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刚才我听了您对战争的总体看法,可我想知道,您怎么看待这场津浦路战役。”史迪威感到罗斯福的要求还没能满足。
“这场战役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我们大量消灭日军,却没有守住徐州;另一种是我们大量消灭日军,也守住了徐州。”庄继华郑重其事的说道,可史迪威却感到他好像什么也没说。一种是守住徐州,一种是没守住,这不是废话吗。
正说着,一个参谋进来在李宗仁耳边悄声说了几句,李宗仁点点头,参谋离开后,他对史迪威和庄继华说:“板垣出来了。”
“青岛?”庄继华不动声色的问。
“对,青岛。不过不是他一个,还有一个,番号是十六师团,在烟台登陆。”
这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日军居然在胶东投入了两个师团,这下韩复榘恐怕跑得更快了。
史迪威初始对他们这样平静感到有些惊讶,可很快他就反应过来,看来日军的行动就在他们预料之内,他对津浦路战役的信心陡然增添三分。
不过庄继华却不想与他谈了,日军在胶东登陆的部队是他们预计的一倍,这会产生那些影响呢?他们必须立刻进行预估。
“上校,看来我们的谈话不得不暂时停止了,欢迎你下次来徐州做客,到时我们再详细谈谈。”庄继华站起来向史迪威伸手告别。
史迪威也不以为意:“非常感谢,我会一直待在徐州,我想看看这场战役的全过程。”
“非常欢迎。”庄继华淡淡的说,李宗仁也随即与史迪威握手告别。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二章 津浦路防御战 第五节 友人(三)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二章 津浦路防御战 第五节 友人(三)
离开司令部后,尼普顿有些纳闷的说:“上校,真是难以想象,他们居然依靠两千年前兵书打仗,难怪……。”
“听他们说起来,还头头是道,”迈克也难以置信的摇头,他忽然问:“上校,您在中国这么久,看过这部书吗?”
“no,”史迪威摇头:“不过听他们说起还有几分道理,即便克劳赛维茨也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他的基本原则依然适用,有机会找找这本书看看。”
说完他拉开车门上车,迈克坐到副驾驶上,翻译看来是兼任司机的,坐到驾驶座上,汽车发动,缓缓驶出司令部的大门,车头的星条旗迎风飘扬。
走出一段距离后,尼普顿忽然说道:“上校,您认为日本真的会向南洋进攻吗?”
“除非希特勒挑起欧洲战争,。那样的话,有三分可能性。”史迪威想想后说:“中国人现在很困难,如果日军进攻南洋,恐怕他们会大声为日本叫好,然后跟在我们屁股后面收拾小日本,所以他们现在拼命宣扬日本威胁,一方面将来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便可以说他们已经提醒了我们;另一方面,希望挑起我们对日本的防范之心,可以多卖点武器弹药给他们。”
“听说希特勒已经决定召回军事。顾问团了,武汉的部分德国顾问已经走了。”尼普顿望着窗外,大捷上的行人很少,偶尔一个也是行色匆匆。
“两个盟友中,希特勒选择了日。本。”史迪威淡淡的说,他的眼中忽然露出一丝忧虑,这会不会与德国在欧洲的行动有关呢?德国需要日本的舰队。
这个忽然萌生的想法把他吓了一跳,急忙抬头看。看,见几人都没注意,他才暗中松口气,在心里嘲笑自己:“这是怎么啦,居然被两个中国人给蒙住了。”
“失去德国的支持,中国就只能指望苏俄人了。”迈克。的语气很是惋惜,他对苏俄没有好感,一个老是希望颠覆其他国家政权的政府很难得到其他人的好感。
尼普顿淡淡的说:“除了苏俄他们还有选择吗?现。在全世界都抛弃了中国人,只有苏俄。苏俄,他们也只好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了。”
“不完全这样,他。们走到一起更多的利害关系,日本占领东北后,苏俄感到威胁,两个国家走到一起来了,苏俄想借中国人的手削弱日本人,所以他注定不会坐视日本吞并中国。”史迪威不以为然的说,蒋介石打了十年共产党,最后还得靠共产党渡过难关,要是这个时候美利坚合众国伸出援助之手,蒋介石肯定忙不迭的抓住。
中俄在二月签订了航空协定,这是个公开协定,外交界更盛传中苏之间签订一系列秘密协定,但这些协定还只是传说,没见双方公布,但以外交界的常例,这种协定恐怕是存在的。
回到旅社,史迪威便开始动手写给总统的报告,他首先把今天的与庄继华和李宗仁的谈话写上去,然后再谈自己的看法:“…。。。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当参谋进来报告日军在青岛登陆时,庄继华和李宗仁两位将军没有丝毫奇怪,仿佛本就应该如此,可是据我所知,胶东地区的兵力不多,只有一些保安团,这种保安团类似美国的民兵组织。
庄继华让我非常惊讶,他让我再次感到中国古老文明的魅力,他用中国古老的兵书来分析今日的中日战争,这个举动让我很是惊讶,庄继华将军受过很高的西方教育,但他依然对中国古老文明充满信心。联想到近期在各地发生的举动,我认为这是个难以征服的民族,他们不会屈服于日本军队之下,即便中央政府有人想和谈,但也不敢公开违扭民心。
千百年来这块土地充满战争,徐州大街上人迹渺然,很多居民参加了支前队,他们用肩膀,木车,马车,牛车向前线运送物资,长长的人流望不到头。南京虽然丢失了,但中国人的抵抗之心没有熄灭,而是更加旺盛。”
史迪威写完之后,重新看了一遍,想了想,他拿不定主意是不是把他与庄继华打赌的这事写上去,迟疑半天,他最终还是决定还是写上去。
“…,由此我产生一个判断,希特勒决定召回在中国的军事顾问团,在两个盟国中选择日本,是因为他需要日本的舰队,他是在准备战争。
总统先生,凡尔赛体系已经崩溃,世界正在走向一个新体系,美利坚合众国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在世界范围内,确立领先优势。”
史迪威看了看,他不清楚这样写是否妥当,个人主观判断太多,想了想后,他心一横,决定就这样。
如果换一个职业外交官肯定不会写后面这些东西,这完全不符合国务院的报告规则,把一些主观的片面的东西,没有任何证据的东西报告上去,即便要写,也码应该把分析另列一份报告。
史迪威始终是个军人,即便披上外交官的外衣,骨子里还是军人。
傍晚,战区司令部的行文发布官发布消息,称日军在青岛和烟台登陆,烟台青岛失守。
不过史迪威得到的司机消息是青岛登陆的日军基本没费一枪一弹就拿下青岛,青岛城内中国仅有的五百名海军陆战队在市长沈鸿烈率领下不战放弃青岛,后撤潍县;在烟台登陆的日剧十六师团,也基本没放一枪就占领烟台,当地的八百多名保安团,在团长的率领也弃城而逃。
到南京保卫战后期,南京城内只剩下梅悠兰和韦伯两个记者,所以后期报道各大报社都靠转载《渝州晚报》的文章,现在报社主编们决定改变这种状况,战情临近,各大报社记者云集徐州,到徐州的记者们,在旅馆占了整整两层楼。
旅馆大厅成了记者的交流消息的场所,每天晚上,记者们写完报道后就在大厅里喝茶喝咖啡,彼此交换消息,发表对战局的看法,也有少数敬业的晚上还在跑出去,找熟悉的军官打探消息。
“老王,依我看恐怕胶东半岛守不住,据说胶东连一个杂牌师都没有,只剩下部分保安团。这不是有意放弃胶东吗?”
“其实幸亏放弃胶东,否则日军在烟台,岂不是被南北夹击了。子环兄,庄将军能在南京打胜仗,这次也能大败小日本。”
“我听一个参谋军官说沈鸿烈没有退到济南,而是上了沂蒙山,准备打游击战。”
“听说滁县打得很激烈,九十二军和四十六军损失很大,二十一集团军增援上去了。这个消息是作战科的科长亲信告诉我的,绝对假不了。”
“黄河对岸的日军怎么还没行动?据说有大约四个师团。”
“唉,这场仗难打呀,粗算总兵力就接近三十万了,已经超过南京战役的总兵力了。”
记者们在大厅里七嘴八舌的聊天,渐渐的话题集中到日军动态上,担忧日军兵力众多,五战区现在总兵力五十万左右,这样的兵力与三十万日军相比,并不占优势,淞沪抗战,那是七十万国军才压住了十多万日军。
梅悠兰是这群记者中的明星,她的消息往往是最快最准,这很让这群记者羡慕和妒忌,可谁也没办法,没有男的底细他们早打听清楚了,宋美龄的侄女,庄副司令的妹妹,这两重身份放在那,五战区除了李宗仁不卖帐外,谁敢不卖帐。另外梅悠兰自己也争气,淞沪发表的关于九国公约的系列分析,最后证明她的分析完全正确,这让她名声更上一层楼,隐隐有与张友鸾这样的著名记者并肩的趋势。
“梅小姐,今天又有什么消息。”
梅悠兰一出现在大厅,立刻有群人围过来,梅悠兰微微摇头,含笑与同行们打招呼,经过多年历练,她已经完全成熟了,同行虽然是冤家,也可以作朋友,所以一般他在写完报道后,就把消息告诉他们,当然最隐秘的消息属于她的独家。
但今天确实没有,没有任何消息;她到大厅里来喝咖啡,是因为她感到房间里有些闷。练小森不太爱说话,而且他们也聊不到一块。
“韦伯先生,您没去贾汪?”梅悠兰有些意外的看到韦伯坐在一边与两个记者在闲聊,英美记者今天下午去贾汪采访驻守那里二十四集团军司令杨森,没想到韦伯居然没去。
“我在南京采访过他,最近他那里很安静,我估计没什么新闻。”韦伯平静的说,韦伯心中有些后悔,刚到徐州时他就想去济南,他估计北线日军进攻的话,首当其冲的是济南,如此他就能得到第一手资料,可没想到在徐州耽误了,从徐州到济南的列车全部停开。
“梅小姐,我听说第二十一集团军支援滁县去了,是这样吗?”坐在韦伯旁边的是个有些发福的中国人,梅悠兰不认识他,不过听他的口音是湖南人;那人见梅悠兰看着他,便从身上掏出一张名片:“鄙人,楚江日报战地记者徐济民。”
楚江日报是武汉的一家大报,梅悠兰认识他们的主编,不过对这个徐济民却不认识。梅悠兰伸手接过名片,随即从坤包内拿出一张名片交给他,徐济民急忙伸手接过,梅悠兰摇头说:“我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消息,不过我以为这个消息可能是误传。”
大厅内的消息很多是小道消息,记者们道听途说的,好点的还要验证一下,不好的就将错就错,胡乱凑篇报道就发回去了。
“梅,”韦伯端着咖啡杯轻轻搅动小勺,梅悠兰是少数他看得起的中国记者,眼前这个徐济民是自己凑上来的,而他也无聊,只是有一搭没一搭的与他闲聊,他有些反感这些到处打探消息的记者:“你不觉得有些奇怪吗?”
“什么奇怪?”梅悠兰纳闷的看着韦伯,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
“南线和胶东的日军打得很猛,为什么北线日军没有动静?”韦伯忽然改用英文嘀咕道,目光却望着窗外北边悠远的夜空,眉头紧锁,他现在非常懊悔,为什么不去济南?
梅悠兰目光一亮,随即又黯淡下来。她想起庄继华说的,韩复榘想逃跑,而且隐约听说韩复榘在与日方谈判,企图搞山东中立,她本来想在报上揭露,可没有证据,她也不敢轻易报道这样的消息。
“梅,你知道什么?”韦伯十分警觉,他注意到梅悠兰目光的变化,立刻明白她一定知道什么,即便不是日本人的,也很可能是中国人的。
梅悠兰摇摇头:“我在想这个问题,或许小鬼子遇上了什么麻烦。”
“见鬼,”韦伯有些着急的叫道:“你知道的,肯定不是这样,这里面肯定有事情发生,到底是什么?”
“韦伯,你太多疑了,想的问题太多。”梅悠兰尽力掩饰自己的忧虑,不过却很佩服韦伯的职业敏感,这家伙是怎么练出来的。
“不,梅,你骗不了我,”韦伯摇头,把咖啡放到面前的茶几上,抬屁股就坐到梅悠兰对面,低下头直射梅悠兰的眼睛:“快告诉我,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梅悠兰还是摇头,她隐隐约约觉得,日军没有采取行动与韩复榘有关,有可能是在等待与韩复榘谈判的结果。
韦伯不再言语,只是狠狠的盯着梅悠兰,练小森忍不住靠过来,他怕韦伯在激动下做出什么不妥的举动,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韦伯,只要他一动,就把他扔出旅馆。
韦伯忽然笑了:“用不了两天,所有事情都会明白了,你就算现在告诉我,报道出来也在几天以后。”
徐济民也竖起耳朵想听他们说什么,但韦伯与梅悠兰的交谈是英文,他听不懂。
“那就等所有事情都出来了,我们再谈这个问题。”梅悠兰坚决的摇头说。
韦伯听明白了,也清楚了,梅悠兰肯定了解什么东西,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不愿讲出来,也不愿报道出来,如此说来,肯定是重大事情,而且与高层有关,他心中十分惋惜。
“最新战报,北线日军分三路强渡黄河,第三集团军不战放弃济南,向泰安撤退了。”一个记者忽然冲进来,愤怒的高声叫道。
韦伯精神一振,他从梅悠兰嚷道:“是不是,就是这个原因?”
梅悠兰似乎没听到韦伯的话,只是呆呆的看着大厅里激愤之极的记者们。
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二章 津浦路防御战 第六节 惩韩(一)
第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