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贞观之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贞观之治-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见宇文士及向前一步,厉声答道:“四海咸仰皇风,唯公独阻声教,为此而来!”
  王世充换了乞求似的语气说:“我们互相休兵讲和,不是也很好吗?”
  “我秦王奉诏取东都,没有讲和的道理。”宇文士及干脆地回道。
  秦王朗然大笑。
  碰到这种阵势。一边是要统一四方,没的商量;一边是想要安居一地,欲休兵而不能。真是难为了自封的郑国土皇帝王世充!
  相持。直到太阳下山,夜幕降临,双方各自退兵。
  力量高下,已经显而易见。偏偏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双方都想到了河北的窦建德。其实,窦建德也在观望着郑、唐的对峙。
  窦建德是清河郡漳南县(今山东旧恩)人,其家世代农民。在隋炀帝大业末年,民众水深火热,窦建德是典型的因官逼民反,走上了为贼反隋的道路。最初他参加清河郡高士达的起义军,曾先后打败隋涿郡通守郭绚,大败隋涿郡留守薛世雄,消灭从江都北上的以宇文化及为首的隋朝残余势力。他在战争中成长为起义军的领袖,并于唐武德元年(618)建立政权,国号夏。单看这一串主要的经历即可明了:窦建德是个厉害的角色。

  擒充戮窦四海清(2)

  现在,夏政权是一支强大的力量。
  洛阳对峙中,唐和王世充方面都派人去和窦建德联络。对唐,窦建德表示愿和唐军联合。但是当唐军兵逼洛阳、王世充派人求救时,窦建德犹豫了。这时候,窦建德的中书侍郎刘彬劝说道:“天下大乱,唐得关西,郑得河南,夏得河北,共成鼎足之势。今唐举兵临郑,自秋涉冬,唐兵日增,郑地日蹙,唐强郑弱,势必不支。郑亡,则夏不能独存。不如解仇除忿,发兵救郑,夏击其外,郑攻其内,必能破唐。唐师既退,徐观其变,若郑可取则取之。并二国之兵,乘唐师之老,天下可取。”
  这话听起来似乎也有道理,象是又一场赤壁之战。窦建德接受了他的建议,即时派遣使者告知王世充,答应赴援。
  窦建德没看清楚,在唐、郑对峙的阵势中,他有可能为王世充陪葬。可是若与唐朝方面联合,那么郑被消灭后,唐朝又绝不会与自己共存。窦建德若趁唐、郑对抗之机独立扩充自己的力量,会不会是更明智的选择?历史却没有如此发展。
  武德四年(621)二月,李世民、王世充皆亲自出马,洛阳城外一场激战。叫喊声、砍杀声,震天动地,难解难分,从早上一直战至中午。王世充渐渐不支。李世民纵兵向前,直乘其后。王世充大败。被俘斩七八千人。
  王世充退回洛阳城内。洛阳外围据点大多被唐军控制。
  对阵战变成了攻坚战。
  洛阳城守御甚严。大炮飞石重五十斤,掷二百步,八弓弩箭如车辐,镞如巨斧,射五百步。秦王率军四面攻之,夜以继日,竟是十多天不能攻克。
  天亮出兵,日暮收兵,日复一日,只见伤亡,不见城破。秦王左右将士不免疲惫思归。
  又一次夜幕降临,依然是攻而不破。撤围,秦王返回大营。
  春临人间风犹冷,吹动帐外的树叶、旗帜,噗噗啪啪地响。
  一向意气风发的秦王也不免面露忧容。自从起事以来,秦王打过多少胜仗,往往取之以奇,以少胜多。但是以前,都是可以等待时机,以奇取胜。唯有这一次,唐军是以进攻性兵力,外线作战,由不得他迁延等待,不得不进行这样硬对硬的攻坚战。
  秦王在营帐里踱步。
  卫士来报:“总管刘弘基求见。”
  刘弘基进来,这位跟随李世民多年的勇将很明显流露出疲惫之色,真让秦王忧心。
  “秦王,”只听得刘弘基说,“如今将近半个月不能攻下,伤亡已经是日甚一日,恐怕再攻下去也终是无益,我们还是先班师回朝,以后再图进取吧。”
  秦王沉默不语。的确,刘弘基说的是实情。唐军的伤亡,与日俱增。
  “秦王……”刘弘基再向前一步。
  秦王摆摆手,示意他打住。“容我想想。”秦王说。
  “秦王,外面还有众将领求见。”卫兵又报,声音惶惧。
  “都进来!”秦王突然烦躁。
  营帐一下子显得拥挤、沉闷。
  “你们是不是都来请求班师?”秦王面无表情地问道,可是掩饰不住内心的不平静。
  众将沉默。秦王转过身去,背对众人。
  这些,都是旧日里英勇善战的骁将,可是现在,他们都像刘弘基一样,显得疲惫。秦王不愿意看见他们疲惫的神情。
  一阵沉默,漫长,难耐!
  秦王突然回头:“今大举而来,当一劳永逸。东方诸州已望风款服,唯洛阳孤城,势不能久,功在垂成,怎能弃之而去!”秦王一双眼睛像利剑一样射向他的爱将们。
  众将士一时惊住。
  “传令下去!”秦王以一种不容商量的坚定和霸道,下令军中,“洛阳未破,必不还师,敢言班师者斩!”
  众人屏息,不敢再言。看来秦王是铁了心要打下这一场攻坚战。
  其实,秦王何尝不知道继续围攻的代价。可是他比别人多想到的是,现在若撤围,以后再来兴兵的代价是更难以想象的。总是在这样的艰难时刻,才更显示出他卓尔不群的见识和主意,显示他敢干大事的决心和毅力。

  擒充戮窦四海清(4)

  追兵惧而止步,止而复来,如是再三,每次追者即将逼近,秦王都会回头射箭,必有倒毙于箭下者。颇像被狼尾随而一路扔骨头的农夫。秦王前后射杀数人,敬德杀十许人。在玩什么花招?追兵疑惑间,竟不敢再追。秦王却又放慢速度以诱之,如是到了秦王设下的埋伏之内。只听得呼喊声起,路边跃出数员大将,直向窦氏追兵冲杀过来。
  原来如此!追兵哪里料得,转瞬间便乱作一团,被斩首三百余级,其中骁将殷秋、石瓒皆被擒获。
  秦王于是书信告知窦建德,如此云云,谴责窦建德在唐和郑之间反复无常,劝窦建德还兵。
  可是窦建德又岂是如此容易听劝?
  次日一早,窦建德穷其全力发动进攻,北踞黄河,西薄汜水,南属鹊山,绵亘二十里(今河南荥阳西旧汜水至黄河沿汜水一带),鼓行而进。两军在汜水两岸列阵对峙。秦王下令军中:“只管休息,等待命令。”
  至午时,报:“窦建德士卒饥渴,正争相饮水,阵容不整。”
  秦王下令三军:“全力出击!”
  秦王轻骑当先,三军排山倒海!窦军措手不及,大败。窦建德中槊受伤,退至牛口渚(今河南荥阳西旧汜水东北),被唐军所俘。
  王世充所属偃师(今河南偃师)、巩县(今河南巩县)等地相继来降。大势已去,王世充随即也投降。中原、河北一带遂平。
  封德彝入贺,李世民笑曰:“不用公言,得有今日。智者千虑,不免一失乎!”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七月甲子,长安城的大街上,百姓夹道欢呼。街中铁骑万匹,前后鼓吹。为首一匹骏马,马上披黄金甲者,正是凯旋归来的秦王李世民!只见他意气风发,频频向众人拱手致谢。紧随其后的齐王元吉、李世等二十五位将领,也跟着频频致意。
  这一天,秦王享尽了胜利的荣耀。
  九月,高祖述秦王功劳,特置天策上将府,位在王公之上。十月,以秦王为天策上将,并兼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诏令在秦王府中设置官属。
  这天策上将府,设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军咨祭酒、典签、主簿、诸曹参军事等官。诸曹还配有令史、书令史等吏,俨然一个职能齐全的庞大军事指挥机构。天策上将府是秦王府之外的独立机构,掌管国家征讨之事。这是在朝廷之外另立朝廷,高祖无可奈何地把李世民抬高到了这一步,且不知下一步将如何收场?
  秦王又在府中开置文学馆,招纳四方文学之士,以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宇、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号十八学士。这些人后来都成了秦王的谋臣策士。秦王经常到文学馆中,与他们讨论古今典籍,有时谈到夜深才罢。
  此时的秦王,有着政治家的志向高远、胸襟宽阔,礼贤下士、善驭群下;有着军事家的谙熟兵法、足智多谋,横戈跃马、师出必捷。俨然是唐初政界、军界一颗最夺目的明星。
  武德四年(621)年底,唐高祖派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出战河北,对付唐朝统一战争中最后的强敌之一刘黑闼。李世民用军事手段暂时把刘黑闼的力量镇压下去,不久再反。在魏徵的建议下,太子建成请缨出战,于武德六年(623)正月平定了刘黑闼,困扰唐朝多年的河北地区,至此得以基本平定。
  在此前后,唐朝于武德五年(622),收降了岭南的冯盎,以其地置八州。同年,据有虔州(今江西赣州)的林士弘死,唐朝的统治范围把江南和岭南连接起来。武德七年(624),在丹阳(今属江苏)称宋帝的辅公被执杀,江南彻底平定。
  至此,唐朝统一大业完成。

  秦王破阵乐(1)

  进入国家典礼的丰功伟绩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打败了刘武周,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军人利用军中旧曲填唱新词,欢庆胜利,遂有《秦王破阵》之曲流传于世。此曲随着李世民征讨四方,逐渐流传于军中。即帝位后,由吕才协音律,魏徵等制歌词,发展成为宫廷典礼及各种重大祭祀活动中的乐舞。贞观七年(633),唐太宗亲制《破阵舞图》,命吕才依图教乐工一百二十人,皆披甲执戟而舞。舞队摆出各种阵势,“发扬蹈厉,声韵慷慨”,伴奏音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此舞以其浓厚的战阵气息和强大的威慑力,令观者“凛然震竦”。后称《神功破阵乐》,高宗时,修入雅乐,名曰《七德》。此后一直是唐朝国家庆典中的主要乐舞。元和时,白居易有《七德舞》诗,纪太宗盛德之事。诗曰: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此乐舞还流传到海外,甚至引起了印度的关注。隋唐之际,天竺与中国没有交往。贞观初年,玄奘至天竺,其国王尸罗逸多谓玄奘曰:“闻说中国出了个圣王,作了一首《秦王破阵乐》。请为我说说秦王之为人。”玄奘把太宗的圣德好好地数给他听。天竺国王听后,深为感动,说:“果真如此,我一定去亲自朝见。”贞观十五年(641),他自称摩伽佗王,遣使朝贡。太宗于是派遣云骑尉梁怀往通其国。天竺也因此遣使随怀来朝。
  唐朝开国战争中的李世民,为自己创造了常胜将军的神话,也为其后来成长为一代圣君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和心理基础。他因此有了超常的自信。还在贞观七年(633)他亲自编制好这首乐舞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一种非凡的自信和气度。
  当时,太常卿萧奏言:“今《破阵乐》,天下之所共传,然赞美盛德之形容,尚有所未尽。前后之所破刘武周、薛举、窦建德、王世充等,臣愿图其形状,以写战胜攻取之容。”
  太宗曰:“朕当四方未定,因为天下救焚拯溺,故不获已,乃行战伐之事,所以人间遂有此舞,国家因兹亦制其曲。然雅乐之容,止得陈其梗概,若委曲写之,则其状易识。朕以现在将相,多有曾经受彼驱使者,既经为一日君臣,今若重见其被擒获之势,必当有所不忍,我为此等,所以不为也。”
  萧谢曰:“此事非臣思虑所及。”
  只有自信者才能真正作到谦虚,也只有胜利者才能对自己的手下败将多留一些情面。如今的唐太宗,在国家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丝毫不逊于其当年的赫赫战功。他在和萧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十余年前的戎马生涯和已经远逝的硝烟,犹如昨日才发生的事情一样,历历如在眼前: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参与策划太原起兵;隋恭帝义宁元年(617)六月,李建成、世民将兵击西河;隋恭帝义宁元年七月,参与攻取霍邑之战;八月,李世民等克宋老生;隋恭帝义宁元年九月,威胁河东;十一月,攻克长安;隋恭帝义宁元年十二月,李世民破薛举父子于扶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初,败屈突通,屈突通投降;唐高祖武德元年九月至十一月,李世民败薛仁果;唐高祖武德二(619)年,平河西,执李轨;唐高祖武德二年十月至三年四月,李世民败刘武周;唐高祖武德三(620)年七月至四年(621)七月,平王世充、窦建德;唐高祖武德四年九月至十一月,李靖等平萧铣。长江中游和岭南一带统一;

  秦王破阵乐(2)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十二月至六年(623)正月,平刘黑闼。同时平徐圆朗;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平杜伏威、辅公,长江下游和东南一带统一;唐高祖武德七年(624),突厥寇边,太宗与遇于豳州,从百骑与其可汗语,乃盟而去。
  在这些战争中,除了平屈突通、平河西、平萧铣、平杜伏威和辅公,李世民或者参与其中并起了重要作用,或者直接领导。特别是打薛举、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是唐朝统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几场战争,也是打得最艰难的几次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李世民显示了对兵法的熟谙。在每一次战争之后,李世民所做的另一件事:安抚降众,收罗人才,对他的成长意义尤其重大。同时,正是在这长期的南征北战中,李世民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将领。当他被誉为“常胜将军”时,他无愧于这个称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