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朝廷委任韩弘当都统;主要是因为汴州首当河南、河北要冲;真正替宪宗打仗的还是李光颜和乌重胤两部。韩弘虽受委命;自己仍旧居于
原镇;只派他儿子韩公武率三千人归隶李光颜军。〃(韩)弘虽居统师;常不欲诸军立功;阴为逗挠之计〃。养寇自盗;这位藩镇算是做到家。所以;闻
官军打胜仗;〃辄数日不怡;其危国邀功如是〃。
  看见围攻蔡州诸将中李光颜最卖力;韩弘便想以美女〃腐蚀〃他。他从自己府中舞姬中挑一个绝色美女;饰以价值百万的金珠宝物;然后派军使
把他送给李光颜;想以此消磨李将军的斗志并败坏他的声名。
  李光颜对军使讲;请您明早来营帐;我当众拜受韩公的厚意。于是;转天一大早;李光颜大摆宴席;置酒高会;并传命军使前来。绝色美姝入营;〃
秀曼都雅;一军惊视〃。
  良久;李光颜开言:〃我离家出征;完全是为国事奔劳。将士们弃妻离子;日蹈白刃危矛之间;我又怎能独享女乐呢。请替我感谢韩公厚意;天子
待我李光颜恩重如山;我誓灭淮西贼寇!〃言毕;李光颜泪下如雨。
  〃将卒数万皆感激流涕;于是士气益勃。〃
  乘此锐奋之气;李光颜等军连败淮西贼兵。
  成德镇王承宗为减轻吴元济压力;纵兵四掠;幽、沧、定三镇皆上表请讨王承宗。唐宪宗不顾两面用兵的大忌;于元和十一年初又下诏命河东
、幽州、横海、魏博等六道进讨王承宗;并获数次小胜。
  但是;淮西方面;唐邓随节度使高霞寓一军大败于铁城(今河南遂平);士卒皆没;这位高爷一人独骑逃脱。盛怒之下;唐宪宗以荆南节度使袁
滋接替高霞寓。袁滋到唐州(今河南唐河县);根本不敢派军队入击吴元济;还卑辞下意与吴元济书信住来。唐廷知道此事;便以时为太子詹事的
李愬为唐、邓、随节度使;又把袁滋换掉。
  李愬之父是为唐朝立下汗马大勋的李晟。虽为名将之子;李愬当时并不出名。他来到唐州后;见丧败之余;士卒惮战;便佯装谦恭平易;对营中
军将说:〃天子知道我这个人柔懦能忍;所以派我来安抚你们。进战攻取之事;并非我想做的〃。
  〃众信而乐之〃。
  李愬抚慰兵士;养兵蓄锐。淮西贼兵从未听说过李愬有战胜的名声;对他防备甚松;渐渐不以为意。〃(李)愬沉勇长算;推诚待士;故能用其卑
弱之势;出贼不意。居半岁;知人可用;乃谋袭蔡(州);表请济河。〃
  当时;唐军诸路师出有年;近十万大军;费饷无数;唐宪宗怒极;下诏切责诸军统领。
  朝廷对李愬非常支持。宪宗诏派河中、鄜坊骑兵两千人归由李愬统领。李愬是谋将;最善长的是利用敌方降将。贼将丁士良勇猛善战;小河沟
翻船;在一次小规模遭遇战中;马失前蹄;为唐兵俘虏。知道自己要被斩首;丁士良〃辞气不挠〃;很刚烈的一条汉子。李愬〃异之〃;亲自为他松绑;任
他为捉生将。丁士良归顺后;盛戴李愬;就出主意说:〃贼将吴秀琳有兵数千;全靠陈光洽一人有勇有谋为军胆;我能为您擒来陈光洽以逼使吴秀琳
投降〃。话不白说;丁士良率数骑一去;果然擒归陈光洽。〃吴秀琳以文成栅兵(今河南泌阳)三 千降〃。李愬带这数千降兵;又在吴房县外大败淮西
军。得胜后;吴房城守将派五百精骑追蹑李愬。这位节度使不仅不跑;反而〃下马据胡床;令众悉力赴战〃;又射杀贼将孙忠宪。
  至此;唐军数路皆捷。兵马使王沛先引兵渡溵水;占领战略要地。于是;事前观望的藩镇协战军纷纷渡河;进逼郾城;李光颜又在城下大败三万
多淮西贼兵;守将邓怀金投降;李愬部属董少玢、田智荣等人又拔路口等栅(今河南遂平县);占领多处战略要地。连连败绩之下;吴元济一度想
投降;但被其部下董重质等人所阻;最终仍坚持顽抗到底。
  同时;唐宪宗又听从朝臣之言;集中兵力进取淮西;罢停已经进行两年的讨伐王承宗的战役。讨成德镇用兵十多万;调用多方军镇;〃千里馈运;
牛驴死者十四五〃;光刘总一个藩镇的支出每月就需十五万缗;所以;集中军力财力一方用兵;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李愬方面;又听取降将吴秀琳建议;设计生擒了淮西骑将李祐。此人与官军作战几年;杀伤唐兵甚众;军士噪营;争相在营中跳跃叫骂;要活剐
李祐。
  李愬又来老一套;〃释缚;待以客礼。〃
  一连数日;李愬与李祐以及原吴秀琳降将李宪密议;常常一谈就是一通宵;连唐军内的高级将领都不知道几个人研究些什么。军士不悦;无数
匿名信飞投韩弘以及唐军其他军营;报称李祐是贼人内应。
  李愬深恐宪宗听见谣言后会对自己有所疑虑;他流泪对李祐说:〃难道是老天不让淮西贼灭亡吗?为什么我们相交如此之厚都不能平息众口之
谤呢。〃
  于是;李愬把李祐绑起;出帐对军将们讲:〃诸君怀疑李祐;现在我把他交给皇上处置。〃事先;李愬已经派人上表唐宪宗:〃如果杀李祐;肯定平
不了吴元济!〃
  宪宗很信任李愬;派人驰送赦诏至军中;赦免李祐;放归李愬任用。李愬悲喜交集;握着荐李祐手说:〃尔之得全;社稷之福也!〃立署为散兵马使
;〃令佩刀巡警;出入帐中。〃不久;李愬又以李祐为六院兵马使;把最精锐的山南东道牙兵三千人归其统领。
  除了厚待降将得其死力外;李愬还一改先前凡是发现敌方间谍即杀全家的法令;对俘获的淮西间谍一律好吃好住好银子招待;〃谍反以情告(
李)愬;故益知贼中虚实。〃
  淮西战场诸将用心;长安的宪宗君臣却萌生退意。四年多来;师老兵废;耗饷无数;李逢吉等人多次劝宪宗罢兵。众宰臣中;惟独裴度不言。
  宪宗向裴度询问他的意见。裴度出人意表;要自己前往淮西亲自督战。
  宪宗很意外;〃卿真能为朕行乎!〃
  罢朝后;宪宗留裴度。裴度慷慨陈言:〃臣誓不与吴贼俱生!臣观吴元济表奏;势实穷蹙;只是战前诸将心力不一;现陛下派臣前去;诸将恐臣夺
其功;必争进破贼!〃
  于是;唐廷以裴度为同平章事、彰义节度使;充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
  临行;裴度当众向宪宗表决心:〃臣若灭贼;则朝天有期;贼在;则归阙无日〃。见裴度怀必死之心前往;感动得唐宪宗也涕下沾襟。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十月;裴度到郾城;罢去先前军中所置的监阵宦官;〃诸将始得专军事;战多有功〃。
  不久;李愬又在吴房外城攻坚战中获胜;斩首千余级。有人力劝李愬乘胜入据吴房子城;为了牵扯敌方兵力;李愬不许。此时;李祐献计:〃吴元
济精兵皆在洄曲及四境拒守;蔡州(今河南汝阳县)城守军皆羸老之卒;可以乘虚直捣其老巢。等到别处贼将知道消息;吴元济已经成为官军囚虏
了〃。李愬点头。他马上派人向裴度汇报;裴度力赞:〃兵非出奇不胜〃。
  李愬之所以能立奇功;也是因为李光颜等诸路唐军在北线不断施压;吴元济贼军主力精锐均调去洄曲附近防守;故而蔡州虚弱。李祐等人本是
淮西双将;自然熟悉内情。天时地利人和;终于能造就中国军事史上的奇功一件。
  元和十二年阴历十月辛未日;李愬命随州刺史旻留镇文城;令李祐等率三千敢死队为前锋;自将三千人为中军;命田进城领三千人殿后;上演
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出奇袭大戏:
  军出;不知所之。愬曰:〃但东行。〃行六十里;夜;至张柴村;尽杀其戍卒及烽子。据其栅;命士卒少休;食干粮;整羁欤涣粢宄删灏偃苏蛑灰
断朗山救兵。命丁士良将五百人断洄曲及诸道桥梁;复夜引兵出门。
  诸将请所之;愬曰:〃入蔡州取吴元济!〃诸将皆失色。监军哭曰:〃果落李祐奸计!〃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
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
  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近城有鹅鸭池;愬令惊之以混军声。自吴少诚拒命;官军不至蔡州城下三十馀年;故蔡人不为备。壬申;四鼓;
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
  李愬、李忠义䦆其城为坎以先登;壮士从之。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击柝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 鸡
鸣;雪止;愬入居元济外宅。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元济尚寝;笑曰:〃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又有告者曰:〃城陷矣!〃元济曰:〃此必洄曲子弟
就吾求寒衣也。〃
  起;听于廷;闻愬军号令曰:〃常侍传语!〃应者近万人。元济始惧;曰:〃何等常侍;能至于此!〃乃帅左右登牙城拒战。
  时董重质拥精兵万馀人据洄曲。愬曰:〃元济所望者;重质之救耳。〃乃访重质家;厚抚之;遣其子传道持书谕重质。重质遂单骑诣愬降。
  愬遣李进诚攻牙城;毁其外门;得甲库;取其器械。癸酉;复攻之;烧其南门;民争负薪刍助之;城上矢如猬毛。晡时;门坏;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
梯而下之。甲戌;愬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且告于裴度。是日;申、光二州及诸镇兵二万馀人相继来降。自元济就擒;愬不戮一人;凡元济官吏、帐下
、厨厩之卒;皆复其职;使之不疑;然后屯于鞠场以待裴度……
  至此;蔡州终于平定;宪宗也迎来了他人生最颠峰的时刻。元和十二年十一月丙戌;吴元济被押送入长安;斩于独柳之下;时年三十五;其三子
二弟;也被押至江陵斩首。
  论功行赏;裴度赐勋上柱国;封晋国公;李愬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凉国公;李光颜加检校司空;乌重胤邠国公;韩弘以〃统师〃功;封许国公(
这位阴险老贼见吴元济平;马上入朝觐见;〃两朝宠待加等;竟以名位始终;〃真是运气好);李祐授神武将军;后累升至左右神策剑南西川行营节
度使;〃训兵有法;羌戎畏服〃;董重质本来是吴元济最大帮凶;但能单骑归降官军;最终使李光颜兵不血刃以取洄曲。宪宗起先想杀他;然李愬先答
应饶他一命;便贬为春州司户参军。转年;董重质又获启用。元和十五年;授左神武将军。太和四年;为夏绥银宥节度使;〃(董)重质训兵历法;羌戎
畏服〃;善终于任;是〃化仇敌为股肱〃的一个典型。……
  韩愈作为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奉宪宗之命回朝撰写《平淮西碑》;刻石记功(李愬老婆是宪宗姑妈唐安公主女儿;入宫哭诉韩愈碑文没有
提其父血战之功。宪宗命改写;最终定稿的碑文由学士段文昌所写;采远不如韩愈)。诗人李商隐十分推崇韩愈的碑文;又景仰裴度的统师之功;其
《韩碑》一诗;气势磅礡;用笔老到;实际上是歌颂了元和君臣并力诛除淮西藩镇的史诗: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豸区''豸区'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子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颂万过;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端取淄青十二州——李师道的最后下场
  淮西吴元济平灭;诸藩镇确实被吓怕。〃(李)师道忧惧;不知所为〃。在其属官劝说下;李师道〃纳质献地以自赎〃;遣其长子入侍;并上献沂州
(今山东临沂)、密州(今山东诸城)和海州(今江苏东海)给朝廷;〃(王)承宗惧;求哀于田弘正;请以二子为质;及献德、捸二州;输租税;
请官吏。〃
  王承宗此次是真心归顺;〃奉法逾谨〃;估计大多归田弘正榜样的力量无穷。元和十五年底;王承宪病卒;其二子王知感、王知信皆为质于长安;
只有十八岁的弟弟王承元在镇。诸将依据先例;推王承元为留后。小伙子年纪虽轻;深知礼义制度;密奏朝廷;请诏任主师。〃天子嘉之;〃任王承元为
义成军节度;移镇。诸将号哭喧哗;哀乞王承元留下。鉴于诸镇将领擅推擅杀的前事;王承元坚决尊依唐廷命令;离开成德军。穆宗时;他又任凤翔节
度使;抵拒吐蕃甚力。居镇十年;加检校司空;移授平卢军节度使;〃宽惠有治;所理称治〃。太和七年;王承元病逝于平卢;时年三十三岁;是藩镇主帅
之中结局很好的一位。
  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的祖父是高丽人李正已(本名怀玉);藩镇初起时曾雄豪一时。其子李纳也时叛时附;一家子天生反骨的东西。李纳死后;
其长子李师古袭位;虽表面上奉朝命恭顺;内里实怀异图;招集亡命。〃其有任使于外者;皆留其妻子(为人质);或谋归款于朝;事泄;族其家;众畏
死而不敢异图。〃
  李师古病死;其弟李师道当时正在密州;为李师右的家奴密迎得立。〃自(李)正已至 (李)师道;窃有郓、曹等十二州;六十年矣。惧众不附
已者;皆用严法制之……以故能劫其众;父子兄弟相传焉〃。
  李师道为人;并无其父兄阴险悍烈之风。平日军政大事;他根本不和大将、幕僚商议;只听信几个心腹丫环;其中最有主意的有两个人:蒲大姐
、袁七娘。妇人识浅;又是丫环仆妇之流。听闻李师道要向朝廷割献三州;就〃语重心长〃地劝说:〃自先司徒(李正已)以来;千辛万苦挣得这十二
州土地;奈何忽然割弃!今境内兵士数十万人;我们不献三州;朝廷不过发兵相加;尽可以力战抵抗。如出战不胜;再议割地;到时也不为晚。〃李师道
言听计从;上奏朝廷;推脱说属下将士不同意割让三州。
  朝廷震怒。藩镇三心二意;跳梁狰狞;已经数十年。但皆是朝廷准备下手时;因怕撤职削土而发的本能反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