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雪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雪耻-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玉泉越众而出大声道:“我是内蒙古军区政治委员沈玉泉,也就是你所说的他们的指挥官,你有什么话要说?”

“我是将军阁下的侍卫长,将军已经在他的书房切腹自尽了,他不想做你们支那军队的俘虏。将军玉碎之前交代我们投降,要我们恳求贵军,希望贵军可以允许我们将将军的遗体埋葬在归绥城外,因为这里是他人生的终点,也是将军人生中惟一的惨败。”日军少佐慢慢地说道。

沈玉泉看着虚掩着的书房没有说话,用眼神盯着日军少佐,希望可以从这个少佐眼里看出些什么,不过显然这个少佐说的都是实话,沈玉泉示意卫兵进去看了看屋里的情况。

不一会沈玉泉的警卫回来报告说,屋里只有一个自杀了的日军中将,并没有其他人。

沈玉泉并没有管莲沼蕃中将中将的遗体到底往哪里埋葬,不管让不让莲沼蕃中将这个老鬼子埋在归绥城外,这都是战斗结束后的事情了,现在最主要的事情是解决察哈尔和绥远残余的日军,然后到冀东解韩云华司令员的危局。

沈玉泉没有在驻蒙兵团司令部里多待,他交代身边的卫队将这些投降了的鬼子全部收押后,便带着其余的战士们赶紧出城,与李大勇所部合击赶往包头的鬼子援军,同时留下三个团的战士清理城里的残敌和做好城区的防御工作,因为沈玉泉接到消息,一个联队的日军已经从卓资山县出发,向着归绥城而来。

在归绥城破的同一时间,驻蒙兵团参谋长田中新一少将就接到了莲沼蕃中将发来的电报,在电报中莲沼蕃中将表示他已经做好了同归绥城共存亡的信念。并且还以驻蒙兵团司令官的身份命令田中新一少将率领所部兵力突围,趁着支那军队还未顾及他们的时候赶紧逃,接到同样内容电报的还有卓资山县的日军。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李大勇和沈玉泉两部人马在包头土默特右旗汇合的时候却发现从归绥城里出来的援军竟然不见了踪影,多方搜寻之下却发现这支大约五千多人的日军是沿着凉城方向逃去,现在已经追之不及了。李大勇和沈玉泉两人对望一眼,皆是一脸遗憾的表情。

原本这五千鬼子铁定是插翅难飞了,在88团和沈玉泉带领的几个团的合围下,这个联队的鬼子以及那些伪军那还有活路。可惜莲沼蕃中将实在太狡猾了,临死也要摆沈玉泉一道。

沈玉泉命令塞北军分区分出两个团守新收复的包头和归绥这两座大城,其余部队则是全力向东突击,和集宁的杨瑞华部汇合,并且发起对日军的反攻。

当晚11点,偷天成功的消息传到了终于传到了冀东,韩云华一向波澜不惊的脸上掩饰不住的喜色,立即将这个消息上报到了八路军总部,同时韩云华当然也不忘给延安的**以及周副主席发报报捷。

持续了近二十多天,波及了中国整个塞北地区的大会战终于有了转折性的变化,第二天日军的势力被彻底驱逐出了绥远的消息传到了中国政治界诸多势力团体的领导人手中。尽管关于怎样收复绥远和包头这两座城市的,八路军以及延安方面都没有站出来发表任何声明,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现在包头和归绥这两座塞北名城实实在在地掌握在八路军手中。一时间八路军总部贺电不断。

收复包头、绥远这样的战绩不止蒋介石等国民党元老大将不敢相信,就连八路军总部的首长们都是大出预料之外,虽然韩云华也曾提到过有对这两座城市下手的意图,但是八路军总部认为这只是韩云华迫敌回援的一种策略,几乎没有人想到也不敢想这个暂露头角的小家伙竟然有这样的魄力。

包头和绥远显然不是集宁这样的小城所能比的,无论是从军事价值还是政治意义上讲,集宁都无法同归绥相比,当然也不能和包头相提并论。

从军事价值上讲包头和归绥一丢,日军在绥西甚至整个绥远的势力就没了依靠,可以说日军在绥远的势力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只要八路军愿意随时都可以将这些残余势力连根拔起。而且包头还是日军重要的军事基地,在哪里日军不但建造了钢铁厂、采矿场等军事工业,同时还在那里建造了一个战车基地,而已经有将近二百辆坦克和装甲车躺在包头战车基地的库房里,现在连同所有的枪支弹药全部落入了八路军手中,日军损失不可谓不重。而且包头还是日军在中国北方仅次于大同的能源基地,每天都有大量的煤炭等资源运送到其他地方,供应日军的前线作战。现在包头丢了,日军在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个能源基地。

从政治层面讲,这两个城市的收复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的最新战果,也是中**队首次主动并且成功收复的第一座大型城市,而且还是首府城市,其意义不言而喻。同时,归绥和包头二市的收复大大鼓舞了中国抗战的士气,狠狠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这样的战绩不但**八路军不敢想,就连手握数百万军队的国民政府也没有这个魄力,蒋介石倒是想过也曾雄心壮志地做过行动,可惜整个徐州会战国民政府投入了上百万军队却依然丢了徐州城,所以从此以后蒋介石再也不敢这么想了。

潞城八路军总部

会议室里气氛有些诡异,烟雾缭绕的就像着了火一样,尽管八路军首长们脸上仍然很凝重,但是脸上的喜色却是怎么也隐藏不住的。

朱总指挥有些欣慰有些担心地说道:“小华子的电报大家都看了吧,都说说,有什么看法,大家都说出来讨论讨论。”

政治处主任李文楷首先开口道:“小华子的胆子也真大,以他一个军区的兵力怎么就敢和日军华北方面军数十万主力对抗呢不过这小子的确是一个打仗的料,连归绥这样的大城市都能从鬼子手里夺回来,不简单啊就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守住了?”

彭副总指挥呵呵笑道:“老李,你这话已经说了不下十几遍了,自从鬼子大举进攻察哈尔以来你就天天说这几句,你说的不烦我们这些听众也觉得烦了,咱能不能换几句新鲜的,啊”彭副总指挥说完便是一阵猛笑,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跟着一阵大笑。

李文楷到是一点也不气恼,反而不屑地说道:“我这是谨慎无大错,小心总比粗心大意好,上一次韩云华同志不是说过,只有小心谨慎的人才能在战场上活的长久。”

朱总指挥道:“这倒是真的,不过这小子也就会耍耍嘴皮子,骨子里还是我行我素,跟他老子一点也不一样。”

组织部部长谭甫仁奇道:“喔,此话怎讲,韩云华同志虽然在作战方面不喜欢请示总部,但是作为一个手里掌握着数万精锐的大将如果事事都需要请示的话,那是在束缚他的手脚,难道总指挥说的是其他事?”

朱总指挥笑道:“不愧是搞党政工作的,就是会说。不错,那小子时时刻刻说要小心,但是他自己却总喜欢把自己置之于险地。现在塞北的大局已定,寺内寿一也不可能也没这个实力在短时间内再调集那么多兵力把这两座大城从内蒙古军区手里夺回去。我现在最担心的却是他的安全问题,如果寺内寿一孤注一掷派大军猛攻冀东的八路军的话,那小华子可就麻烦了。”

“总指挥说的是,小华子这样做确实是有点冒险了,不过相比起他们所取得的战果,这点险还是值得的。况且小花子不是说他手里现在不是还有五万多部队吗?想来他个人的安全应该没问题,而且冀东不是还有老左在吗?他绝不会让小华子涉险的。”彭副总指挥说道。

说到这里,朱总指挥突然说问道:“对了,老左那边有消息吗?”

敌工部部长蔡乾开口道:“冀东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各地起义此起彼伏,纷纷响应咱们八路军。老左那边都快要忙散架了,昨天邓华同志还给总部发来一封电报,说眼下尽管鬼子重兵压境,但是冀东的局势还是对我们很有利。在外有韩云华同志的数万精锐,在内日伪军已经是没了牙的老虎,对起义部队的威胁并不大,再加上有左副参谋长坐镇冀东指挥作战,冀东那边应该没什么问题。”

“邓华同志想的有些简单了,虽然现在看来在冀东地区我们和日军不分胜负,彼此间实力相差不远。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小华子能在冀东外围阻击住日军近十万大军的基础上,只要小华子那边出了问题,那冀东的起义部队再多也没有用,一百万没有经过训练而且又缺少武器弹药的农民武装都不可能是谷寿夫第六师团这区区两三万人的对手的。况且在丰宁和北平等地也发现了大批的日伪军,现在冀东的形势不容乐观啊,主要是我们在那边的正规部队太少了。虽然起义部队发展很快,但是那毕竟都是一些没经过系统训练的农民军,和正规军作战却是不行的。”朱总指挥分析道。

彭副总指挥也补充道:“老总说的有道理,你们看小华子的这封电报只是说了夺取了归绥和包头,却没有说具体的作战经过和敌我伤亡情况。想来他们的伤亡也不会小,加上前一段时间各个战场他们的损失都很大,内蒙古军区就算此战胜利了也不会剩下多少人了,到时候小华子就算有再大的功劳恐怕也……”

说到这里,彭副总指挥并没有往下说,但是他的意思会议室里面的人都明白,这样的事实在不易说得太直白,心照不宣就可以了。

政治处主任李文楷道:“我前一段时间去延安开会,倒是听到了一些关于韩云华同志的流言蜚语,不过很快便被制止了,针对此事主席还特意在开会期间批评过党内的一些同志。说他们是外行指挥内行,严禁此类事情今后再发生。况且韩云华同志对党和人民是有着巨大的贡献的,党内的那些对他有意见的人也并不是针对他个人的,而是针对他手里的那支成分复杂而且行事又不拘一格的部队的。在一些人看来,韩云华同志领导的部队就是一支无组织、无纪律、无爱国爱民的部队。”

“放屁,谁说的这话,让他来察哈尔地区看看,在察哈尔地区我们八路军是怎么受到老百姓的爱戴的。其他地方是个什么样的惨状,我们都清楚,那一次鬼子过境后不是村村死人家家戴孝。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而且还要供应我们的部队作战。但是你们去察哈尔看看,在哪里鬼子被打的不敢下去抢粮食,就连一些正常的税收都不敢去收。几次大战老百姓损伤都微乎其微,大战之前内蒙古军区都有专门的人员去组织老百姓转移的,而且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避难场所。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内蒙古军区自组建以来都没有和老百姓收缴过任何赋税,一切开销全部靠缴获,而且还时不时地救济一下需要帮助的村民。虽然小华子率领的部队成分确实是有点复杂,行动也有些随意,但是谁都不能否认那些响当当的汉子们是不爱国不爱民的,不然现在他们的流血牺牲是为了什么,真他祖母的乱弹琴。”彭副总指挥怒声说道。

李文楷应声道:“老彭,你也别激动,这只是一些人的个别的意见,党内主要领导还是很信任韩云华同志的。临走的时候主席和周副主席专门找我谈过话,说韩云华同志虽然年轻,但是他的军事思想和作战理念却很先进,这从他组建的那些部队的火力配置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但是他这个人还是太年轻,虽然入党已经几年了,然而却党内的一些事情丝毫不了解,喜欢凭自己的喜好办事,需要我们八路军总部有所担待,好好帮助他。”

八路军总部会议召开的时候,武汉和延安这个两个全国的斗争中心的领导人们也在议论着这件事情。

第一百二十七章:落幕(二)

第一百二十七章:落幕(二)

武汉,蒋介石的府邸。

蒋介石直到现在都不相信八路军凭借手中的那几支破枪竟然收复了包头和归绥,而且还将日军的势力彻底驱逐出了塞北地区。

蒋介石将手中的清水茶杯往桌子上一顿,怒声道:“娘希匹,第二战区是干什么吃的,他阎锡山又是干什么吃的,竟然让共匪将察哈尔和绥远占了。我早就说过和日本人开战必定会让**钻了空子,攘外必先安内……”

陈诚急忙道:“委员长慎言,毕竟我们现在是在国共合作时期。”

何应钦这事也接口道:“委员长,**虽然占了察哈尔,但是想来他们的损失不会太小,收复归绥和包头这么大的事情,而且又这么有意义却不见**出来发表任何声明就可以看出来。再加上华北方面军十多万大军在一旁虎视眈眈,就算他们收复了这两座城市也是一个负担,得不偿失啊”

“言之有理,但是我们也不能让**好过,是时候给他们加一把火了。”蒋介石阴沉地说道。

陈诚急忙劝阻道:“别。委员长现在可不是招惹鬼子的时候,弄不好会引火烧身的。况且有**的部队在塞北牵制着鬼子,我们在武汉也会多一点准备时间,这段时间日军华中方面军调动频繁,似乎要有大动作,我们不得不防啊。如果现在和**闹翻了,只会便宜了日本鬼子。”

蒋介石不满地看了看陈诚,然后有些恼怒地说道:“娘希匹,难道就这样看着**专美于前吗?那我这个国民政府的委员长怎么向党国交待,又怎么向那些流血沙场的黄埔学子们交待。让他们知道政府费了那么多的粮饷抗日,竟然取得的战果还不如**那几支破枪取得的大,他们会怎么想。”

作为土木系的缔造者,陈诚的政治素养也是极其出色的,他知道蒋介石现在是妒火中烧,是在嫉妒**出了韩云华这样一名悍将,想他蒋介石手握数百万大军,麾下猛将如云,精兵强将也有不少,像中央军第八十七、八十八师,德械第第74师、中央教导总队、税警总团等,这都是亚洲一等一的部队,比之日军第五、第六师团一点也不逊色。但是直到现在,国民政府一共组织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等大大小小几十次会战,但是结果却是上海丢了、徐州没了、太原也沦陷了。

然而他蒋某人一向不大看得起的**八路军竟然收复了绥远的省会城市归绥,另外还附加一个日军的重要军事据点包头,这让蒋某人实在想不通。

但是陈诚这个人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