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君忆解密三国真实历史:千里走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君忆解密三国真实历史:千里走三-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火车一路风驰电掣,前方到站襄樊。我站起来,开始收拾行李。张部长问:“成老师,你不去武当山旅游啊?”

我告诉他,我要去古隆中,和刘备、诸葛亮一起过端午节。

张部长连连点头,祝我节日快乐。他的同事们也纷纷向我挥手,脸上洋溢着可人的善意。而我也含着笑,一一回应着。我不知道,这些问候、祝福和场面温馨的道别,究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友好呢,还是一种虚有其表的公关策略?
获得领导力的六种方式
 

张部长谈到领导力,其实是把曹操当作职业经理人看待。汉朝的组织结构,与现代企业颇有相似之处,皇帝好比董事长,丞相则犹如总经理。皇帝下面有尚书台,好比董事会的秘书处。丞相下面有十三曹,犹如现代企业里向总经理负责的十三个部门。按照汉朝的法理,丞相是整个管理机制的中心,即使是皇帝的意志,也必须经过丞相的同意之后,才能向全国颁布。而皇帝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丞相的选拔与任免。我们因此可以看到,汉朝的管理与运营程序,与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如果说皇帝是董事长,贵族阶层就是董事会成员,而老百姓则兼有员工与股东的双重身份。尽管存在大股东和管理层挤占小股东利益的问题,但“天下为公”的法理却是不容许过度侵犯的,否则就会出现变乱。变乱的情形之一,是董事长与管理层发生矛盾与冲突,造成上层与中层之间的断裂,形成大臣专权和诸侯争霸。变乱的情形之二,是管理层与老百姓(也就是员工兼股东)发生矛盾与冲突,造成中层与下层之间的断裂,形成官逼民反。曹操的领导力,其实就是一种大臣专权现象。

所有的老板和职业经理人都在追求领导力。通过对曹操的研究,我们可以找到六种达成领导力的方式,依次是①法定性的领导职位、②强制性的力量、③诱惑性的奖赏、④专家性的意见、⑤鼓舞人心的口才、以及⑥令人信赖的人格魅力。

第一种方式是法定性的领导职位,即通过担任某个法定性的领导职位来获得领导力。在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的组织结构中,需要一些人去负责某些工作领域的领导任务。这些负责领导任务的中高层职位,往往具有某种法定性的权力,使他们能够向组织内部的成员们发号施令。当学校的校长、公司的总经理、军队的军官在行使他们各自的职权时,只要他们的所作所为没有超出他们的职务权限,那些教师、员工和士兵就会表示服从。通过担任领导职位,是我们最常见到的获得领导力的方式。

第二种获得领导力的方式,是通过某种强制性力量来获得的。虽然说领导者所行使的职权中,通常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力量,但是,许多领导者仍然喜欢用加大强制性力量的方式来强化他的权威。尤其是当他的下属们认为他的指令不合理,不愿意服从他的指令时,他就很有可能通过加大强制性力量来强迫下属们服从。

与使用强制性力量相反的一种方式,就是奖赏。人们之所以服从一个人的愿望和指令,是因为他提供了某种或某些具有诱惑性的好处。例如:工作绩效上的赞美性评价、金钱和物质上的奖励、职位上的晋升、能够得到某种好处的工作任务、有价值的信息、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等。

第四种方式是专家性的意见。专家往往在某个领域里有令人敬佩的专长,例如:丰富的知识、深刻和独到的见解、某种特别的技能。出于对生活、工作和职业前途的考虑,人们也越来越需要一些专家性的建议。在治疗疾病方面,那些医生;在操作电脑方面,那些计算机专家;在办理纳税事宜方面,那些税务咨询师……专家们以他们的知识、见解和技能而受到人们的崇敬,他们也因此具备某种令人信服的领导力。

如果你既没有法定性的领导职位,也不是专家,那么,你该怎样去建立自己的领导力呢?温情脉脉的语言能够赢得人缘,惊心动魄的演说能够鼓舞人心,一些聪明人喜欢借助语言的魅力来取悦于人们,并试图赢得他们的尊敬和追随。

第六种方式是通过人格魅力来获得。如果你无法令人信赖,即使你身份高贵,或者善于花言巧语,人们也只能对你将信将疑。推崇人格魅力的专家认为,人格魅力与你的社会地位无关,但与你的谈吐、气质、以及举手投足之间的风度有关,塑造令人信赖的人格魅力才是建立领导力的基础。

通过“挟天子而令诸侯”,曹操获得了一个法定性的领导职位,即汉朝的丞相。与此同时,他还享有“假节钺、录尚书事”的特权。所谓“假节钺”,意思是说,他可以代表皇帝调动全国的兵马。所谓“录尚书事”,意思是说,他可以“总领”尚书台的权力。这样一来,他不仅是大汉王朝的总经理,他还可以通过控制董事会和董事长汉献帝,随意占有国家的各种资源。

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努力,他把丞相府改造成了一个军事管理机构,对全国进行军事化管理。他拥有令人害怕的强制性力量,如果有人胆敢反对他,他能够轻而易举地剥夺那些反对者的生命,甚至夷灭他们的三族。他还可以用天子的名义惩罚那些不愿意顺从他的军阀。

他拥有一个政治家所特有的口才,他也很善于设计一些激动人心的奖励计划,从而能够赢得许多人的追随。当他真情流露的时候,他也会闪烁出令人感动的人性的光芒。他的性格很复杂,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所有性格复杂的人都会很麻烦。但不管怎么说,被人们称为一代奸雄的曹操,的确是一个具有强大领导力的管理者。
从官渡到新野
 

专家们说,一个管理者的领导力,最终会转化成团队的竞争能力。《魏书》上说,曹操“行军用师,大较孙(孙武)吴(吴起)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曹操也因此扫灭群雄,即使吕布和袁绍也不是他的对手。尤其是官渡之战,堪称是曹操“行军用师”的经典案例。

官渡之战的古战场,据说在河南省中牟县境内,但那里的地形、地貌已经迥异于三国时代,只剩下诸如官渡桥、袁绍岗、草料场之类的几个地名。民国初年,一位名叫周淑君的才女曾经感叹说:“也无官渡也无桥,化作烟村柳万条。若问其名还似昨,空存三字到今朝。”2004年1月,黄河北岸的原阳县出土了明清时期的两通碑,一些地方志研究者便又有了新的说法,认为官渡古战场不在中牟县,而在原阳县大宾乡马头村一带。两县为此争论不休,谁也找不出更多的令人信服的证据。

说到官渡之战,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1990年代拍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有一段曹军粮草告急的剧情。怎么办呢?编导们急中生智,竟然从明朝搞到了一些玉米。中国自古就有“五谷”之说,其中并没有玉米。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玉米才逐渐传到世界各地。中国对玉米的记载,最早见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所修的《颖州志》。想那曹操足智多谋,既然有办法让士卒们望梅止渴,当然也有办法到明朝来筹措军粮——如此科幻的剧情,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毫无疑问,官渡古战场也是我应该去访问的三国故地之一。征询《大河报》一位记者朋友的意见,他笑着否定了我的计划。根据他的采访经历,如今中牟县官渡镇倒是有一个“官渡古战场旅游区”,但那不过是近年来新建的旅游景点。除此之外,几乎找不到官渡之战的任何痕迹。我暗自长叹,只好取消了去寻找官渡古战场的行程,把目光转向刘备三顾茅庐的古隆中。

诸葛亮青少年时代曾于襄阳城西二十里古隆中“躬耕陇亩”。也有人说,诸葛亮“躬耕”之“陇亩”,并不在襄阳古隆中,而在南阳卧龙岗。大约从明清时期开始,两个地方就争论不休,比起官渡古战场之争,要厉害许多倍数。《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说:“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文字简约如此,为后人留下许多疑窦。

“时人莫之许也”的说法大约是真的。汉献帝建安六年,刘备与关羽、张飞、赵云等相会于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又为曹操所败,只好率领残部投奔荆州牧刘表,在襄阳居住一年有余,而后受命屯兵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直到建安十一年,刘备依然不曾听说诸葛亮的名字。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智慧与才器,只是在小范围内被朋友们认同罢了。

刘备屯兵的新野,其实是荆州的战略防线,离许昌很近。刘表的意思,分明是委以抵抗曹操的重任。当年曹操青梅煮酒,以“使君与操”并论英雄,实则两个人的力量完全不能对比。一个“挟天子而令诸侯”,手握千军万马,铁蹄所向,无人能撄其锋。一个寄人篱下,连吃饭都得看主人的脸色。我们不得不为刘备捏上一把冷汗,他的抗曹大旗还能打多久呢?“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的诸葛亮,什么时候能够出现在他的面前呢?
马跃檀溪的故事
 

三国时期的襄阳与樊城,其一居汉水之南,其一居汉水之北,是南船北马的交通要道,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直到1950年,合两城为襄樊市,襄阳遂成为湖北省襄樊市的襄城区。当我从襄樊火车站出来,走在大街上,总有一种惶惑不安的幻觉,好象曹操还活在人世间,随时可能带领大军从北方打过来。眼前繁华的街市,也顿时幻化成兵荒马乱的战场。

襄樊市老年大学的张子强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并且邀请刘克勤先生、晋宏忠教授和我一起座谈。他们都是当地研究三国文化的资深学者,与年幼的我在一起,亦可谓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我有问,他们有答,为我解释了许多历史地理学方面的疑团。

原来荆州之得名,因为其境内有苍莽的大荆山。传说中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即出产于此山之中。襄阳城西南之岘山,也应该属于大荆山之一脉。至于东汉时期荆州的治所,最初在汉寿(今湖南省汉寿县),刘表于汉献帝初平元年移治襄阳。《三国演义》所称荆州城,此时指的即是襄阳。至于关羽时期,荆州城指的则是江陵。其间战争频仍,地名变化亦甚是复杂,让很多学者摸不着头脑。

张子强先生问我,襄阳城外尚有“马跃檀溪遗址”,可有兴趣造访?我很高兴地表示同意,立即驱车前往观看。

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马跃檀溪之马,原本是江夏郡叛将张武的坐骑。刘备夺得此马,送给刘表。谁知谋士蒯越却煞有其事地对刘表说:“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所谓妨主,就是给主人带来灾难。刘表听了,吓得赶紧把马匹还给了刘备。

的卢马妨主的说法,似乎由来已久。南北朝时期,刘孝标曾经注引伯乐《相马经》说:“马白额入口至齿者,名曰榆雁,一名的卢,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至于蒯越,也是三国之名士,自称善于相马,想来不会随意瞎说。

刘备骑着的卢马,在路上遇到伊籍。伊籍说:“我听蒯越说,此马骑则妨主。你怎么还敢骑它呢?难道你就不怕它妨主吗?”刘备不以为然地回答:“但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

不久之后,刘表有心事相问于刘备。他说自己有两个儿子,不知道选择谁做继承人?刘备支持长子刘琦,并警告刘表说:“自古废长立幼,取乱之道。”刘表后妻蔡夫人在屏风后面听见,深为嫉恨,与兄蔡瑁密议,三番两次设计杀害刘备。慌乱之中,刘备骑着的卢马自西门逃出,行无数里,却被檀溪拦住去路。

难道的卢马真如伯乐和蒯越所说,是一匹给主人带来灾难的凶马吗?

情急之下,刘备纵马跃入溪水。马前蹄忽然陷落,身上衣袍尽被浸湿。他一边奋力鞭马,一边大叫:“的卢马,的卢马,今日如此厄运,你可要努力啊!”只见那马从水中踊跃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仿佛腾云驾雾一般,把随后追赶而来的蔡瑁惊得目瞪口呆。事实证明,在刘备的马鞍之下,的卢马非但没有妨主,反而表现得如此神骏而又忠勇,可见刘备御马有道,远在伯乐和蒯越之上。

“马跃檀溪遗址”,在襄阳城外西南方向三里真武山之北麓。谁知到了那里,眼前所见却并无数丈之阔的檀溪。只在山脚的岩石上,有一个巨大的圆坑,形如马蹄印记。岩石旁边,则是当地居民种植的菜地。

为什么檀溪至今而虚有其名呢?张子强先生引用清朝光绪年间《襄阳府志》解释说,刘备马跃檀溪五十多年后,魏元帝咸熙元年(公元264)年,胡烈为荆州刺史,补修老龙堤,檀溪日就淤塞,成为当地农民耕种的地产。当年“溪阔数丈,水通襄江,其波甚紧”的景象,便不复得见。

马跃檀溪的故事,可见之于《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历史上或有其实。但那块岩石上的马蹄印记,却显然是后人的附会。自晋唐以来,多少文人骚客到此探古寻踪,当然也会像我一样看出端倪。然而,人们却宁可信以为真,甚至以碑文与诗篇来赞叹之,个中究竟,无非是觉得故事里面大有神奇之处。
刘备的御马之道
 

作为一部伟大的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描写了两匹美誉度很高的名马。赤兔马的神奇之处在于马,的卢马的神奇之处却在于骑马的人。两匹名马,其实有着各自的象征意义,赤兔马象征着关羽的员工忠诚度,而的卢马的故事,则可以被看作是一篇领导力的寓言。刘备的御马之道,其实是一种领导力的奥秘。

有人也许会嗤笑说,刘备之屯新野,不过是一员寄人篱下的客将,哪里谈得上什么领导力呢?从领导力的六种获得方式来看,①法定性的领导职位、②强制性的力量、③诱惑性的奖赏、④专家性的意见、⑤鼓舞人心的口才、⑥令人信赖的人格魅力,刘备都不具备理想的条件。若是以后来三分天下的业绩来评估,他身上值得人们肯定的优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