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三部曲之毛泽东与蒋介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三部曲之毛泽东与蒋介石-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艾奇逊所说的“大陆上的政权”,不言而喻,指的是中共政权。    
    毛泽东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这么评论道:    
    美国国务院关于中美关系的白皮书以及艾奇逊国务卿给杜鲁门总统的信,在现在这个时候发表,不是偶然的。这些文件的发表,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胜利和帝国主义的失败,反映了整个帝国主义世界制度的衰落。帝国主义制度内部的矛盾重重,无法克服,使帝国主义者陷入了极大的苦闷中。    
    虽说美国政府和中共的决裂乃是意料之中,然而,美国政府和中共之间在蒋介石政权即将垮台之际,却有过一番秘密谈判。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有那么几句令人玩味的话:“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    
    毛泽东所称的这位“大使老爷”司徒雷登,是一位道地的“中国通”。迄今,在杭州耶稣堂弄三号,尚可见到司徒雷登的父亲司徒尔先生来杭州传教时,在一八七三年建造的花园别墅。司徒雷登先生就出生于此屋,并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代。    
    中共与这位“大使老爷”原本有着不错的关系。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当赫尔利辞去美国驻华大使之职时,美国政府曾准备委任魏德曼为驻华大使。魏德曼明显地倾向于蒋介石。周恩来得知这一消息,在重庆见到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时,说道:“魏德曼将军与蒋介石关系极为密切。让他出任美国驻华大使,中国不仅无法实现联合政府,而且内战将是不可避免的。”马歇尔当即问周恩来:“你以为谁是美国驻华大使最合适的人选?”周恩来敏捷地答曰:“燕京大学校长约翰·莱顿·司图尔特博士,无论在学识上和人格上,还有在政治的中立方    
    面,难道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吗?”周恩来所提到的约翰·莱顿·司图尔特(John Leighton Stuavt)博士,其中文名字便曰司徒雷登。马歇尔元帅接受了周恩来的建议,后来美国政府果真任命司徒雷登为驻华大使……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南京已岌岌可危。这天清早,国民政府代理外交部长叶公超风风火火前去拜访司徒雷登,转达了李宗仁代总统的话:“请大使先生尽快离开南京,移驻广州。”司徒雷登确如毛泽东所言,“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当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南京,司徒雷登依然“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他派他的私人秘书傅泾波在南京城里打探着消息。四月二十八日,一位重要人物从北平乘火车南下,到达南京,使司徒雷登喜出望外。    
    此人名叫黄华,受周恩来的委派,出任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外事处处长。周恩来派黄华来南京,是考虑到南京原是国民政府首都,有着众多的外国大使馆,有着许多涉外事务需要处理。司徒雷登对于黄华的到来深为欣慰,是因为黄华肄业于燕京大学,是他的学生,又是傅泾波的同班同学。司徒雷登留在南京,其本意就是为了试探与中共秘密谈判,而黄华与他以及傅泾波有这样熟悉的关系,自然很有利于谈判。于是,就在黄华抵达南京不久,五月六日,司徒雷登就派傅泾波前去拜访了黄华,表示司徒雷登愿与黄华就美国政府和中共的关系进行秘密会谈。五月十三日,黄华以私人身份前去拜访司徒雷登,进行了秘密会谈。司徒雷登表示,在中共新政权成立时,美国可以考虑予以承认,但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中共必须按照国际公认的惯例,尊重国家之间的条约;二是中共建立的新政权,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护。    
    黄华则明确指出,美国政府如果愿与新中国建立新关系,首先的条件是不干涉中国内政。黄华提及,美国驻青岛的军舰、陆战队,必须尽快撤走。    
    


第十部分:风卷残云别了 司徒雷登!2

    在这次会谈后一星期,驻青岛的美军果真撤走了。不久,傅泾波来见黄华,说司徒雷登要和他一起飞美一次,向美国政府请示有关问题。六月三日,中共中央致电中共南京市委及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允许司徒雷登及傅泾波赴美的指示》,指出:“青岛美军舰队确已退走,国民党匪军已东撤完,我军冬或江日可入青市。”“可同意司徒带傅泾波飞美,当其提出申请并完成手续后,即予许可,并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发给傅泾波以个人名义的出国护照。在司徒赴沪前,黄华可与之见面一次。”    
    中共中央的电报,还就黄华的谈话内容作了指示:“黄华与司徒会面时,可向司徒指出,我方久已宣告不承认国民党反动政府有代表中国人民的资格,现在国民党政府已经逃亡,不久即可完全消灭,各外国不应该再与逃亡政府发生关系,更不应和逃亡政府讨论对日和约问题。否则,我们及全国人民将坚决反对。”“黄华可向司徒或傅泾波透露个人看法,新政协可能在占领广州后召开,不要说很快召开的话。”《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八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    
    黄华接到中共中央电报三天后——六月六日,在南京军管会外事处约见了司徒雷登和傅泾波,转告了中共中央的意见。黄华又一次强调,美国政府如果要和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其前提是美国政府必须断绝与国民党逃亡政府的外交关系,停止对蒋介石的援助。司徒雷登则不愿正面作出答复。秘密会谈的气氛虽说客客气气,但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司徒雷登回去后,改变了主意,不急于回国请示。六月八日,他又派傅泾波去见黄华,询问司徒雷登在返美之前,可否去一趟北平,以便直接了解中共高级领导人的意见。傅泾波问及黄华是否跟周恩来有着联系。黄华当即明白,司徒雷登想去北平拜会周恩来。    
    黄华迅即电告中共中央。北平表示,既然美军果真从青岛撤退,表明美国政府对中共的政策有所松动,而且司徒雷登也还是做了好事,让司徒雷登来北平有好处。但是,司徒雷登毕竟是美国政府驻中华民国的大使,他以这样的身份来北平,自然不便。于是,中共中央建议司徒雷登以私人身份前来北平。    
    司徒雷登是个聪明人,他很快就想出一个非常体面而又符合逻辑的理由:他长期担任北平燕京大学校长,每年六月都返校过生日,今年也不例外。    
    司徒雷登给燕京大学陆志韦校长写了信,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也就在这时,中共中央电报中提及的“新政协”,于六月十五日召开了筹备会。    
    司徒雷登注意到毛泽东在开幕词中所讲的关于对外关系的一段话:“任何外国政府,只要它愿意断绝对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不再勾结或援助中国反动派,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之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六月二十八日,黄华前往司徒雷登住处,转告他,周恩来欢迎他去北平燕京大学,也欢迎在北平跟他会晤。    
    司徒雷登急电美国国务卿艾奇逊。    
    七月一日,艾奇逊电复司徒雷登:“根据最高层的考虑,指示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访问北平。”这就是说,美国政府关上了与中共谈判的大门。于是,司徒雷登不得不结束了他的使命,告别生活了五十年之久的中国,于八月二日和傅泾波一起启程返回美国。接着,八月五日,美国国务院公布了《美中关系白皮书》。于是,八月十四日起,毛泽东开始接二连三地抨击白皮书。毛泽东在八月十八日,发表了《别了,司徒雷登》一文。毛泽东写道:“美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业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失败的象征。”    
    毛泽东诙谐地称司徒雷登为“滚蛋大使”,笑称艾奇逊为“一位可爱的洋大人”,“不拿薪水上义务课的好教员”(因为毛泽东称白皮书为反面教材,艾奇逊为反面教员),又称杜鲁门为“马歇尔幕后总司令”……司徒雷登回到美国,艾奇逊嘱他要避开新闻记者,免谈中美关系。一九五二年,司徒雷登辞去了有名无实的驻华大使之职,埋头于写回忆录《在华五十年》,于一九五四年出版。一九六二年,司徒雷登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寓所,终年八十有六。    
    


第十部分:风卷残云毛泽东在北京主持开国大典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毛泽东在北平忙得不可开交。    
    九月二十一日晚六时,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彩灯高悬,六百多名代表已开始步入会场。主席台的布置,别具一格。上方,挂着大字横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中,挂着政治协商会议会徽以及孙中山、毛泽东巨幅画像;两侧,挂的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七时整,场外响起五十四响礼炮。场内,军乐队奏起《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作为大会执行主席,毛泽东在掌声中登上主席台。    
    毛泽东在会上作主旨讲话:“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三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完成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    
    毛泽东又说:“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这就是说,这次政治协商会议将在中国正式产生新的政府。正当毛泽东在北平稳稳步上主席台的时候,蒋介石正在中国西南处于异常慌乱之际。九月二十二日那天,蒋介石在重庆吃早饭,在昆明吃中饭,却在广州吃晚饭!    
    蒋介石是突然在上午十时由重庆飞抵昆明的,事先没有通知云南省主席卢汉。他已风闻卢汉与中共暗中来往,有可能叛变。所以他只在前一天派儿子蒋经国先来昆明,摸清虚实,这才突然飞来。他有过西安事变的经验,所以提防着卢汉军变。    
    蒋介石一到昆明,作了训话,不敢在那里勾留,于当晚飞到广州。    
    蒋介石刚下飞机,便挨了一棒:绥远省主席董其武在这天率八万军队投奔中共!毛泽东呢?他正喜气洋洋,在北平忙于为即将诞生的新国家和政协代表们商议着……人有姓名,国有国号。关于国号,黄炎培、张自让建议用“中华人民民主国”,张奚若则提议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据查证,任弼时在一九四八年一月十二日最早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词)。经讨论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词。会上,有人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简称“中华民国”,因为中华民国是孙中山缔造的。但是,多数人反对此议,因为蒋介石二十八年来一直用中华民国这一国号,容易混为一谈。会议代表从众多的设计稿中,选中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红色向来是中共的代表色,从红区、红军直至红都、红旗,皆为红色,象征热烈。黄色意味和平,又象征黄色人种。五星,象征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象征五亿人口。五角星中的大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象征四个阶级,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不再采用中华民国纪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从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起,改北平为北京。其实,北平原称北京。一九二八年六月二十日,南京国民政府改北京为北平特别市,从此叫北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由齿轮、麦穗、五星、天安门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会议通过了“临时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九月三十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五十六岁的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六人为副主席。这时,蒋介石正在广州。九月二十五日,他得知国民党新疆省警备总司令陶峙岳、新疆省主席包尔汉发表通电,率八万之众,投向中共。蒋介石连声说:“至为痛心!至为痛心!”蒋介石很担心有人暗害,就连李宗仁宴请他,他都暗中派人在厨房监视,生怕有人下毒。    
    十月一日,北京披上节日的盛装。    
    下午二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就职典礼,任命五十一岁的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下午三时,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三十万人出席。在礼炮声中,在《义勇军进行曲》声中,毛泽东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朱德则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坚决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    
    那天,蒋介石在广州“华联”号军舰上度过。    
    十月二日,苏联政府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建立外交关系,并决定断绝与蒋介石政府的关系,自广州召回外交代表。    
    蒋介石闻知,以气愤之情,写下日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