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的英军倾斜炮弹,两千余门火炮持续射击产生的声势丝毫不比英军的炮击弱(关于英国陆军的火炮,根据历史资料,在战争初期由于政策和战争准备等原因,英军的火炮数量和弹药储备远少于德法俄等交战国,大口径火炮更是少得可怜,这一情况直到战争后期才得到实质的改观)。
当侍卫端来一壶香浓的咖啡时,辰天才想起自己已经快24个小时没有合眼了,而舍尔似乎从辰天登舰开始就一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里的大部分海军和陆军参谋们也大都如此。不过在这样一场意义重大的战役中,能够安然入睡的将领的确少得可怜。
辰天发觉此时自己对咖啡的需求不再是一种爱好和品位,而是纯粹出于提神的需要,一杯咖啡结束的时候,一个穿着海军少校军服的参谋正好拿来一份电报,迟疑了半秒钟之后,他将电报递给了舍尔上将。
“斯切米特将军的阻击舰队与英国舰队的战斗已经没有悬念了!”舍尔迅速看了一遍便向辰天报告到。
“当这两支舰队正面相遇的时候,这就注定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
虽然没有指挥舰队参加过海战,但辰天在波罗的海分舰队建立之初时常向一些海军将领请教海战的常识,那个时候他的时间尚算充裕,有些时候还会与舰队一同出海训练,因此他对舰队作战并不完全陌生。尽管海战尤其是夜战要比陆战多一些偶然因素,但海战取胜的要素仍离不开双方战舰的数量与质量、官兵的素质与士气以及双方将领的战术和指挥应变能力。
有飞艇投放照明弹为舰队指明目标位置并加以校射,有一支火力、防御力和机动力都远在对方之上的舰队,有数千名经验丰富、士气高昂的海军官兵,加上斯切米特中将这种老辣的海军指挥官,德国阻击舰队在于对方正面交战时的确没有失手的理由。
反观英国舰队一方,老迈的战舰难以实施有效的机动,水兵素质尚可然而几乎每个人都对德国海军感到莫名的恐惧,约翰。费希尔勋爵虽然因为大力推动无畏舰的建造而声明远播,但在舰队指挥上远未达到纳尔逊那种军神级的水平,5000余名英国海军官兵和19艘英国战舰带着长久以来被压迫的抑郁和绝望勇敢而无畏的冲向严阵以待的德国阻击舰队,在两个多小时的战斗中,最终只有3艘英国驱逐舰侥幸撤离战场,费希尔与另外2019名英国水兵则像纳尔逊一样光荣的战死疆场,或许英吉利海峡的海流会将他们的遗体送到纳尔逊阵亡的地方。
在波特兰海战结束之后,英国军方和各国历史学者对于费希尔勋爵这次毫无胜算的进攻最初的动机各执一词,英国军方宣布费希尔舰队是在前往博内茅斯突袭德军登陆船队和部队不幸遭遇德国舰队伏击,费希尔的失败只能归咎于德国海军的狡诈,而一些历史学者则认为费希尔已经预感到英国的失败,如果英国战败投降,那么他的这支舰队难免落入德国人手里,与其屈辱的投降,不如轰轰烈烈的战死,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费希尔在执掌英国海军部后持续受到巨大的压力,尤其是从美国购入的特别舰队遭遇德国舰队阻击最终在罗德尔港全军覆没之后,费希尔的精神和心态均已失去平衡。
当若干年后的世界杯赛场上一个性情温和的艺术大师一头撞向对方后卫的时候,不少人似乎领悟到了费希尔在那场战斗之前的心情。
随着前线部队将炮击坐标报回在博内茅斯附近游弋的舍尔舰队,“边境总督”号上的海军官兵们小心翼翼的将头两发炮弹发射到射程所及的最远处,没有人希望这种半吨重的高爆炮弹会落在自己人头上。大约3分钟之后,从前线传回的校射报告令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弹着点位于战场中央,可依次距离进行大规模炮击!”
很快,“边境总督”号、“普鲁士亲王”号和“提尔皮兹”号一字排开,它们将自己的右舷对准北面激战正酣的战争,10门305毫米和20门343毫米口径的舰炮所提供的火力相当于3个装备重型榴弹炮的炮兵团(英国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五座双联装主炮塔与德国的国王级一样前二中一后二并呈中线布置,所有主炮可向同一侧进行齐射),从这三艘战列舰上发射的炮弹在经过长距离的飞行之后,给暴露在旷野地带的英军进攻部队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它们爆炸时的声势正如人们所料的那样让英国人感到胆战心惊。
相比这三艘风光无限的无畏战列舰,舍尔舰队中的另外三艘老式装甲战列舰——布伦瑞克级铁甲舰“黑森”号、“布伦瑞克”号和“阿尔萨斯”号就要黯然许多,除非它们站在海滩上射击,否则它们40倍径的280毫米舰炮根本够不到远在内陆的战场。
随着战斗的进行,一份份汇报战局的电报像雪片一样飞到设在“边境总督”号上的第8集团军指挥部里,从参谋们脸上那严肃而平静的表情来看,战场上暂时还没有什么意外出现。通过无线电联络固然有被对方截获的可能,然而德军无法用电话线将前线与身处战列舰上的指挥部联系起来,重要的情报和指令只好使用加密电报来传递。在前线各部之间,电话、弧光灯都是非常普遍而有效的联络方式。
在辰天看来,英军这个早晨所发动的进攻,与俄军在比亚维斯托克、法军在边境战役中所作的并无太大区别,火炮无法彻底破坏深达2到3米的堑壕和成片的铁丝网,进攻方的步兵不论是排成散兵队形还是密集队形,暴露在可怕的机枪面前只有死路一条,而英军在福丁河大桥战斗中投入的那些坦克和装甲汽车,一来数量太少,而且坦克的速度太慢、装甲汽车的防御力太弱,即便是前线守军没有专门的反坦克武器,用大量野战炮集中轰击同样能将它们击毁或击退。
凌晨5点,又是一天中人们最为困倦的时候,斯切米特中将和阻击舰队主力终于打靶归来,那些战列舰的大炮似乎还在冒着热气,它们稍做调整便接替先前那三艘战列舰进行对岸火力支援。
趁着舰上各主炮和炮手们休整的间隙,辰天有些迫不及待的走到舰桥上,他希望清冷的海风能够驱走自己的倦意,然而此时舰桥上的空气却是温热的,主炮射击后留下的硝烟味还非常浓烈。那些战列舰进行炮击的时候,它们旁边相当一片区域都会被炮火照亮,除此之外,附近海面上就只有星星点点的舰船导航灯了。
此时距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辰天隐约听到了不远处那些航空母舰升降机运转的声音,他可以想象到一架架双翼或者单翼的战鹰正在从机库升上甲板,坐在飞机座舱里的飞行员们脸上充满了对战斗的渴望,而那些机勤人员则在对甲板和飞机做着最后的检查。
这就是黎明前的忙碌,一艘战舰如此,一座城市如此,一支军队如此,一个国家亦是如此。
大约过了一刻钟,海风彻底吹散了战舰上的热气和硝烟味道,从内陆传来的枪炮声也在渐渐减弱。
“殿下,前线各部均报告他们正面的英军已经停止进攻返回出发阵地了!我们正在估计战果和损失,一会儿就能报告给您!”霍夫曼那张圆乎乎的面孔似乎有一段时间没有出现在辰天面前了,这段时间他大概一支呆在集团军指挥室里。英军步兵在长约25公里的德军阵地前连续冲击了超过100分钟,伤亡自然不小,辰天可以想象英军前线指挥官下达停止进攻命令时那种捶胸顿足的样子。
“英国人有投入他们的装甲部队吗?”
根据加里斯空降部队对英军新式武器的描述,辰天可以确定英军坦克已经问世,那些有履带的家伙想必就是英国人制造出来的第一种坦克,继德国、日本(窃取情报自行研制)、奥匈帝国(向德国购买)、土耳其(德国赠送)、俄国(向德国购买)之后,英国人终于迈入坦克时代了。不过对于那种英国坦克的外观,辰天略感意外,看来由于他和“石头”的缘故,英国人很可能不会像历史上那样研制出菱形的马克系列坦克,至于菱形坦克这种独特时期的产物是否会被这个世界跳过,他就不得而知了。
“是的,他们在奥尔格将军的防线上投入了二十多辆装甲汽车和两辆坦克,我想英国人还真会挑地方,奥尔格将军可是坦克大户,我军的数十辆坦克开出掩体一顿炮击便将那些英国战车打回了零件状态!”霍夫曼一脸嘲讽之意,看来英国人仓促发动的进攻丝毫没有撼动辰天集团军的防线。
“愿上帝宽恕这些可怜的英国人!”辰天轻轻的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堑壕防御并非无懈可击,然而光靠步兵是无法逾越的。
王者 第二十八章 放国王的鸽子
一天之内集结百万大军并发动进攻,并不是每个国家的指挥官和参谋部都敢于挑战的任务。以高效著称的德国人在开战之初花了3天时间集结起200万军队,并将其中大部分人运送到临近国境的各集结点,不可忽略的是在这之前,德国总参谋部和后勤部就已经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计划。
黑格将军和英国陆军感到无比自豪,他们的105万军队和4000余门大炮从出发地到多切斯特…南安普敦一线集结并发动进攻只用了短短二十几个小时。然而一场进攻下来,英军指挥官们恍然发现他们的司令部和军队远没有德国人那种高效率,他们之所以能完成这种看似不可能的集结和进攻任务,完全是因为英格兰的面积很小。首先,这105万士兵英军之前全都部署在英格兰南部,其中很大一部分在汤顿、南安普敦和伦敦这三大兵力屯积点随时待命,汤顿到前线的直线距离为75公里,即便是步行也不过花上大半天时间,乘坐火车要绕上一些路,所花的时间也只有在7…8个小时;南安普敦的12个步兵师、21个独立步兵团要做的只是集结起来然后拉着大炮上前线,他们也是黑格的命令发出后第一批抵达进攻出发地的军队;从伦敦到这条战线最东端的南安普敦直线距离正好是100公里,从伦敦抽调的部队就算沿公路步行也能在规定时间内抵达前线。
在历史上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中情况就很不一样了,加莱到诺曼底地区之间的距离超过300公里,而且盟军拥有绝对的制空权,数量惊人的盟军飞机用持续的轰炸和骚扰破坏了法国大部分的铁路线和公路,这令德军部队在法国的兵力调动十分困难。例如从苏联战场抽调的两个装甲师从苏联到德法边境上千公里的路程只花了3天时间,从德法边境到法国海岸数百公里却花了一个星期,而且各部队还是打散前进,在投入战斗前还是花不少时间重新集结。
在27日一天,德军为了空投伞兵、物资和支援前线投入了绝大部分航空力量,因而英军的集结和运送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来自外界的骚扰。
黑格将军的司令部在这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是规划出各部在进攻线上的具体位置,然后将这一信息传达给参与行动的各师、团,实际上在这一天里,英军的铁路运输几乎是一片混乱,有些部队在上车之后等了数小时才出发,有些部队下车之后发现自己还要走上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前往预定地点,火炮是按计划在进攻前运抵阵地,然而大部分弹药却还在后方。
英军的第一次进攻停止之后,双方阵地之间出现了短暂的平静。趁着这个间隙,博内茅斯防线的总指挥官佛朗索瓦将军和装甲部队指挥官古德里安上校一同出现在前沿阵地上进行视察。尽管英格兰的冬天不是特别冷,但在12月的凌晨时分,在户外行走的人还是需要披上厚厚的大衣。看着战壕里穿着军大衣、裹着毯子的德国士兵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新老两位将领对于集团军所作的充足准备感到非常满意,辰天善待每一位士兵、用好每一位士兵的观念正在渐渐改变他身旁的其他将领。
“德意志的战斗精神,美利坚的后勤保障!”古德里安轻轻嘟囔了一句,对于辰天常说的话他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很了解,毕竟这个时候美国陆军只是一支不入流的军事力量,看到隙炊事班将大锅热汤送到战壕,而这些战斗在一线的士兵都是满脸幸福的表情,他渐渐有些理解那句话的含意了。
“将军!”“上校!”
佛朗索瓦和古德里安走过的时候,旁边的士兵们纷纷站起来敬礼。对于将领们来说,没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士兵斗志昂扬的样子更令他们欣慰了。经过一场非常激烈的战斗之后,战地医院里却没有出现伤兵满营的场面,就连戎马数十载的佛朗索瓦都有些意外了。
在路过一个装有潜望镜的观测哨时,军官们不约而同的停下脚步,在深度超过2米的战壕里,士兵们必须爬到战壕壁的简易台阶上才能向外射击,这种模式的战壕在对方的炮火下有不错的生存能力,只是注重仪表的将领们一般是不远爬到战壕壁上的,因此一路上佛朗索瓦等人还没有近距离观察过战场上的情况。
这个时候天上的星星大都已经收工回家,不过战场上并非一片漆黑,德军不断用照明弹防止英军突袭,少数探照灯也在来回扫视着阵地前方的地面。在这种忽明忽暗的光线中,人们可以看到满地的英军尸体和一些斜插在地上的步枪,一些举着白旗的英军医护兵正在来回搜索着幸存者。不少铁丝网都在英军炮击和进攻中损毁,一些用来拉铁丝网的木桩还孤零零的竖立在地上,在最前方的一些铁丝网上还挂着碎布条之类的东西,一些趴在铁丝网上的英军士兵则早已死去。
“一次勇敢的进攻!一次愚蠢的进攻!”
在这一刻,德国将领们深深感觉到英国陆军在观念上的滞后性,在拥有足够机枪的堑壕阵地面前,人数优势将随着机枪子弹而化为乌有,但英国将军们还是让成千上万的士兵发动冲锋,无数英国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的生命就像稻草一样被轻易收割。此战过后,这几个国家的黑色信使们想必将成为最忙碌的人。
在博内茅斯外海的“边境总督”号上,辰天从他的参谋那里得到一个惊人的数字,5…6万!要知道英国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