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粮田、或督修水利等,旨在培养监生的实际行政能力。
最可贵的是,国子监还对这种实习历事,制定了严格的实习考核办法……国子监明确规定,监生在监外历事与监内读书一样,必须参加考核,且将考核成绩与任官直接结合。考核的具体办法是:‘定考核法上、中、下三等。上等选用,中下等仍历一年再考,上等者依上等用,中等者不拘品级,随才任用,下等者回监读书’。
朝廷曾十分重视这种实习制度的贯彻实施,每次实习之前,都先将历事监生人数通知各衙门,然后各衙门按需接收吏事生,若有剩余则由吏部统一分配。接收历事生的各衙门要教之政事,并且有责任考察其勤惰。历事生历事期满经考核达标,才可奏请吏部附选,‘遇有缺官,按次取用’为正式官吏。
这种将在校学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教育制度,起因是为了弥补官吏在行政能力上的不足,然而监生通过实习历事,可以广泛地接触实际政务、获得从政的实际经验,十分有利于其才干的增长。
~~~~~~~~~~~~~~~~~~~~~~~~~~~~~~~~~~~
显然,本朝的国子监教育,要比宋代太学那种闭门造车、培养人才的方式要高出一筹,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监生的实际能力也是宋代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唇腐舌敝’,‘率至亡国而莫可救’的太学生所望尘莫及。
事实上,本朝行政能力最强、国家最强盛时期,也正是这种教育制度,被执行最好的阶段。
然而随着土木堡之变后,本朝国力转衰,国家财政出现危机,开始允许富家大户‘输捐例监’……也就是用钱买监生资格,导致国子监生员数量暴增,质量下降,许多监生用十几年都完不成学业;同时,朝廷也无法负担高昂的教学费用,且对不用发薪水的吏事生,抱着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的心态,要求国子监降低毕业标准,缩短监生在校年限。为了省钱,甚至要放监生回籍‘依亲’读书,教学质量已经无从谈起。
与此同时,在国初不怎么吃香的科举成了正途。时至今日,且不说部院大臣,就连地方的知府,朝中的郎中,也全都是两榜进士出身。而监生因为自身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的下降,导致地位江河日下,穷其一生,也只能在衙门底层厮混,在地方做个知县、通判撑破天、在朝廷则集中在鸿胪寺、太仆寺这样鸟不拉屎的冷衙门里,毫无前途可言。
结果监生们愈加心灰意懒,甚至普遍出现了,富家子弟雇人在衙门历事的情况,考核更是流于形式,完全让人想不起太祖末年,朝中大臣皆由国子监而出的盛况了。
但曾历任国子监正副校长的沈默,对国子监的前生今生却十分的了解。正因其了解,就愈加心痛——改革国子监,使其重新恢复作用,这是埋在沈默心中多年的想法了。当年任司业时,他便与当时任祭酒的高拱、同任司业张居正,一起探讨过这个问题。两人都认为,他的想法是完全有意义、有必要、也有可能实现的……首先,它有祖宗法度这面大旗护着,所以只要能掌握政权,便可强力推行,无人敢明着反对,只要顶住一段时间,这些人能做出成绩、形成气候,则成万世不易之典矣。第三,托太祖皇帝的福,本朝的官吏人数,可谓历朝历代最少,并不存在冗员问题,甚至中央各衙门、地方各府县,都存在着严重的缺编少员现象,如果要提高朝廷行政能力,必然要增加官吏编制……这种事情向来不会为官吏队伍反对……所以在不增加取士数量的前提下,有足够的职位提供给优秀的监生,不会太触及进士队伍的利益,所以此事可为。
但这要三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掌握了国家权力,底线是至少在内阁说了算;二是,要先进行吏治改革……至少要在第一批新监生完成学业后,有足够的官职提供,这才能达成良性循环;第三,是要杜绝捐监之门,在这一点上,不只是三人,朝野也早有共识,要想提高监生的质量和地位,首先就得把拿钱进来混子日、混头衔的,从监生队伍中赶出去。所以必须要取消输捐例监。
对于画舫上的世家大户来说,他们对国子监的兴趣,是在皿字号上,为了增加子弟从江南科场脱颖而出的机会罢了,还真不屑于去走捐监一途……假假都算是书香门第,真丢不起这人
真正不愿意的,是那些普通商人、中小富户,纯为了有功名傍身、好增加地位的。但他们的力量,至少目前还太弱小,不愿意又能怎样?
画舫靠岸时,已是寒星寂寥的三更天了,沈默婉拒了他们共赴温柔乡的邀请,目送着诸位大老爷们,或是坐车轿、或是上画舫,进入一个个依红偎翠之所。他不由微微摇头,心说这身份真是个沉重的枷锁,如果有来生,定要做个富贵闲人。
发完了感慨,他便登上马车,回公馆睡觉去了。至于回去后是孤枕难眠还是大被同眠,就不为外人知道了
~~~~~~~~~~~~~~~~~~~~~~~~~~~~~~~~~~~~~~~
将此次来南都的差事办完,沈默的心情也放松下来,第二天难得的睡了个懒觉,直到日上三竿才起。
起床梳洗后,穿一身舒适的锦袍,坐在打开窗户,有温暖阳光的水榭里,一边享用着精致的金陵早点……沈默在吃上要求很简单,但也很挑。他不要求食材多精贵难得,但一定要做出水平,对得起味蕾。还希望能经常变换花样,往往一样食物,吃过一次,不会再感兴趣了。
然而他至今也未厌倦那种豆腐干丝,几乎每餐都要有那么一小碟。用鸡汤煮过的干丝,盛放在洁白的瓷碗里,竟有温香软玉的质感。那小碟只有盈盈一握,里面的干丝也只够挑一筷子的,倒不是不能多吃,而是沈默记得父亲的话:‘美食不可尽享,多了就叫牛嚼’了。
正因为少,所以才不得不细品。在古朴的水榭里,听风,看水,咀嚼着柔韧的干丝,一边信手翻阅着最新一期的《士林报》,人生的享受怕是莫过于此了。这是他在北京万万享受不到的待遇……平时公务繁忙,难得休沐,还要给孩子们做出榜样,哪能如此懒散安逸?
说起这《士林报》,沈默不禁要小小得意一番,在自己这只小小蝴蝶的影响下,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诞生在了中国,要比欧洲早了整整四十年。
其实报纸这种东西,中国从唐朝就有,但是一直到沈默出现,都只是类似于后世‘内参’一样的东西,仅供官员大户阅读,普通市民是看不到的……一来没有大规模印刷和发行的条件,二来,百姓也没有这个需求;第三么,圣人都说了,愚民好官吏,无知胜有知,所以一直没有诞生出,面向普通民众的报纸。
然而时代发展到本朝,从条件上讲,我国的印刷技术已然成熟、出版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从需求上讲,市民阶层终于在本朝成熟,大量有点文化、不太为生计发愁的城市居民,对文化产生了旺盛的需求……各种小说、话本盛行的同时,如果出现一种更具时效性和社会性的读物,自然会大受欢迎。最后,正是市民阶层的兴盛,导致了官员在离开朝堂,或者没有进入朝堂时,同样能有强大的影响力,所谓的在朝、在野,差距已经不像前朝那么大。那些在野的官员士人,也需要这样一个说话的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作为一个后来人,他太清楚报纸的强大力量了,那是引导舆论、开启民智、使知识分子耳目日新、胡思乱想的不二法宝庶几便可风气日辟,耳目日新,既可利益民生的不二法宝经过一番细致摸底和慎重思考后,他决定促使民间报业的发展。嘉靖三十七年,还在苏州任上的沈默,授意苏州商业协会会长古润东,出资兴办民间报纸。
古润东对沈默的感激如同再造,虽然还不太相信这东西的用处,但不影响他权力办好此事。当年秋,便在山塘街上创办了苏州报社,并派人到芜湖购买最好的纸张,采用最先进的印刷机器,又从金陵书局雇最熟练的活字版印刷工人,将硬件上做到最好。
软件上同样不含糊,除了一些时政要闻,是从邸报上扒下来的外。为了提高报纸的影响力,吸引踊跃投稿,在第一期报纸问世前,古润东让人在苏州各处张贴告示,说《苏州报》创刊号,欢迎各界投稿,一经采用,一字一两白银
稿酬的概念当时是没有的,读书人写了东西,最多得点润笔费,根本无法体现自身价值。然而古润东却宣称,一个字付给你一两银子,虽然言明是为了庆祝创刊号,但也是不折不扣的天价啊
结果十天时间,就收到了三万多份来稿……这不是说有三万多人投稿,其实很多人为了增加被采用的几率,不只投了一份,最多的有十几份之多。不过即使这样,也足以说明古润东的金元政策奏效,引起了绝对轰动的效应。
等到报纸面世,便被吊足胃口的市民们抢购一空,然后加印,又抢购一空,再加印,还是抢购一空。为了满足下属各县、近邻州府的需求,最后一共印了七次才打住,足足售出三十三万份……不算本钱的话,竟然基本收支持平了,让本打算赔钱赚吆喝的古润东大跌了眼镜要知道,因为是第一期,除了证交所、拍卖行几个大商家捧场外,并未刊登任何商业广告,而广告才是沈大人所说的主要盈利手段……看样子,这还能赚钱呢。
这世界上第一份真正的报纸,沈默当然要珍重收藏。在他的建议下,这份报纸共有八个版面,首版是圣谕广训直解,二版是朝廷要闻,三版是本埠新闻、四版是本省、外省新闻、五版是世界介绍,六版是科教文卫专版,七版是小说连载,八版是来稿选刊。基本上满足了市民的多元化阅读需求,也让沈默有了个介绍世界、引导思想的窗口。
后面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历史上还从没有一样东西,能有报纸这样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在下一期报纸来临前,全苏州议论的话题,全都围绕着报纸上的内容。那些文字的作者,不仅拿到了可观的稿费……因为这时候的文字风格,还是以简练为美,所以字数最多的一篇文章,不过二百余字,但能一下拿到百十两银子,也足以让他们乐不可支了。
但更让他们满足的,是看到自己的文章家喻户晓,全城闻名,这真是中举都没有的殊荣啊那些日子,在苏州的大街小巷,大小船上,总能看到不少拿着报纸在人前朗读,翻来覆去还只读一段的家伙。就等着别人问一句:‘这是谁的文章?’
他们便会很歉意的答道:“不才区区,有污先生耳目了……”让人恨不得把他们扔河里去。
别的读书人虽然脸上不屑,但心里别提多嫉妒了,回家就开始搜肠刮肚的写文章,发誓下回一定要被采用:‘哼,老子也要拿着报纸,在苏州城里走一圈’
后来稿酬降到十分之一,也没有影响士人们的投稿热情,《苏州报》越办越红火,其影响力遍及江浙东南,也引来了各地的纷纷效仿。
~~~~~~~~~~~~~~~~~~~~~~~~~~~~~~~~~~
几年功夫,东南各省几乎都有好几份报纸。不过虽然都是报纸,水平差异却大得很,可以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基本原创的大报,第二梯队是一半原创、一半摘抄的中报,最后就是纯靠抄人家报纸过日子的小报。但究竟哪一种赚钱,还真不好说。
沈默手里的《士林报》,是南京同时发行的三份报纸之一,其余两份是《金陵报》和《秦淮河报》,以南京的人文荟萃,当然不能用抄袭打发人,这三份报纸都属于大报之列,只是侧重各有不同……像《金陵报》主要关注朝廷动态、本省政治和民生时务,属于综合性的大报,发行量也是最大;而《秦淮河报》则整天搞一些诗词歌赋、风花雪月、绯闻秘录,虽有不务正业之嫌,但发行量同样可观。
发行量最小的,却要数这份《士林报》,每期五万份,最多能卖出一半去,广告收入也是最差的,十分的赔钱。但这却是沈默最看重的一份报纸,他通过各种渠道,将大笔的赞助资金注入这家报社,使其不至于赔掉了腚,关门倒闭。
因为这份报纸,是面向士林的,其内容专注于政治、思想、学术、国家大事等等,在士林中的影响力无可比拟,更是孕育新思想的主要阵地
就拿今天这份报纸来讲,去年那场著名的三公槐辩论,在北京已经少有人谈起,但沈默从这一期的报纸上,就看到了九篇关于‘君与国’的关系的讨论,有这样态度的,有那样意见的,争论十分激烈,且旷日持久。
他还看到有两篇对自己在北京讲学的讨论,让沈默很高兴的是,两篇文章都很支持他的观点,认为要学以致用,以实践学……‘也不知是不是主编者故意登出来讨我欢喜?’这个总把人往坏处想的老官僚如是想到。
笑眯眯的浏览着报纸,当他的目光落在第四版时,瞳孔霎时一缩,整个人都僵住了,浑不知嘴上还含着半截干丝……
只见那篇文章的题目是‘观西秦《十二发表》有感’。
…分割…
发个六千的,还欠五千。
第八零五章 希望(上)
@@@@@@@@@@@@@@@@@@@@@@@@@@@@@@@@@@@@@@@@@@@@
“西秦《十二表法》?”沈默沉吟起来,这应该是苏州通译局出品,便细细看下去。
原来所谓西秦《十二表法》”便是他所知道的古罗马《十二铜表法》,这部法典是由古罗马人在西元前五百年左右,也就是我国的先秦时代,由市民阶层主张的,一部由下及上的成文立法。它的立法背景是,当时罗马共和体制确立以后,公民的境遇并没有比从前好多少,他们大都是小农和商人,战时必须冲锋陷阵冒死作战,平时又被排斥在官职之外,而且还可能因为债务被卖身为奴。那时候的法律是不成文法”解释权在元老院的手里”自然会被贵族利用,成为迫害和录削平民的工具。
后来发生了长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