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种选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另一种选择-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粮荒使乡村中公然出现〃食人尸〃现象!这惨绝人寰的情景正向城市蔓延。
即使〃玉碎〃;也终有无玉可碎的那一刻啊。
颤颤巍巍的铃木首相;泪眼昏花地再次恭请〃天皇陛下圣断〃。
(393)
与此同时;蒋委员长致电罗斯福总统。
他指出:〃如果苏联参战、进入朝鲜、满洲、登陆北海道等;将使形势复杂化;欧战尚未结束;宜早日了结日本。不必拘泥于形式;当给予投降者适当体面〃等等——〃还盼总统阁下首肯〃。
罗斯福没有正面答复;回信中却谈及对占领区域划分的设想。
这是因为秘密破译所提供的情报分析;已使罗斯福心中有数。
另一个反对让步的盟军将领是蒙巴顿勋爵。他是盟军将领中对日本态度最强硬的;他说了一段富有哲理的话:
〃一般说来;我不是怀有报复心理的人。然而我感到;如果我们手软;日本领导人会利用你没有给他们以粉碎性打击这一事实;向下一代灌输这类思想:即日本是被科学而不是在战场上被击败的……如果我们不强硬;他们最终会卷土重来;发动下一场战争。〃
引自《英伦之豹——蒙巴顿传记》。
战后;蒙巴顿勋爵访问的踪迹遍及世界;却惟独不肯去日本。
6月10日;天皇裕仁终于发表《投降文告》。
(394)
1944年6月10日;清晨。
东京上空积聚的阴云还没有因为阵风而消散。
全体国民在前一天晚上就接到通知;今天要聆听〃玉音〃。
面带饥色的市民们三三两两从自家湿漉漉的防空洞中钻出来;积聚在街头临时架设的高音喇叭下静静等待。
新加坡、金兰湾、海南岛榆林、以及日本各海港;帝国水兵空着肚子在甲板上集合。
朝鲜釜山阵地;疲惫不堪的陆军士兵们尽管连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还是被军官驱赶、咒骂着;勉强站成队列。
8时许;在低沉得宛如哀乐的《君之代》之后;一个中年男子的沙哑声音在日本列岛上空响起:
〃朕深鉴于世界之大势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之错置;收拾时局;兹告尔忠良之臣民:朕已命帝国政府通告有关各国;接受其《澎湖宣言》和联合公告……〃
市民和士兵们麻木地听着文绉绉的〃玉音〃——或是〃鹤声〃;有人还难以理解其内容;更多的人却知道:战争终于结束了。
没有欢呼;只有流泪。
有人流泪是想起自己的亲人;那些死在遥远的岛屿、热带丛林、黄土高原、蒙古戈壁、或者海洋深处、甚或是自己面前的那些父亲、丈夫、情人和儿子们……
也有人流泪是因为帝国竟然真的战败了……一亿国民的血汗、自从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以来对大国不败的神话;〃开拓万里波涛〃的雄心;以及天照大神的庇护……都在这一瞬间化为乌有。
(395)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灯光一直亮到黎明。最高统帅部成员又渡过一个不眠之夜。
〃很明显;远东当务之急是尽快进攻满洲北部、萨哈林南部和北海道。也就是这里、这里和这里……可惜远东部队机动能力不够;汽车十分缺少;原有坦克装备大多还淘汰给了八路军。远东空降兵也只组建了一个团。〃
华西列夫斯基大将在地图上指指点点;遗憾地阐述着总参谋部对远东地区下一步行动的意见。
斯大林拿下嘴边的烟斗:
〃马上告诉前线;不要因为日本投降而放松。即便只是步兵部队;也要向南;再向南;直到……〃他顿了一下;〃直到遇到中国军队为止;不要停下来。要向战士们说明;现在是为40年前我国在那片土地上蒙受耻辱而报仇的大好时机。北海道一定要占领;宗谷海峡一定要控制!〃
〃斯大林同志;是否……不再抽调乌克兰那几个军了?情报表明;德军在那个方向会有动作;最近叛徒弗拉索夫军队在那里活动猖獗。〃朱可夫建议道。
斯大林静坐片刻。
〃至少把近卫伞兵师派到远东去。对日本;即使象征性的占领也是必要的。德寇这边;要想办法作个先发制人的打击。〃
(396)
同一时刻。
从大同和重庆;内容几乎一样的电报向前线各地飞去。
〃各部将士:加紧作战努力;一切依照既定军事计划与命令;积极推进;勿稍松懈。并严令日伪就地驻留;一切物资设备;不得破坏;静候我军受降;且不得接受我军以外之命令。如日军有不遵照上述规定者;坚决消灭之。〃
伦敦。唐宁街。
邱吉尔首相对于日本投降丝毫不感到惊讶。因此而引发的相关具体事务;自然有帝国参谋长会议去处理。即使东南亚战区的大规模受降;也是迪基——蒙巴顿上将早就作好准备的。
他只是在电报纸上写了一行看似与此无关的话——〃我想知道;新绘制的巴尔干军用地图中文版;是否准备完毕?〃
(397)
1944年6月20日;马歇尔五星将军代表罗斯福总统;出席远东太平洋战争结束的受降仪式。
启程前;马歇尔作了一件多年没作过的事:
他自己走到五角大楼附近街边的一个报刊亭;买下了10本上个月的那一期《时代》周刊。掏出口袋里的硬币时;他心情肃穆;久久地注视着封面——那张后来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照片。
背景是中美、国共两军在朝鲜月山里海滩会师。
照片上;一片血色黎明;烟尘在远近蛰伏。
手臂吊在胸前的詹姆斯·罗斯福上校;包扎着头部和左耳的粟裕少将;以及在对日作战中失去一条腿的张灵甫少将;共同在卡尔迅遗体担架前合影。
质朴的画面上;没有会师的喜悦;每人脸上都是浓重的硝烟与哀伤。
〃剑齿虎行动〃;那次残酷的作战;加深了军人之间的理解。
一只浸透了卡尔迅血液的小小布袋熊猫;摆在担架前洁白的床单上。
(398)
在东京湾结束受降仪式后;马歇尔飞到青岛。
信号山。
两栖纵队营地旁一片布满柏树林的冈峦上;战士们正在筹建一座纪念碑。马歇尔和朱德将军、宋子文部长一起;为纪念碑破土奠基。
马歇尔在10本《时代》周刊上分别亲手签名。
然后交给史迪威和魏德迈两位将军。这位五星上将请他们务必亲手转交给名单上的李宗仁、陈诚、白崇禧、薛岳、卫立煌、关麟征、杜聿明、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等10位著名将领。
马歇尔指指黑白相间的熊猫叮嘱道:
〃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却组成一种生动的和谐。……为了中国的前程;请他们好好收藏这幅照片吧;珍惜这份来自火和血的友谊。〃
马歇尔喉咙喑哑;从信号山头望向远方。
〃我想;在以后的岁月里;卡尔迅的名字;应该成为中国军人之间停止内战的信号。〃
(399)
马歇尔将军启程前;还签发了一道命令:暂缓1945年度的征兵计划。
这是根据参谋部反复分析和推演得出的结论——目前的战争态势和进展;美国陆军(包括航空兵)保持600万人已经足够;完全不需要原计划中的900万人。海军也将控制在200万人上下。
这样将节省一大笔资源和经费——数目以十亿美元为单位。
国家战略上的一个调整——顺势而又自然的调整;就转化出这个结果。
史实是;美国二战陆海军总人数达到1200万人。
另一项布置;是要求计划处迅速作出——太平洋战争各阶段、各项物资消耗和人力损失的统计报告。
〃截止1944年6月10日;美国运抵中国各类物资总吨位303万吨。其中约80万吨交给美国航空兵和在华部队使用;中国方面实际得到220万吨左右。
〃按日期划分;1943年底;即'逆戟鲸'行动之前的近两年时间里;运到中国物资为93万吨。
〃其中经蒙古运往华北数量21万吨;经缅甸运往云南、四川数量72万吨。
〃之后的半年里;运到中国210万吨。减去美军使用80万吨;中国得到130万吨。其中100万吨交给国民政府方面。30万吨在北方港口卸货;交给华北联军。
〃总计:中国政府军得到170万吨;华北军得到约50万吨。
〃物资构成:武器弹药约占四分之一;各种车辆约占四分之一;油料占四分之一;食品和各类军需品占了剩下四分之一。
〃同期;原计划运往苏联物资为1100万吨;因为中国战场的缘故;这一数量减为750万吨。
〃结论:运往中国的物资数量相当俭省。从效费比的角度看;可以认为这是一份获益良好的援助性投资……〃
这份统计报告使马歇尔对战争进程的了解更加清晰;对战略次序的选择也更加心里有底。
最后;他指示有关部门:
现在通知所有在航的、装载武器弹药、原计划运往中国的船只;一律改航中东和波斯湾。——这是他和总统一起反复商量过后的决定。他们一致的看法是;这对遏止中国内战有效。
在青岛与史迪威等人一起回顾战争历程时;马歇尔谈起离开华盛顿之前与总统的会面。
总统当时对他感叹道:
〃那些最应该看到和享受胜利的人;却往往不得不在庆典仪式上缺席。这是古往今来常有的遗憾。
……
〃战争的进程;就因为两年多前那么一次阳台上的谈话而改变。以至于走出了我们一起制定的、曾经确信不疑、坚定执行的〃先欧后亚〃的传统思路。没有付出更高的代价;却收获了不曾预期的果实。
〃就是那样一次小小的、应急性的、支援中国作战的安排;却引起后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哈得逊河谷几只蝴蝶鼓动的翅膀;最终掀起了太平洋彼岸连绵的飓风。〃
第三篇——《貔貅远渡》
(221)
战争的进程对1944年的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亚洲枪炮声渐渐平息之时;欧洲仍是烽火连天。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如今只剩下一个环节在运转。
由于不再需要登陆日本;太平洋上的数以千计的登陆舰船纷纷向大西洋集中。由此产生的下一个议题是不言而喻的。
这仿佛是套在德国颈上的绳索;随时有可能突然勒紧。而此刻德国黑豹的双爪却依旧被握在北极熊的熊掌里;腾不出来足够的兵力防备西线。
从狼穴大本营到克里姆林宫;每一个人都意识到;随着英美结束远东战事;欧洲西线战场的开辟只是时间问题了。
防御是没有出路的;只有进攻才能扭转战略局势;这是希特勒元首一贯的信念。
所以;他援引了1917年德军的战例;决定集中手中全部的兵力;在英美西线登陆之前;再对俄国发动一次决定性的打击;让俄国人在一年之内丧失进攻能力。元首宣称;他要进行一次〃豹的扑击〃。
危机时刻;元首体现了他过去缺少的某种政治智慧——接受里宾特洛甫的建议;给予乌克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和民族自决权力。在三个轴心国已经丧失两个的情况下;必须开动脑筋;扶持新的亲德政权。
如此;才有望得到他十分紧缺的人力;或许还能建立他希望的东方缓冲地带;乃至给他凶恶的对手斯大林埋下地雷、钉子或是定时炸弹……
如此;才能腾出兵力保障大西洋壁垒;才能为帝国赢得时间。各种图纸上的先进武器才能够成为现实;包括那种据说可以把10公里外的人从马上掀翻在地的不可思议的炸弹。德国的战略主动;依赖于内线作战的迅速运动。
依靠〃豹防线〃赢得的喘息;和苏联没能按计划发动的攻势使德国恢复了一些元气。某种意义上;这种恢复以轴心国盟友——日本的垮台为代价。
1944年;德国的军火生产达到了历史性的峰值。全面动员后的国民也为后备兵员尽到了最大努力。新建的25个师当中;有18个可以立即投入使用。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给他们配备了装甲营或者突击炮营。另外他手里还可以挖出两个装甲师——那是用全新的改进型〃黑豹〃G型装备的;而且都配备了从前线替换下来的有经验的指挥人员。
尽管古德里安不停地嘟囔着〃这是最后、最强有力的预备力量〃;一向喜欢想入非非和确信自己直觉的元首;还是打定了主意。
在强化了的谍报和侦察行动中得到的情报里;元首选择了一个突破点——一个出击隐蔽、暂时让斯拉夫人难以顾及的突破点。为此他可以动用60万人的预备队;虽然其中30万要打些折扣——那是弗拉索夫挑选的战俘军队。
这个方案在最高统帅部会议上遭到了意料之中的反对。作战部长约德尔不必说;几位过时的将领——甚至是著名将领——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以及西线的老家伙龙德施泰特;联手抨击这种在他们看来只会让德国流尽鲜血的计划。甚至那位〃马屁精〃凯特尔元帅也没有说好话。
但是年轻的莫德尔、以及被从西线调来负责指挥这次攻势的隆美尔站在元首一边。
他们坚信;〃豹的扑击〃会把北极熊咬得满身伤口。
在会议以不愉快的气氛结束后;希特勒单独留下了古德里安;提醒这位装甲兵总监的心脏不好。以此为由;让他去〃休息〃三个月再回来。
进攻的日期定在了6月22日;一个有纪念性的日子。
战役代号〃鲁登道夫〃。为了纪念那位曾与元首有过一段啤酒馆交情的、一次大战时的前德军总监。这个名字蕴含了鲁登道夫在1917年的愿望:以一次决定性的对沙俄军团的打击;迫使其放弃战争努力;从另一种意义上阻止美国人大规模进入欧洲大陆。
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时隔26年之后;德国再一次面临同样的境地。
(222)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元帅刚刚听取完关于〃巴格拉季昂〃战役准备情况的报告。
1944年夏天的战场态势;已经没有什么好过分担心的了。让他分神的是东方——他后悔那边的战事结束得太早;使他不能从容处理许多遗留问题。
此刻他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一切就绪的战役部署中蕴涵着某种危机。
前些日子发生的一个不算大、但足以使他痛心的损失是;〃红色乐队〃——这个活动在敌人心脏的出色的情报小组;在巴黎、布鲁塞尔、马赛和柏林;被陆续破获了。
这支〃乐队〃曾经演奏过情报领域里的好几首惊人的世界名曲!虎式坦克和福克·沃尔夫190战斗机的绝密图纸这些都只是些小意思;那些战略情报——德军的动向才是要害中的要害。想想吧;红色乐队的一名成员;竟是希特勒本人的速记员之一!
这样的小组;相当于多少个师呢?用简单的方法还换算不出来。
……虽然德国方面停止了在斯德哥尔摩的接触;但这暂时还不重要。
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国;在希特勒和希姆莱卵翼下新诞生的自治政权;在政治上对苏联体制的冲击远远超过他们所拥有的军事力量。
如果法西斯德国象几年前海德里希在捷克所做的那样;用相对宽容的统治代替镇压;那末对于苏联境内本来就和俄罗斯族关系紧张的数十个少数民族而言;无疑是一个诱人的取代方案。
斯大林元帅的第一个下意识反应是督促贝利亚;加快将车臣人、伏尔加日耳曼人等民族整体流放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