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嫁出去的姑娘怎么能老往娘家跑呢,你若进了武氏族谱,以后都是武二爷的夫人,这夫妻的关系可不是你一个姑娘家说断就能断了的。你可得老实得待着,别出什么乱子啊。我瞧妹子平时挺精明的,怎么遇到夫妻的问题上,你就变得像小孩子一样了呢”
我已经想不出什么别的话来搪塞牛大嫂了,除了说“好好好”,就只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好像在印象之中所有的分别场景,我都没今天这么伤感过……
走到书桌边上,随手拿出一张纸,又把砚台边上的毛笔执起,洋洋洒洒地写下几行字:
“我是三变霖铃雨,无系无寄更无计,青楼醉壶日月长,醒几许,浪几许前程遥遥岂知期,更苦寻,数体己。惯看冷月洗石堤,杨柳晓妆邻家玉。归去哉,魂来兮。”
柳永的《雨霖铃》是我觉得描述分别场景最到位的一首诗词,现下改编成这样,同时也是表达了我和牛大嫂分别时的心境。不知道为什么,写完这几行字的时候,我心里竟忽然想起了柴绍算起来,都是因为我怀着他的孩子,事情才会闹成今天这样的地步。嫁进武家实非所愿,但这与我先前要隐居起来的目的也相差不大。
半年不曾见到柴绍了,不知道她过得如何。他那两支奋不顾身的军队,现在也还是一样忠诚追随着主人吗?大燕国被灭了,柴绍将会何去何从呢?
想到这里,执笔便很自然地画出了柴绍的轮廓。如果对于此身体原主的记忆还算清晰的话,柴绍竟然是我有生以来画过的第二个男人的肖像。第一个,应当是我那个从未曾见过面的父皇,当时才十岁,拙作被父皇框裱起来,郑重其事地收藏着。我向来以画美女的肖像为长,这一次画出柴绍的模样,不知是不是潜意识在暗示着自己什么。
卷一【盛唐篇】 第108章 花轿上主仆谈心
第108章 花轿上主仆谈心
两日之后,武家的大红花轿欢欢喜喜抬进村子,唢呐、喇叭吹奏不停,红鞭炮放得噼啪作响,一路上又是跟着成串看热闹的乡亲们。这些景象,都还是碧裢描述给我听的,我被一方红锦盖头遮住了头部,眼睛所见皆是模糊一片,透过红纱可以隐约感觉到外面站着很多人。
一众小厮先是抬了两大箱子的聘金到我家里,我吩咐牛大嫂收拾好这些钱以后,屋外又忽然涌进来几个丫鬟,说是要帮我梳妆换衣。“二少爷一直坐在马上,候在院外,莫姑娘快快打扮吧”
我点头默许,伸开两臂,任由这些利索干练的丫头们折腾,自己倒落个清闲。
她们果然是十分效率,才一盏茶的功夫,外面的吹锣打鼓声还没淡下来,我这厢就已准备妥当。
“莫姑娘,这边走。”碧裢搀着我,小心翼翼带我跨过台阶和火盆,边上的牛大嫂和两个孩子欢欢喜喜拍手地欢送我上了轿,远远地就听见瓦屋小院外面人群传来窸窸窣窣的议论之声。
“瞧这姑娘多好的福气,咱药田村这么大,武大爷怎地就偏偏看上她了?”是一个妇女的声音。我猜测着,大概是村口老张家的老婆,那女人一遇上八卦最爱跑去凑热闹了。我嘴角堆起一丝冷笑,反正大红盖头遮住了,谁也看不见我。
坐上了花轿,唢呐吹响,竟然还能听到那些议论之声。
“听说这姑娘不是嫁给武大爷的,而是嫁给武二爷的。”
“是啊,我也听说,这姑娘怀了武二爷的骨肉,现在是‘指腹为婚’呢”
“哟,真不该说她是好福气还是命苦呢。”
“什么意思?”
“嫁给武大爷做妾也比嫁给武二爷做正房要强啊,谁不知道武二爷在家里就是个吃软饭不做事的,将来武家的老主母西去了,那一大家子财产还不都归咱们大东家莫属,二东家哪能得到分毫……”
轿子越行越远,那些议论之声终于渐渐被唢呐、喇叭的声音给掩埋。
村民们怎么议论我,就让他们去说好了,我如今离开药田村,已经没什么多做解释的机会。
轿夫这一日特地走得很缓慢,不是像寻常娶亲队伍那般一个劲的加速赶路,而是优哉游哉四平八稳地向前走。二少爷武攸暨的马行在很远的前方,与我的花轿隔了很长一段距离,而大少爷今日却根本没露面。
我想,大概轿夫们受了‘上面’嘱托,知道我是个有身孕的女人,不能够太颠簸,这才故意走的很缓慢吧。花轿走出药田村的时候,我隐约还是觉得有些难堪的,自己的形象貌似在村民们心中并不怎么好,就是怕将来落了口舌。我自己一个人被大家说闲话,倒也没什么,现下得让二少爷替我背个黑锅,将来孩子长大了也要面对很多人,我的心里总觉得七上八下的,感到这事情处理得十分不妥帖。
人已上了轿,木已成舟,此刻只能破罐子破摔了。
青山绿水,花香鸟语,梯田层层,果树满坡。
又是我刚来时候的满目青春与朝气。林间的小河哗哗地流着,小朋友趟在清澈见底的河水打水仗,你泼我,我泼你,玩得多开心淙淙的流水声、孩子们的嬉笑声、鸟儿的欢叫声交织在一起,奏成一支欢乐交响曲怎生我的离去竟没有改变药田村一丝一毫?所有的人还是和刚来的时候一样,仿佛我只是一个匆匆过客。
如果真要找出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大片的农田现下已变成了药田,地里种满各种稀有药材,小径两旁和小山丘上也是特地从远处移植过来的树苗,皆是名贵品种。这个村庄里一切属于武家资产的东西,都这样红果果呈现在阳光之下,仿佛满山金光闪闪的金子,在和村子里的穷苦人民招手。
大概再过个两三年,这些药田就会有收成了吧,到时候村里每一户都会获取不少利益。我竟有些期待那日的来临了
我想象着武氏俩兄弟站在高高的台阶上,依次给村民们发补贴金的样子。每一户人家按人头领赏钱,每家人都从此不愁吃穿。我记得当初武家刚开始管理药田村的时候,还是那秃头和尚惠范挨家挨户收取的“保护费”呢,希望他们口头上承诺的那些福利,以后能够兑现,我会以一双警惕的眼睛督察他们。而那些为了富贵或者祖宗家业而留下来,不愿意离开的村民们,我也希望他们是的的确确做了正确的选择
这一路显得特别漫长,我撩开轿帘看向外面的天空时,原本蔚蓝色的天空被我头上的红盖头隔住,变成一片紫色。紫色的天空,粉红色的云朵,还有飞翔的大雁,也有欢愉叫唤的小鸟。这样悠闲的村庄生活从此就要离我远去了,还真有些舍不得啊。
“男儿含泪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我轻叹一口气,吟出这两句诗。
坐在边上的碧裢听得是云里雾里,直挠脑袋问道: “莫姑娘说错了吧,应该是女儿含笑出乡关后面的也说不通姑娘明明是出嫁的,怎么像是要去战场打仗一般,弄得如此期期艾艾。莫姑娘平日里都是一个坚强的女子,今天倒学起那些小家子女人来吟诗了。”
我无奈的摇摇头,道:“傻丫头,你懂什么。这诗本不是我所做,而是一个胸怀大志,深有抱负而背井离乡踏上征途的英雄所做。我不过是触景伤心,借他的诗句来吟诵一番罢了,又不是在形容自己的处境。”
因为不能够告诉碧裢这是毛爷爷的作品,也不可能给她解释清楚我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所以有时候念起现代人的诗,还得好好给它编个出处。
碧裢听了,不以为然的说:“管他是男人写的,还是女人写的,是个英雄,还是狗熊,反正莫姑娘现在忽然吟诵,说明诗中有和姑娘同样的心境。难不成莫姑娘你根本不愿意嫁到武家去?”
“我的心思,你这丫头不是早就知道的吗?上次在武家,我把事情都告诉你了。我腹中的孩子根本不是武氏血脉,这样滥竽充数的行为,实非我愿。”[517z小说网·。517z。]
碧裢安慰似的拍拍我交叠在膝盖上的双手:“莫姑娘别想那么多了,事已至此,你只需仰头挺胸的面对现实,继续走你的路,过你的生活,别去理会外界那些因素。只要想清楚了这些,外界是干扰不了你的”
我赞赏地看了她一眼。然后沉默不语。
可是过了半会儿,我忽然想到,为什么自己吟诗的时候,碧裢一个做丫鬟的都能听得懂,莫非她以前读过书的?这古代穷人家的女子不是不让去私塾的吗,除非碧裢家以前非常富裕?
“碧裢,你识字?你是什么时候拜的师傅学的这些学问?”
碧裢爽快应声道:“自然是奴婢的第一位主子教的啦他是个年轻有作为的主子,而且对待下人非常亲切。不过那时候我才四岁大,失去了双亲,只和我三岁的妹妹相依为命,对于那个主人的长相,我已记不得很清楚了,而且也不记得他的名字。我只知道他有一张慈善亲切的脸,他总是对我们下人微笑。我和妹妹从小就受到好师傅的教育,学了不少字呢只不过我妹妹资质稍稍愚钝,不爱读书,总是找机会偷溜出去玩,我却不同,我对那些诗词歌赋充满了兴趣,所以很早的时候就能吟会诵了”
“你还有个妹妹?怎么从没听你提起过?”我忽然想起碧裢送给我的那只镯子,那只内侧可有“碧裢”名字的上等饰物。难怪她会有如此珍贵的物事了,原来她第一位主人也是这么体贴下人的。
我又不知不觉联想到那个外表严厉,却花钱很大手笔的柴绍……
碧裢撇了撇嘴,伤心的情绪很快渲染了整张脸。
“怎么了?你和妹妹失散了吗?”
“嗯……也可以这么说。总之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我和妹妹如今已是各事其主,许久不曾见面了。大概妹妹早就不记得有我这么一个姐姐了吧?”
我见她热泪盈眶的样子,才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不小心引到她的伤心事。
心里感觉十分过意不去,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安慰她说:“她怎么会不记得呢,你们毕竟是有血缘关系的姐妹呀,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们还会再见面的。”
我又突然想到自己的亲姐姐李义阳。我的第一胎流产之事,还大多拜她所赐呢事情都过了这么久了,我也不愿再念起那些不愉快的记忆,如果现在义阳姐姐跟高戬生活的很好,那么我的状况和碧裢的状况也是如出一辙了吧。
“碧裢你别伤心,其实我和你同病相怜的。我也有一个亲姐姐,但是很久没有见面了。我们之间只是表面上的和谐,内地里是有许多矛盾的。我倒是觉得呀,像你和你的妹妹如此真挚的感情,老天爷都看在眼里的,总有一天老天爷会让你们见上一面的”
“真的吗?”碧裢忽然仰起头看着我,抬起手背擦干了眼泪。
难得看到她这么纯真无邪的面孔,我也终是忍不住咧嘴笑了出来。用力点点头,表示肯定的回答。
卷一【盛唐篇】 第109章 大婚前忌讳多多
第109章 大婚前忌讳多多
一路上鞭炮放得噼里啪啦作响,每次掀开轿帘往外面看的时候,总能闻到很重的火药味。余光瞟向我那间不大的瓦房,牛大嫂一手牵着一个孩子的身影渐渐缩小在视线中。她的面容已经变得那样模糊,我甚至都看不出她在开心地笑,还是在悲伤地哭。我的心境一如牛大嫂那张模糊难辨的脸,对未来充满迷茫。
花轿终于被抬到了武家,一众丫鬟小厮们早已等候在大宅门外面多时。我伸长了脖子寻找武攸暨的身影,一旁伺候的婆子迎上来搀住我说,按照祖上的规矩,此刻开始我不能再和二少爷见面了,一直要等到成亲当日才行。
我讶异道:“难道今日不成亲?”
那婆子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般:“莫姑娘不知道吗?哎,都怪下人们糊涂了,忘记给姑娘说清楚。明日才是吉时,姑娘和咱们二少爷的婚礼在明日举行,今日只是去把姑娘先接过来,以免出现差池。一会儿到了晌午,二少爷会在大少爷和老夫人的陪同下去祭祖,按照规矩,莫姑娘从现在起要好生待在房间里,不可和任何男人见面,不然就不吉利了”
“这位婆婆怎么称呼?”我问她道。
那婆子立刻敛了笑容,规规矩矩的回答说:“奴婢名叫阿桂,莫姑娘可以和他们一样,叫我桂嬷嬷。”她指了指身后跟着的那群丫鬟小厮,我始才领悟到,这位‘桂嬷嬷’许是在下人们当中地位比较高的那一种,不好得罪
“行了,我知道了,那就请桂嬷嬷先带我回房间吧,坐了这一路轿子,可把我给折腾坏了。”
“是,莫姑娘这边请。”
大宅门口放着一个大火盆,须得我从上面跨过去,双脚不准许接触到门槛。
乡下人有个习俗,姑娘出嫁之前得通过跨火盆的方式除去一身晦气,这样日后夫妻的生活才会红红火火。我知道武家人大概也是遵循着这样的习俗,因此驾轻就熟的做了。从牛大嫂和我同住的那间瓦房走出来的时候,她也专程替我准备了火盆的。不成想这么短短半日的时间内,我竟跨了两次火盆,想必我身上有再多的晦气,也早该被圣火给烧尽了吧
我摇摇头,用现代人的科学眼光去忖度这些迂腐的古代人,我的嘴角忍不住扬起一丝笑意。
这一回和初次我来武家的行走路线不一样,我和碧裢被那婆子直接从东边的抄手游廊带着穿堂而过,七拐八拐的走了许久,那婆子说是马上就要到了我先前住过的那间客房。
我还记得上次来的时候,一进门就被引至南边的客房见老夫人,后来又去了饭厅见一群女眷,那时候我就已经有点找不着北的感觉了,现下被这老婆子带着一通混走,我越发是记不住路。
碧裢却是个精明的丫头,她见我四处张望,一副寻找什么东西却找不到的样子,便拉扯了一下我的袖子,小声对我说:“姑娘别担心,这宅子奴婢熟悉的很,以后若是有机会,奴婢亲自带您逛一逛,保证让你记住路”
“有劳了……”我也小声回应碧裢,突然发现自己说话的语气没有必要这么客气啊,脸上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呃,总之……谢谢啦”
那引路的婆子像是也听见了我们主仆二人在她身后窸窸窣窣的说着话,也没故意停下来打断我们,而是很不厌其烦的说着她自己的话,就好像一个导游在背书、完成任务似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