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样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样锦-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卷二 今朝犹喜带霜开 12、回娘家①

PK中,求票~~~^-^

——————

大秦永宁十八年腊月初九。帝都阜泽。

坐在马车上,夏小满突然有种莫名其妙的兴奋感,心情同比于小学时候期盼了好久的一场春游一般。其实现在也和春游差不多了,她一边儿美滋滋的抱着零食匣子享用着,一边儿透过车窗观赏外面的市井风光。

玻璃实在是造福人类的发明。她由衷感叹。车窗上也安了玻璃,那是挡风又透光。而且不知道谁,还发明了窗纱!没有茶色玻璃,便在车窗的玻璃上贴了层有绣纹的纱,从外面看里面那是啥也看不见;从里面看外面,虽然看不清晰,但是也能看个大概,还是很实用的——既不担心露了容貌坏了规矩,又能看到风景,大善啊大善。

有的时候,能够坐享科技成果是一件幸福的事。不止玻璃,还有四轮马车。

她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提出在轮椅上安两大两小四个轮子时,俩帮忙的木匠也没有太诧异。她被家里的双轮小辇误导了,以为这个世界只有双轮马车,还觉得自个儿带了点儿先知的仙气儿,出了门才知道,四轮马车已经应用了几百年了。

她记得看过一些文,写过古代中国没有四轮马车的原因,有说转弯问题不好解决所以一直没有,也有说其实春秋时期就有了,只是因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而没有流传下来。不知道在这个世界里,这物什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还是穿越前辈的结束成果——貌似许多穿越文主角回去衣食住行都会大肆改造一番,而马车是仅次于内衣的被改造对象。

她虽然多少有些好奇这个四轮马车的来历,但到底是个半个主子,没的钻车底下去瞧瞧这四轮结构的,而且,她到底不是学工科的学机械的,便是看了看不懂,也分析不出来有没有现代化技术。因此,她只有老老实实的坐享其成了。

轮胎依旧是没有的,减震机构也是没有的,但是四轮马车确实比双轮马车平稳许多,加之在阜泽城内路面十分平整,许多主干道还是砖石铺就,坐在车上极少感到摇晃颠簸。至少,现在在闹市中穿行,车速缓慢,夏小满是一点儿没觉得颠簸来。

管家韦楷在东路北院当差也有十来年时间了,他不是年家家生子,从长随一级级做到二等管家,靠的就是实干升迁,但实干是实干,大户人家的仆从,机敏有眼色也是不可或缺。他也是个细心人,十分理解这些内宅女子的心态,都是千八百年难得出来一趟的,都想着多看看外面的热闹,加之他因自己媳妇和夏姨娘关系不错,对这个老实本分的姨奶奶印象颇好,也乐得让这位姨奶奶多乐呵乐呵,所以借着买年货的幌子,引着车净往城里热闹的地方趟。

夏小满也就此饱了眼福。

阜泽坊间繁华,商铺鳞次栉比,各色摊位也铺连成片,街头巷口叫卖声此起彼伏。虽然没到饭时,可仍有许多吃食摊子当街经营,各种食物的香味被风卷着一波波飘过来,引得人食指大动。

夏小满一边儿饶有兴趣的看街景,一边儿听着解说员茴香同志的导游词儿。

一个人如果嘴皮子溜,除了说书,还可以做导游。茴香就是这样一个好同志。

虽然自进府当差之后,茴香也鲜有机会出门,但她在入府前却和胞弟一道被亲戚叔伯带着去过不少地方,有些个见识。而如今她胞弟是五爷跟前的小厮,常在外面走的,各处开了什么新鲜铺子、出了什么新鲜物什,他是尽知的,有空碰着姐姐,总会带着些炫耀性质的把所知道的新鲜事讲给她听。

所以,这会儿茴香的导游词儿那叫一个熟,口若悬河兮滔滔不绝,从南官巷的珠子铺讲到东青街的菜市场,凡有些段子的统统被提溜出来讲一遍,夏小满是听得津津有味。遇到被赞好吃的、好玩的,恨不得大喊停车跳下去享用一番。

她突然后悔放茴香回家放假了,要是留下她来,还能陪着自己逛逛街啥的。瞧豆蔻这娃,听得眉飞色舞的,又小白一般不时问一句或者惊叹一声,显然就是个没咋出过门的,这要是带着小白娃豆蔻出去溜达,俩人不走丢就是奇迹了吧。

唔,当然,她回娘家后能不能出来逛街还得两说,理论上说可能性不大,但是实际操作么……

她刚刚瞧着外面,也有不少路人是女性,妇人、闺女装扮的都有,也没见谁没像小说里写的带着斗笠面纱啥的不让人瞧脸,都大大方方的迎接旁人的目光。只是从衣着上看,她们应该是底层市民的,想来没那么许多讲究吧。那么,夏家八成也是没什么讲究的人家,她许能混出来逛街也说不一定。

她是越想越觉得放走了茴香十分可惜,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是领导已经答应给自己放假,却突然因为私事取消假期,她肯定会在心里骂死领导的,这会儿她又怎么能对茴香做这么不地道的事?罢了罢了,她在心里哀叹了一下,人呢,守道德就得有牺牲。

车进了望吉街,夏小满开始感慨起时代发展超乎她的想象,这里已经有形成规模的专营商业区了。

这望吉街就有名的点心果子一条街,虽然也有卖旁的,但最多的还是荤素点心铺子,也就以此闻名。整条街面上百年老字号的点心铺子就有七家,几十年的,十几年的,算一算有二三十家之多。许多铺子都是经久的品牌,都有着招牌食品,汤家的蟹肉包、黄记的酥蜜绵糕、和隆冬的十般膏子糖、玉棋坊的梨条梨干果子罐等等。这些吃食不止卖相好,包装也好,上中下三等的漆木雕花的匣子、攒盒,点心摆在其中越发显得好看,那是又好吃又体面,因此常来惠顾的不止那些会吃的、讲究吃的人家,更有不少走亲访友的,往往会特地来这边来拎两匣子做礼,显得有谱有派。

而年家,在这里也有一家点心铺子,卖的荤素两样点心,走中高档路线,生意还算不错。

茴香正在介绍这里的美味点心时,车停下来了。她往外探了一眼,见招牌上写着年记,便向夏小满笑道:“主子,这是咱们府里的铺子。想是小韦管家要买点心匣子给您做年礼。”

话音没落,果然韦楷的声音从车帘外传来,他向里面的夏小满道:“姨奶奶,点心铺子到了,您瞧要些个什么好?是您点,小的去拿;还是您亲自瞧瞧?都是咱府里的铺子。”

夏小满闻言一皱眉,刚才入街的时候茴香就给她讲了这里的特色和消费人群,她也打听了,凡装盒的点心匣子少说也要几钱银子。这对于底层人家来说,简直是奢侈品,这银子换去买米买肉能买多少呢?

回娘家不当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么,好么,啥都没有,身后也没背着胖娃娃,倒是拎着个点心匣儿?

夏家到底是个什么家境,是能摆起谱的吗?他们不是去扶贫吗?扶贫就应该踏踏实实的买米买肉买柴买布,先解决温饱问题吧,买那些个不顶用的奢侈品不是扯淡么?

到底是要面子还是要里子?

“韦管家。”夏小满叹了口气,“昨儿可是你去我娘家捎的信儿?我也不说客套话,就想问一句,依你昨儿见的,我娘家家境如何。”

——————

PS:PK票1990……动也不动,汗,手搭凉棚,为啥米2000这么遥远呢……

卷二 今朝犹喜带霜开 13、回娘家②(2000加更)

2000分加更。

早上还觉得很遥远……结果刚才一瞅……嘻嘻。感谢所有点击、收藏、推荐、投了PK票的朋友。非常非常感谢。眼泪ing。T_T。

之后满500加更。唔,不知道会不会很遥远。咳咳。偶努力码字。握拳。

眼泪汪汪滴再次感谢。

十六顿首遥拜。

——————————

这个问题委实不好回答。韦楷掐了一把汗,开始措辞,寻思着是含糊其辞混过去,还是直言不讳只说是家贫,抑或描述一下有几间房、房里摆些个啥,让姨奶奶自己评断到底家境到啥程度。

茴香也掐了一把汗,捅了捅夏小满道:“主子怎么问这个?”

夏小满也没想要答案,当然,她也没想刁难韦楷,她和韦楷的媳妇关系还是不错的,便是冲那边,她也不会刁难韦楷。

韦楷媳妇,被长生居里唤作小韦嫂子的,是个粗壮的北方女子,性子爽快人又实在,说话又俏皮,和长生居里诸人关系处的也极好。

夏小满对她的第一印象就特别好,而也听茴香提过,从前小韦嫂子也帮过“原版”不少忙。这边儿缺什么针头线脑胭脂水粉的,“原版”不敢管四房要又不好意思向二夫人讨时,常常是给这小韦嫂子银钱,央她从外面帮着捎来,每次她都会买来物美价廉的东西。而“原版”又是常叫小韦嫂子帮着把散碎银子换了大锭子收着的。所以某种意义上,这也是革命战友了。

她问这句话不过是为了给下面的话做铺垫罢了,不过,貌似说的语气不太对劲儿让人误会了吧……纠正,这就纠正,她连忙拍了拍茴香的手以示安慰,然后向外面韦棣道:“我是想着,那些果匣子确实很体面,但是对于我娘家这样的小户人家,年货的话,还是买点粮食之类的,比较实在。”

韦楷松了口气,笑道:“姨奶奶说的极是,年货还是实在些好。但这点心匣子也算是应个节景,您不拿,亲家老爷夫人那边还不得嗔着我们当差的不懂事,没给您备着不是?爷给了十两银子,够买一车年货的,这您放心,小的定把年货给您办妥当了。再说这是咱府上的点心铺子,姨奶奶乐意赏,就赏他们个本钱也就是了,费不得什么。”

夏小满想想也是,夏家不讲究,年家还讲究呢,只是这买点心……她十分不想从年家铺子里买东西。年家的铺子都是五爷五奶奶管的,前阵子闹的还不够?这会儿再便宜拿铺子里的东西,落人嘴里指不上变成什么难听的话呢。就是原价给了,都不一定被说成什么。

她有心说咱去别家买吧,可偏马车停这里了,这大秦各大世家皆有族徽作为家族标志,马车围布织纹亦是族徽,以示车主人身份,那是比她那世界的车牌号还显眼,这年家铺子里的伙计也不是瞎子,自家族徽还能不认得,她那到别家买点心的话也就没法说了。这要去别家买了,年家伙计一瞅,呦,好么,来买点心还不往自家铺子里去,反而照顾别家生意,这什么意思啊?人家那上下嘴唇一碰,又不知道说什么难听的了。

她忽然烦躁起来,这事真不能瞎琢磨了,真管不了旁人说什么,不然左右都是错儿,还让不让人活了?生生把自个儿闷死。爱咋地咋地吧。

夏小满一咬牙,道:“那就烦劳韦管家帮着挑两盒体面的吧。该多少钱给多少钱,生意就是生意,破例就不好了。回头再打赏伙计些散钱,虽然我也不富裕,但这也快过年了,大家都不容易,就算是请大家喝茶的。”

韦楷忙应了,心里点头,又代店里伙计谢过夏小满,转身铺子里去了。

茴香咀嚼着那句“大家都不容易”,无端生出些惆怅来,轻轻喟叹道:“主子真是心慈。”

心慈么?不过是堵人嘴的手段。夏小满只当她说的是打赏伙计。转而想起年终红包这个事,回想一下,她穿越这一个月,什么都没赏给过茴香。她歪着脖子瞧了茴香一回,忽然一笑:“说起来,年底也当给你个红包了。”

茴香一愣,诧异的望着夏小满,而她却浑然不觉,已经开始埋头翻荷包。

幸好她从前养成的习惯,出门钱包里不揣钱,总觉得心里没底,这次虽然年谅把她随礼打赏的钱都给了,但走前她仍从体己银子里拿出了些,以备不时之需。大宗的是收在衣服箱子里,这荷包里放的是些散碎银子,做应急用的。

她拿出个一两的小锭子,塞到茴香手里,笑眯眯道:“这个是给你的,多少是点儿心意。”

其实说起来,这会儿就是给十两,一百两也不算多。这一个月来,茴香实在帮她良多,用一句套话说,那就是,感谢茴香同学的热情帮助使得她很快融入了新生活。也许从茴香这边论,是一个奴婢的本分,但是夏小满始终觉得,任何帮助都需要感恩。只是,她现在没法子给她百八十两的,感恩是感恩,不按套路出牌,也容易给彼此带来麻烦。茴香的月钱是八百钱,这一两银子已算是……唔,年底双薪了。这种程度,彼此都能接受,还不显得突兀,多好。

那小锭子无比光滑,水一样的溜进茴香的掌心,却仿佛是烫人的烙铁,烫得她一惊。她的脸涨得通红,慌慌张张道:“主子,奴婢不是那个意思……”

夏小满愕然:“嗯?你是什么意思?”她有点儿糊涂了,这都什么跟什么?

茴香讷讷的:“奴婢……奴婢不是讨赏……”

夏小满一怔,而后噗嗤一笑,伸出手掐掐茴香的小脸蛋,笑道:“傻丫头,想什么呢?不是你讨不讨,是我想给你的。”说着又翻出块几钱的碎银子,给了豆蔻,也掐了掐她肉肉的小脸,道:“这是你的。”

银子永远是美丽的。豆蔻眼睛闪亮亮的,渴望又有些不安的望了望夏小满,又望了望茴香,嘎巴嘎巴嘴,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夏小满见了,推了推茴香,笑道:“看见没,她还瞧着你呢,你不收她也不敢收。乖啦,收吧,这有什么!”

茴香不是没接过赏,但是通常在大户人家,讨赏也是一门艺术,要是吉利话没说妥当,一旦主子心生厌烦,自己的日子就别想过好了。茴香现在不是不肯收赏,是惴惴于之前说的话,本身没有讨赏的心思,这要是一句话没说好,引得主子误会,那可是天大的冤枉。现下见夏小满笑眯眯的毫无半点嫌恶的模样,又是哄孩子般的哄自个儿,她惶恐的心也就渐渐踏实下来,脸上的红晕一直没褪下去,不太好意思的握了银子,谢了主子的赏。

少一时,韦楷买了点心回来,报了细目,然后送了个小匣子进帘子,叫豆蔻接了,陪笑道:“伙计们说谢姨奶奶赏,这匣子点心是下面人孝敬姨奶奶道上吃的。七爷也在铺子里盘账,小的上去拜了,也代姨奶奶问了好。七爷转问姨奶奶好。”

那小匣子朱漆凸纹梅花,做工普通,长一扎宽半扎高半扎,颠一颠多说能放半斤点心,就算不是便宜货,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