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柴绍夫妻英雄。其妻平阳公主是李渊第三个女儿。李渊将在太原起兵;柴绍和公主当时都在长安;当时柴诏非常为难:〃我俩一同离去怕事发泄
露;留下你一个人又怕起事后被隋廷捉住;这可如何是好?〃公主刚烈如大丈夫;她说:〃你马上就去。我一个妇人;容易临时藏身;自可随机应变。〃柴
绍去太原后;平阳公主回到乡下;散掉家财;招引潜逃于山中的亡命之徒;共得数百人;起兵响应李渊。当时有伙贼寇势大;平阳公主派马夫劝说这
帮没有首领的贼人和自己一起攻克鄂县。此事成功后;附近几股起义队伍都前来听平阳公主号令;队伍一下子扩大到千人。在平阳公主指挥下;攻
克武功、始平等好几座城池;而且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最后兵数达七万人。
  李渊听说后〃大悦〃。唐军过黄河后;马上派柴绍直趋华阴与公主会师。
  而后;公主与柴绍各置幕府;亲率万余精兵共围京城;其营号为〃娘子军〃。(兵士都是男卒;只是以公主名义才这样称呼)。攻克长安后;李渊
封赐这位军功赫赫的女儿为〃平阳公主〃;逢年过节的赏赐也数倍于其他女儿。
  武德六年;平阳公主病逝。高祖命以大辂、麾幢、虎贲等仪仗恭行丧礼;并加前后部羽葆鼓吹。宫廷太常回奏说:〃依礼;妇人丧葬无鼓吹。〃高
祖说:〃鼓吹;军乐也。往者公主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非一般妇人能比。何得无鼓吹!〃按〃明德有功〃的谥法;谥之曰昭。
  柴绍、平阳公主夫妇二人有功于李唐社稷;其子柴哲威袭封谯国公。次子柴令武尚巴陵公主;又是英俊驸马。
  高宗永徽年间;在长孙无忌审理下;柴令武竟株连进房遗爱谋反案中;这位亲上加亲的贵公子被朝廷从卫州剌史任上锁送京城;半路自杀;仍
被戮尸;巴陵公主赐死;其兄柴哲威远贬交州。由此可见;无论怎样贵显;牵涉入皇族里面的政治争斗;哪管你母亲为皇女皇妹;父亲为开国功臣;终
归不免暴死。
  太原从龙晚节不终——邳公长孙顺德
  长孙顺德是李世民文德皇后的族叔。李渊父子太原起兵;一路上攻城陷地;此人多参与其间;高祖即位;封薛国公。玄武门之变;他站在李世民
一边;率兵与李建成余党大战。太宗即位后以宫女赐之。贞观年间;长孙顺德居官贪婪;几次被削爵;最后病发身死。李世民仍念旧情旧功;赠荆州都
督;谥曰襄。贞观十三年;封邳国公。(死后改封)
  出身寒贱外恭内诡——勋公张亮
  张亮;郑州荥阳人。出身寒贱;务农为业。史载;张亮〃倜傥有大节;外敦厚而内怀诡诈。〃隋炀帝大业年间;投李密瓦岗军;因告密而获得信任。后
来从属李世勣;在李世勣投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李世勣、房玄龄把张亮荐给李世民;为秦王府车骑将军;逐渐大受宠任。李世民与太子、齐王
争位时;派张亮到洛阳一带;广结当地豪杰以待时变。齐王李元吉向高祖李渊告发张亮图谋不轨;因此他被唐廷逮捕;严刑拷打下;他倒一直没把李
世民招供出来。
  太宗践位;封长平郡公;授怀州总管。
  自贞观五年起;张亮被召回朝;历任御史大夫、金柴光禄大夫;贞观十一年改封勋国公。张亮为人有明察之能;又常常暗遣手下侦知治下善恶
细隐;动若有神;抑豪强而恤贪弱;颇有政声。后来;张亮在怀州新娶妻子李氏;淫悍又好巫蛊左道;干预政事;渐渐张亮的名声就被这妇人败怀掉。
  由于曾诳骗侯君集老哥们;套出对方有〃反意〃;侯君集被杀后;张亮因有〃先见之明〃;迁为刑部尚书;参预朝政。
  唐太宗伐高丽时;张亮随军;为沧海道行军大总管;管理军船事宜。张亮屯兵于建安城下时;其属下士兵多出去打柴找吃食;营垒未固。忽然;高
丽一大队人马杀到;军中士兵张皇失措。张亮本性怯懦;真正冲阵临敌的场面几乎没有经历过;〃无计策;但踞胡床;直视 而无所言〃;老哥们吓得目
瞪口呆;连逃跑都想不起来。他手下将士见到这情形;反误以为张总管临危不惧;一时间胆气冲天;都稳下心神挺身斗敌;其副手又及时赶到;鸣鼓
奋击;竟大破敌军。过后此事传到太宗那里;李世民也知张亮没有将师才能;并无责备于他。
  贞观二十年;有人告发张亮讲过〃有弓长之君当别都〃的谶语;加上他私招义子五百人;有谋反之嫌。太宗对张亮畜养五百壮士之事极其愤恨;
虽然其〃反形未具〃;仍下诏处斩;籍没其家。侯君集地下有如;知道张亮这老哥们也到地下与自己相聚;可能会为之一笑。(事见侯君集事传)
  摧凶克敌恃宠矜功——陈公侯君集
  看见侯君集三字;总想起少年时代听单平芳评书《隋唐演义》中那个瘦小枯干、行事如水浒中鼓上蚤时迁一样的偷儿。成年后细读《唐史》
;发觉此公和演义中人大不相似。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史载:〃性骄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可见;是个二吊子弓马玩家;但肯定机谋方面有过人之处。
在李世民秦王府中;侯君集极受信任;数从征伐;累军功封全椒县子。玄武门之变;侯君集之策居多。太宗即位后;立封潞国公;赐邑千户;拜右卫大
将军。贞观四年;迁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李靖伐吐谷浑;侯君集与任城王李道宗为副手。一路上侯君集进献不少奇计;都为李靖采纳;大破敌军于库山;又与王爷李道宗自为一军;从
南路挺进;历破逻真谷;逾汉哭山(估计是当地人起的名字;从前汉军肯定于此战死不少);经途二千余里;盛夏降霜;山多积雪;连途转战;过星宿
川;一路上数次与敌大战;每战必胜;获牛马无算;斩获颇丰。他帅兵士一直行军;直到北望积玉山;观黄河源头;然后凯旋;与李靖一军会于大非川;
平定吐谷浑。
  贞观十一年;改封陈国公。转年;拜吏部尚书。侯君集行伍出身;入秦王府后才开始读书;聪颖异常;竟能典选举;定考课;出将为将;入则参政;
为时人所叹美。
  侯君集一生最光辉的事迹;当属他独担重任;率唐军平灭高昌的壮举。
  高昌;就是汉朝时候的车师。距长安以西四千三百里(从唐书);有三十一城;先都交河;后移至高昌;是西域大国;胜兵万人;土壤肥沃;麦果
丰饶;以葡萄酒知名。隋朝时;朝廷封其王鞠伯雅为车师大守;弁国公。唐高祖武德三年;伯雅死;其子鞠文泰嗣位;遣使告哀;高祖派使臣前去祭吊;
正式承认了其藩贡国地位。
  鞠文泰开始还很〃孝敬〃;经常贡献奇珍异兽白玉盘什么的;又上贡一对大狼狗;能曳马衔烛。贞观四年;鞠文泰还亲身入朝;回去时获赏赐甚厚
;大打秋风而回;其妻还被赐姓李;封常乐公主。
  按理说鞠文泰亲朝天子;又获巨赏;应该安心臣服才是。但此人在朝贡时经过唐朝西边久经战争之地;见人民稀少;城邑空虚;就心中升起轻唐
之念。渐渐地;鞠文泰把西域诸国经过高昌前往唐朝的商人和贡使都扣押起来;又暗中和突厥人勾结;攻打唐朝另外的西域属国伊吾。不久;竟胆大
妄为;和突厥连兵进攻唐朝另一属国焉耆;拔克三城;尽掳男女而去。焉耆王上表告状;太宗大怒;说:〃高昌数年无状;没有尽藩臣之礼;其国中模
仿我大唐;设置官号;今年岁首;万国来朝;文泰独不至。高昌还不断拘押西域来使;离间邻好;所谓恶而不诛;何以劝善!〃
  贞观十四年;太宗命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率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等人将突厥等西域归附军数万人征讨。
  当时;唐朝众大臣都以为行经沙漠;用兵万里;恐难取胜;而经高昌界处绝域;得之难守;不如不伐。太宗坚执不从;侯君集身受皇命;浩荡而来。
  鞠文泰做梦也想不到唐朝会真的出兵;他常对左右讲:〃我先前去唐朝贡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假使唐兵攻伐;军队人数多;路上不能有足
够的军需供给;如果兵发三万以下;我高昌力能制之。加之沙漠艰险;唐军即使能来也疲惫至极;我以逸待劳;不用忧虑啊。〃等到听说唐军已到达
碛口;这位西域名王一下子惶骇无计;未见唐兵;竟活活吓死。其子鞠智盛嗣立。
  侯君集率军至柳谷;侦察兵报告说鞠文泰这几天就要下葬;其时高昌国人毕集。诸将要求趁发丧时起兵突袭。侯君集独表异议:〃天子以高昌骄
慢无礼;使吾辈恭行天罚。如果我们趁人发丧时偷袭;非问罪大国之师所为!〃于是全军整装;鼓行而进;类似拿破仑战场上那种双方光明正大的进
击。
  高昌大兵汇集于田地城;城坚墙厚。高昌人起初还有斗志;固城自守。侯君集军队携带了威力巨大的撞城车和抛石机;巨石飞空;尖车推城;很
快就一攻而入;俘获男女七千多口。接着;大军前行;直逼都城高昌。
  鞠智盛无奈;来信乞怜;表示〃有罪于天子者乃先王;今已无罚丧身;我本无罪;望候尚书哀怜。〃侯君集回书:〃如能悔过;应束手投降!〃鞠智盛
还不肯出降;侯君集命人填其城壕;又大发抛石机;并树十丈高楼;于楼顶指挥抛石机落点;巨石纷下;高昌守兵顿成肉泥。早先答应和高昌里外为
援的西突阙兵;到此时还影都没有;他们自已的部落西逃千余里;哪还顾得上邻家。 计穷之下;鞠智盛出城门出降。侯君集马上分派兵马;接连攻灭
其余城池;平灭高昌;带着俘虏的高昌国王及将士、刻石勒功而还。此次远征;下高昌三郡、五县、二十二城;得人口三万七千七百户;马四千三百
;其国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非常值得人玩味的是;侯君集军到之前高昌国内有童谣流唱:〃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
手自消灭。〃鞠文泰当时让人搜捕初唱者;最终也未抓获;不知是何为所为。唐太宗以高昌故地为西州;置安西都护府;留遣兵马镇守。
  虽立此平国大功;侯君集仍不免犯下前辈平灭西域将领的过错——私取宝物。他属下战胜的将士得悉总管大拿高昌宝物;也纷纷效仿;竞相来
盗窃。侯君集上梁不正;也不敢阻挡;怕他们把自己也连带告出来;以致于高昌一国宝物被掠一空。
  大军回京;御史们早把弹劾奏章报上;功劳再大;赏罚应分;迎接侯君集的不是红地毯和凯旋乐曲;而是国家大狱。
  还是中书侍郎岑文本有远见;认为功臣大将不能轻加屈辱;上书列举汉朝李广利、陈汤、晋朝王浚以及隋朝韩擒虎等大将事迹;并以黄石公
兵法内容作为补充——〃《军势》一书中讲;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希望太宗
以帝王之德;含弘为美;弃人之短;收人之长;使侯君集能悔过报效。〃奏上;太宗很觉有理;下诏把侯君集放出。
  侯君集立此殊勋;回京就被关进大狱;虽然日后放出;仍然终日怏怏不快。
  贞观十七年;多年一起共事的老哥们张亮出任洛州地方官;与侯君集道别;侯君集乘机激怒他说:〃怎么;被排挤出京城了?〃张亮不乐;答道:〃
当然是你背后排挤我;还能怨别人吗?〃
  侯君集闻言;激起心中积恨:〃我功平一国;回来就被天子谴怒;哪还有机会背后挤兑你!这种日子我过不下去了;你敢造反吗?我和你一起反了
吧!〃
  张亮为人外忠内诈;一转身就把侯君集的话密告太宗。李世民毕竟大度君王;对张亮说:〃你和侯君集都是我唐朝功臣;刚才的话只有你和他两
个人知道;如果审验成狱;你们都不会承认有谋反之语。〃太宗就把此事压下;对待侯君集如初;不久命人图侯君集等二十四人像于凌烟阁。
  当时;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怕被父亲废掉;暗中准备谋反。知道侯君集心怀怨望;太子就通过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当时为东宫属官)与他
牵线;两人数次密谋。侯君集深知李承乾气量劣弱不能成大事;但仍想借机旁图;就答应一起干;举手对这位太子说:〃此好手;当为殿下用之!〃
  虽如此;毕竟谋反事大;侯君集常常夜中惊醒;一醒就再也睡不着觉;四转叹息。他的妻子很奇怪;劝他说:〃您是国家大臣;怎么会这样?如有辜
负国家之事;还是自首的好;肯定能保全性命。〃侯君集也不应声。
  不久;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发;供出侯君集。他那作为牵线人的女婿贺兰楚石为了活命;又诣阙上告岳父谋反的实情。对这么一个共事几十年的
老功臣;太宗亲自审问;说:〃我不欲令刀笔吏辱公;自己亲自问你案情。〃侯君集最初还狡辩;但太子、贺兰楚石等人证及书信等等物证俱在;最终
辞穷服罪。
  太宗临朝;对百官讲;侯君集于国家未安之时有大功;我想活其一命。但谋反是封建社会不可饶恕的大罪;群臣争进;都讲:〃君集之罪;天地所
不容;必诛之以明大法。〃
  无奈;太宗又回到私室;对跪伏于地的侯君集讲:〃与公永别了;从今而后;以君之故;我不忍复上凌烟阁!〃言毕;皇帝唏嘘泣下;痛哭不止。君集
也自投于地;泣不能起。
  读各类唐朝史书;此情此景;均可感觉唐太宗的真性情感人之处;透过千年烟云;仍可想见李世民身为帝王之尊;当其时也;肯定没有一丝矫饰
做作;他一定是回忆起这位勋臣与他自己年青时代的豪情友谊;想起连骑冲杀;攻城掠城的浴血艰难;加之故人病死、被杀无数;至此廖廖;不能不
凄然伤情。
  按刑法;侯君集被斩于四达通衢。这位大将临刑之时;容色不改;对监刑将军说:〃君集我怎能真反呢;是蹉跌至此啊!念我为唐家大将破灭二国
(高昌国以及与李靖一起灭的吐谷浑);还是有微功可陈。为我对陛下讲一声;留下我一个儿子活着以守祭祀。〃(谋反应诛满门)监斩官驰奏;特
诏原其妻及一子;徒于岭南。
  助定奇策英年早逝——郯公张公瑾
  张公瑾;字弘慎;魏州繁水人。开始在王世充手下为官。高祖李渊建唐;张公瑾投归;后为尉迟敬德等人荐于李世民;引入幕府。玄武门之变前;
李世民让占卜的人烧龟甲卜吉凶;张公瑾恰巧从外而入;拿起龟甲扔在地上;进言道:〃凡行卜签;是以决嫌疑;定犹豫;现在应该举事不疑;用得着
卜卦吗?如果卜不吉;势已不可停阻;希望大王仔细想想。〃李世民深然其言。其年六月四日;张公瑾与长孙无忌等九人埋伏于玄武门之外;成为李世
民日后登基的关键人物之一。李建成、李元吉被杀后;其党羽进攻玄武门;张公瑾有勇力;〃独闭门以拒之〃。贞观元年;拜代州都督。后助李靖伐突
厥;擒颉利;屡有战功;封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