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鹂语记:话唠太子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鹂语记:话唠太子妃-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弘澄道:“总走门,见到的人就多了,难免叫人猜疑。父皇虽说已经应了,到底没有下旨,还算不得光明正大,我这不是为了你的名声着想吗?”

周宝璐撇嘴:“胡扯什么,你走门进来,人家知道你是来找我的?你给我祖母请安不行么?还想哄我呢!”

然后她立刻反应过来:“先前你在外头偷听?”

萧弘澄道:“你太看得起我了,父皇微服,黑骑卫布防,就是我也不能走近一步的,哪里听得见父皇说了什么,不过先前三弟给我递了信儿,说是成了。”

幸而他没听到呢,周宝璐先前保卫战打的英勇,可真要叫萧弘澄听到,又实在觉得不好意思,不由的拍拍心口,松了一口气。

这样的可爱,萧弘澄眼中带着浓烈的笑意,忍不住拉住了她的手。

这个夏天,真是心想事成!

萧弘澄的这个夏天过的心满意足,但萧弘远却过的水深火热,母亲被降了位分,迁入静思殿自省,父皇赐婚,竟然是一个只有空衔儿的县主。既然父皇不爱,他决定自救,想法子甩掉那个对他毫无助力的未婚妻,另谋高门贵女。只是没想到,他自以为完美无缺,没有瑕疵的计划非常莫名其妙的被破掉,真是倒霉透顶。

只是幸好没有留下什么把柄。

八月底,圣驾回京,第二日就召见皇二子萧弘远,屏退众人密谈半个时辰,谈些什么无人得知,只是帝都风传,二皇子出宫的时候失魂落魄,脸色灰败,似乎连走路腿都是软的。

连在门口伺候的勤政殿大总管王兴也没敢和二皇子说一句。

形势真是越发值得人掂量了。

未几,大学士李平英致仕,告老还乡,向皇上辞行时,李平英密奏皇上如今朝廷社稷的几大隐患,除了海盗匪患等几条之外,其中更有一条,指储君未立,江山社稷托付未明,并致朝野结党,人心不定,请早立太子,以为国本,方天下安定,群臣齐心,亦为天家骨肉之幸。

群臣闻言,纷纷上本,请立太子!

圣上允之。

熙和二年十月,帝发《册太子恩诏》,言“立嫡立长,继统惟贤”,册立皇后所出长子萧弘澄为皇太子,以固天下之本。皇帝已经多年没有南郊祭天,群臣也有意把册太子大典办得隆重些,于是皇帝在大典前就先斋戒了三日,在册封之日携太子萧弘澄诣南郊告天地,诣太庙告祖先。最后,御林军护卫仪仗浩浩荡荡回到朝元殿,太子着大礼服,在殿中拜受金册和印玺,诣皇帝前八拜谢恩。

当萧弘澄起身离开朝元殿,向宫门外走去时,百官山呼万岁,以贺皇帝。

圣上随即再下恩旨,大赦天下,令各州郡放粥三日,账济饥民,宫中二十五以上宫女均赐金放出,文武官皆赐彩缎,帝都张灯结彩,金吾不禁,同庆三日。

这一年就在这普天同庆的喜事下过去了,大赦天下,不仅仅是明正典刑的囚犯,也有武安侯府在佛堂清心礼佛的侯夫人,以及在静心殿自省的庆嫔。

二皇子三公主都定下了成亲的日子,母亲缺席实在难看,皇上终究还是顾虑到自己儿女的体面。

至于侯夫人,则是侯爷顾念夫人,趁大喜的日子去求了皇太子,原本也算不得什么十分要紧的事,到底还是得了这个体面。

正月后,皇太子与二皇子、三皇子都纳了侧妃,虽说是侧,但也有皇上赐婚的体面,且三位侧妃身份都不低,场面也是十分的热闹。

尤其是皇太子纳侧,几乎有半个帝都都前去贺喜。

周宝璐觉得,她还真是想象不出来萧弘澄与吴侧妃在一起是个什么样子,而且她也鸵鸟似的不去想。

那一日是二月初八,东宫开喜宴,内务府掌一切运作,皇太子初登储位,又得佳人,自然是春风满面,自得意满,连平日里那样面瘫冷峻的容色都变得柔和起来,前来恭贺的大臣勋贵们心中不由的想,皇太子对皇上赐的这位侧妃很满意啊。

不过想来也是,江南吴氏的嫡女,林阁老的外孙女儿,分量的确足够。今年册太子,林阁老可没有少出力。

对吴月华来说,这一天真是又紧张又兴奋又害怕,皇太子……这一个头衔就代表了一切,尊贵、荣耀、权力、她的夫君是一个将要踏上天下至尊之位的男人,其他的一切,在这一点面前都黯然失色,俊美的容颜只是锦上添花,侧妃也并不是什么障碍,外祖父说的清楚,皇太子登基后,除了皇后母仪天下,宫中四妃都是正一品,辅佐皇后,论妇礼于内,无所不统。

而宫中妃位与家族互相依存,家族为皇上奉献他们的忠诚,便赏以爵位,封以妃位,这才是根本!

外祖父再三教导吴月华,当今皇太子天纵英才,又得皇上亲手教导,通明洞达,尤擅掌控人心,在皇太子跟前伺候,切忌自作聪明,玩弄手段,要一心一意侍奉皇太子,不该动的心思不动,皇太子叫你做什么,你便做什么,只要忠诚恭谨,照着皇太子的心思做事,皇太子自然不会辜负你。

最后,外祖父跟她说:“你虽然最早进宫,但位分如此,其实是一人之下而已,太子妃进宫后,你只管照着皇太子的心思伺候,自有你的好处。你放心,有外祖父在这里,只要你没有做错事,绝不会落得没下场。”

前面的教导,吴月华都还明白,可后面这句话,她琢磨了好几日也没有想透,但外祖父特意放在最后来说,想来定然有他的道理。

而且很是要紧。

横竖太子妃是谁都还不知道呢,吴月华决定这句话先放在心里,等太子妃进宫之后再考虑,那个时候,或许已经摸清了皇太子的性格,知道怎么服侍了呢?

这半年来,吴月华想的很多,尤其是外祖父所说的忠诚恭谨!怎么样才算忠诚,怎么样才算恭谨。

同样的她在期待着进宫之后的生活,她因为家族而有了这个机会,她会用心经营,她的一生,将璀璨荣华,她将尊贵一世。

那一日初识权力,已经永世不能忘了。

新房里红烛高烧,只是触目的装饰并不是大红,而是淡红色为主,吴月华奇怪自己并没有触景伤情,感概自己不能大红发嫁,她心情异常的平和安稳。

或许这是因为她期待的并不是这些颜色所代表的儿女情长,女人心事,她所期待的其实是那明黄色所象征的东西。

吴月华乱糟糟的想着,听着前面隐约的喧哗,直到喧哗声渐近,新房的门被打开,一群人涌了进来。

最醒目的当然是走在最前面的萧弘澄,他大约饮了酒,脸上泛红,但眼睛还是清亮的,他进门看见吴月华,就露出了一丝笑意。

因是皇太子,没什么人敢闹腾,做完了该做的那些流程,就差不多散了,*一刻值千金,谁也不敢闹皇太子的洞房。

有宫女服侍皇太子梳洗换衣,自然也有吴月华带进宫的丫鬟服侍吴月华梳洗,这个时候,吴月华也紧张起来了,梳洗已毕,随即拉上幔帐,萧弘澄打发宫女们退下,淡淡的说了一句:“幸苦了一日,早些睡吧。”

萧弘澄就睡了。

宫里的床很大,两人隔的很远。

吴月华脸上木木的,心里也木木的,似乎什么也没有想,又似乎想了很多,一夜未眠。

她的雄心壮志,她的美好前景,似乎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一个被厌弃的侧妃……吴月华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只是她没有料到生活如此的大起大落,将天明的时候,萧弘澄醒了,他施施然的坐起身,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一块染红的白缎子丢在床上,门口守着的宫女们就鱼贯而入,伺候他们了。

帐幔撩起的时候,萧弘澄转身对吴月华柔声道:“也该起了,今天事情还多呢。”

吴月华彻底怔住了。

其实天还没亮,殿里只烧着红烛,但吴月华觉得萧弘澄俯身而来的目光十分明亮,亮的她几乎要睁不开眼睛,但是那目光直透入她的心底,吴月华心中一凛,这个时候,她似乎突然就明白了外祖父最后那句话的意思,迎着那目光,吴月华缓缓绽开一个慵懒而娇羞的笑容来,轻声答道:“嗯,妾身这就起身。”

迎着萧弘澄伸过来的手,她把手搭在他的手臂上,十分亲密而温柔,就如同每一对琴瑟和谐的新婚夫妇,她掩着胸前,害羞的嗔道:“您……您别看着我呀!”

萧弘澄大笑,只拉了她一把,果然自己让宫女服侍着起身了。

吴月华微微一笑,杏眼中神采重现。

☆、第77章 坦白

七十七

吴月华为侧妃;并不需要第二日拜见皇上,只是内宫之内各太妃处、妃嫔处都要拜见,皇太子见她梳妆完毕,眉目越发秀丽,趋前一看;笑道:“等一等,这里似乎不大妥当。”

随手拿起眉笔,在左边眉尾上轻轻添了一点。

再端详了一下,点头道:“好了;走罢!我也有几日没有给众位太妃请安了,跟你一起去吧。”

这一连串的恩宠,简直目不暇给。

第一处就是郑太妃处,郑太妃是如今宫中品阶最高的宫妃,郑太妃虽无子无女,却因此没有卷入当年先帝朝惨烈的夺嫡之战中去,当年四妃,有两个儿子的贤妃盛年病逝,皇四子生母婉妃秘密赐死,父兄夺爵,皇二子生母成妃打入冷宫,不久暴毙,唯有无子的郑妃,看起来虽不起眼,谁也没把她当个威胁,却是妃位一直稳固,先帝崩后,是为太妃,后宫中无太后,便是郑太妃最为尊贵。

这会儿郑太妃宫中正热闹,慎王妃、敦敏郡王妃和平安长公主都坐在那里凑趣说话儿,见萧弘澄和吴月华一起进门来,郑太妃就笑了起来,她其实也才四十出头的年纪,因未生育过,身材保持的更好些,袅袅婷婷,凝脂般的脸,看着简直连三十还没到似的,如一朵盛放到极致的玫瑰般娇艳。

因是萧弘澄到场,两位王妃和平安长公主都站了起来,萧弘澄先给郑太妃请了安,又给王妃和公主问好,吴月华就跪下磕头,郑太妃笑道:“快起来,过来给我瞧瞧。”

拉着吴月华的手看了一回,笑道:“是个整齐孩子,怪道太子怕我把你给吃了,亲自陪着来”

几位王妃公主都跟着笑,凑趣了一回,闹了吴月华一个红脸,萧弘澄倒是也跟着笑,丝毫没有不好意思。

说了几句话,萧弘澄笑道:“因还要去别处,今儿不好久留了,先叫她去拜完了,回头再来陪您用膳。”

郑太妃便笑道:“这是正理,也该过去了,不过我这里有件事要问问你,你慎王叔祖家里的大闺女长安郡主旧年订了亲,女婿家只有个伯爵的爵位儿,人倒是出息,自己考了功名,你叔祖母单是喜欢他的品格儿,才肯把长安给他。不过如今要办喜事儿了,姑爷的品阶低了不好看,你瞧瞧能不能赏个体面?”

连王妃都要来撞郑太妃的木钟,脸面可想而知。

萧弘澄便笑道:“您都说话了,那自然是要赏的,叔祖母明儿就叫他来,补一个銮仪卫的缺儿,是最体面的了。”

郑太妃笑着点头:“我就知道太子是最能周全的了。”

慎王妃连忙道谢,萧弘澄才领着吴月华走了。

出门之后,萧弘澄道:“这慎王妃此举,你怎么看?”

吴月华不妨萧弘澄突然问她这个,一时有点不明所以,但她伶俐还是有的,登时回想起慎王家的事来,好一会儿才答道:“慎王妃是继室,慎王出海三年未归,她便把贵为郡主的原配长女许给伯爵家不能袭爵的次子,所以不管说的这个女婿有多么好的品格儿,以及今日她进宫来讨萌封,她也依然是薄待了郡主。”

萧弘澄点头,依然声音和缓,两人慢慢走着,一递一句的说话儿:“还有呢?”

还有?

吴月华开始茫然了,她不是把这件事说清楚了吗?还有什么?

萧弘澄心中暗暗叹气,这个女人也算有点聪明的了,至少看得懂郡主的事,可惜还不会举一反三,只会就事论事,眼光不够远,视角不够大。

他当然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周宝璐,沈叔赞赏过周宝璐的大局观,这个时候,感想特别深刻。

当天晚上,萧弘澄就溜去了静和大长公主府,详详细细老老实实的把昨天的举动汇报给了媳妇,周宝璐也没料到萧弘澄居然搞的这一套,颇觉匪夷所思,不由问:“你搞这一套,她肯配合你?”

萧弘澄笑道:“你养在深闺,见到的都是小姑娘,就是私底下悄悄的说点儿不合规矩的话,也不过是情情爱爱,小姑娘心事。根本还不知道外头的世界有多大,有多少东西可以争取,情爱一道于人的一生不过是锦上添花,并非根本。”

他瞅着周宝璐笑:“锦上添花,说得就是我们。”

这人脸皮太厚了!周宝璐翻了个可爱的白眼给他看。

萧弘澄调戏了媳妇一把才继续说:“人的一生,能得志趣相投,又能并肩携手的爱侣有几个?我为什么费尽心思,宁愿如此曲线救国也要对你如此坦诚相对?就是因为我知道这样的事有多么的不容易,我得封太子已经是天下独一份的福气了,还能得一个心意相通,志趣相投,还能维护我保护我的爱侣,如何敢不惜福?父皇当年从众多皇子中杀出一条血路,得登大宝,论起来也是有大福气的人,可就算是心诚如斯,也没有这样的福气。可见,这个东西是强求不得的,你我遇到了,是我们的福气,就是遇不到,这一生也不至于就凄惨起来,总会有许多别的可以争取。”

周宝璐都听得呆住了。

她是个灵透人,是个不爱守规矩的人,但到底还只是个小姑娘,实在并没有想的这么多,也想不到这么多,她只为萧弘澄被册立太子欢喜,根本还没有意识到纳侧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可萧弘澄这样一番话,真可谓掏心掏肺,坦诚至极。

萧弘澄道:“吴侧妃瞧着是个聪明人,她的外祖父更聪明,我暗示过林阁老,也相信林阁老的教导。吴家这一代也有两个子弟颇为出息,我希望她能够掌的起来,足够匹配宠妃这个名号,宫中尊位,家族煊赫,足够荣华一生,也是天下数得上的福气了,若是还不肯知足,非要十全十美,天下想要这份尊荣的女人比比皆是,换一个也不费力。”

他说:“你生的尊贵,长的也尊贵,大约感觉还不深,权力之道的迷人,足够叫人食髓知味,多

少人穷其一生,付出所有追逐权力,当你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