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神魔之争的 此思潮之起来,也受了当时宗教,方士之影响的。宋宣和
时,即非常崇奉道流;元则佛道并奉,方士的势力也不小;至明,本来是衰下去的
了,但到成化时,又抬起头来,其时有方士李孜,释家继晓,正德时又有色目人于
永,都以方技杂流拜官,因之妖妄之说日盛,而影响及于文章。况且历来三教之争,
都无解决,大抵是互相调和,互相容受,终于名为“同源”而后已。凡有新派进来,
虽然彼此目为外道,生些纷争,但一到认为同源,即无歧视之意,须俟后来另有别
派,它们三家才又自称正道,再来攻击这非同源的异端。当时的思想,是极模糊的,
在小说中所写的邪正,并非儒和佛,或道和佛,或儒道释和白莲教,单不过是含胡
的彼此之争,我就总括起来给他们一个名目,叫做神魔小说。
此种主潮,可作代表者,有三部小说:(一)【更多TXT小说下载请访问 txtsk】《西游记》;
(二)【更多TXT小说下载请访问 txtsk】《封神传》;(三)【更多TXT小说下载请访问 txtsk】《三宝太监西洋记》。
(一)【更多TXT小说下载请访问 txtsk】《西游记》 《西游记》世人多以为是元朝的道士邱长春做的,其实不
然。邱长春自己另有《西游记》三卷,是纪行,今尚存《道藏》中:惟因书名一样,
人们遂误以为是一种。加以清初刻《西游记》小说者,又取虞集所作的《长春真人
西游记序》冠其首,人更信这《西游记》是邱长春所做的了。——实则做这《西游
记》者,乃是江苏山阳人吴承恩。此见于明时所修的《淮安府志》;但到清代修志
却又把这记载删去了。《西游记》现在所见的,是一百回,先叙孙悟空成道,次叙
唐僧取经的由来,后经八十一难,终于回到东土。
这部小说,也不是吴承恩所创作,因为《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在前边
已经提及过——已说过猴行者,深河神〔1〕,及诸异境。元朝的杂剧也有用唐三藏
西天取经做材料的著作。
此外明时也别有一种简短的《西游记传》——由此可知玄奘西天取经一事,自
唐末以至宋元已渐渐演成神异故事,且多作成简单的小说,而至明吴承恩,便将它
们汇集起来,以成大部的《西游记》。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
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都喜欢看!这是他的本领。而且叫人看了,无所容心,不
像《三国演义》,见刘胜则喜,见曹胜则恨;因为《西游记》上所讲的都是妖怪,
我们看了,但觉好玩,所谓忘怀得失,独存赏鉴了——这也是他的本领。至于说到
这书的宗旨,则有人说是劝学;有人说是谈禅;有人说是讲道;议论很纷纷。但据
我看来,实不过出于作者之游戏,只因为他受了三教同源的影响,所以释迦,老君,
观音,真性,元神之类,无所不有,使无论什么教徒,皆可随宜附会而已。如果我
们一定要问它的大旨,则我觉得明人谢肇湅J所说的“《西游记》……以猿为心之神,
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
伏,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这几句话,已经很足以说尽了。后来有《后西
游记》及《续西游记》等,都脱不了前书窠臼。至董说的《西游补》,则成了讽刺
小说,与这类没有大关系了。
(二)【更多TXT小说下载请访问 txtsk】《封神传》 《封神传》在社会上也很盛行,至为何人所作,我们无从
而知。有人说:作者是一穷人,他把这书做成卖了,给他女儿作嫁资,但这不过是
没有凭据的传说。
它的思想,也就是受了三教同源的模糊的影响;所叙的是受辛进香女娲宫,题
诗黩神,神因命三妖惑纣以助周。上边多说战争,神佛杂出,助周者为阐教;助殷
者为截教。我以为这“阐”是明的意思,“阐教”就是正教;“截”是断的意思,
“截教”或者就是佛教中所谓断见外道。——总之是受了三教同源的影响,以三教
为神,以别教为魔罢了。
(三)【更多TXT小说下载请访问 txtsk】《三宝太监西洋记》 《三宝太监西洋记》,是明万历间的书,现在少
见;这书所叙的是永乐中太监郑和服外夷三十九国,使之朝贡的事情。书中说郑和
到西洋去,是碧峰长老助他的,用法术降服外夷,收了全功。在这书中,虽然所说
的是国与国之战,但中国近于神,而外夷却居于魔的地位,所以仍然是神魔小说之
流。不过此书之作,则也与当时的环境有关系,因为郑和之在明代,名声赫然,为
世人所乐道;而嘉靖以后,东南方面,倭寇猖獗,民间伤今之弱,于是便感昔之盛,
做了这一部书。但不思将帅,而思太监,不恃兵力,而恃法术者,乃是一则为传统
思想所囿;一则明朝的太监的确常做监军,权力非常之大。这种用法术打外国的思
想,流传下来一直到清朝,信以为真,就有义和团实验了一次。
二、讲世情的 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其原因,
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而且有一类,还与神魔小说一样,和方士是有很大
的关系的。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情,间于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
的世态。其最著名的,是《金瓶梅》,书中所叙,是借《水浒传》中之西门庆做主
人,写他一家的事迹。西门庆原有一妻三妾,后复爱潘金莲,酖其夫武大,纳她为
妾;又通金莲婢春梅;复私了李瓶儿,也纳为妾了。后来李瓶儿,西门庆皆先死,
潘金莲又为武松所杀,春梅也因淫纵暴亡。至金兵到清河时,庆妻携其遗腹子孝哥,
欲到济南去,路上遇着普净和尚,引至永福寺,以佛法感化孝哥,终于使他出了家,
改名明悟。因为这书中的潘金莲,李瓶儿,春梅,都是重要人物,所以书名就叫
《金瓶梅》。明人小说之讲秽行者,人物每有所指,是借文字来报尽仇的,像这部
《金瓶梅》中所说的西门庆,是一个绅士,大约也不外作者的仇家,但究属何人,
现在无可考了。至于作者是谁,我们现在也还未知道。有人说:这是王世贞为父报
仇而做的,因为他的父亲王忬为严嵩所害,而严嵩之子世蕃又势盛一时,凡有不利
于严嵩的奏章,无不受其压抑,不使上闻。王世贞探得世蕃爱看小说,便作了这部
书,使他得沉湎其中,无暇他顾,而参严嵩的奏章,得以上去了。所以清初的翻刻
本上,就有《苦孝说》冠其首。
但这不过是一种推测之辞,不足信据。《金瓶梅》的文章做得尚好,而王世贞
在当时最有文名,所以世人遂把作者之名嫁给他了。后人之主张此说,并且以《苦
孝说》冠其首,也无非是想减轻社会上的攻击的手段,并不是确有什么王世贞所作
的凭据。
此外叙放纵之事,更甚于《金瓶梅》者,为《玉娇李》。
但此书到清朝已经佚失,偶有见者,也不是原本了。还有一种山东诸城人丁耀
亢所做的《续金瓶梅》,和前书颇不同,乃是对于《金瓶梅》的因果报应之说,就
是武大后世变成淫夫,潘金莲也变为河间妇,终受极刑;西门庆则变成一个騃憨男
子,只坐视着妻妾外遇。〔2〕——以见轮回是不爽的。从此以后世情小说,就明明
白白的,一变而为说报应之书——成为劝善的书了。这样的讲到后世的事情的小说,
如果推演开去,三世四世,可以永远做不完工,实在是一种奇怪而有趣的做法。
但这在古代的印度却是曾经有过的,如《鸯堀摩罗经》〔3〕就是一例。
如上所讲,世情小说在一方面既有这样的大讲因果的变迁,在他方面也起了别
一种反动。那是讲所谓“温柔敦厚”的,可以用《平山冷燕》,《好逑传》,《玉
娇梨》来做代表。不过这类的书名字,仍多袭用《金瓶梅》式,往往摘取书中人物
的姓名来做书名;但内容却不是淫夫荡妇,而变了才子佳人了。所谓才子者,大抵
能作些诗,才子和佳人之遇合,就每每以题诗为媒介。这似乎是很有悖于“父母之
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对于旧习惯是有些反对的意思的,但到团圆的时节,又常
是奉旨成婚,我们就知道作者是寻到了更大的帽子了。那些书的文章也没有一部好,
而在外国却很有名。一则因为《玉娇梨》,《平山冷燕》,有法文译本;《好逑传》
有德,法文译本,所以研究中国文学的人们都知道,给中国做文学史就大概提起它;
二则因为若在一夫一妻制的国度里,一个以上的佳人共爱一个才子便要发生极大的
纠纷,而在这些小说里却毫无问题,一下子便都结了婚了,从他们看起来,实在有
些新奇而且有趣。
※ ※ ※
〔1〕深河神 据《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应作“深沙神”。
〔2〕这是《玉娇李》的情节,参看《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九篇。
〔3〕《鸯堀摩罗经》 四卷,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属大乘部,叙述佛济度鸯
堀摩罗的故事。
第六讲 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
清代底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比较的多,但因为时间关系,我现在只可
分作四派来说一个大概。这四派便是:
一、拟古派;二、讽刺派;三、人情派;四、侠义派。
一、拟古派 所谓拟古者,是指拟六朝之志怪,或拟唐朝之传奇者而言。唐人
底小说单本,到明时什九散亡了,偶有看见模仿的,世间就觉得新异。元末明初,
先有钱唐瞿佑仿了唐人传奇,作《剪灯新话》,文章虽没有力,而用些艳语来描画
闺情,所以特为时流所喜,仿效者很多,直到被朝廷禁止,这风气才渐渐的衰歇。
但到了嘉靖间,唐人底传奇小说盛行起来了,从此模仿者又在在皆是,文人大抵喜
欢做几篇传奇体的文章;其专做小说,合为一集的,则《聊斋志异》最有名。《聊
斋志异》是山东淄川人蒲松龄做的。有人说他作书以前,天天在门口设备茗烟,请
过路底人讲说故事,作为著作的材料;但是多由他的朋友那里听来的,有许多是从
古书尤其是从唐人传奇变化而来的——如《凤阳士人》,《续黄粱》等就是——所
以列他于拟古。书中所叙,多是神仙,狐鬼,精魅等故事,和当时所出同类的书差
不多,但其优点在:
(一)【更多TXT小说下载请访问 txtsk】描写详细而委曲,用笔变幻而熟达。(二)【更多TXT小说下载请访问 txtsk】说妖鬼多具人情,通世故,
使人觉得可亲,并不觉得很可怕。不过用古典太多,使一般人不容易看下去。
《聊斋志异》出来之后,风行约一百年,这其间模仿和赞颂它的非常之多。但
到了乾隆末年,有直隶献县人纪昀出来和他反对了,纪昀说《聊斋志异》之缺点有
二:(一)【更多TXT小说下载请访问 txtsk】体例太杂。就是说一个人的一个作品中,不当有两代的文章的体例,这
是因为《聊斋志异》中有长的文章是仿唐人传奇的,而又有些短的文章却象六朝的
志怪。(二)【更多TXT小说下载请访问 txtsk】描写太详。这是说他的作品是述他人的事迹的,而每每过于曲尽细微,
非自己不能知道,其中有许多事,本人未必肯说,作者何从知之?纪昀为避此两缺
点起见,所以他所做的《阅微草堂笔记》就完全模仿六朝,尚质黜华,叙述简古,
力避唐人的做法。其材料大抵自造,多借狐鬼的话,以攻击社会。据我看来,他自
己是不信狐鬼的,不过他以为对于一般愚民,却不得不以神道设教。但他很有可以
佩服的地方:他生在乾隆间法纪最严的时代,竟敢借文章以攻击社会上不通的礼法,
荒谬的习俗,以当时的眼光看去,真算得很有魄力的一个人。可是到了末流,不能
了解他攻击社会的精神,而只是学他的以神道设教一面的意思,于是这派小说差不
多又变成劝善书了。
拟古派的作品,自从以上二书出来以后,大家都学它们;
一直到了现在,即如上海就还有一群所谓文人在那里模仿它。
可是并没有什么好成绩,学到的大抵是糟粕,所以拟古派也已经被踏死在它的
信徒的脚下了。
二、讽刺派 小说中寓讥讽者,晋唐已有,而在明之人情小说为尤多。在清朝,
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
安徽全椒人吴敬梓做的。敬梓多所见闻,又工于表现,故凡所有叙述,皆能在纸上
见其声态;而写儒者之奇形怪状,为独多而独详。当时距明亡没有百年,明季底遗
风,尚留存于士流中,八股而外,一无所知,也一无所事。敬梓身为士人,熟悉其
中情形,故其暴露丑态,就能格外详细。其书虽是断片的叙述,没有线索,但其变
化多而趣味浓,在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他更好的了。一直到了清末,
外交失败,社会上的人们觉得自己的国势不振了,极想知其所以然,小说家也想寻
出原因的所在;于是就有李宝嘉归罪于官场,用了南亭亭长的假名字,做了一部
《官场现形记》。这部书在清末很盛行,但文章比《儒林外史》差得多了;而且作
者对于官场的情形也并不很透彻,所以往往有失实的地方。嗣后又有广东南海人吴
沃尧归罪于社会上旧道德的消灭,也用了我佛山人的假名字,做了一部《二十年目
睹之怪现状》。这部书也很盛行,但他描写社会的黑暗面,常常张大其词,又不能
穿入隐微,但照例的慷慨激昂,正和南亭亭长有同样的缺点。这两种书都用断片凑
成,没有什么线索和主角,是同《儒林外史》差不多的,但艺术的手段,却差得远
了;最容易看出来的就是《儒林外史》是讽刺,而那两种都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