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信当了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宋朝的主力部队禁军,就掌握在这几个人手里。
赵匡胤登位后的第二年,他便开始了削弱藩镇的行动。殿前都点检,这个职位他自己也当过,今后再也不能让其他人据有这个位置。于是他罢免了慕容延钊这一职务,派他到外地当节度使,从此不设统领禁军的殿前都点检一职。他还顺便解除了原非亲信的韩令坤的职务,也给他一个节度使当。只有石守信等,赵匡胤视他们为亲信,没有立即罢免他们的军职。
赵普看到商定的措施没有彻底执行,事情到这地步似乎已经了结,便多次劝赵匡胤撤换石守信他们。赵匡胤听了,只是笑笑说:“他们是我兄弟,绝对不会背叛我。”赵普急了,对赵匡胤说:“问题不在他们本人,他们能力有限,没有驾驭天下的才能,万一他们部下一拥而起,他们就身不由己了。”一席话说得赵匡胤的眼前仿佛又出现自己参加过的两次兵变的情况,他暗暗思忖,赵普的话太有道理了,自己非动手不可,免得遗患无穷。
这年秋天的一个晚上,赵匡胤召石守信等一批“好兄弟”进宫欢宴。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这位皇上开始“口吐真言”,他忧心忡忡地说:“过去全靠着诸位出力,我才有了今天。不过,当个天子实在也难,还不如当初做节度使,那时候我逍遥自在极了,而今简直没有哪一晚是能睡个安稳觉的。”
石守信等人确实心无城府,觉得非常奇怪,问赵匡胤:“陛下已登大宝,还有什么忧虑呢?”宋太祖苦笑一声:“我这个位置,谁不想坐呢!”石守信等人立刻说:“如今天命归大宋和陛下,谁敢大胆觊觎?”宋太祖叹了口气,又说:“你们绝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这点我放心。但是,有朝一日你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也把黄袍披到你们身上,那时候你们即使不想做什么,恐怕也无法回避啦!”
一席话,说得石守信他们冷汗直淌,连忙拜伏在地,哭泣着请求:“臣下实在愚蠢,想不到这一点,望陛下给我们指出一条生路,免得我们做十恶不赦的罪人。”
宋太祖见时机已到,便劝自己这批亲信大将说:“人的一生,好比白驹过隙,实在太短促了。人们追求富贵荣华,不过是要多攒点金银,自己安享余年,让子孙也过上好日子。如今,诸位已经达到了这个目的。我替大家打算,不如把兵权交出来,到地方上当个节度使,购些好田,建座大宅子,替子孙创立家业;自己买点歌妓舞女,天天饮酒作乐,不比现在更好吗?你我过去是兄弟,今后我们再结成儿女亲家,君臣之间再也不会生嫌隙,这样做大家都安心,不比现在这种尴尬场面更好吗?”
这一席话,既是“兄弟”之间的交心,又是君主对臣下的警告,石守信他们再笨,也不至于听不出宋太祖的真正意思,他们当然不致于敬酒不吃吃罚酒。
第二天,石守信他们都说自己身患疾病,不宜再领兵出征,一个个乖乖地交出了兵权。宋太祖龙心大悦,对他们大加恩赏,只留下石守信一个,担任禁军中有职无权的官员,其余的都出京城当了节度使。
一官入都道逢丐婆,遂认为母,载之后车,住在骡马市。日久,忽乘轿车在四牌楼货参若干。当面封裹,同携至绸缎店,交肆主曰,“俟买妥绸缎,一并会兑。”乃选绸缎数端,命仆携与太夫人阅看。移时仆回云:“顷选之货,太夫人已留下,现尚亲自来店,再择数端。”店主人延入内厅。太夫人随带银裹,约重千金。亦置座则,选货值数百金,遣仆送归。其官即称腹痛,告便去,不复返。店主疑,询所谓太夫人者,乃知途路中一乞婆耳。大声叫苦,随视银裹,乃瓦砾也。参店急取参包视之,亦被换去。追至寓所,而无踪迹矣。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赵匡胤使出这一手,稳稳地把禁军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消除了重新出现部下篡夺皇位的隐患,走出了五代十国帝王频频更替的怪圈。
杯酒释了兵权,赵匡胤还没完全放下心。他知道,地方上的节度使权力还十分大,唐朝藩镇作乱,就是个教训。公元969年,王彦超等几个老资格节度使进京朝见皇上,他如法炮制,又在酒席之间对他们说:“你们是国家的元老重臣,长久在外,担负的责任很重,公务太繁忙了,我实在对不起你们,无法优待你们这些老臣。”
王彦超一听就懂了,连忙说:“我本就没什么功劳,却受到陛下恩宠。现在年纪大了,该回家养老了,请陛下恩准。”有两个节度使不识时务,还要夸耀自己的功劳,赵匡胤冷冷地回答他们:“从前那些事,还提它干什么?”第二天,赵匡胤客客气气把王彦超送回家养老;而那两个夸功的,被罢免了节度使。赵匡胤找了两个闲散的官职让他们当,留在京城居住,实际上被严严地看管住了。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驯服了以前的老战友,这些手段均为近攻。
与近攻同时,赵匡胤十分善于也十分注重远交。他很注意发现人才,起用了很多没有资历但很有才学的人担当重任。
陈桥兵变时,陈桥守门官忠于后周,闭门防守,不放赵军通过。赵军改走封邱,封邱守官开门放行。赵匡胤当皇帝后,杀了封邱守门官,起用了陈桥守门官。
一次赵宴请群臣,翰林学士王著喝醉了酒,当众痛哭后周故主。有人上奏说应当严惩。赵说:“在世宗时,我和他同为朝臣。一个书生,哭哭故主,没有什么问题,让他哭吧!”王著什么事也没有。
一次,赵匡胤乘驾出游,突然,有人向他射来一箭,正中黄龙旗。禁卫军大惊,有人上奏追捕杀手。赵说:“谢谢他教我箭法。”下令不准禁卫追捕射箭人。
赵匡胤的近攻,有效地抑制了功臣和皇亲国戚的势力的不良发展;远交则网罗了大批人才,导致宽松的政治气氛与社会环境,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赵匡胤就这样不动声色地完成了领导班子的大换血,在这个局中,没有发生流血事件,也算是他控局有道吧。
控局之道内紧外松制造烟雾
《三十六计》中有“瞒天过海”之计,就是利用行为定势、情绪定势和思维定势,回避矛盾,绕开困难,游刃有余地处理问题的智慧。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反复刺激会造成感官上的麻痹和思想上的懈怠。兵家常利用这种懈怠,以假乱真,给敌人以错觉,就掩盖住真实的军事动机,从而能够获得出其不意的制胜效果。
在风险叵测的政治斗争中,巧妙隐藏自己,以达到瞒天过海的目的,是非常必要的。近代史上的蔡锷就是这样蒙骗袁世凯,得以脱身的。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不久,袁世凯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北京建立了地主买办联合专政的北洋军阀政权。随后,又积极进行毁灭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成果、阴谋恢复帝制的勾当。
袁世凯一系列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包括国民党革命派在内的强烈反抗。但他仍然一意孤行,顽固推行其反革命策略。
为了保证称帝阴谋得逞,袁世凯一面叫自己的儿子袁克定训练所谓“模范军”,加强自己的武装实力;一面则调遣部队加强上海、南京一线的防卫;同时还采取一系列暗杀手段翦除“异己”,只要是被他所怀疑的人,都在其暗算之列。一时间,暗杀事件迭起,包括宋教仁在内的一批国民党志士一个个都倒在刺客的枪口之下。袁世凯满以为,采取这些措施便可以镇慑人心,为自己称帝扫清道路了。可事实却恰恰相反,他的种种罪恶行径只能更加暴露其反革命嘴脸,激发人们用各种方式与他进行前仆后继的抗争。
却说这时有一位人物也被袁世凯列为怀疑对象之中,他就是前云南都督蔡锷。蔡锷从云南卸任奉调入京,便一直为袁世凯所密切注意,尽管他表面上对蔡优礼有加。每天袁都要将蔡召入总统府中磋商“要政”,其实是有意加以考查和约束,防他生变。蔡锷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深知袁世凯的险恶用心,便尽力收敛锋芒,不露声色。每次与袁交谈都装作呆钝无知。一再表示自己年轻望浅,阅历不深,除军事上略知一二外,其余都茫昧无知,不识大体。袁世凯多次向他问难,蔡锷便多次装作失言,所答非所问,弄得袁世凯虽然对他极不放心,却也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听从左右心腹的意见,对蔡暂时实行收买政策,一次又一次给蔡锷封官,又是高等军事顾问兼政治会议议员及约法议员,又是将军府将军,又是陆海军统帅处成员,又是全国经界局督办,还被选为参议院参政,等等。袁世凯以为把这一大堆桂冠戴在蔡锷头上,也许可以稳住他的心了。而蔡锷呢?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始终不露声色,无论袁世凯封他什么官,都随来随受,得了一官也不表现出十分欣喜,添了一职,也从不推辞,搞得袁世凯也有些莫明其妙了,但他打定主意,还是要对蔡进一步考查。
一天,袁世凯又在总统府召见蔡锷。这次见面,袁世凯开门见山便谈起了恢复帝制的事,并问蔡锷的意见。蔡锷听了,立即离座起身说道:我起先是赞成共和的,但见到南方二次兵变,才知道我国确实是不能没有皇帝啊!前一段时间,因为担心别人说闲话,未便开口,今天您有这个想法,那真是好极了,我首先表示赞成!袁世凯听了蔡锷这番话,有如醍醐灌顶,心里舒服极了。但转念又想,蔡锷说的是真心话吗!仍然有些不放心。便又探问道:你既然早有这个想法,可前次赣宁起事,你为什么却想出面调解呢?蔡锷见袁世凯问起了前事,便支吾答道:“彼一时,此一时,那时我还在云南,离北京很远、长江一带,多是民党势力,我有点投鼠忌器,才不得不作点姿态呀!失言之处,还请您多多包涵!”袁世凯听了蔡锷的这番解释,也觉得无懈可击,随便扯了几句,便端茶送客了。
离开总统府时,蔡锷手心里捏了一把汗,心想:亏得自己临机应变才遮掩过去,好危险哪!想着自己现在羁身虎口,险象环生,真悔恨不该来北京,又带来了家眷,真不啻是自投罗网,如今要想一个人脱逃也不可能了。回到家中,一个人躺在床上左思右想,才又想出一个主意。
自从袁世凯在总统府与蔡锷摊牌要推行帝制后,蔡锷凡是遇到帝制派人物,什么六君子、十三太保等等,一概都与他们握手言欢,表示亲昵,还同他们组织了一个“消闲会”,每当公务之暇,便凑拢在一起,饮酒谈天,闹着闹着,连六君子、十三太保也觉得过去对蔡锷有误会,是错怪了“好”人。他们在闲谈中,少不得还要谈起女人,说到北京妓女谁谁好,特别是谈起名妓小凤仙如何有姿色,有风韵,更是眉飞色舞。蔡锷听到这些,心想:如果自己装作一个浪荡公子,成天寻花问柳,或许更能消除袁世凯的疑心,从中找到某种脱身之路哩!于是他便扮成一个大商人到云吉班去会小风仙。谁知小凤仙竟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女性,她与蔡锷初次相会便一见倾心,并且猜出了蔡锷为并非等闲之辈,更是钦佩不已。这样,蔡锷便经常出入云吉班与小风仙相会,连一切公务都搁置不理了。
有人把这事告到袁世凯那里,袁世凯非但不生气,还笑着说:“松坡(蔡锷的号)果真乐此不疲,我也就高枕无忧了。”但是,老奸巨猾的袁世凯还是不放心,命令他的密探继续跟踪,蔡锷每天的行止都要向总统府报告。蔡锷也觉察到了这一点,索性花天酒地,闹个不休,并且故意对袁世凯的心腹梁士诒说,想要购置一栋公馆,以便“金屋藏娇”。真是假戏真做,越演越像了。这时,蔡锷又与夫人商议,再搞了一个“苦肉计”,就是夫人对蔡锷在外面胡混很为不满,成天寻着蔡锷吵闹,连家里的东西也打毁了不少;蔡锷一气之下,拳脚交加,把一个好端端的夫人打得鼻青脸肿,还坚决表示要与夫人离婚;夫人不甘受辱,连夜收拾行装,带着佣人回了老家。
蔡锷“赶”走了夫人,剩下只身一人,免除了后顾之忧。于是,有一天他趁人不备,到邮局给云南唐继尧、任可澄拍去一个密电,说是“帝制将成,速作准备”。这八个字,任凭怎样解释都可以,但蔡锷的本意是要唐、任二人速作起义准备,以后蔡锷便利用小凤仙作掩护,偷偷地搭乘火车离开北京到达天津,又从天津转至日本,再从日本取道越南到达云南与唐继尧、任可澄会合,成立了以唐继尧为都督的护国军军政府,并于1916年元月正式发布讨袁檄文,展开了讨伐袁世凯的护国战。
天机不可泄露。在与对手博弈时,一定要掩盖你的真实意图,扰乱对手的判断,这样才能减少自己的损失。当年英美盟军准备诺曼底登陆的时候,也是一再地制造假象,使德军摸不清盟军确切的登陆地点。瞒天过海,其实也是为了把斗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对局之争把对手拆得七零八落(1)
当对局双方实力不相上下时,要尽量避免真刀相见,两败俱伤。因为这是一场零和博弈,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所谓渗透战术,就是在和风细雨中瓦解对方,而不必大动干戈。可以先给对方一些甜头,使其入局,等他感觉不妙时,已成骑虎之势。把青蛙扔到沸水里,它能跳走活命;如果把它放在温水里慢慢煮,它会舒舒服服地死掉。
无论多么紧密的伙伴,总是有不同利益的;只要有不同利益,就有隐藏的矛盾,就可以分化。分化之后,其力量就会削弱很多,你就有机会战胜和瓦解对方了。
利用敌人来打击敌人
在对局的斗争中,你所面临的,往往不止一个对手,而是方方面面的形形色色的对手。此时,最坏的局面就是各方敌人都团结起来,对付你一个。而最好的局面就是他们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