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另一种历史-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我们那个因击败意大利而获得荣誉的装甲第七师〃沙漠之鼠〃,相比之下,简直就象这只狐狸的野餐。真是令人愤慨。为什么起名字的时候,不考虑长远一点呢?
  一定要把美国人的视点引到非洲。
  看哪,欧罗巴,这块被希特勒、墨索里尼践踏和蹂躏的土地,就象一条……鳄鱼?唔,这个比喻很好。它张牙舞爪。大不列颠很不幸,就在它天灵盖上。这是它牙齿最锋利、披甲最坚硬的地方,傻瓜才会一出手就对准这里。
  而非洲呢?在鳄鱼肚皮底下。
  在那儿站住脚跟。然后瞄准它柔软的肚腩下腹部,给予致命的一击。这才是猎手的选择。循着巴尔干出击罗马尼亚,这是德国的石油来源;切断这条动脉,纳粹的钢铁怪兽就只能伏在地上喘气。
  此外,还有妙不可言的意外收获……
  什么叫战略?这才叫战略。具有这样世界眼光的人,才称得上政治家。
  首相想到这里,欣慰地喝一口咖啡。
  咖啡有点凉了,他皱皱眉头,点燃心爱的古巴雪茄。
  (13)
  说到〃消耗战略〃,丘吉尔满意的,是去年秋天开通的北极航线。
  PQ船队,这是英国援苏运输船队的代号,返航则叫QP船队。已经航行七次,给斯大林这个他一向认为与希特勒相仿的独裁头目送去了645辆坦克、720架飞机、1400辆卡车,以及弹药和粮食。
  苏联人在流血。这些物资使首相在良心上多少感到释然。尽管那些苏联人还讥讽地说什么〃每个隔岸观火的人,都自诩为战略家〃……
  让纳粹和布尔什维克在广袤寒冷、无边无际的荒原上尽情地拼杀吧。这两个不把人命当回事的国家。我们价值观中的人命,比他们值钱得太多。供应物资,但不提供人力,这就是〃各尽所能〃,也是消耗战略的着眼点。
  掸掸烟灰,首相在记事簿上写下几行字。提醒自己,适当时候给斯大林元帅打个招呼,通报物资保证情况,使他坚定信心,不要妥协。
  最近,苏联强烈呼吁开辟〃第二战场〃。而美国人对此十分感兴趣,却不肯对我提出的非洲方案做出反应。
  第二战场?什么第二战场?
  这本身就是个狡猾的斯拉夫式说法!
  一年前,大英帝国同法西斯孤军奋战的时候,苏联在干什么?不止是冷眼旁观吧?他们在赤裸裸地侵略芬兰、吞并波罗地海三国。现在却拿出〃第二战场〃的说法,来压低我们作战的意义!
  我们在空中、在海上、在大西洋、在北非,天天在作战!
  按时间顺序,这里分明是第一战场!
 日军,阿部规秀中将。
    (14)
  海德公园阳台。
  又一支烟抽完了,詹姆斯开始看表。
  〃对了,你们俩。我还没问,你们从圣迭戈赶来,是为了什么事情?〃罗斯福问话有点漫不经心,脸也没有从地球仪上转过来。
  〃汇报、观看演习、检测装备…更换那种A型马达,橡皮艇上的。只有一天假期,埃文思的妻子已经来弗吉尼亚,都没有时间去看她。〃
  〃哦,是这样……应该去,应该去。〃
  总统回答得有点恍惚,有点敷衍;完全不是他平时关心别人的样子。也没有了见面之初的兴致勃勃和刚才对话时的专注。眉宇间是一种难以捉摸的神情。
  卡尔迅打算告辞了,詹姆斯开口道:
  〃对了爸爸,说到新装备,还有一个你推荐的呢!〃
  杰米设置悬念时,好象回到15岁。他也感到似乎有点话不投机,想冲淡一下过于沉闷的气氛。看到父亲仍然迷茫,他摊开两手,像是揭谜底:
  〃步话机呀!摩托罗拉生产的。〃
  原来,两年前总统就职仪式上,罗斯福看到一种警用〃手持无线电话机〃,当即敏感到它的军事用途,便给正在组建的伞兵部队写了推荐信。
  以后,摩托罗拉创办人高尔文完成针对性设计,产品得到认可, 1941年7月投入满负荷生产;这是珍珠港被炸前6个月。被称作〃SCR-536〃的军用步话机,后来遍布世界战场。因为质地优良而多次获奖。这次〃卡尔迅突击队〃一口气订购了50台。
  某种意义上,这是总统本人对战争的直接贡献。但此刻,罗斯福若有所思,并不关心这件事。他注视卡尔迅良久,然后换了一种命令式口吻:
  〃中校!今晚你回到弗吉尼亚,妻子身边。她是叫蓓姬?请代我问好。〃
  〃谢谢,总统先生。〃
  停一下罗斯福又说:〃然后留在那儿,等候命令。〃口气严肃,不容置辩。
  〃是。总统先生。〃
  轮到詹姆斯吃惊茫然了,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为什么?不能说明一下吗?难道埃文思,他说错了什么?上帝啊……〃
  明白暂时得不到答案以后,詹姆斯口吃起来,又问:
  〃可是,我,我呢?我该怎么办?〃
  〃你,杰米,可以回部队。这之前,到房间里看望一下你的母亲。〃
  (15)
  伦敦。唐宁街。
  空袭警报到底还是响了。丘吉尔衔着雪茄,披上一件宽大的风衣,不慌不忙地随着卫士长步入地下指挥部。那间〃66B〃是他的办公室。
  地下的优点是安静,缺点是空气流通不畅,这对吸烟不利。
  另一件需要处理的信函,是来自印度韦维尔将军的电报。
  有过在非洲战胜意大利60万大军辉煌经历的韦维尔,最近好象换了一个人。自从在新加坡的慌乱溃退中,跌下码头摔伤了腰,他就有点意志消沉,几天前又失去仰光。
     他电报中提到:
  〃这是军事史上空前的灾难。日军的凶猛进攻、狡猾战术和空中优势,使英军产生了难以名状的恐惧和自卑,几乎丧失战斗意志。〃 ※电报原文。
  从去年〃阿卡迪亚〃会议上,韦维尔由马歇尔建议出任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统帅以来,连遭败绩,在日本人面前一场胜仗没打过。难怪他垂头丧气。
  缅甸。这个被主流世界遗忘的、无足轻重的角落,最近竟成了大西洋两岸海底电报和公众舆论的中心。1942年3月相对沉寂的世界,没有引人注目的新闻,于是英军在缅甸的崩溃被聚焦放大。
  令首相面子上挂不住的是,年初蒋介石主动提议,派兵协防缅甸。而韦维尔拒绝的理由是:〃要中国来帮助防御缅甸?这是大英帝国的耻辱〃!
  现在呢?仅仅两个月,英国紧急呼吁中国远征军十万人火速增援仰光。耻辱吗?也只能接受了。
  雪茄的烟雾越来越浓。
  首相心中的缅甸虽然可有可无,可是上帝啊,缅甸的身边就是印度。这块女皇王冠上最绚烂的钻石,如今已被喷上黄色魔鬼口中的哈气!……它的舌头就要舔到印度少女的下巴了!我亲爱的韦维尔啊,你真叫我失望。
  怎么办?两个月前被拒绝的中国人能否及时赶到?
  韦维尔的话果然触动了那个羸弱、古老民族的尊严,蒋介石当时就变了脸色。
  消息传到华盛顿,美国战争部长亨利·史汀生,严厉指责韦维尔傲慢骄横,使在场的丘吉尔也颇不舒服。
  而总统甚至建议首相,把韦维尔从缅甸调走,以平息蒋介石的不满……
  (16)
  可是这位蒋,或者中国真的需要认真对待么?
  首相再次点燃雪茄。
  它能为战争做出多大贡献?它的军队有多少战斗力?
  唯一值得肯定的,是它抗击了日本五年,至今没有投降。这使法国、荷兰、比利时乃至欧美的白人至上主义者感到汗颜。在亲身感受日本人的强大攻击力以后,可以对中国人的韧性重新作出评价。
  但罗斯福刻意提高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地位的做法,使人怀疑。
  那不光是为了战争。
  他一再强调中国作为弱势民族的代表性,在每一个公开场合把中国外交人员排在最前列,作出种种援助中国的许诺,并在国会面前奋力争取……
  富兰克林似乎在为战后世界作打算。
  可这不太早了一点么?总统阁下想把战后的大英帝国放在什么位置?
  天哪,那种对中国热心呵护、勉力提携的态度,简直就象在扶植一位来自村庄的副总统!就象他一定要遴选从穷乡僻壤选区出来的华莱士作他的竞选伙伴一样。
  罗斯福一定认为,战后就是美国领导世界了。然后他要找一个驯顺、忠实、依赖美国、重量级也还过得去的帮手。
  这瞒不过我的眼睛。
  在我这个年纪,对一切已经洞若观火。丘吉尔有点悲哀地想:美国,他不想和我们平起平坐。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几乎连上帝都想取得美国的国籍。
  有什么办法?该死的战争中,我们也离不开美国的援助。
  首相本人对阿卡迪亚会议上罗斯福一定要安排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在《联合国家宣言》上领衔签字,十分不以为然。在写给韦维尔的信中说:
  〃我该让你明白美国的观点:在许多美国人心目中,中国竟和大英帝国一样重要……如果我把这些天在美国学到的东西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CHINA'!〃
  雪茄烧到手了。首相狠狠把它熄灭。
  (17)
  华盛顿。宪法大道。
  陆军参谋部临时办公所在地的原军需大楼里,以往那种忙乱不见了,代之以一种紧张有序的工作气氛。
  乔治·马歇尔上将刚刚完成他的精兵简政改革。原来臃肿的380个大小指挥机关,被清理掉四分之三。他委托铁面无情的麦克纳尼将军,领导一个委员会来执行这项彻底改组。高效率的工作使他沉郁的心情感到几许振作。
  办公台上叠放着厚厚一罗军事计划。已实施的、未实施的;已决策的、待讨论的……分别用蓝、绿、黄、棕、灰等各种颜色标示着区别。
  〃磁铁〃、〃围歼〃、〃波莱罗〃、〃铁锤〃……是它们的名称,代表着一个个在欧洲和北非采取行动的方案。马歇尔望着它们出神。
  是啊,欧洲。都是关于欧洲的。
  去年圣诞节期间在华盛顿召开的〃阿卡迪亚〃会议上,总统、首相和美英两国高级参谋人员一致确定〃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明确了希特勒德国是头号敌人,这与他的战略思考一致。为这一战略的确立,他可说功不可没。
  但是见鬼!三个月来的形势发展,德国除了潜艇战对盟军有一点威胁,还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战略突破。欧洲局势没有想象中那么令人担忧。
  可是亚洲却四面起火,处处被动。
  太平洋舰队被打成了残废。关岛、威克岛、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陆续被占领。麦克阿瑟在科雷吉多小岛地堡里,叫喊着与阵地共存亡。但是巴丹半岛上一万多美国士兵、七八万菲律宾士兵已濒临弹尽粮绝之境。
  日本人四处扬言,要把麦克阿瑟作为战利品锁进囚笼,送到东京展览,然后斩首示众,以炫耀他们的赫赫武功。
  这样一位显赫的高级将领被杀,或者被俘,都是美国尊严所承受不了的。
  必须行动。不管有多少个人恩怨,马歇尔及时建议总统和战争部长史汀生,迅速将麦克阿瑟调往澳大利亚。
  昨天的消息是,他们的小队人马已经乘坐鱼雷快艇逃出日本封锁线,抵达棉兰佬岛的卡加延。那里目前还保留了美国控制的飞机场……
  高傲的麦克阿瑟将军,在日本人面前所体验到的狼狈和屈辱,正是整个美国此刻在太平洋真实状态的写照。
  (18)
  另一件烦心事,就是随着荷兰王国在爪哇的抵抗被粉碎,刚组建不久的〃ABDA〃 (美英荷澳)四国联合司令部被迫解体。西南太平洋陷于瘫痪。
  头痛的还有缅甸。日军仅两个师的兵力,就把大不列颠数万守备部队冲了个七零八落。仰光已经丢了。
  那是中国对外的最后通道。失去缅甸,就窒息了中国的输血管。那么刚成立的中国战区、和那位蒋介石大元帅,还能不能坚持对日作战?
  如果中国不能打下去,此后来自太平洋上的压力,甚至将大于欧洲的压力。
  毕竟还有两个强国英国和苏联抗衡着德国人。莫斯科严寒中红军发起的反击,使希特勒不可战胜的神话第一次破灭。英吉利海峡天堑和皇家空军的出色表现,也在打消了希特勒跨海征服大不列颠群岛的念头。
  欧洲形势最令人担心的时刻已经过去。但三个月以来几乎所有抵御日本侵略的努力,无不归于失败。
  日本人在空前地扩张。可是看看吧,参谋长桌上这些印制精美、考虑周详的作战计划,除了那个过时的〃彩虹2号〃,却没有一份是关于亚洲的!
  马歇尔苦笑着摇摇头。先欧后亚……
  马歇尔上将
  (19)
  难怪这几天参谋长联席会议上,那位被称为〃用火焰喷射器刮胡子的倔老头〃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反复咆哮:必须在太平洋采取行动!甚至要求动用派往欧洲的部队。
  与此同时,国内也掀起一股舆论浪潮,要求修正战略方针,更加重视太平洋战场。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赞成先打败日本的民众比例是65%,而赞成先打败德国的是23%※ 。差距如此悬殊。
   ※史实。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有影响报纸的头版标题,往往是:〃究竟是谁在攻击我们?〃〃哪一个更重要?〃〃军事指导的误区在哪里?〃〃必须先扼住日本的喉咙!〃〃斩断黄色魔爪!〃等等。
  发行量巨大的《时代》周刊冲在前列。
  马歇尔知道,它的老板亨利·卢斯生于中国山东蓬莱,是中国、也是蒋委员长一家的朋友。《时代》关注中国,已有十几年历史。
(20)
  北平。南池子,翠明庄。
  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里,冈村宁次大将刚布置完新一轮〃肃正作战〃计划。
  〃总而言之,土八路有如附骨之蛆。药力一过便又迅速生长。此乃顽症,久治不愈。诸君切不可掉以轻心!〃
  散会以后,冈村仍然想着他去年策划的那场〃百万大战〃。那是针对上一年八路军〃百团大战〃的报复行动。十万兵力,扫荡近两个月,又用蚕食、封锁,挖沟、筑墙、开河、修路、建碉堡、制造无人区等等手段,也未能把那个〃晋察冀边区〃肃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