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 空明传烽录 作者:公子易(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转世·重生] 空明传烽录 作者:公子易(历史)-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己的儿子孙子一般,是他投入了深厚感情的。皇帝病危的那些天,他心中一直惴惴不安,不光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未卜,也是因为这个自己亲近的人,就快要给阎罗王夺走魂魄了。数日以来他一直陪伴在懋勤殿,那也不全是要亲自保证皇帝驾崩的消息完全给封锁住,更是因为他的心里那种愈来愈强的不祥预感:自己就要失去皇帝了!

  当最后一口气从天启的喉咙里吐出的那一刹那,魏忠贤流着溷浊的老泪,暴怒了。他喝令给皇帝看病的太医统统拖出去当场砍头,所有皇帝病重期间伺候过皇帝的太监宫女全部殉葬,如果不是对人世间的权位财富还有着无穷无尽的贪恋,他也想跟着皇帝,就这么去了。

  沉浸在悲痛当中的魏忠贤,给懋勤殿外面的一阵喧哗声惊动,回到了现实中间。外面应当是自己的内操太监守卫着才对,这是怎么回事?他们在吵闹些甚么?魏忠贤疑惑地对身边的崔呈秀使了一个眼色,崔呈秀会意,疾步走出殿门。

  眼前的情景叫他大大吃了一惊,火光通明之中,内操太监或躺或卧的横了一地,有些跪在那里,两手抱在头上,一动也不敢动。而造成这种景象的军队,也就正杀气腾腾地站在他的面前,一排排的鸟嘴枪对准了他,黑洞洞的枪口似乎有一种超然的威慑力,给他无穷无尽的压迫感。

  前排士兵的中间,一个戎装将军勒马而立,火把红彤彤地将他的脸照得十分清楚,宛然便是桓震。 

  
 卷一 顺流逆流 六十七回
 
  崔呈秀见到桓震竟然带兵逼入宫内,取代内操太监控制了局面,不由得大吃一惊,指着他颤声道:“你……你……”桓震更不给他机会说话,喝一声“放”,一排火枪齐声鸣响,刹那间将崔呈秀打作了一只大筛子。魏忠贤听得外面火枪巨响,连忙亲自出来查看,一见桓震,不由得讶道:“你怎在此?”

  桓震冷笑道:“便是在此了。”大声喝问道:“陛下何在?”这一句话正击中魏忠贤的死穴,皇帝死了他密不发丧,罪过可是不小,一时张开了口,不知如何是好。好半晌方才记起,难道这不是桓震事先与他商议的么?还没明白过来,只道桓震同崔呈秀发生火并,打死了他,怒道:“大事未定,怎可自己人互相残杀!”看着满地横七竖八的内操太监,又是恼怒,又是心痛。桓震仰天哈哈大笑,忽然道:“谁同你是自己人?”

  说着拉马让开一边,闪出身后一个下级武官打扮的青年人来。魏忠贤瞪大昏花老眼,细细瞧去,竟然便是信王朱由检。这一下可当真唬得魂飞天外,桓震明明是自己信任的曾孙,救过自己的性命,怂恿帮助自己谋划夺宫,如何竟然会投向了信王去?一时间不由得背后冰冷,全是冷汗。一代权阉魏忠贤,终于也有手足无措的时候。

  他只道此刻桓震既然与信王一同出现,那么此前种种一切,从桓震前来拜门认宗,到有意怂恿他狸猫换太子,都是信王为了诱捕自己,设下的连环圈套了。瞧了朱由检一眼,心中对于这个心计深沉的王爷,居然有几分敬佩之情。想到今日种种,无论如何都撇不清干系,这一个谋反的罪名,左右是逃不掉的了。何况目前田尔耕的锦衣卫仍在宫外,无论如何不能起事救援,四卫营几千人围住懋勤殿,便是一人一脚,也能将自己踩作肉泥。长叹一声,咬着牙道:“也罢,自古成王败寇,咱家认命了便是。”指着桓震道:“孙儿,你好手段。咱家的今日,便是你的将来!”

  说着竟自反身回殿中去了。信王见他居然洋洋自去,毫不理睬面前大军,不由得心中发怒,同时却又疑心,这个阴狠毒辣的魏忠贤,是不是又在殿里安排了甚么阴谋诡计?迟疑半晌,见他进去之后,再没动静,渐渐奇怪起来。

  桓震跳下马来,对着信王跪下,道:“千岁,请让臣进去查看。”信王点了点头,并不言语。桓震一招手,十几个士兵端着鸟嘴枪跟了上来,一步步的走进殿去。

  进得懋勤殿,只见魏忠贤伏在龙床一边,一动不动。他心中已有了七八分数,轻叹一声,走上前去,扳过他肩头,只见他口角流下一缕血丝,眼珠反白,已经没了气。

  桓震瞧着这个明末第一奸臣权阉,不由得暗自叹息,当势之时,权力再是熏天,又有甚么用处?还不是如此这般地饮鸩而亡,真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一时间心中充满悲凉之意,只觉现在所做的一切,百年之后还不都要化作尘土?那么自己这般营营碌碌,却又是为了甚么?

  信王见桓震进去时久,并没甚么事情发生,当下也下马入殿。瞧见皇兄躺在龙床之上,双眼紧闭,当即跪倒大哭。桓震一惊,连忙也跟着跪了下来。

  次日一早,天启的尸体装进棺椁,抬到了乾清宫去,而信王则以皇弟的身份暂居文华殿。得知了皇帝宾天噩耗的满朝大臣,聚集在宫门外哭临,一面争论丧仪如何安排,一面贵妃如何安置的问题又是分歧众多,一时间纷纷扬扬,莫衷一是。魏忠贤虽然自裁,宣布他为叛逆的诏书却并没立刻发出,只说魏忠贤禀性忠贞,要他留在宫中,照料先帝后事。桓震则是带着自己的四卫营,四处清查宫中魏忠贤的势力,将内操尽数圈禁起来,宫中的侍卫也来了一个大换血,全用了信王府的原班人马。天启皇帝去世后的第一天,就在这样一种混乱当中过去了。

  以后的事情,基本上都照着桓震预想的发展,八月初四日,以公、侯、伯、驸马为首,三次上百官劝进表,朱由检照着惯例扭捏作态一番,直到第三次,才说“天位至重,诚难久虚,遗命在躬,不敢固逊,勉以所请。”其实在他的心中,又何尝不是巴不得立刻登上龙椅,施展他多年的宏图伟略,抑或痛快发泄久积胸中的幽怨!

  继而礼部呈上登极仪式,无非是孝服祭奠受命,皇极殿告天,奉先殿谒祖,种种繁琐礼仪,也不必多说。

  魏忠贤固然已经死了,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的家族势力,还有不少把持着朝中要害部门,甚至于京中的兵权也有不少在魏党手中。因此桓震进言,不可轻易打草惊蛇,要朱由检仍命宁国公魏良卿、保定侯梁世勋分别祭告南郊、北郊,在撰写的即位诏当中,还特意加上了“光昭旧绪,愈茂新猷”这么两句模棱两可的话。

  一切准备就绪,天启七年八月初五日早晨,十七岁的信王朱由检,按照礼部拟定的礼仪,依次祭奠行礼,在午时正,终于来到皇极殿,坐上了帝位。鉴于皇兄刚刚去世,便下了一道圣旨,令百官无须朝贺,只前来朝见。

  就在这道圣旨,当着正在皇极殿外等候的众官开读的那一刹那,天色忽然昏暗下来,跟着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从百官头顶滚过,不知是谁第一个自言自语似的说道:“打雷了!”继而群臣纷纷开始不安,骚动,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便在这时,所有人的耳中,又听到了一阵声音,然而这次却不是雷声,而是马蹄声。一队队的马军,不知从哪里飞驰出来,将群臣团团围住,跟着两队羽林侍卫冲了出来,直入百官行列之中,为首的指挥使一个个地叫着名字,一旦有人答应,立刻便有两名侍卫上来,将他牢牢押住。

  如此一来,众官更加骚动不安,但后来渐渐发现,被逮的都是魏氏宗族,或者是魏党中的骨干人物,那些平日不与阉党同流合污的便放了心,有些虽然阿附魏忠贤,但没做过甚么坏事的,一面盼着皇上竟会饶过了自己这等无名小卒,一面又是战战兢兢,生怕下一个名字叫的便是自己。那些自知罪恶滔天,难以逃脱的,有些甚至不用侍卫唱名,自己干脆利落的出列就缚,不知是不是想借此求个宽大?

  扰乱一阵,该逮的都逮了起来,这才有一个中官出来,开读诏书,宣布魏忠贤弑君弑后,谋以魏氏子弟取代天启后裔,意图谋反的诸项叛逆大罪,更下令将魏氏大小尽数抄家下狱,听候发落。

  魏党之中固然有几个实权人物在,可是一来不能预知魏忠贤已经自尽,二来在皇帝的登极大典上,也不可能有人带着武器,面对气势汹汹的羽林侍卫,只能乖乖束手就逮。朱由检即位之初,将魏忠贤的党羽一网打尽,心中真是说不出的畅快。他坐在龙椅之上,耳中听着殿外的隆隆雷声,心中默默说道:“父皇!你瞧着,天雷轰鸣,这是告诉你,儿臣要做一番事业了!儿臣要做我大明的中兴之主!皇兄,你也听见了罢,这雷声,是替你宠信的魏忠贤所鸣的丧钟!”

  **************************

  真实的历史是:

  八月二十二日天启驾崩,当夜信王入宫,次日受劝进,又次日即位,而铲除阉党,那又要过了好几个月。所以会发生了这种变化,是因为历史上的信王,入宫时没有任何自己的势力,就连吃的东西也怕人家下毒而特意从信王府带来。可是现在不同,桓震已经帮助他控制了整个皇宫,若要一举拔出魏党残余,在登极大典,群臣毫无防备之时下手最好不过。至于这样合不合礼仪……管他娘的,命重要还是礼仪重要?

  卷一《顺流逆流》完。 

  
 卷二 国之干城 六十八回
 
  自古以来,墙倒众人推就是万年不变的真理,当群臣从登极大典上一举捕拿魏党的余惊中恢复过来之后,不论是受过魏党迫害的,还是曾经为了各种原因阿附魏忠贤的,或是骑墙摇摆,左右逢源的,总之几乎所有的朝臣,回去之后都连夜赶写奏折,参劾魏党。种种罪名稀奇古怪,不一而足,请株连魏忠贤九族的,请拆生祠的,请毁三朝要典的,请追封杨涟等死节大臣,荫封后代的,一时间满朝呼声,都是贬魏党而扬东林。

  桓震对这些人十分不齿,魏忠贤势头强劲的时候,没一个敢挺身相抗的,等到魏忠贤死了,魏党败了,却又来打死老虎、落水狗,仍旧一副谄媚嘴脸,所不同的只是先前谄附的是魏忠贤,眼下谄附的却是当年他们眼睁睁瞧着被魏忠贤迫害的东林。虽然他心里也不以为东林就是什么好东西了,可是天启年间还是有许多东林党人十分有骨气的,不论再怎么说,也比那些软体动物强了许多。

  初登基的朱由检,雷厉风行地整顿朝政,原内阁首辅黄立极,阁臣施凤来等,六部尚书,锦衣卫都督,以及许多地方巡抚,凡是阉党人物,一概罢职拿问,或论死,或戍边;魏忠贤和崔呈秀,因是谋逆首恶,处以戮尸;以前给魏党陷害而罢官的许多大臣,像韩爌、刘鸿训之类人物,也都先后起复,韩爌更入阁为首辅。桓震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慨叹当日的信王一旦做了皇帝,便显露出惊人的手腕,一面也暗自担心,因为事情正在一步步向着他所知道的方向发展:逆案扩大化,人人自危,朝臣借机互相党同伐异,东林势头坐大,有反对意见的纷纷给扣上阉党的帽子,这样下去岂不成了五七反右?

  

  傅山举起手中酒杯,笑道:“大哥怎地数日来一直闷闷不乐?咱们好容易搬倒了魏贼,该当高兴才是,怎么小弟瞧哥哥总是愁眉苦脸,难道嫌陛下给哥哥升官不够大么?”桓震摇头道:“莫要乱说。皇上亲自下诏给我恢复名誉,还升我做右佥都御史,我还有甚么不知足的?”

  其实在他心中,倒确是有一个疑窦,久久不能解开。那便是阮大铖了。傅山究竟为甚么要将那件事情委托给阮大铖去办?魏忠贤倒台之后,阮大铖便成了刺杀阉贼的英雄,给升了官。桓震去访过他两次,旁敲侧击地套话,可是阮大铖很是滑头,说来说去,仍是从前在狱中所供的那一套。问他颜佩柔行刺的缘故,他只推说自己是从街头买来的一个贫女,此外一概不知。颜佩柔从狱中出来之后,很快便给傅山安排送回苏州,桓震并没机会与她道别,也无缘当面询问。这一个大疑团,一直塞在他的心里。

  傅山笑道:“官总是愈大愈好的。”桓震打个呵欠,沉吟不语,愣了一回,道:“青竹,方才你问我有甚么心事,那也没甚不可对人说的。我上任以来已经接近一月,虽然陛下叫我参与韩爌主持的协定逆案,可是我从来不发一辞,不参一人,你知道为了甚么?”傅山眼下在礼部做个从五品主事,按照职权来说并不参与此事,但京中传言却也是听到了一些的,迟疑片刻,并不立即回答。

  桓震微微一笑,道:“莫非你也道我恋着旧情,是以不肯严办么?”傅山倒不曾相信那些谣言,可是若非如此,又怎么解释桓震的消极怠工?其他人可是唯恐不能将阉党中人个个剥皮拆骨,像他这般不问不参,那与附逆也没什么区别了。望定了桓震,目光之中满是疑惑之色。

  桓震轻叹一声,道:“本朝嘉靖年间,严嵩逆案,你可知最后是以甚么入罪?”傅山这却是知道的,随口答道:“通倭谋反啊。”桓震点头道:“正是。世宗肃皇帝生平痛恨倭寇,因此徐阶参劾严嵩,便说他通倭。其实究竟通是不通,那只有严嵩自己和徐阶才知道了。”傅山愕然,低头思索片刻,忽道:“大哥是担心有人学徐阶?”

  桓震嗯了一声,道:“眼下陛下痛恨魏党,有甚于世宗皇帝痛恨倭寇。若是我与哪个大臣素有私憾,又或者想借此为自己的进身之阶,只要诬陷他附阉便万事大吉,如此一来朝廷还有宁日么?”其实他还有一句话不曾说出,东林本性就是党同伐异,就算不是阉党,只要反对他们的政治主张,那也非给打成阉党不可。只是现下东林还没重新掌权,那也不必这么早说了出来。

  傅山认真品味桓震所说,愈想愈觉甚有道理,忽然道:“首辅韩大人是个持论中正的君子,大哥何不同他谈谈?”桓震也早有此意,他知道历史上韩爌是主张将阉党案规模缩小化的,因此也曾到韩爌府上拜访过数次,只是每回都不知如何开口才好。

  傅山笑道:“那有甚么难?大哥心中如何想,那便如何说好了。”桓震恍然,凭韩爌这种宦海打滚几十年的老油条,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