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得一座荣恩牌坊把自己的名字记得在傅家祠堂的中堂上,传世后人……这样的机会,不仅白白地被傅庭筠破坏了,而且还因为她的缘故,得了皇上的一句“不合适”……俞阁老说得好听,等哪天皇上不记得了,再想办法推荐他,可皇上今年才三十三岁!
比俞阁老年轻二十八岁,比他年轻二十五岁。
就算皇上不记得了,皇上的起居注却记着呢。
就算是他能守到当今皇上驾崩,可继位却是皇上的儿子太子。他一个小小五品官员的任免,难道做儿子还会为了他驳了自己父亲的话不成?
他这辈子,算是完了。
傅五老爷如坠冰窿,两眼一翻,闭过气去,还是俞阁老的小厮又是拔冷水,又是掐人仁,他这才缓过气来。
从俞家出来,他就直接杀到了史家胡同。
谁知道却被赵家守门的小厮拦在了门口,无论如何不让他进去,还说“太太交待过了,只要是傅家的人来,一律不见”,他再也忍不住大骂起来……
他已失了帝心,又正在风口浪尖的时候,若是有风声传出他早年去逝的幼女还在世上??????追究下来,他科场作弊之事只怕就瞒不住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脸色铁青,望着傅庭筠的目光充满了阴骜。
傅庭筠却是淡然地一笑,道“傅大人,这已经不是你第一次跑到我家前来闹事。我相公胬幼父母双亡,能有今天,全因为他等人真诚,胸怀胆荡,有风光霁月的君子之德,不论是与他认识的朋友还是与他相交的上峰,都愿意帮助、提携他。你口口声声说我家相公坏了你的前途,不知有什么证据?”
俞国栋是阁老,向皇上推荐贤能,是他的责任。若是把这件事声张出去,俞阁老不被人说成结党,也有以权谋私之责,傅五老爷怎么能说?
何况这件事已经黄了,说出去了,只会被人嗤笑而已。
他支支吾吾地道:“你们做的好事,你们自己心里清楚,还敢大言不惭地向我要什么证据……”
他的这个父亲但凡有一点担当,就不会想到用女儿的性命保全自己的身家了……傅庭筠算死了他不敢和她父女相认。
事实不过是再一次证明她是对的罢了。
“傅大人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傅庭筠冷笑着打断了傅五老爷的话,“无凭无据的,仅靠猜想,你就认定了是我家相公所为。照你所说,我家田庄的牛不见了,隔壁是刘老爷的田庄那肯定就是刘老爷家的庄头把我家田庄的牛悄悄牵走?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胡同里陡然响起几声不合时宜的笑声,又戛然而止
傅五老爷的脸涨得紫红。
傅庭筠道:“傅大人在在吏部为堂官,我家夫相在外做武将,井水挨不到河水傅大人却找上门来,肯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吹。京官不得结交外臣。傅大人在京都,故旧满天下,想必不怕,我家相公却在外带兵,庙堂之上全仗着皇上的提携,这样的事是沾也不敢沾的。还请傅大人将那用心险恶之人交出来免得坏了我们家相公的名声!”
她正义言辞,满脸凛然。
傅五老爷一愣,心里却暗叫糟糕。
没想到这死丫头这样利害,三言两语就被她找到了个空子把他置于险境。
他额头冒出细细的汗来,心头掠过一丝后悔。
早知道如此,他就应该在家里想好的再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冒冒然地跑过来……
可这丝后悔很快被愤怒所代替。
她毁了他的前程不说,现在还把“京官结交外臣”这样的大帽子戴在了他的头上她这是要他死啊!
想到自己以后什么都没有了,傅五老爷也没了顾忌,上前就要打傅庭筠:“我叫你胡说我叫你胡说……”
金元宝和郑三一左一右的把他给架住了,眼睛都朝傅庭筠望去。
傅庭筠冷哼着吩咐阿森:“快去顺天府报案。”
阿森有些犹豫,金元宝和郑三睁大了眼睛,就是傅五老爷,也忘记了挣扎。
一时间,大门寂静无声。
傅庭筠喝着阿森:“还不快去!难道还要让他在这里闹腾吗?”
阿森见傅庭筠板了脸,立刻应了一声,小跑着出了大门。
傅五老爷此时才相信傅庭筠不是在和他耍花招。
顺天府的府尹和他也有几分交情,难道还敢动他不成。
可傅庭筠那毅然决然的模样却让他害怕。
“傅庭筠!”他高喝道,声音因为激动而显得有些嘶哑“你就不怕我把事情都给抖出来……”
“抖吧,抖吧!”傅庭筠有些疲惫地道,“正好,我可以回华阴去看看祖母,也可以去给大堂嫂上炷香,”她喃喃地道“我不再也不用为你守口如瓶,也不必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会伤害到其他的姊妹……你去向顺天府的人说吧,我行的正坐得端,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傅五老爷哑然。
欲言又止。
说出来,他就是傅家的千古罪人。
傅家百年的清誉将毁在他的手上。
他脸色苍白,头无力地垂了下去。
“傅大人,我早就和你说过,我和你除了同占了个‘傅,字,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傅庭筠道,“我有什么事,不会去找你,你有什么事,也用不着来找我。你做的那些事虽然凉薄无情,但我已用我的性命还了你的养育之思,从此以后两不相欠。还请你以后再也不要到我家里来骚扰我的家里人。我见了你,也会当不认识的。既不会雪中送炭,也不会落叶下石。”说完,她昂首瞥了他一眼,转身进了垂花门。
※※※※※
此时的俞阁老却面沉如水地盘腿坐在书房的禅师椅上。
“你可打听清楚了!”他问着垂手立在自己面前的儿子,声音低沉而凝重,“皇上真这么说的?”
第二百章 主意
“当时陈中铭就在僻殿,亲耳听见皇上对沈阁老说,‘修齐家治国平天下’小傅大人连自己家的事都理不清楚,怎么治理一省的刑名,。”俞敬修道,“沈阁老听着很是诧异,皇上却只是对沈阁老挥了挥手,说这件事不要再提了。沈阁老不敢多言,这次的官员任免就这样定了下来。”
俞阁老的眉锋紧紧地锁了起来。
俞敬修踌躇着喊了声“爹”,小声道:“您看这事……”
俞阁老反问儿子:“你是怎么看的?”
傅敬修斟酌着道:“赵凌原来不过是庄浪卫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总旗,有幸救了鲁成的性命,得到了鲁成的赏识,推荐给了颖川侯,又被颖川侯推荐给了皇上,升迁这样快,可见有于过人之处。若是说赵凌告御状,我看不太可能——一来皇上不是个糊涂的,二来他一个武将,要告文臣,和傅家结怨的过程说不得,那总得有个缘由才行。我寻思着,是不是皇上登极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傅家的事。当时皇上还正在清君侧,想必对京都的人很是腻歪,会不会是皇上听到了一时气愤,又为了笼络身边的人随口许下了什么……要不然,太皇太后怎么会突然给他们赐婚呢?”
太皇太后恐怕连赵凌长得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俞阁老老怀宽慰地点头:“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说着,神色微黯,叹道,“德圃,你这么聪明的人,从小到大就没让我和你大伯、三叔操过心,怎么关键时候却做了糊涂事呢?说来说去,都是我们太过宠溺你的缘故!”
听到父亲自责,俞敬修羞愧地低下了头:“爹我……”
儿子已经是这么大的人了,说多了,嘴上应承,心里也会厌烦的。
见俞敬修知道错了俞阁老笑道:“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谁年轻的时候不犯点错呢!关键是不能犯了错总不改,犯来犯去都是那些错。这一次,你就当是吸取教训好了,以后再不可犯同样的错。要知道,这件事若是传出去你恐怕要背个‘好色’之名,那你的名声就全完了。想要人上人,就要吃得苦中苦!”又道,“小傅大人的事你是亲耳听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是时间好好想想该怎么做了。”
俞敬修自凛,忙躬身应“是”。
俞阁老微微颔首,正色道:“你觉得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好?”
俞敬修自从知道了皇上对小傅大人的评语后也在想这件事。他沉吟道:“爹,我还有个担心……傅氏连自己的父亲都不放过,您说她会不会也伺机对付我们啊?”
这也是俞阁老担心的事。
“原准备把大、小傅拿捏在手里,以孝道压制傅氏,”他面露愠色,“谁知道傅氏却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拿了去世的傅夫人当借口,可见也是个厉害的角色。我们的确要当心才是。”
“所以我想,我们最好还是先发制人。”俞敬修森然道,“那赵凌不是从庄浪卫起家的吗?我看,不如想办法到庄浪卫去查查这个人。我就不相信了他就没有一点让人诟语的地方!”
俞阁老沉声道:“你准备怎么查?”
俞敬修笑道:“爹,您还记得西北侯吗?”
俞阁老一愣。
俞敬修道:“西北侯世镇凉州卫,可陕西行都司先有颖川侯,后有何福,颖川侯到底是贵勋出身,又是个温和的人多多少少会给他一点面子,可何福不一样,他是从校卫做起来的,那可是个说一不二的主,脾气一来,就是自己的参将不听军令也会拔刀就砍的人。西北侯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不,十月份就打发次子到了京都,听说想走沈阁老的门子,苦于没有引见之人……”
俞阁老挑了挑眉:“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知道的不会超过十人人。”俞敬修眉眼闪过一丝得意,“他扮作个丝绸商进的京,要不是那天我中铭兄想到银楼给恩师的小公子淘件好些的长命锁,他在银楼兑金子露了马脚,我也不知道。”
俞阁老没有做声。
俞敬修安静地站在父亲的身边,等着父亲的决断……
※※※※※
傅庭筠却神色怏怏地依在临窗大炕的迎枕上。
雨微端了茶点进来。
“太太,为了这些事不痛快,实在是不值得。”她用牙签挑了小块蜜饯递到了傅庭筠手边,“五老爷知道您是真心不想和他沾边,以后肯定不会再来找您了。这样一想,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我不是在为五老爷的事烦心。”傅庭筠接过牙签,低声道,“我是在想母亲……她老人家一生端正,不曾想却嫁了五老爷这样的人,她生前肯定什么都知道了,所以才会过得那样凄苦,临终前还反复嘱咐我不要回傅家,不要愚忠,想必是怕我再被五老爷利用……”她说着,长长地透了口气,“我也想通了,我,条命,能一次两次的受五老爷的摆布。何况我这还有孩子要是我有个三长两短的,我的孩子怎么办?”
雨微连连点头:“太太能想通,再好不过了。”
话音刚落,呦呦跑了进来。
“娘,您看,您看,童妈妈告诉我扎的花。”她显摆似的拿朵做得歪歪扭扭的枣红色小绒花伸到了傅庭筠的眼前,“我要给娘戴。”
跟着进来的童氏看着傅庭筠鬃角的点翠大朵,窘然地解释道:“太太,外面天太冷,我就哄着大小姐做了朵绒花……我再给您做朵好的。”
“不用了!”傅庭筠笑道抱了呦呦,歪了脑袋,“呦呦给娘戴上。”
呦呦高兴地应了一声,把自己做的小绒花戴在了母亲点翠大朵的旁
傅庭筠雨微拿了靶镜来。
“不错,不错。”她点着头,“很漂亮。”
呦呦听了咯咯地笑,转身要下炕:“我还要给弟弟做一朵,二叔做一朵,雨微做一朵,郑三娘做一朵,童妈妈做一朵……”她板着小指头数。
大家都笑了起来。
童氏有些激动地抱着呦呦去了暖房。
傅庭筠和雨微商量着年节礼的事,定下了哪几家由阿森去送,哪几家由郑三去送。
晚上阿森得了信,跑去问正在厨房打热水的雨微:“什么时候送王家的年节礼?”
雨微掩了袖笑:“腊八之前全送完就行了,至于哪家什么时候送,看二少爷的意思。”
阿森听了,跑出了厨房。
雨微笑道:“这是怎么了?”
“谁知道。”正在烧火的郑三娘笑道,“这些日子神神叨叨的。”
雨微笑着打了水,服侍傅庭筠歇息。
第二天一大早,阿森就出门去了,中午回来服午膳,跟傅庭筠打招呼:“我下午想去王家送年节礼。”
立冬过后阿森就放了假。
“行啊!”傅庭筠吩咐郑三送他。
他到掌灯时分才回来:“王夫人非要留我用晚膳不可。我看着王大人不在家,王夫人母女三个人,若大的宅子,孤零零的,就在那里用了晚膳。”
不过是二进的宅子,除了他们一家四口,还有七、八个仆妇,哪里就称得上冷清了。
傅庭筠在心里暗笑,问了问去送年节礼的情景,知道王夫人那边正忙着过年,见阿森送了年节礼过去十分的高兴,还说过几天会派人来回礼,就打发阿森下去歇了。
阿森回了屋。
傅庭筠却叫了跟着他一同出去的砚青:“阿森送了什么东西给王家的两位小姐?”
砚青骇然,继而释然——以为阿森曾向傅庭筠提起,道:“二少爷送了一盆金钱桔给王家的大小姐,送了一盆水仙给王家的二家小姐。为这个,王家的二小姐还生了半天的气,被王夫人责怪了几句。”
阿森不是这么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啊。
傅庭筠奇道:“他怎么想起送王家大小姐一盆金钱桔?这么冷的天,他从什么地方弄来的?”
砚青笑道:“前些日子王家大小姐来家里的时候曾说过,她们在福建过年的时候,家里都会摆了盆金钱桔。二少爷满大街的找也没有找到。后来来是问了个问水仙才知道,原来丰台那边有暖房,二少爷就去了丰台那边,却只有两家种金钱桔的,一盆要五十两银子。二少爷就帮着人在城外打了鸟,赚了十几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