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涛海未了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漠涛海未了情-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带海面的岛屿,是地壳变迁造山运动形成的。不仅地质状态很特殊,曲折的海岸线,嶙峋的山崖,岸坡上生长着奇树异草,各种飞禽在岛上栖息繁衍,非常吸引人。 
  出发前两天,林平山去找曹怡芬,叫她跟同学们一起去散散心,她没有答应。林平山只好跟鲁忠平、雷永宁、张莉、冯学顺和周玉茹出发。 
  张莉看雷永宁也来了,关切地问他:“挺好吗?你可是瘦了许多。” 
  “挺好的!对付着过吧。”雷永宁淡淡笑着说。二十多年的沧桑,特别是移情黄萍之后,他对张莉的心态已归于正常,尽管心底仍有一丝隐痛。看着她青春长驻风采依旧的音容笑貌,心里不得不深深叹息:她不跟自己是对的。 
  航船在浩淼的海面上鼓浪向前,船尾拖出阵阵翻滚的浪花。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鲁忠平这个来自北方的汉子豪兴大发,挺着发福的肚皮,背诵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咏洞庭湖的句子。 
  船离岸几公里,海浪开始变大了,显出了大海的气势。水天一色,茫无涯际,几只海鸥跟在船后忽高忽低飞翔。 
  鲁忠平非常高兴,拿出相机来,叫东海公司的工人给大伙儿拍张合影。然后,大家各取所需找景拍照片。   
  第三章 东海洗马(9)   
  张莉要林平山跟她合影,他没有料想到。当这位入学第一天就让他暗慕的女同学挽起他的胳膊,一种局促感使他也搞不清,这鱼缸里的“鱼”怎么还能跟“水”这么亲近。 
  周玉茹站在旁边微笑着看他们,心飞回那绿杨垂柳的清华园,跟林平山抵首讨论功课的时光。 
  船在梅花岛靠岸,他们弃船登上岛中的小山。 
  海风劲吹,清新的空气带着一股海腥味儿。他们向山坳处望去,发现有几幢房舍,于是信步向那些小房走去。 
  走近一看,几个渔民坐在屋前修补鱼网,就跟他们攀谈起来。 
  从谈话得知,他们也是东港镇的渔民,打下鱼驾船到海州去卖,换些油米菜蔬回来。 
  瞧着简朴的住屋,啄食的鸡鸭,静静伏在地上伸着长舌的黄狗,林平山很感慨:“人说农家乐,我看渔民也是乐在其中呢。” 
  鲁忠平瞪大眼说:“你是在名利场中滚怕了,才有这种感慨。要是台风来了,这渔家乐怕也就唱不出来了。” 
  想起那次台风历险,林平山点头不语了。 
  雷永宁接过话说:“你还别说,这大海的气势就是跟江河不一样。海上看日出,那才带劲儿呢!”老同学相聚,他心情轻松多了,当年单纯无虑的模样儿,在他的笑纹中隐约可辨。 
  鲁忠平问林平山:“你最近看什么书了?”他知道老友手不释卷,再忙也要看书。 
  林平山笑了:“《笑傲江湖》。” 
  鲁忠平很奇怪:“你怎么也看起武侠小说了?” 
  “我的秘书给的。一读起来,很快就着迷了。” 
  “为什么?” 
  “金庸的小说我看得不多,惟独这《笑傲江湖》把我吸住了,很有些辩证法。” 
  鲁忠平更奇了:“武侠小说还有辩证法?” 
  “那‘独孤九剑’,就是辩证法在武学中的应用。”林平山解释说,“至于‘敌招最强处便是其最弱处’,‘化有招为无招’,行云流水因流就势寻求破敌之策,都与辩证法暗合。”在国外,他就发现人们沿用了几十年的研究方法恰是造成他们失败的根源,找到了攻破难关的钥匙。 
  鲁忠平听了,也兴奋起来:“果然很有辩证法!” 
  林平山又说:“占敌机先,自是武学的至理。对金庸先生的高论,我是佩服至极。不过我想,倘若能够做到随机制宜独辟蹊径,则可不必过于拘泥对手的套路。”他这些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抱定自己的志向,埋头走自己的路,不受外界左右,不跟对手拆招。 
  鲁忠平点点头:老友的思维一向比较特别。默想了一会儿,问道:“还记得孙春祥吗?” 
  “当然记得!我们的老班长。”林平山想起孙春祥用自行车驮自己进城看京戏的情景。 
  鲁忠平笑着说:“当日的戏迷现在是一名将军了。” 
  听了这话,冯学顺的心绪立即回到了那戈壁荒漠,脸上浮出激动的神色:“我们的校友,有好几个将军了。” 
  林平山又是一阵感慨:“时势造英雄,艰险的环境才锻炼人呀。”屈指一算,孙春祥在西部核试验场的严酷环境中,竟然坚持了整整二十五个春秋。 
  张莉笑了:“林平山,你这个不起眼儿的小木头不是也挺出息的吗!”她还是那种大姐姐对小弟弟说话的口气。 
  她这话让雷永宁想到昔日抬杠的对手:“我说呀,瞧瞧那郑品吾,倒更神气!” 
  周玉茹听着心中不平,没有吭声。 
  鲁忠平立即气不打一处来:“这小子,算是把升官图这出戏给蹦达活了。” 
  林平山说:“人各有志,犯不着为这种人生气。”他习惯用这种平衡法来平衡现实。 
  鲁忠平听了,转脸对他说:“树大招风。枝儿蹿高了,当心会被风吹折的。老林你今后要求稳,免得惹麻烦。这也是辩证法!”顿了一下,又说:“凭你多高明的武功招数,也敌不过小人的机关。” 
  周玉茹马上说:“鲁忠平,你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他就是缺心眼儿!” 
  林平山不语,心里琢磨老友讲的话。 
  核反应堆物理起动开始了,三二一基地和物理所,都来人参加核反应堆起动的中子物理试验。朱成宜、黄春花几位老同学老同事都来了。 
  星期天,周玉茹、林平山在家里设宴为他们接风。 
  林平山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了河鲜海产,大闸蟹、对虾、桂花鱼…… 
  款待客人,是周玉茹最惬意的时光。她在厅里正襟危坐,陪客人聊天,铁观音浓茶、七匹狼香烟,咸酥花生一大盘。林平山系上围裙,在厨房忙着炒菜,油烟机轰鸣,铁勺碰铁锅叮当乱响。蓉蓉往来穿梭,端茶送菜兴致勃勃,当跑腿堂倌比谁都忙。 
  菜上齐了,林平山特意把珍藏的法国波尔多干红葡萄酒、家乡的沉缸老酒拿出来。中国人红为喜庆,吃鱼鲜也喝红酒。大家开怀畅饮,庆贺分别八年后重逢。 
  望着朱成宜、黄春花他们,林平山慨叹着:“大三线的条件终究不如沿海,瞧你们的鬓角已经有白发了。” 
  黄春花转脸看了看林平山,就说:“老林,你的额头上也有好深的皱纹了。想当初,你是核工业系统最年轻的总工程师,到北京参加部科技委会议,差点儿被人家当成小技术员赶出来呢。”   
  第三章 东海洗马(10)   
  说起这些往事,大家都笑起来。 
  林平山感慨说:“这些年来,多少同志为核电建设流血流汗,路子走得太不容易了!” 
  “朱成宜现在是我们的研究室主任了。”黄春花高兴地说道。 
  周玉茹点点头:“老朱是该当主任了。” 
  “能人都走了,领导让我滥竽充数。”朱成宜笑着说。 
  周玉茹问:“这些年,基地走的人多吗?” 
  “纵向军品任务减少了,经费不足,许多人只好另找出路了。”朱成宜脸上掠过一丝凄凉,放下手中的酒杯。 
  黄春花听了,接着说:“现在院领导开窍了,决定往横向发展,重点承包核电任务,发挥我们的技术优势。” 
  林平山点头:“以民养军,寓军于民,这才是长远的战略。” 
  “只是现在才刚开始,得等到核电实现自主化,才能根本改观。”朱成宜说。 
  “长期不重视科学研究基础工作,我们落后了。今后如果还是这种状况,这自主化的路子漫长得很呢。我碰到韩国的专家,他们国家建设十个机组就实现自主化,开始向外出口技术了。他们向我说这话时,显得很骄傲。”林平山叹了口气,心里一阵失落。 
  核试验场、核武器研究基地和军用核动力模式堆都已经退役,竖起了历史纪念碑。社会上引进设备、引进生产线渐成风潮,核动力走过的道路难道不应作为一面镜子? 
  停了一会儿,他问道,“你们对东港核电站的印象怎样?” 
  “我在计算机房和中央控制室仔细看了一下,”朱成宜说,他对自己的专业最感兴趣,“核仪器和计算机系统都很先进。” 
  “核电站的这个部分,高科技含量最多,”周玉茹说。 
  林平山忽然笑了:“还记得咱们的八二六中子物理实验装置首次核临界实验吧?” 
  黄春花说:“一辈子都忘不了!那时,你和鲁忠平用算盘和计算尺推算临界。” 
  八年的别情怎么也说不完,临近半夜林平山才开车把他们送回招待所。 
  七 
  新建的核电俱乐部多功能大厅内,张灯结彩歌声飞扬欢声笑语,工地青年的集体婚礼就要举行。 
  大厅中飘荡着五颜六色的彩带,舞台的幕布上,飘飞的浮云,两颗火红的心被一支利箭穿在一起。 
  朱为和刘蔷、许日辉和徐春琴、杨松云和苏春燕、张文涛和李凤英、姚力勇和马晓燕、……十对儿新人在舞台前排成一长溜。新郎笔挺的深色西装,新娘洁白的婚纱,喜气洋洋的。 
  婚礼由工会和团委组织,请梅花山宾馆的礼仪小姐当主持,还请来了海州有名的歌星沈楚英。 
  婚礼开始,林平山当主婚人,党委副书记林心田讲话,为新人们祝福。 
  他们先按传统方式喝交杯酒,接着以盛大的舞会欢庆美好姻缘终成眷属。新娘子们在一个个客人盛情邀请下翩翩起舞。 
  欢快的舞曲,伴着欢乐的人儿,大厅里滚动着一圈圈绚丽的花朵。 
  歌星沈楚英走到舞台前,握着麦克风放开歌喉唱了起来: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 
  爱情的歌儿随风飘扬, 
  …… 
  啊, 
  亲爱的人啊携手前进,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 
  电厂发电并网了。入夜,林平山看见用他们自己发的电照亮了工地,觉得今晚的灯光特别明亮。那高架灯、路灯、海堤的照明灯、探照灯,辉煌闪耀,把现场照得如同白昼,与水中的倒影交相映照,如天上琼楼,海底龙宫。 
  忽然,他哭了,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艰辛的年代,为了求知,这灯光里饱含着他多少辛酸的泪水:在昏黄的路灯下看书,用母亲的梳妆镜反射暗弱的油灯,晚上抱着书本到有电灯的同学家去看书,还有那让他终生无法忘怀的阿玲的小书桌……现在,这个核电厂发出的电,竟可以点亮一千座当年的松山古城! 
  一个星期后的下午,杜洪宾迈进林平山的办公室,他正在与司机小张说话。 
  “卢书记告老退居二线了,听说张总要接任董事长。你知道谁当总经理吗?”老杜劈头就问。 
  林平山说:“张总兼任。” 
  “那蓝焕成呢?” 
  “蓝总出事儿了。听说是当年建设专家村,承包商八建一公司给他省城的家免费装修。” 
  “那都是多少年前的陈事儿了。”小张忍不住插嘴说。 
  “是啊,丁宏显还为此抱不平哩。”林平山说。 
  “副总经理是谁?”杜洪宾又问。 
  “郑品吾和丁宏显。” 
  “那他们把你安排在哪儿啦?”老杜急切问道。 
  “老郑找我谈了,说长州核电站很快就要开工。他们缺有现场经验的干部,要我去支援他们。” 
  小张说:“这次核电成功,证明你们的意见是对的,为什么不提拔你呢?” 
  “不知道。”林平山答着,陷入了沉思。其实,他知道卢书记临走前提出了要他挑大梁,最后这样的人事安排出乎他的意料。 
  小张气愤不平对林平山说:“老林,他们提的提了,捞的捞了。你什么也没得到,反倒又把个苦差使给你,你别接它!” 
  林平山神色渐渐沉稳下来:“小张,人生的成就不是得到什么,而是做了什么。”   
  第三章 东海洗马(11)   
  “十足的迂腐!现在谁不是讲求捞稠的。”杜洪宾说着,忿忿地摔门走了。 
  两天后的早晨,天空晴朗,一抹薄云飘在天际。 
  林平山拎着伴随了他六年多的安全帽,踏着道旁绿树的浓阴,从办公楼走了出来。到了厂门口,他惜别地从海水泵站、汽轮发电机房到核反应堆厂房穹顶,从海上重型设备码头到山脚的高压开关站,把整个核电站审视了一遍,毅然回过身来,离开了厂门。 
  眼前,一条公路向前延伸,在海边形成一条与海岸平行的黄线,蜿蜒于山岭的底部,通向水天相接的地平线,望不到尽头。 
  一只海燕从岸边石崖的树枝上腾起,在浅滩上贴水盘旋几周,越过礁群,掠过海浪时而旋飞于湾澳上,时而扑向高空中,在黛绿的山影与明亮的天空之间,起伏着向前飞去,渐渐变成一个小点,化入广袤的碧空中……   
  后记   
  在文学界和出版界的几位朋友帮助和支持下,本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我从少年起,就喜爱文学,在中学就产生写小说的梦想。读高中时,与同学们谈及这个愿望,准备报考文科专业。一位好友说,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了,应当先学科学技术,投身火热的斗争中,有了切身的体会,再把它写出来。 
  就这样,我选择了当时的科学尖端专业——原子能。 
  事实上,投身核事业后,身边无数为我国核国防献身的领导和同事们的事迹,深深打动我的心,激励自己在人生征途上义无返顾地向前走去。闪耀在这批奉献者、苦行者心灵的光芒,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四十年后,我在这条征途上走过了大部分行程,对这个领域的生活有了亲身体验,决心用自己并不高明的笔,把战友们的事迹写出来,让社会各界,特别是年轻的朋友们,了解他们,理解他们,从他们走过的脚印中,汲取精神营养。 
  在艺术创作上,我还想谈一点浅见。我国是一个农业传统的国家,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在工业和科技领域正在展开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亟待我们的文学艺术家去表现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