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将军在笔记中写道:
同样在敌后;没有援助的地方;国府军队活不成;生存在民众之中的八路军却活得很好。
(225)
重庆。林园宾馆。
缅甸得手之后;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上将、后勤补给司令索默维尔中将和英国将军约翰·迪尔勋爵一起到中国视察访问;商议如何利用滇缅运输线;加大中国战区作战力度等问题。
1943年3月10日;根据蒋委员长和罗斯福总统商定的意见;阿诺德将军在重庆宣布:
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脱离第10航空队;扩编为独立的美国第14航空队。陈纳德担任指挥官;同时还兼任了新组建的〃中美空军混合大队〃队长。
早在1941年7月26日;罗斯福总统就曾经宣布;用500架飞机装备中国空军。
美国后来将此计划陆续付诸实施。到1942年下半年;又加快装备中国空军的步伐。把飞机转往中国的同时;还在印度卡拉奇创办飞行员学校。
1942年底;训练完毕的飞行员;驾驶着370架美国飞机回到广西、贵州等前沿地带;使中国空军得到加强。
这批飞机包括B-24型重轰炸机30架;P-40驱逐机82架;P-66驱逐机84架等。中美空军混合大队在数量上已对日本在华空军占有优势。
均为史实。
(226)
陕北;黄土高原。
这期间;延安原来的旧机场整修完毕。
同时;一个3条跑道的野战军用机场群;在延安东北100多公里的清涧河边落成。
延安动员数万人的军队和民工;用原始工具——铁锨、镐头、碾子、石头辘轳等等;忙了整整一个冬天;以迎接〃空中英雄〃杜利特部队。
这里成为第12航空队驻华北第33特遣联队驻地。他们从苏北两机场撤回这里以后;主要执行对华北日军据点和东北〃满洲国〃工业城市的打击任务。
大连、本溪、鞍山、抚顺、奉天……都吃了他们的炸弹。
特遣队由李梅准将担任首任指挥官。
李梅一向不露出笑容;以对飞行员严格要求和无情训练而着称。每次轰炸他都亲自带队。〃他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不成功〃——这是人们给他的一致评价。
机群由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各2中队组成;共有76架飞机;还有4架不起眼、却十分有用的〃蚱蜢〃。
特遣队2月上旬陆续进入;因为冬天寒冷的纳兰基地对飞机保养十分不利;而陕北同期气温要比察蒙边境高出10个摄氏度。
一次应邀访问延安枣园;李梅准将还同毛泽东主席交换了礼物。李梅后来回忆道:〃我们双方的关系如同丝绸一般光滑柔顺。〃
见于卡萝尔·卡特所着《延安使命》;互换礼物是在1945年。
对于美军飞行和地勤人员来说;唯一不便是生活比较枯燥。于是杜利特将军派人给他们运来一批好莱坞电影。电影屏幕在草场上支起木杆;露天放映;吸引得附近居民也跑来观看。
这些令人大开眼界的新事物;迅速激发了封闭地区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渴望。大洋彼岸的一切让中国老百姓感到新鲜。
为方便看电影;这里流行起一种便携式座凳——马扎。
后来;因为形状类似;山头上警戒雷达天线就被简略地称为〃大马扎〃。
因为这时雷达还没有正式名称;英国人叫它〃空中截获(AirInterception)设备〃。直到1944年春天;美国人才给它确定了〃reder(雷达)〃的名字。
在第33联队;〃大马扎〃的名声反而比〃雷达〃更响亮。
(227)
冀中平原;白洋淀。
机动巡视小队的吉普车给这儿的游击队送来一批〃巴祖卡〃火箭筒。泰勒亲眼观察〃端炮楼〃的过程;验证了卡尔迅当时的执着建议。
凌晨埋伏在一个村庄外围的游击队员;对村口一座坚固的三层炮楼实施抵近射击。两发火箭弹引起了炮楼的浓烟和火苗;彻底摧毁用了4发。逃敌纷纷倒在冲锋枪火力下。游击队员乘吉普车撤出战斗;全过程只用了16分钟。
泰勒准将还了解到前不久战斗中一个有趣细节:
入冬后的一天;八路军某部武工队;护送数名城里的知识分子前往根据地。路过封锁线时和日伪军两个小队遭遇;双方激烈交火。
鬼子把八路军包围在一个小村庄的残垣断壁之内;架上了两挺歪把子机枪突突突地扫射。但武工队的猛烈还击大大出乎鬼子意外。
忽然鬼子那边枪声停了;墙后用刺刀挑出一顶军帽;唧唧呱呱喊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一个翻译官举着铁皮喇叭;扯开嗓子:
〃嗨!八路!等会儿再开火!太君有事问你们!〃
〃呸!那是你的太君。有屁就放!八路爷爷没功夫等!〃
〃太君问你们——拿的是什么枪?啊?说说吧;没见过!〃
这边一个战士转头问指导员:〃他问咱使的什么枪?狗东西……〃
指导员趴在战士耳边说了一句。战士嘿嘿一笑;大声喊回去:
〃嗨!鬼子听着!我们这是'朱德式'!厉害的狠!快投降吧!〃
鬼子阵地嘀嘀咕咕一阵;翻译又喊:
〃嗨;八路!太君问你们换不换?我们一挺机枪换四个?公平啊!〃
〃想换?一个换一个;少了不干!〃
嘀咕了几句;喊过来:〃八路!做梦呢吧你们?会做买卖吗?〃
〃少废话;拿命来换吧!狗汉奸;〃一梭子过去;那边躲土墙下边了。
过一会;喊声又传来。
〃嗨!太君说了;你们子弹少;照顾你们——拼刺刀好不好?〃
〃不拼!老子有的是子弹!一人赏你们十发有富裕!〃
〃别忙还有!你们那手榴弹哪儿来的?怎么不是老模样儿了?〃
〃哈哈;这叫小甜瓜!我家地窖里挖出一麻袋!来;赏你们两颗!〃
那边又是一阵嘀咕。最后翻译官支起喇叭筒子:
〃嗨!八路!今天不和你们打啦!撤吧你们!我们保证不开枪!〃
〃不撤!要撤你们先撤!有本事就打!〃
不知敌人怎么想的;可能子弹也不够了;过了一会;居然逐次退去。
这支一度被鬼子两面夹击的小部队;带着〃洋学生〃顺利撤出战斗。
此后;〃冀中八路有一种很厉害的'朱德式';日本人打不过;被吓跑了〃的传说;就在双方阵营中传开了。
鬼子不知道;这就是空投过来的、轻便实用的美式M1型卡宾枪。它把游击战的质量提升了一个台阶。
(228)
泰勒想;吓跑敌人的〃朱德式〃——这就是当初没有〃克扣〃卡尔迅那份清单上所列举数量的绝好实例注脚。
他不由得想起负伤的卡尔迅;想起他在武器配备上的先见之明。
泰勒打算;在张家口兵工厂增添设备;仿制和改进一批卡尔迅所衷爱的苏联〃波波沙41〃冲锋枪。
这种枪异常皮实耐用;拆卸方便;不易走火;防尘防水;每分钟900发的高射速;使射程内的目标几乎没有机会逃脱。战果明显;深受部队欢迎。批量装备之后;现在又产生新的需求。
它们结构简单;以钢板冲压件为主;枪膛镀一层铬;以增加使用寿命。生产条件要求不高;制造并不困难。弹药口径也恰好和美国标准、以及中国大量使用的毛瑟驳壳枪弹一致。仿制成功;就结束了八路军不能生产自用武器的历史;大量减少对外援的依赖。
它是战争中的武器明星啊。
美军顾问团中就有2位武器技师;曾参与过复杂的〃汤姆森式〃的改进。以他们的技能;加上同苏联交换来的一些机床;相信这个兵工厂不久就可开张。
于是泰勒告诉讲故事的武工队员:
〃下次那些'太君'再问;就告诉他;我们还有一种'卡尔迅式'呢。〃
(229)
浙江;雁荡山中。史迪威野战指挥部。
鉴于阿诺德对持续空袭日本的重视;史迪威趁热打铁;随即着手在华东浙赣地区实施了〃猛犸〃作战。
作战目的是夺取和巩固这一带的机场;建立基地;维持对日本本土的轰炸。
为此;他费尽心机;多方运筹。从马歇尔将军那儿得到短期〃借用〃一支盟军机动部队的许可;但规模不能超过一万人;时间不能超过两个月。因为参谋长联席会议明确过〃一般不向中国战区派遣美军部队〃的方针。
史迪威明白;马歇尔勉为其难;对他实行了短期〃特殊照顾〃。
此外也因为这次作战的特点必须是空降;否则陆路无法快速越过2000英里的中间地带;而国军第三战区;没有单独发动进攻的决心。
4月初;从缅甸〃借〃来的李奇微少将满编的第82空降师8500人在浙江括苍山西麓实施空降;夺取了丽水机场和温州港。
战斗进行得并不激烈。
一年前;日军为报复杜利特空袭东京而占领了这里;破坏了可供飞机起降的各种设施之后;就将野战部队撤回。只留下少量守备分队;大部分是汪伪政府的〃皇协军〃。
伪军们在凌晨的睡眼朦胧中;惊愕地观赏了铺天盖地的降落伞进行的新奇刺激的表演之后;放了几百枪;就在吉普车前列队投降了。少数日军小队在惊吓中也钻入山林;向杭州方向靠拢。
(230)
李奇微少将遗憾地说;这次实战〃有点过于类似一场完美的演习〃;〃猛犸的獠牙;只剥开了一棵竹笋〃。
但这毕竟是一场师级规模的攻势空降作战。虽然部队伤亡很小;82师却获得了如何在复杂地形下迅速集中、投入战斗的宝贵经验。这对他们以后在欧洲的行动大有裨益。
顾祝同上将负责的第三战区;奉蒋委员长之命;在战斗中给予了积极配合。
重头戏落在工程兵身上。
修复机场和工事费了不少时日。缺少机械和车辆也使美军工兵很不习惯。
当地百姓自愿组成民工团;支援修复施工。史迪威向他们发放了物资和给养品;作为酬劳。随之从昆明巫家坝机场飞来丽水的装备和物资;也使第三战区得到补充。
一个月后;三战区国军主力74军;按照中国驻印度美械师的标准;整编为〃74师〃;实现了全盘美械化;战力明显提高。两位抗战名将——原任军长的王耀武中将升任战区副司令;张灵甫少将担任74师师长。
猛犸战役使南京日本〃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再次感到惊慌。
皇军主力部队刚刚完成苏北〃肃正作战〃;尚未全部撤回南京;一年前曾取胜过的浙赣战场就烽烟再起。
手头可用的野战部队实在有限。而那些已对盟国〃宣战〃的南京政府军;连地方警戒任务都不足以承担。
畑俊六大将痛感兵力不足;再次向大本营发出请求兵力支持的呼吁。
(231)
3月19日;史迪威60周岁。为表彰他的杰出功勋;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
但晋升并没有让他高兴起来;他的心情一点也不比畑俊六更好。
此时;巩固中的第三战区丽水轰炸基地正在为物资积累速度焦虑。陆路漫长;交通不畅;浙赣铁路线目前仍为日军据有;空运数量短期难以扩大。但是面临的作战态势无疑是严峻的。
他发现一个事实:同等状态下;美军一个师的物资消耗吨位;至少是国民军的2倍(平时)到5倍(战时)。这就对后勤保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另外他感到;与八路军相比;国民军的战场消耗也要高出1到2倍的吨位。
带八路军打仗是最省事也最省钱的;他感叹道。这也是军事效率的范畴。
美军82空降师这次介入是暂时的;不久后将按期撤离;去地中海参加西西里登陆。而那时;这里残酷的战斗可能刚刚开始。
国府在第三战区除了74师;没有几支善战的部队。
必须把自己在印度亲自训练过的38师、22师空运过来。但这又受到国府方面层层掣肘;不能顺利进行的话;辛苦夺回重建的作战基地;是否又会得而复失?……史迪威为此睡不着觉。
或许是自己心情太急迫?真是象他们所指责的——对一年前的缅甸失败仍然耿耿于怀?或许是感到年龄不饶人;希望早日亲眼看到胜利?
总而言之他对丽水基地建设和巩固的进度深为不满;平均每天至少要发火三次。以至于当年天津15团老部下李奇微说他〃又变成了愤怒的上帝〃。
阿诺德访华过程中;亲眼目睹史迪威的艰辛使命。临别时说道:
〃亲爱的乔;你那份工作真不是人干的。……今后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需要我的帮助;请尽管吩咐。〃
现在史迪威提出;三个月内至少再增加300架运输机;并把那位十分能干的威廉·H·滕纳上校调给他。
阿诺德苦笑着回电:难度甚大;尽力而为。
威廉·H·滕纳是驼峰航运的组织者;后来是西柏林危机空运的总指挥。
(232)
其实史迪威十分恼火的是;他和蒋委员长的矛盾已经公开激化了。
由于北太平洋航线受阻;纳兰基地物资在前一阶段高强度作战消耗下;和参加华北联军的新部队装备需求调整供应下;已经所剩无几。
泰勒和负伤未愈的卡尔迅;都向他发出告警信号。
负责分配援华物资的史迪威;利用滇缅路线上出现的间歇性积压;将其中一部分——主要是弹药;向华北战区安排了适当的空运分流;总量不过300吨。
史迪威认为;这是最低限度的维持;也是作战和防卫的起码需要;不应受到任何指责。
但还是触动了〃花生米〃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为此屡屡受到阻遏。引发了他的火爆脾气;终于酿成不可调和的冲突。
(233)
华盛顿;白宫。
这期间;蒋夫人宋美龄对美国的访问和演讲取得巨大成功。
几轮见诸报端的抗日大捷;加强了她的访问地位。
人们对中国的感情;从带点怜悯式的同情;发展成〃耕耘后可以期待收获〃的欣喜。夫人所到之处的掌声和欢呼;相信会超过委员长本人的亲自来访。
这是两国历史上第一次互相的凝视;而且是善意的凝视。而不是以前那种〃匆匆瞥上一眼〃的相识。
但是;应埃莉诺邀请两次短暂入住白宫的蒋宋美龄;有意或无意地时常流露出〃对史迪威的厌恶和对陈纳德的敬佩〃;这使那段时间身体不适的罗斯福颇感棘手。
2月7日;总统收到蒋委员长来电;提出组建独立的14航空队等三项要求。电文中一再称赞陈纳德是个优秀指挥官;是他可以放心与之合作的人。
言外之意;有些人;如史迪威;则不能放心合作。
史实。
3月里;霍普金斯转来艾尔索普·罗斯福接连写来的四封信。
他是总统的一个远房侄子;曾是陈纳德航空队的新闻发布官。前不久通过霍普金斯当上了美国租借物资管理委员会的驻重庆代表。
一连串的来信都猛烈地抨击史迪威;认为那种轻视蒋介石、坚持军事改革的做法;将招来中国的敌意。艾尔索普的观点是;国民党面临着共产党的颠覆和布尔什维克的双重威胁。华盛顿应当允许蒋介石保存实力;有必要召回史迪威;并设法解散共产党。
罗斯福想;考虑到艾尔索普的物资分配人员的敏感身份;他对史迪威的看法和意见应该有所折扣。但如果必须在蒋和史之间取舍;目前看来只能舍弃后者……
3月里罗斯福在答复马歇尔转来的史迪威来信中;已批评他〃在与蒋委员长打交道时采取的完全错误的方式〃。总统告诫说;〃蒋既是行政首脑;又是最高统帅;我们不能用严厉的口气同这样的人说话;或是象对待摩洛哥苏丹那样;去逼迫他作出许诺。〃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