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之活泼自然的气氛,和那些快乐的、热情的、讲求实际的八路军士兵,似乎迷住了每个美军官兵。他们对共产党简单的、质朴的款待由衷地感到高兴:那些不落俗套的晚餐会,会上著名的中国将军们和他们的妻子同年轻的美军尉官和军士们坐在一起,听他们谈到他们的国家和在美国的家庭;将军的妻子们穿着棉布制服和布裤子,没有口红,没有社交的姿态,但是是快乐的,女子气的;那些谷仓般的礼堂里演戏时挤满了活跃的观众;特别是每星期六晚上举行乡村风味的舞会,每逢那时所有人,党的主席毛泽东和总司令朱德,大学和工厂里的男女孩子们,八路军士兵,当然还有习以为常的美国人,大家都来扭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秧歌舞,跳华尔兹和狐步舞。这时的舞会,是在杨家岭的大礼堂举行。
美国新闻处的费希尔访问过延安。他说从未见过这样的事,负责重庆到延安飞行的飞机乘务员,都把延安之行看做一次兴奋的经历,一种仅次于回家的喜悦。
“天哪!跟那边多么不同呀!”这些外国人经常这么说,同时联想起了重庆地区禁止跳舞的新生活运动,以及那里令人沮丧的气氛。
1943…1949年第45节 延安的天空(3)
4
贝特兰这个因报道西安事变而闻名的记者,在延安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他说,外国记者中,不同的人在中共领导人中,有着各自偏爱的对象。斯诺偏爱的是毛泽东,史沫特莱偏爱的是朱德,海伦偏爱的是那些延安的女革命家们,而他偏爱的是贺龙。贝特兰没有提到周恩来,因为佩服他、崇拜他的远非一个外国记者。作为在重庆专门与外国记者打交道的人,周在他们中间有着很高的声誉。
走在陕北的外国记者们,用他们的眼睛观察注视着中共领袖们。
斯诺最早向世界成功地描写出毛泽东的形象,为了让美国读者容易接受,他甚至用美国人家喻户晓的伟人林肯来作比喻:
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甚至在说到自己的时候和苏维埃的缺点的时候他也笑得厉害——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所追求目标的信念。他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然而他把天真质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了起来。
史沫特莱第一次见到朱德的场面,平淡却又生动:
一个身材短小而健壮,穿着蓝布制服的军人从点着一支蜡烛的桌旁站起来。于是我见到了多年来我在写文章时一再提到的那个朱德。果然,他看上去就像是红军的父亲。他早已年过半百,皱纹很深的面孔和蔼可亲。他厚厚的嘴唇这时咧出一个宽阔的表示欢迎的笑,并向我伸出了双手。我搂住他的脖颈,吻了他的双颊。
未能访问延安,但作为美国新闻处的记者佩克,却在他的笔下记叙了亲眼看到的周恩来的机智和老到。
那是在美国著名记者希恩访问重庆时。1927年希恩在中国曾目睹了大革命的潮起潮落,他在1934年出版的《个人历史》,影响着新的一代记者如白修德、索尔兹伯里这样的人物。希恩来到重庆,由何应钦设宴招待,应邀出席的不仅有国民党方面的要员,还有各界人士,如著名的天主教主教于斌,中共驻重庆办事处主任周恩来也出席宴会。
佩克记叙了宴会上的精彩片段:
宴会上,希恩和于斌针锋相对。希恩指出天主教徒是一股反动势力,于斌则对此置之不理。人们都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两种烈性酒是茅台和玫瑰露,前者产于何应钦的家乡贵州省,后者产于陕西省。谈话转向讨论南方烈性酒和北方烈性酒哪一种更好。这时周恩来插话说:“啊,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因为我曾亲自下令将这两座酒厂烧成平地。”这句话的含义是,共产党能到达任何一个省的心脏部位,包括何应钦的家乡贵州省。这一评论显然使何应钦不快。周看来有些恶作剧。
1944年来到延安的斯坦,对聂荣臻留下深刻印象:
聂荣臻将军身高体瘦,看上去比他的四十六岁这个年纪要年轻些。他穿着与普通士兵一般的棉布制服,比我在延安见到的任何人都穿得整齐。他那长型的显得机智的脸,像他整个人一样,显示出不平凡的毅力、纪律性和气魄。但是他非常有人情味,谦虚,很幽默。
5
晴爽的天空,交谈,部队战斗力,舞会,领袖们的个人魅力,所有这一切,在来到延安的记者们眼前,呈现出一个多彩的新世界。
几个月后,负责给美国国务院提交外国记者团延安之行分析报告的佩克,见到了回到重庆的斯坦一行人。
我和这批记者中的几个交谈过,我发现了他们受到了深刻的震动。他们看到了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差异是那样巨大和鲜明,以致没有任何方法能够防止一场内战的爆发,而在这场内战中,最有希望获胜的是共产党人。
佩克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重庆一家小报的一位年轻记者在访问延安后写了一篇关于共产党领导人私生活的文章,文章中充满了庸俗低级的流言蜚语。这家报纸的总编辑把这位记者叫到一边。
这位年纪较大的总编温和地对他说:“你还不到二十岁,你可能还会活上二十年。你难道一定要把这样的文章付印吗?”
这位年轻人立即抽回了自己的文章。
这是传闻。但当1946年8月毛泽东与再次来到中国访问的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时,他对未来的胜利似乎充满了信心。斯特朗这位从1925年以来多次来到中国的外国记者,先后采访过冯玉祥、吴佩孚、宋庆龄、鲍罗廷等一系列风云人物,但恐怕这一次她的访谈录才真正成了传世之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她发表的毛泽东的这句名言,在未来的中国家喻户晓。
两年多后,1947年1月,负责调解国共两党冲突的马歇尔将军,未能完成世界瞩目的使命,沮丧地回国出任国务卿。白修德当即给马歇尔写了一封信。他告诉马歇尔:
中国问题的决定权掌握在千千万万的农民手中,那些居住在小村子里的农民才是革命和政治的根本。
延安已经在改变中国。
1946年11月16日,中共代表周恩来在南京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宣布中共代表团将在日内返回延安。国共和谈最后一次关上了大门。
周恩来与几位外国记者愉快地交谈。看上去,即将返回延安的他乐观而充满自信。
照片最右边这位是克里斯托弗•;兰德,《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记者。四十年后,1985年,他的儿子彼得陪同他的这些同行们来到中国进行了一次怀旧旅行。后来写出了《走进中国》。
11月19日,周恩来、邓颖超、李维汉等十五人乘飞机离开南京。
1947年2月,军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的最后一批人员从南京撤回延安。彼得的父亲以及其他十一名美国记者同机前往,这是外国记者对延安的最后一次联合采访,在那里有的记者仅呆了一夜,最长也只有几天。
来到延安的记者中有美联社记者约翰•;罗德里克。他这样描述他离开延安时的情景:
毛泽东披着一条羊毛围巾伫立在延安机场上,眼望着远处的峡谷,正在沉思。
当我走近的时候,这位中国共产党主席几乎有些勉强地垂下视线微笑着向我伸出了手。
他说:“可惜你要走了。把你在这里看到的如实地写出来吧。”
毛的宿敌蒋介石的军队正在挺进,延安快要失守了。我在延安的任务已经结束了。
我说:“毛主席,看来中国共产主义的前景确实暗淡,将来会怎么样呢?”
毛淡然一笑,想了想,就用我的中国名字称呼我,慢声地说:“罗德烈,我邀请你两年以后到北平来看我。”
1943…1949年第46节 延安的天空(4)
6
还不到两年,1948年年底,北京便被共产党军队团团围住,国民党的败局已定。
《生活》周刊又一次表现出他们的敏感。他们特地请法国著名摄影师布日松(Carlier Bresson)从缅甸飞往围城中的北京,拍摄这座城市的战争气氛和日常生活。
布日松在1948年12月初飞抵北京。他走在北京街头,风沙扑面而来。从紫禁城到大小胡同,从士兵到百姓,从葬礼到茶馆,他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着处在历史大动荡中的北京城。在这样的气氛中,北京人和北京文化,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被他的镜头记录下来。
风沙中,一位教授艰难地走着。
头戴钢盔的警察列队走在紫禁城中。
南苑机场里骑着蒙古马的军队。在拍摄这个场面两天后,南苑机场就被解放军占领。
一群母亲。
葬礼。
逛旧书摊的人们。
打太极拳的人们。
养鸟的人们。
12月14日,布日松乘坐最后一架民用飞机航班离开了北京。
《生活》在1949年1月3日刊发布日松的北京照片时,用了这样一个题目:北平的最后一瞥。在配发的长文中,写有这样一段话:
这里的人们非常迷信,记得上个星期的皇历上这样说:“如果冬至(12月22日)这天天气晴好,阳光明媚,来年就会平安如意。”到了冬至那天,整个中国北方,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距《生活》发表布日松这组照片不到二十天,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引退,乘坐“美龄”号专机离开首都南京回到家乡宁波奉化。李宗仁出任“代总统”。
多年来一直支持蒋介石的《时代》与《生活》杂志的老板卢斯,此时意识到了中国历史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这种局面并不是他愿意看到的,但他所出版的《生活》杂志却又一次表现出敏锐的历史感和直面现实的新闻特点。
1月31日出版的这期《生活》上,出现了这样一个标题:蒋移交权力,一个时代结束。编辑独具匠心地发表一组历史照片,题目为“国民党的兴衰”。这组照片从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开始,一直到1949年的“红色胜利”,堪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图片大事记:
1912,国民党时代开始 1943,四巨头
1927,蒋宋婚礼 1945,战胜日本
1931,中日战争 1946,马歇尔和平使命
1935,红军长征 1947,内战
1937,日本入侵 1949,红色胜利
1937,南京大屠杀
“马歇尔和平使命”这张照片,是《生活》杂志的记者拍摄的。马歇尔由毛泽东、周恩来陪同,在没有暖气的延安观看文艺演出,他的腿上盖着一件棉大衣。这张照片的说明文字这样写道:1946年马歇尔和平使命未能制止内战。马歇尔将军由红军领袖毛泽东陪同在延安观看文艺演出,对国共之间存在着无法消除的矛盾,他知道得太晚。
在1949年“红色胜利”中,编辑选发了这张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三个人的合影,为了让美国的读者容易理解,编辑加了这样的说明:
新的强人是:毛泽东(中国的斯大林),朱德(中国的朱可夫),周恩来(中国的莫洛托夫)。
时间很巧合,就在这期《生活》出版的同一天,1月31日,北京宣告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
新的历史开始了。
从此,延安的天空消融在北京的天空。
不再会有新的莫里森、端纳,也不再可能产生新的史沫特莱、伊罗生、斯诺、白修德……他们的身影将离现实远去,但却会在后人的目光中、在历史远景中又凸现出来,带给后人无穷的想象和思索。
外国记者影响中国历史行程的日子注定要成为过去。
与此同时,目击中国、报道中国、叙述中国的他们,最终也变成了中国的历史。
1943…1949年第47节 跳舞风波(1)
跳舞风波
——史沫特莱与海伦•;斯诺的延安故事
本文译自彼得•;兰德的《走进中国》一书中第三章《阴与阳》;主要描述史沫特莱和海伦两位美国女记者1937年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和彼此之间的矛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年延安的生活一角。
——李辉
1
史沫特莱想前往红色根据地。尽管她写过一本关于红军及其在福建、江西的战斗的书,但她却从未亲临其境。她想见到红色游击队。正是史沫特莱催促马海德前往红色根据地,史沫特莱还促成了斯诺的探险,当然她没有料到他会在她之前抵达那里。可以猜测,是斯诺而不是她成为红军选上的西方记者,她对此显然会颇为失望。不过,史沫特莱性情豪爽,虽然此事让她感到痛苦,但当斯诺11月返回西安时,她还是从临潼赶来与他共餐。晚餐在德国牙医旺斯克大夫家里举行,他是史沫特莱向红军方面提供药品的一个代表。饭由丁玲准备好。丁玲是一位作家,史沫特莱曾将她从险被国民党枪杀的危险中搭救出来。丁玲1933年被蓝衣社绑架,出卖她的是她的丈夫。史沫特莱呼吁释放她,曾在《中国论坛》上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丁玲现在准备前往红色根据地,临时出任旺斯克大夫的厨师。斯诺讲述了他在红色根据地的见闻,令他们兴奋不已,这更激发了史沫特莱到那里去的欲望。
毫不奇怪,史沫特莱最后抵达延安后,会马不停蹄地四处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史沫特莱有办法让自己相当多地介入到朋友个人生活之中,并且激励他们在可能情况下进行战斗,乃至革命。内心的和谐与她无关:她在自己的生活中似是与之相对,在朋友的生活中也不例外。她激进,又是女权主义者,认为女人应该像男人一样自由地敞开心扉。如果她看到所认识的男人虐待女人,她就会仗义执言;要是她愿意的话,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