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传来日军残害战俘营中的美军俘虏的消息,克鲁格心中一动,立即向麦克阿瑟请求由他组织一支别动队,尽快攻占马尼拉。
麦克阿瑟满意地笑了,他终于把这位将军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很快同意了克鲁格的建议。
克鲁格立刻从他的集团军中抽出机械化程度最高的骑兵第1 师,命令师长马奇少将:“绕过日军一切坚固的据点,不惜一切代价向前挺进,攻占马尼拉!”
骑兵第1 师是南北战争期间由罗伯特·李将军组建的老部队,作风凶猛、迅速、坚决。马奇接令后,组成两支摩托化特遣队,由威廉·蔡斯上校指挥,冲在大部队的前面。这两支部队以每小时50 公里的速度向南疾进,在日军还未来得及炸桥之前就冲过了桥梁。2 月3 日傍晚,蔡斯部队的谢尔曼坦克冲进马尼拉,碾碎11 世纪建成的马尼拉旧城的墙砖,在惊慌失措的日军面前直奔关押战俘的圣托马斯大学,解救了3700 名美军战俘。但是,当骑兵第1师的坦克抵达纵贯马尼拉城的巴石河西岸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日军如同鼹鼠一样从地下钻出,把钢铁和火焰倾泻到马尼拉西城区。痛苦而又无法避免的巷战开始了。
麦克阿瑟随步兵第37 师先头部队进入马尼拉市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圣托马斯大学看望被解救的战俘。这是当年他离开马尼拉时留下的官兵。麦克阿瑟一到那里就被数以千计的形同骷髅的战俘包围了,他们见了他,哭得泣不成声,麦克阿瑟也哭了。他知道他们一直在等待着他。麦克阿瑟永远忘不掉那个时刻:“在我的一生中充满了激动人心的场面,但我不记得哪一次比这一次更令人感动。。当我到达时,那些可怜的饿得半死的俘虏爆发出激动的喊叫声。我走进建筑物,马上被数名情绪激动的人挤到了墙根。他们穿着破烂污秽的衣服,泪水满面流淌,用尽全身的力气挤过来靠近我,握住我的手。有一个人张开双臂搂住我,一头扎在我的怀里,无所顾忌地嚎陶大哭起来。。。他们歇斯底里地边哭边笑,所有的人都争着对我说:‘谢谢您!’他们扯我的衣服,吻我,拥抱我。作为一个救命者而不是一个催命鬼,此时此刻令人激动和永远难忘。”
随后,他又来到比利比德监狱,那里有800 名巴丹老兵,个个瘦骨嶙峋,以立正的姿势迎接麦克阿瑟。他们默不作声,似乎在接受检阅,唯一的声音是偶而有人禁不住掉泪的哽咽声。
一位衣不遮体、双脚赤裸的巴丹老兵认出麦克阿瑟,默默走过来,许久许久才说了一句话:“将军,您回来了!”
麦克阿瑟回答道:“我回来晚了,但我们毕竟回来了。我尽可能快地赶到这里来,我将给你们所需要的一切医疗照顾,治愈后就送你们回国。”
战俘们的悲惨遭遇,更激起麦克阿瑟对日本人的仇恨。离开监狱,告别战俘,他向巴石河前线走去。他对马尼拉街区太熟悉了,穿街走巷,健步如飞,一点也不像年满65 岁的老人。
他终于抵达巴石河西岸了,桥上的一切桥梁都已被日军炸毁。东岸的敌人躲在坚固的工事里,射杀着美军,他们要让美国用它最优秀的青年人的生命,来换取他们豺狼一样的狗命和一座凄凉的废墟。
肯尼建议道:“是否让我的机群摧毁东岸的一切设施?”
麦克阿瑟摇摇头:“不要急,慢慢来,我们用大炮、用大量的火炮在城墙上打开缺口,这样我们的伤亡就可以降到最低程度。”
除了要减少平民的伤亡外,麦克阿瑟不同意空袭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担心空袭会把马尼拉饭店炸毁。那是他的家,离开马尼拉时,他把一切私人物品,从衬衫、鞋子到各种勋章、古玩都丢在那里。他听说日本人为了纪念赶走他的胜利,把马尼拉饭店搞成一个展览室,他过去的一切物品都没动。
肯尼说道:“日军会死守到底,直至最后一个人,他们会杀死城内的所有菲律宾人。”
“是的,他们将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而且他们宁愿自杀也不投降。他们会杀死许多百姓,但不会把所有的百姓都杀死,我们会营救出大部分人,而我们一旦空袭,城内就不会有任何生命了。”麦克阿瑟还是不同意空袭。
但是,猛烈的炮击比空袭好不了多少。敌人的坚固工事被彻底摧毁,而马尼拉饭店也坍塌了。2 月21 日,麦克阿瑟随美军冲过巴石河,赶到马尼拉饭店,见到这座建筑物已燃起冲天大火。
他发疯似地从一位士兵手中夺过一支汤姆森冲锋枪,冲进饭店,向顶楼爬去。楼内仍有残存的日军,每上一层都要经过一场战斗。
终于到了顶楼,但映入眼帘的除了灰烬,其余什么都没有了。门口躺着一具刚刚被击毙的日军军官的尸体,被打碎的两个花瓶的碎片散落在他的身旁,这花瓶还是大正天皇送给老麦克阿瑟的礼物。
“将军,干得太漂亮了!”一位少校高兴得大叫。
麦克阿瑟见家里一切都没了,实在高兴不起来,沮丧地说道:“对我来说,此刻没有什么东西是美好的。我可爱的家遭到破坏,我正痛苦地咀嚼着难以下咽的苦果。”
马尼拉还在燃烧,马尼拉还在巷战,而巴丹半岛和科雷希多岛的战斗也在激烈地进行。
将军泪
巴丹半岛是当年美军在菲律宾上演的历史上最庞大的一次缴械投降行动的所在地。1942 年4 月9 日,7.5 万名美军在小爱德华·金少将的率领下走进日军的战俘营。麦克阿瑟发誓要占领巴丹,以雪昔日之耻。
据情报部门侦察,日军在巴丹半岛的兵力有6000 人,而在科雷希多岛上只有1000 人。于是,麦克阿瑟把作战重点放在巴丹方向。
他命令第1 军在西海岸登陆,担任巴丹半岛的主攻任务。上陆后,以1个团的兵力从奥隆阿波出发,在半岛南端实施登陆后向北推进;以另一个团协同第14 军的1 个团沿半岛东岸向南推进,以达成对日军的包围。
第14 军担任巴丹半岛的助攻任务,在南海岸的马里韦莱斯登陆,向北推进,合围日军。该军另以一部兵力在科雷希多登陆。
2 月14 日,解放巴丹和科雷希多的战役正式开始。美军在巴丹半岛登陆后,沿东海岸向南推进,未遇到重大抵抗,进展十分顺利。
16 日,第503 空降团2000 名官兵在科雷希多西部高地实施空降;同日,第14 军一部1000 名官兵在马林塔隧道附近登陆。美军的行动隐蔽而突然,岛上日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到中午,这两支美军即建立起坚固的立足点,开始向纵深发动进攻。
但是,这两支美军很快遇到了日军的顽强抵抗,他们这才发现从前情报有误,在科雷希多岛的日军不是1000 人,而是5000 人。
麦克阿瑟非常关注巴丹半岛的战事。2 月16 日,他扔下正在激烈争夺的马尼拉,率随从分乘数辆吉普车沿巴丹半岛东海岸疾驰南下,很快超过先头部队,远远跑到前面超出战线近10 公里的地方。随行人员提醒他注意四周有日军狙击枪手,别让他们击中。可是,麦克阿瑟却满不在乎地说:“我的心在过去的3 年中已经伤透了,再中一枪也算不了什么。”
麦克阿瑟没有碰上日军狙击手,却差点儿成为肯尼指挥下的一队美军飞机的猎杀对象。当他们一行驶到一座断桥停住时,便被肯尼手下的一个P…38闪电式战斗机小队发现,美机飞行员起初以为麦克阿瑟的车队处于敌方地域,一定是日军指挥官,准备进行俯冲扫射。幸好小队长发现这个车队的车型不像是日式的,倒像美式吉普,急忙用无线电同地面指挥官联系核实。蔡斯上校知道麦克阿瑟跑到前面去了,为防止误伤而阻止了这次攻击,不然的话,麦克阿瑟肯定会被他自己的飞行员击毙了。
18 日,南北两路美军胜利会师,随即向西进击。2 月21 日,美军攻占了巴丹半岛西海岸的最后一个据点,巴丹半岛作战胜利结束,美军毙敌200 余人。1000 余名日军被赶至那布提山,但已不足以构成威胁,最后他们都被打死或因饥饿而丧生。
在巴丹半岛被收复的同时,马尼拉巷战也已接近尾声。2 月27 日,马尼拉全城被美军占领。上午11 时,麦克阿瑟与菲律宾总统奥斯梅纳在一大批高级军官的陪同下,步入在战火中奇迹般地幸存下来的马拉卡南宫,举行恢复菲律宾立宪政府的仪式。
马拉卡南宫始建于1863 年,原为西班牙总督府,后为菲律宾总统府。这座两层楼的石质建筑物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院内种着奇花异草,矗立着精美的雕塑,宫内有豪华的水晶吊灯、中国古瓷器、西洋古钟、西班牙器皿和中亚细亚挂毯。
仪式开始后,头戴菲律宾元帅帽,身着军便服,鼻子上架着一幅太阳镜的麦克阿瑟站在麦克风前,像在莱特岛一样,发表重返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演说:女士们,先生们,马尼拉居民们,美军官兵们,全体菲律宾国民们:
3 年多的岁月过去了,它们是苦难的岁月、斗争的岁月和牺牲的岁月。自从我把我们的部队和装备从这座美丽的城市撤走之后,它就成为一个不设防的开放城市。它的教堂、博物馆和文化中心都因之得以在战大中保存下来,免遭战争的残酷洗劫。敌人却毫无人性,我原来过高地估计他们在绝望的困兽之斗中,会对这些文明的象征略加保护而不予摧毁,因为这样做没有任何防御价值。但是这些化为灰烬的建筑将会按它们的原样重建。。
总统先生,全力以赴,担负起责任,率领国民们重建家园吧。我代表我
的政府庄严声明,将宪法规定的一切权利和责任交还给菲律宾共和国政府。你们重获解放的国家必将在自由世界大家庭中获得它的荣誉和地位。你们的首都虽然被摧残得疮瘦满目,也必将恢复到它应有的地位,它将成为东方民主的堡垒。。。讲到这里,麦克阿瑟的声音呜咽难以自己,热泪从双颊滚下,他停顿了好大一会儿,会场鸦雀无声。他想起了那些为这一时刻的到来而阵亡在雨林、礁盘、珊瑚沙、岩穴、永久海力点上和大海中的将士们——他们永远看不到这一天了。他擦去面颊的热泪,用苍老而嘶哑的声音结束他激动而痛苦的演说:
我谦卑地、虔诚地感谢全能的上帝,给予我们军队伟大的胜利。我请求在座各位同我一起,高声颂念主祷文。。他终于回到了菲律宾!
第三部海岛搏杀——冲绳之战
马骏著
主要人物表
切斯特·尼米兹美军中太平洋战区司令海军五星上将
雷蒙德·斯普鲁恩斯美军冲绳登陆战役总指挥海军四星上将
凯里·特纳美军第51 特混舰队司令海军中将
威廉·哈尔西美军特遣舰队司令,后接替斯普鲁恩斯担任冲绳战役总指挥海军四星上将
西蒙斯·巴克纳尔美至第10 集团军司令冲绳战役地面作战总指挥陆军中将
柯蒂斯·李梅美军战略航空兵第21 轰炸机司令官火烧东京指挥者空军少将
马克·米彻尔美军第58 特混舰队司令海军中将
罗伊·盖格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军司令,后任陆军第10集团军司令海军少将
休伊·莱顿海军陆战队第1 师第7 团第15 连连长海军少校
贝克·奥勃莱恩海军陆战队第1 师第7 团团长海军上校
查尔斯·惠特尼海军陆战队第6 师上校
军官牛岛满日本第32 军司令宫冲绳守军总指挥陆军中将
长勇日本第32 军参谋长陆军中将
大西优治郎日本海军第1 航母舰队司令官海军军令部次长“神风”特攻作战发起者海军中将
有贺幸作日本“大和”号战列舰舰长海军大佐
八原博道日本第32 军高级参谋陆军大佐
清冈永一日本战时大本营派驻冲绳特使陆军大佐
青木保宪日本高知海军航空兵学校教官海军少尉
引子
1943年11月22—26日,埃及首都,开罗。
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委员长、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在这个人类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开了4天会,共同讨论对日作战问题。
三巨头各有各的心事:
蒋介石这位人类另一古老文明发祥地的军政领袖,此刻最关心的不是如何消灭日本。他知道,有美国军队在太平洋鏖战,日本人败降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他最感兴趣的是消灭共产党,使自己成为中国唯一的领袖。抗战爆发以后,他眼看着被他赶到陕甘宁不毛之地的毛泽东奇迹般地把共产党武装力量又发展起来,几乎全中国每一个省份都有他们的武装。一旦日本人败降,与他争夺中国领袖地位的必定是毛泽东无疑。所以,蒋介石要保存自己的实力,准备日后消灭他的这个心腹大患。因此,他参加开罗会议,只是想从美国人那里多要些援助。
罗斯福虽然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不满,却很理解。但他现在一心想的是早日战胜日本人,洗刷珍珠港事件给美利坚合众国带来的奇耻大辱。因此,从战后亚洲政治力量的安排以及从当前战胜日本人这两方面考虑,罗斯福都需要蒋介石的支持。他要给蒋介石一些援助,但必须是有条件的:你蒋委员长不能拆我打击日本人的台。
丘吉尔对蒋介石的印象还不错,认为这位蒋先生“沉静、含蓄、有能力”。但是,殖民观念极深的丘吉尔对罗斯福关心蒋介石却大为恼火,他来开罗的目的十分单纯:夺回缅甸以及新加坡、香港和大英帝国其他前哨基地,从而为英国的败绩雪耻。
三方几经磋商,终于在共同战胜日本问题上达成共识。26日下午,在罗斯福下榻的寓所花园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与会者对于军事和政治诸问题作了彻底的探讨后,罗斯福说道:“目前,美国海空军正在太平洋战场浴血奋战,如果不出意外,麦克阿瑟将军和尼米兹将军的两支部队预计在明年,最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