蒋健自然是喜出望外,袁宗第却愁眉苦脸起来。

请求援兵的书信早在探子得报李超涂到达彰德府时,就已经给李自成送过去了,可是李自成的回信只有四个字“固守待援”。固守?面对着强于自己两倍以上的兵力怎么个固守法?袁宗第实在不知。

或许,有座洛阳这样的坚城,尚能坚守些时日,可是现在是和明兵野外对阵,难道就凭着那几块泥巴糊成的烂围墙固守?

在忧虑中渡过了一天,眼看着又要天黑了。

天黑呵!好像朱震的每次大规模决战,都会放在晚上吧!似乎山东军天生就属于黑夜一般,在夜里,他们显得格外精神。今晚,山东军肯定会发动决战吧,这是他们的一贯作风。

“传令下去,今晚巡夜的士兵增加一倍,晚上休息不准解甲、武器要拽在手里,通宵不准熄灯。”袁宗第对着传令兵大声喝道。

虽然巡夜的士兵增加了一倍,袁宗第还是很不放心,每隔一个时辰,他都要亲自出去巡视一番,这一夜就在来回走动中慢慢过去。

到了第二天早上,袁宗第实在困极了,正想要小睡一会儿,却接到李超涂送来的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