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年伪满政府成立了满洲出版协会,全面统治东北的出版事业,控制东北的文化市场。此时,东北出版发行的书刊主要以日文中文两种为主,且日文占绝对优势,占领了整个东北的图书市场。其内容则是宣扬日本大和精神,日本的风土人情,尊皇崇神、誓死效忠天皇的武士道精神,美化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战争以及所谓的王道、皇道等殖民统治政策等。以此对东北人民进行思想文化的侵蚀和毒害,以实现巩固其法西斯殖民统治的罪恶目的。    
    日本统治者为实行其反动的法西斯殖民统治;除采取控制新闻通讯、广播、报刊等领域进行美化和粉饰现实的反动的欺骗宣传之外,同时对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进行殖民文化统治。创办大量的文艺团体,力图运用文学艺术创作的形式为其殖民统治来涂脂抹粉。    
    日伪统治者于1934年成立了“奉天笔会”(满洲笔会)进行文学创作,其成员几乎全都是日本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很多,都是极力美化和粉饰日本侵略者和鼓吹侵略战争的,成为日本在东北推行殖民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例如,日本作家高本恭造创作的殖民文学作品《奉天城附近》;把关东军残酷侵略我国东北的丑史,描写成皇军的光辉战斗历程。小说《满洲少女》无耻宣扬日本民族优秀论,描写日本侵略者如何以所谓优秀的日本精神,使一个具有抗日思想的满洲少女转变思想。作品极力宣扬日本民族优秀,丑化中华民族。其他殖民文学作品如《建国列传》、《晨晓的满洲》、《嫩江祭》等都是美化日本殖民统治的作品。还创作了以吹捧日本人“开拓”东北业绩的;把武装移民称为“创造光辉的人们”,极力美化日本侵略者的移民开拓文学。如《太阳兵营》《圣锹部队》等。1933年6月30日在大连日伪又一御用文艺团体“满洲文话会”成立,在各地设有支部。该会出版了《满洲文活会通信》,并编撰《满洲文艺年鉴》。    
    到了伪满洲国的后期,日伪将文化事业完全归入战争轨道。在1941年3月23日由伪国务院弘报处制定反动的文艺纲领《艺文指导要纲》《满洲国史》分论上,第110~112页。,是日伪统治者强化文艺统治的重要措施。“要纲”规定文艺的性质是“以建国精神为基础,是为八一宇精神之美的显现”;把文艺变成为战争服务的工具。“要纲”还规定文艺团体、文艺创作活动等一律由日伪直接指导,使文艺完全成为日伪法西斯统治的工具。它只许歌颂圣战,美化战争,咒骂抗日斗争,使东北的革命进步文艺遭到严重摧残。“要纲”出台之后,日系作家则进一步占据了东北文坛,积极推行殖民文化。在弘报处的一手控制下,为适应“圣战”时期对文化统治“一体化”需要,又改组和新建了一批日伪御用文艺团体。1941年7月在长春建立满洲文艺家协会,是在弘报处的直接领导控制下的官办文艺团体。主要制作殖民主义文艺作品和汉奸文艺作品,歌颂法西斯统治,创作了描写关东军报道队的作品集《守护北方》。此外还有满洲诗人会、满日文化协会等团体。最具代表性的则是1941年9月在伪都新京成立的满洲艺文联盟,它由满洲文艺家协会、满洲剧团协会、满洲美术家协会、满洲乐团协会、满洲摄影家协会、满洲工艺家协会、满洲作曲家协会、满洲舞蹈家协会、满洲书法家协会、满洲俳句家协会等文艺团体组成;遍及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等领域。艺文联盟设有事务局,伪弘报处则通过事务局对各协会进行统制。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伪便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圣战”动员,鼓吹“圣战”,先后于1942年11月,1943年8月,1944年连续三次召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前两次在日本东京召开,第三次在南京召开。在会上日本首相东条英机极力鼓吹“决战文学”,为贯彻大会精神,日伪对满洲文艺家协会进行改组,新设了审查、联络、企画三个部,与侵略战争相配合。伪弘报处还在1943年4月召开满洲艺文各协会全国大会,积极动员所有会员投身于“圣战”、“决战”文艺创作。同年还由伪满政府召开了“决战文艺家大会”动员日伪作家为侵略战争写作。日本关东军则号召文艺家要为侵略战争创作出所谓的大东亚文学作品。紧接着日伪文化机关为鼓动和引诱作家为“圣战”效力,设立了三项文学奖:艺文赏、大东亚文学赏、盛京赏。1944年9月《新满洲》、《新潮》、《麒麟》、《朋友》、《青年文化》、《兴亚》、《艺文志》、《民生》等八大杂志联合举办悬赏征文“大东亚战争与我们的觉悟”。此时文艺已经完全被纳入到法西斯侵略战争之中。    
    与此同时,日伪统治者为彻底摧毁东北民族文化,对文艺创作的审查和对抗日爱国文人的镇压迫害也日趋严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2年,伪首都警察厅签发了治安密件,指挥特务“对管内对象实行侧面侦察”,并设立了专门机构“文艺侦察部”。因此许多送审的作品和等待发行的书刊常以被定为禁品而被销毁。1943年伪首都警察厅指示特务审查了1943年出版的报刊,结果从《青年文化》、《兴亚》、《新潮》、《华文大阪每日》、《民生》等报刊上发现了9篇有进步倾向的文学作品。并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刻分析”,其结果认为1943年及其后的文艺创作左翼色彩几乎隐蔽起来,相反的民族意识却还在高涨。这样一来,在审查作品的同时也把作者监视起来。    
    


第七部分:关东军与伪满经济关东军的思想文化专制(4)

    日伪对爱国抗日进步文化人士的迫害和镇压可追溯到1935年。由1935年罗烽被捕开始,经过1936年的《黑龙江民报》社事件和1937年哈尔滨口琴社事件到1941年12月30日东北各城市的实行统一大逮捕,使许多抗日文人被捕入狱。日伪对爱国进步文人的镇压此时已经到达高峰。此次大逮捕之后仍时有迫害文化人士事件发生。1943年作家田琳被捕,1944年田贲、张汉、鲁瑛、王天穆等作家被捕,1945年李季风重又被捕。日本侵略者就是通过法西斯的白色恐怖统治,来达到消灭东北的爱国抗日的文化活动,致使许多作家和文化人士不得不背井离乡。    
    电影是整个文艺中最形象、最直观、最生动的宣传教育工具。伪满初期,日伪摄制的电影主要是满铁电影班跟随关东军拍摄的纪录片。当时东北电影市场主要是以上海电影和进口译制片为主。日伪摄制的纪录片和日本电影放映量很小。为此日本关东军等日伪机关策划占领电影阵地,垄断东北的电影事业,来为其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服务。在1937年8月21 日成立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并于同年10月7日公布了《映画法》,实现了满映对东北电影事业的垄断。垄断了电影的摄制、输入和配给。《映画法》规定影片进出口和映演都必须经伪国务总理大臣指定官署检查,指定官署初为治安部,后期改为弘报处。指定官署规定,有损于日伪政权的,有损于日本侵略军和皇室形象的,有损于日伪殖民统治的,特别是带有反满抗日思想和共产主义色彩的影片一律禁演。1936年从日本进口影片为154部;禁演的178部影片中涉及共产主义思想和危及伪政权的有36部,被剪裁的影片有2600多米;1937年被剪影片增至20000多米,到1939年从日本进口影片达到1630部。此后逐渐有所增加,到1942年德国法西斯影片也输入到伪满。《伪满洲国史》,第436~437页。    
    满映是由伪满政府与满铁合资建立的,各出资250万,占地5万坪(1坪≈33平方米),地点在伪都新京黄龙公园对面的洪熙街(今红旗街)。满映成立初期将电影分为“教育电影”、“文化电影”和“娱乐电影”三类。后来满映又把电影改为启民电影、时事电影和娱乐电影。所谓启民电影是作为满洲国的一种宣传手段,主要从事纪录片的摄制,向日本国民灌输军国主义思想,向中国及其他国家人民制造王道乐土的假象,如《守护北方》、《北方的部队》、《雪的国境》等纪录片。时事电影就是新闻片,日语的有《满映通讯》、汉语的有《满映时报》来配合战争进行形象宣传。娱乐电影则是故事片,大都是炫耀日本关东军对东北的侵略和镇压,制造“跃进满洲”的假象,腐蚀东北人民,也有用低级下流黄色内容的影片来毒害中国人民的。如满映第一部故事片《壮志烛天》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我东北的侵略史涂脂抹粉。《东游记》丑化中国人民,宣扬日本的“资本主义文明”。其他的还有《碧血艳影》、《白马剑客》、《血溅芙蓉》等影片都是竭力美化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渗透着殖民文化的毒素。    
    关东军对东北进行思想文化专制,最为阴险和毒辣的另一侧面就是宗教。    
    为适应殖民统治需要,强化所谓“日满一体”的亲善关系。日本关东军曾向溥仪提出统一“日满”精神信仰,满日的宗教应是一致的,将日本的天照大神捧到伪满洲国,奉作国民的祖先供养。1940年恰逢日本纪元2600年,关东军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其一手策划下,于1940年6月22日溥仪在日人星野植树、吉冈安直的随同下,以祝贺日本纪元2600年的名义,进行为期8天的第二次访日。期间溥仪拜谒了日本天皇裕仁,并拜谒了明治神宫,多摩御陵、伊势神宫等几代日本天皇的神宫、陵寝和神社;并向裕仁天皇表示欲迎接天照大神到伪满洲国奉祀。裕仁表示同意,并把业已准备好的象征着天照大神的三种神器,即八坂琼曲玉、八咫镜、草剑交给溥仪捧回。溥仪回到伪都新京后,即在其伪皇宫内修建了供奉天照大神的木制建国神庙,占地3万多平方米,分为本殿,祭祀殿、拜殿三部分。同年7月15日按“政祭合一”的原则,日伪为建国神庙举行了“镇座祭”,溥仪还颁布了由佐藤草拟的《国本奠定诏书》。要求全体东北人民信奉天照大神。该诏书明确规定将奉祀天照大神作为伪满的国家宗教,并视为永典,以惟神之道作为立国之本。改祖换宗,将天照大神奉为伪满洲国建国之神。该诏书的颁发标志着日本迫使伪满洲国附庸化和彻底奴化东北人民精神方面又有重大升级。    
    当天,日伪又发布《建国神庙祭祀令》和《对于建国神庙及其摄庙不敬罪处罚法》;把信奉天照大神制度化和法制化。日伪统治者还仿效日本奉祀靖国神社的做法,在新京南岭修建了建国神庙的摄庙——“建国忠灵庙”奉祀所谓殉国的日满英灵。为清除东北人民对天照大神本能的抵触情绪,日伪当局又宣扬满洲国是神之国,东北人民是神之民,伪满皇帝和日本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溥仪是日本天皇的代言人。    
    为了使东北人民信奉天照大神,日伪要求人们定期参拜,且每次经过神庙都要行90度“最敬礼”,如果表现出稍有不满便会被以“大不敬”的罪名受到处罚。举行各种仪式或典礼时必须遥拜日本的“皇大神宫”和伪满的“建国神庙”,背诵《国本奠定诏书》、《国民训》、唱伪国歌。各宗教团体寺院道观等在进行宗教活动之前,都要遵从这些礼仪,以表示其尊重“惟神之道”。就连男女青年结婚时,都要采取神前结婚的方式。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到神前举行,那么也要将旧式拜天地改为遥拜建国神庙。日伪还采取强制性手段迫使东北人民祭拜建国神庙和建国忠灵庙。1940年7月15日发布的《对于建国神庙及其摄庙不敬罪处罚法》;是以法制化手段强制实施的。该法规定:“对于建国神庙有不敬行为者,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建国神庙之摄庙有不敬行为者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还规定:“本法无论任何人,对于在帝国领域外犯本法之罪者,亦适用之。”可见该法范围之广,用心之毒,专横霸道。建国神庙的建立,惟神之道的实行,使东北的殖民统治、民族奴化,奴役人民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八部分:关东军的灭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反攻(1)

    第一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反攻与日本法西斯的垂死挣扎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    
    1941年日本法西斯发动太平洋战争,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全球化阶段。虽然在开始阶段法西斯得逞于一时,但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英勇反击下,战争形势很快发生逆转。1942年1月,由美、英、苏等国发起26个国家在纽约签署了“联合国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了重大转机。    
    在欧洲战场,1943年苏联相继取得伏尔加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使苏联卫国战争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同时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根本转折。1943年9月;意大利无条件投降。1944年6月,英美发动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快了反法西斯欧洲战场的胜利。从1945年初开始,苏、美、英军队相继攻入德国本土,于春季会师于易北河畔。到4月,德国法西斯已呈现瓦解之势。4月30日,法西斯巨头希特勒走投无路,自杀而死。5月1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法西斯宣布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在太平洋战场,1942年6月,日本在中途岛海战中遭受重创之后,勉强维持相持局面。至1943年2月,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中,日军再次受到重创。太平洋战场出现有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局面。1944年,美、英军队又攻占了塞班岛、关岛等海上重要战略据点,已对日本本土构成了威胁。至1945年4月,同盟国军队在菲律宾吕宋岛登陆,发动了硫黄岛战役、冲绳战役等,几乎占领了太平洋上的全部岛屿。同时,美军为摧毁日本的军事基地和工业设施,从1944年6月起,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轰炸,并在海上进行布雷封锁,使日本战时经济进一步陷于崩溃。日本法西斯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