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襄樊市先进工作者称号,1988 年获湖北省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代表性
论著有《襄樊简史》、《略谈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历史教学中能力层
次问题初探》、《历史高考命题的变化及其对教学的要求》等。倡导“起始”、
“深入”、“相互”、“进取”、“巩固”五步诱导的教学方法和争做教研
型的历史教师。


历史教学与研究的思考

1979 年9 月,我刚走出师范学校,就匆匆迈入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大门。
虽说没有离开“历史”,但是,以前是自己教学,现在是组织教研,身份、
环境、任务都不一样了,怎样才能胜任工作,真正叩开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
大门呢?我对自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以公为本,以众为师,努力做一个为
中学历史教学服务的有心人。下面就以此为题,总结一下我这十多年来历史
教研工作的心得体会。

一、抓好五个环节

历史教研员要想卓有成效地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必须抓好五个基本环
节。这是历史教研员做好工作的要领。

第一,抓组织,形成教研群体。历史教研工作是教研员和广大历史教师
共同参与的工作。这项工作不仅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要有广泛的群众
基础和组织保证。80 年代初,我们就组建了襄樊市教育学会中学历史专业委
员会(原名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社团整顿后改为现名)这一群众性的教研
学术团体,该会现有会员70 多名,分布在市辖5 县3 市30 多所中学。稍后,
我们又在襄樊市区成立了中心历史教研组,形成了以市带县的教研运行机
制。专业委员会和中心教研组的主要领导成员,都是热爱教育事业、具有丰
富教学经验和较高教研能力的历史教师和县、市历史教研员。我作为大市的
历史教研员,是教研组织的领导核心。使命与责任鞭策我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充分发挥教研群体的作用。

第二,抓骨干,发挥中心教研组的作用。实践证明,充分发挥中心教研
组的作用,是做好历史教研工作的有力保证。在工作中,大家坦诚相见,遇
事共同商量,有问题一起解决,教学计划一块研究,教研活动一同商定。同
时,做好五个带头,即带头进行教改实验,带头上好经验交流课,带头举办
教学讲座,带头承担教研任务,带头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研文章。正是依
靠这批骨干,带动了教师群体,我市的中学历史教研工作才能不断打开新的
局面,取得一些成绩。

第三,抓教改,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全部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
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为适应会考制度和高考制度的改革,中学历史
教师必须从升学应试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把实
行会考和迎接高考统一于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实践
之中。为此,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质
量不断提高。我们的理解是:向45 分钟要效率,向教学改革要质量,向教学
研究要经验!

第四,抓思想教育,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历史教学传授知识、培
养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任务,说到底就是要培养“四有”新人,
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和根本
归宿。历史学科是思想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教
学的灵魂。在“四有”素质中,特别重要的是要有共产主义的理想,以及相
应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工作纪律。这种理想、道德和纪律,就是科学的


世界观和人生观,就是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因此,历史教师的教学质量观
中,占第一位的应该是注重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因素,始终把加强思想教育
寓于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之中,充分发挥历史教学教书育人的社会功能。为
此,我们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分
类整理,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
有目的的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想教育。同时,根据实际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
课外、校外活动,以巩固、深化和扩展课堂教育成果。

第五,抓交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集中群众智慧,总结和交流教师的
教学经验,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是历史教研员工作的主要任务
之一。十多年来,我们依靠教研群体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总结交流教学经验,
使历史教研工作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主要形式有以下五种:①召开历史教
研会议,沟通各县市教学教研情况,交流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②通过
中心教研组组织各种类型的经验交流课,开展互学互评,使成功的教学经验
成为全市历史教师的共同财富;③鼓励和帮助教师撰写教研文章,争做教研
型的历史教师;④编写教学参考资料或教学辅导材料;⑤坚持办好《襄樊教
研》历史专版,作为介绍信息、交流经验、指导全市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途
径。

总之,抓好上述五个环节,心中有群众,身边有骨干,研究有课题,活
动有成效,以公为本,以众为师,就能形成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教研群体,
全市中学历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二、探索教学规律

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凡事顺之则成,违之则败。中学历史教学也不例外。
作为历史教研员,要真正成为一个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的有心人,就不能满
足于事务性的工作,而必须深入教学第一线,和老师们一起探索中学历史教
学规律。十多年来,通过讲课、听课、评课、教研会等一系列教研活动,不
断积累,不断摸索,我认为中学历史教学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决定了中学历史教学具有目的性、具体性、规律性、启发性、生动性五大特
点。

所谓目的性,从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来说,就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来
说,就是要培养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
种目的性具体到历史教学,就是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要求的传授知识、培养能
力、进行思想教育(含审美教育)三大任务。这种目的性必须贯穿于历史教
学的全过程,必须切实、具体地落实在每一章节、每一课时的教学实践中。
同时,还必须把完成这三大任务水乳交融地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整体教育功
能。

中学历史知识包括具体知识和规律性知识两大部分。具体知识,指的是
体现历史发展过程的具体事件、现象、人物活动等。具体知识是规律性知识
的素材,规律性知识是具体知识的理性升华。从具体知识到规律性知识有两
层中介环节。第一层是形成历史概念,第二层是运用历史概念找出历史发展


的客观规律。中学历史知识的这种内部结构,决定了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具体
性和规律性两大特点。具体性的要求,主要是忠实于历史的本来面貌,具有
准确的时空观念。规律性的要求,主要是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认识历史发
展的客观规律。

从具体知识上升到规律性知识,是一个由表及里、不断加深认识的思维
过程。这种思维过程决定了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具有启发性,即在教学中,要
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考,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思维能力,这样,学生不仅
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

具体的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规律性的历史知识是发人深思的。中学
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具有生动性,即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环境设计、语言描述,将具体的历史知识再现于特定的历史场景,
使学生如临其境,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目的性、具体性、规律性、启发性、生动性这五大特点,是中学历史教
学的五项基本原则,它们在教学中相互补充、相得益彰。遵循教学大纲的要
求,运用这五项基本原则,全面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三
大任务,这就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规律。

(二)中学历史教育的永恒主题

中学历史教学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教育的功能也是多方
面的。这在中央和国家教委一系列有关文件以及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都有明
确的要求。事实上,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必须明
确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中学历史教育的核心内容,而爱国主义
是中学历史教育的永恒主题。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深挚感情
及其理性升华,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并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汇入新的内容,增添新的活力,成为中华民族巨大凝
聚力的重要源泉。爱国主义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
来,在党的理论和实践中又把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和
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是: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了;和
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联系起来了;和社会主义革命联系起来了;和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联系起来了;当然也和争取人类和平与进步
的事业联系起来了。这就是说,我们所要培养的爱国主义是顺应历史发展规
律的爱国主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爱国主义。它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更是
一个现实的范畴。今天的爱国主义不仅是教学大纲所要求进行的重要教育内
容,而且成为其他各项教育内容的交汇点、结合部,成为培养学生坚持正确
人生价值取向的现实选择。因此,爱国主义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学历史教育的
永恒主题。

(三)历史概念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概念教学既是教学法理论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
历史概念的知识地位、智能作用和教育意义决定了历史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
过程中有着第一位的重要性,马虎不得。

历史概念是对具体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介于史实和线索、规律之间。
从教材的知识结构来看,可以称之为“知识单元”。一方面,它源于史实,
具有确定不移的时间、空间和历史特征,即它的具体性;另一方面,它又高
于史实,揭示了史实的内在联系和本质,构成了体现历史发展线索和规律的


基本因素。因此,它又具有概括性。而且,历史概念的概括必然依赖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所
以,历史概念又总是具有鲜明的科学性。这就是说,历史概念既是规律性的
史实知识,又是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历史概念的这种双重品格,决定了它
在历史教学中能够起到依前(依据史实,概括史实)引后(形成线索,引伸
规律)的特殊作用,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居于知识中心地位。实践证明,
概念不清的历史教学是失败的历史教学,是否注重和强化历史概念教学,是
决定整个中学历史教学成败优劣的一大关键。

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
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力的培养无疑有赖于历史教学的全部活动,
然而具有决定意义的还是历史概念教学。历史概念是历史现象的科学概括,
是历史表象的思维结晶,是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的第一步。因此,在培
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历史概念就成为思维基础,也可称之为“思维单元”。
既然历史概念是“知识单元”,又是“思维单元”,那么它在历史教学中也
就必然是“智能单元”。历史教学要培养能力,就必须从历史概念教学入手,
注重和强化历史概念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生动的直观固然重要,但
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智育是从有理论思维的地方开始的”。如果说,历
史概念的形成是思维的基础和连接点,那么,历史概念的运用即清理历史发
展线索,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就更是一个多层次、多角
度、不断深化的复杂思维过程。在教学实践中的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能
力的过程。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和思维特点,在初中教学中要重视历史
表象的鲜明生动,善于把抽象思维同具体形象结合起来,以便引导学生思维
较快地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在高中教学中则应着重培养学生思
维的条理性、深刻性和独立性,以便系统而深刻地掌握知识,准确而灵活地
运用知识。总之,搞好历史概念教学,就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他
们的智力活动开辟广阔的天地。

中学历史教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是三位一体的任务,
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
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历史概念教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共
产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而历史概念教学则是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前提条件和重要途径。很难设想,对于基本历史概念
模糊不清甚至有错误的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树立
坚定的共产主义世界观。至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明君贤相、农民领袖、
文化巨匠、爱国志士、民族英雄,特别是近现代史上的共产主义先驱战士、
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他们的奋斗业绩和思想情操,对广大青少年具
有巨大的启发、教育和鼓舞作用。而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业绩,往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