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6月,中国从各铁路建设工地紧急抽调铁道兵部队赴越。在5年内,共为越南新建铁路正线117公里,改建铁路正线362公里,新建铁路桥梁30座,新建和扩建各种铁路站、段20个,架设通信线路1023对公里。这些工程的相继竣工,大大提高了河内以北的铁路运输能力,有力地保障了越南抗美战争的需要。
1965年5月30日,中越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中国援助越南修建公路的协定》,确定由中国帮助越南修建12条公路(后调整为7条)。1965年9月底,担负援越筑路任务的工程部队和配属的高炮部队共8万人入越。至1968年6月下旬,修路部队完成7条干线公路及其附属防护设施,共计新建、改建公路1206公里,桥梁305座,涵洞4441座。
1965年8月,应越方请求,中国高炮部队入越,担任了河内至友谊关铁路线北宁至谅山段、河内至老街铁路线安沛至老街段的防空作战任务,取得了显著战果。
1968年3月,美国政府迫于国内和国际压力,对越南北方的轰炸“逐步降级”。
5月,越、美两国在巴黎开始举行和平谈判。11月起,美国停止轰炸和炮击越南北方。有鉴于此,经中越双方商定,中国援越高炮部队于1969年3月中旬前陆续撤离越南回国。
中国援越部队以中越人民的友谊和团结抗美的大局为重,尊重越南政府,尊重越南人民军,尊重越南的风俗民情,模范地执行军事政治纪律,爱护越南的一草一木。为了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1100名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牺牲并长眠在越南土地上。在完成援越任务后,中国援越部队在很短时间内全部撤回国内。当时的越南领导人黎笋曾向中国领导人表示:“要是你们不给我们热心支援的话,我们恐怕要多牺牲二三百万人才能取得胜利。”中国的援助,不仅为越南提供了支持长期战争的物质基础,而且为越南提供了可靠的战略后方,有力地支持了越南的抗美救国战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9—1966。5)
南海舰队“八六海战”取得重大胜利
台湾国民党当局在武装反攻大陆计划破产,派遣小股武装特务渡海登陆又连连受挫的情况下,为了鼓舞士气,扩大影响,接连派遣海军战斗舰艇,不时窜入广东、福建一带近海渔场,伺机输送武装特务登陆,同时对大陆渔民进行“反共心战”活动,破坏渔业生产。人民解放军于1965年8月6日在广东南澳岛以东海域,对窜入的国民党军舰给予歼灭性打击,取得了重大胜利。
1965年8月5日5时,国民党海军巡防第2舰队旗舰——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和小型猎潜舰“章江”号,载着执行台湾“国防部情报局”“海啸计划”、准备向福建渗透的一股武装特务,由台湾左营隐蔽出航,驶向广东沿海。“剑门”号原是美制扫雷舰,排水量为1250吨,航速为20节,装有76。2毫米以下口径火炮10门。“章江”号系美制小型猎潜舰,排水量为280吨,航速为18。5节,配有76。2毫米以下口径火炮10门。
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获悉“剑门”号编队出航后,立即制订了放至近岸、协同突击,一一击破的作战方案,确定以护卫艇41大队高速护卫艇4艘、鱼雷快艇11大队鱼雷艇6艘,组成海上突击编队,以161号炮艇和快艇11大队鱼雷艇为支援兵力,并指定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孔照年乘598号护卫艇,负责海上指挥。
8月5日17时45分,“剑门”号编队驶至东山岛东南海域。南海舰队为争取时间,一边上报作战方案,一边命令汕头水警区参战兵力进入一级战斗准备。当时,这个水警区的战艇有半数处于修理和保养状态。接到命令后,全体指战员突击抢修保养战艇,各艇迅速调整技术骨干,在2个小时内完成战前准备工作。21时24分和23时43分,4艘护卫艇和6艘鱼雷艇先后由汕头、海门启航,驶往南澳岛云澳待机。23时许,总参谋部批准海军的作战方案,并提出放进来打、越近越好,争取在晚上打、拂晓前撤回原地等五点要求。这时“剑门”号编队由兄弟屿东南海面向西南航行。解放军海军的4艘护卫艇和161号火舰分别由云澳、汕头出航,于6日0时40分进至距目标3。8海里处,由于岸上指挥部引导出现差错,一时没有对“剑门”号编队形成拦击态势。孔照年果断决定,放弃护、快协同作战计划,命令护卫艇高速追击。不久,“剑门”号编队依仗火炮射程远的优势,先行开炮。解放军护卫艇队冒着密集的炮火,高速接近目标。各艇指战员由于求战心切,将“准备射击”的口令错听成“射击”,因而先后向“剑门”号编队的火光方向开炮射击。孔照年及时下令制止了这种无效射击,直至看清目标轮廓和桅杆并在“剑门”号编队的20毫米火炮也开始射击时,才命令各艇一齐开火。解放军海军艇队两次抵近射击,“剑门”号慌忙向东逃跑。4艘护卫艇紧紧咬住“章江”号不放。临近3时,艇队抵近“章江”号,在距离500米处保持同向运动时实施集中火力突击,一直打到相距100米以内,使“章江”号连连中弹。
10分钟后,“章江”号高速冲向解放军的艇群,企图寻找机会逃跑。598、601号艇立即加速冲上前去英勇堵击。611号艇一面猛打“章江”号,一面穿越其航线,正好处于己方艇队与目标之间。611号艇先被己方误击,旋即又被“章江”号击中,先后中弹17处。该艇在3部主机被打坏,前舱进水,人员伤亡近半数的情况下,仍继续坚持战斗。轮机兵麦贤得头部被弹片击中,顿时失去知觉。他苏醒以后,以惊人的毅力,一直顽强地坚守在主机旁边。
在解放军艇队的冲击下,“章江”号舰遍体鳞伤,失去抵抗能力。为加速该舰沉没,孔照年又组织艇队实施两次突击。在50—30米的距离上,各艇直接瞄准,以穿甲弹攻击它的水线以下要害部位。“章江”号起火爆炸,最后在东山岛东南24。7海里处葬身海底。
“章江”号被击沉后,“剑门”号仍在外围海域徘徊。南海舰队为扩大战果,根据总参谋部的指示,即令在云澳待机的鱼雷快艇第二梯队119、120、121、122、136号5艘艇投入战斗。同时,南海舰队命令战场上的3艘高速护卫艇和161号炮舰,立即追歼“剑门”号。5时,护卫艇队追至距“剑门”号6海里时,“剑门”号舰上的所有火炮一齐向艇队猛烈急射,曳光炮弹在解放军各艇周围乱窜。我艇队指战员无所畏惧,沉着机智地进行反炮火曲折机动。当距离目标7—5链时,各艇一齐开火。激战4分钟,“剑门”号中弹起火。这时,高速赶来的鱼雷艇队迅速占领有利发射阵位,分两组同时向“剑门”号发射鱼雷10枚,将它击中。5时22分,“剑门”号舰带着浓烟烈火,在东山岛东南38海里处沉没。
这次海战,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大的一次海上歼灭战,一举击沉国民党海军2艘军舰,击毙国民党少将胡嘉恒以下170余人,俘“剑门”号中校舰长以下33人。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海战中亡4人,伤28人,损伤护卫艇和鱼雷快艇各2艘。战后,国防部通令嘉奖参战部队,赞扬“这一仗打得坚决,打得干脆,打得漂亮”;并授予麦贤得以“战斗英雄”称号。海军分别授予611号护卫艇、119号鱼雷艇以“海上英雄艇”、“英雄快艇”称号。
8月17日下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参加“八六”海战的有功单位和有功人员代表,并合影留念。
周恩来夸奖说,这次海战是打近战、夜战、群战,是小艇打大舰,打得很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9—1966。5)
毛泽东发出五七指示
1966年5月2日,总后勤部向中央军委呈送《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汇报了全军多年来生产取得的成绩,强调要坚持“长期经营、稳定生产规模、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的发展方针,并提出了军队在战备时期多搞点生产,为战备提供物质条件的设想。毛泽东看了这份报告后,5月7日给林彪写了一封信(简称五七指示)。
毛泽东在信中肯定了总后勤部上报的农副业生产计划,并指出: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除打仗以外,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完了,随时都有群众工作可做,使军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这样,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但要调配适当,要有主有从,农、工、民三项,一个部队只能兼一项或两项,不能同时都兼起来。这样几百万军队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毛泽东还指出:工人、农民、学生、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是有条件的,都要以本业为主,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同时指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1966年5月15日,中共中央全文转发到全党,要求全党有步骤地遵照实行。因此,“文化大革命”10年间,把“各行各业办成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的口号风行全国,走“五七”道路成了一种时髦。
“五七指示”有正确的内容,对军队生产的发展等起了推动作用。但其中要求全国各基层单位、各党政机关都要“批判资产阶级”、要求军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以及对知识分子的不信任态度等,则是错误的。这些“左”的东西在“文化大革命”中曾经广为推行,在许多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文化大革命”(1966。5—1976。10)
人民解放军院校参加“文化大革命”
第二炮兵领导机构成立
人民解放军奉命执行“三支两军”任务
江青、康生等制造“二月逆流”
中国边防部队进行珍宝岛自卫还击作战
林彪擅自发布“紧急指示”,调动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全军进行长途野营拉练
林彪反党集团反革命武装政变阴谋彻底破产全军开展批林整风运动
海军南海舰队进行西沙自卫反击作战
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人民军队进行全面整顿
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人民解放军参加唐山抗震救灾
“文化大革命”(1966。5—1976。10)
人民解放军院校参加“文化大革命”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1966年2月,江青、林彪相勾结,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由江青、张春桥、陈伯达制定了一个《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经毛泽东修改和批示发至全国。这个《纪要》提出:全国的文艺界“被一条与毛泽东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政,要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大革命”。它还特别强调军队要“积极参加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彻底清除这条黑线对部队的影响。”依据《纪要》精神,总政治部于4月8至6月11日召开全军文艺创作会议,断言:“部队文艺工作者十几年来受黑线的影响很普遍,涉及的面很广”,“在军队内部,也有一小撮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黑线代表人物”。4月18日,《解放军报》发表《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社论,号召全军“积极地参加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坚定不移地把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这是军队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前奏。
5月25日,总政治部召开电话会议,部署部队开展“文化大革命”,以后总政治部多次发出指示或做出口头规定,提出“总的步骤是先搞正面教育”,在此基础上,“对重点单位和重点人物进行充分揭露,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彻底批判”。运动主要在宣传、文化、院校、科研等部门进行,连队和师以下战斗部队着重进行正面教育。
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8月16日,林彪主持召开军委扩大会议,提出军队开展“文化大革命”应着重做到:一、检查是不是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二、检查是不是突出政治;三、检查是不是有革命干劲。会议提出,军以上机关的“文化大革命”大体上从9月份开始,用2到3个月时间进行,整个运动分为鸣放辩论、重点批判、整改建设3个阶段。8月23日,林彪在军委常委会上提出“9月、10月、11月大闹3个月”,点名斗争某些军队高级领导人。这次会议否定了在此之前中央军委为稳定军队而采取的许多必要措施,成为军内出现动乱的重要原因。八届十一中全会以后,由于林彪的干预,人民解放军的院校首先受到猛烈冲击,继而迅速波及各级领导机关,军队越来越难以保持稳定的局面。
10月5日,根据林彪的建议,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发出《关于军队院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紧急指示》,要求“军队院校的文化大革命,必须把那些束缚群众运动的框框统统取消,和地方院校一样,完全按十六条的规定办,要充分发扬民主,要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并指出,以前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做出的“关于军队院校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在撤出工作组后由院校党委领导”等规定,“已不适合当前的情况,应当宣布取消。”同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这一文件,并指出:“中央认为这个文件很重要,对于全国县以上大中学校都适合”,要“坚决贯彻执行”。从此,全军除野战军以外各级党委受到严重冲击,军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