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当自强 作者:云意迟迟(起点女生网vip2015-01-06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女当自强 作者:云意迟迟(起点女生网vip2015-01-06完结)-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福婶小心地觑着王大姑的脸色道:“还有更难听的,我都没脸说。”
  “说吧,我受的住。”
  “我那糊涂嫂子说这王家还有两个儿子,这孤男寡女的,谁说的清楚?我家刘全再说不上媳妇,也可不想当便宜爹。”
  “这,这……”王大姑听得气急攻心,双手直抖。
  “呦,都怪我!”刘福婶忙扶住王大姑,“什么好话歹话都往外说。当时我和她辩了几句,我真是那热脸子去贴人家的冷屁股,还害得善若白白地被人奚落一场。”
  “我们王家清清白白的,可不能让人白白地给泼上一盆脏水。”王大姑忿忿地道。
  “可不是。”刘福婶心里暗暗得意,她这个嫂子是个泼的,王大姑虽然和善,可也不是吃素的。这么多年吃那栓柱嫂的排头,倒不如趁机挫挫她的锐气。刘福婶假意地劝了王大姑半天,这才告辞。
  在院门口碰到了匆匆进门的王有虎。
  王有虎是个活络的,他笑着道:“刘福婶,来串门子啊,咋一个人出来,我娘也不出来送送。”
  刘福婶故意做出懊恼的样子,又加了把火,道:“都怪我搬嘴,你娘正在房里生气呢,你快去劝劝。”
  “咋的了?”王有虎送了刘福婶出门,便匆匆进了房间。
  庄善若见刘福婶没呆上多久便出去了,这事姑娘家的也总不好亲自去问,只得静下心来,重新拿起那本《齐民要术》翻看了起来。秀才爹留下的那堆书里各种各样的都有,庄善若琢磨着会嫁入农家,便翻出了这本书看了起来,也算是未雨绸缪吧。
  吃过晚饭,洒扫过后,庄善若便听见院子外面吵吵嚷嚷的。有个女人尖利的声音响起:“王家的,你既然有脸打人,就有胆敢认。我倒要来评评礼,你家的闺女是上赶着嫁还是怎么的,哪有说亲不成便打人的道理?……”
  庄善若心里一跳,莫非说的是自己家?
  在石榴树下歇着的王有虎掏着耳朵冷笑了几声,王有龙不动声色,却将两个拳头攥得紧紧的。
  王大姑赶忙拉扯着两个儿子,道:“咋回事?”
  “没咋回事,就是和我哥一起将那个矮胖的刘全揍了一顿,看他还敢满嘴胡沁。”
  院门被人擂得山响,那女人喊道:“王家嫂子,给个说法,也不去打听打听,我栓柱嫂可是好欺负的?你当我是软柿子,一捏一个准哪?”
  王大姑将庄善若推进东厢房,嘱咐道:“关好门,没叫你,可别出来。”
  庄善若静静地坐在床上,心里明白定是刘全家说了什么不中听的混话,王有龙王有虎便逮着刘全出气去了,现在人家倒是找上门来。
  院子里吵得沸反盈天,庄善若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有个女人尖利泼辣的声音时不时地响起,这恐怕就是那个栓柱嫂吧。庄善若苦笑了一声,心里是又酸又苦,这场风波全因了她而起,也不知会如何收场。
  

第24章 喜事临门
更新时间2014…1…18 12:01:59  字数:2549

 “这里得绕个扣,像这样,嗯。”
  “善若姐,我的手怎么都不听使唤,要是像你那么巧就好了。我一看这些针啊线啊的,就头痛。”
  “别急,慢慢来,按我看已经是好了许多了。”
  一大早,刘春娇就携了针线活来王家找庄善若。姐两个正凑在东厢房做着针线说着闲话。
  “那日的事我都听我娘说了,善若姐,你可别恼。”刘春娇蹙着她细细的柳叶眉,道,“按理也不该我们做小辈的多嘴,可是我的这个婶子,那张嘴向来就是刻薄了点。”
  庄善若摇摇头,那日的事她还是心有余悸。栓柱嫂往王大姑的心尖尖上泼脏水,王大姑自然不肯依。可那个矮胖的刘全被王家兄弟揍得鼻青脸肿也是事实。最后还是找了里正调解,赔了刘家几个药费,这才作罢。庄善若在窗口觑到捋着袖子的栓柱嫂骂骂咧咧地心不甘情不愿地出去了,临走还撂下句话:“纵使你家闺女长得像个天仙,我倒要看看,榆树庄还有谁敢娶她进门。”
  平白无故地被人羞辱,即使庄善若性子再好,也生了几日的闷气,更不用说还牵连了王家与人结怨。
  刘春娇放下手里的针线活,拉着庄善若的手道:“善若姐,我那大堂哥,你是没见过,又矮又胖的,根本是配不上你。这一闹,我看也是好事,总比你稀里糊涂地成了我的堂嫂子,成日里受我婶子气要好吧?”
  庄善若将指头在刘春娇额上一点,笑道:“你这丫头,张口闭口不是嫁就是娶的。”刘春娇这番话虽然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可庄善若心里也明白这个刘全果真不是良配。只是王家兄弟打了人是出了口恶气,可是,再要托媒说亲,旁人总是要忌惮上几分。庄善若犹记得那日王大富黑如锅底的脸色和阴冷的眼神。
  “嘻嘻!”刘春娇不知想起了什么,突然掩嘴一笑,道,“不过我看我婶子这一闹,我娘可是动了别的心思了。”
  “嗯?”
  “你还记得那日在县城里,我曾让我娘也将你说到县城里,我们好作伴的话吗?”
  “嗯。”庄善若细细地理着丝线,不知道刘春娇突然说这番话是何意。
  “我娘和我婶子是不对付了半辈子,偏偏我奶又偏心大伯家,你知道我娘的心病,家里没个儿子顶门户,总是矮人一头。我娘跟婶子是常年置气——我婶子要往东,我娘是偏要往西,啥事都要和她对着干。”刘春娇笑道,“那日我婶子不是说看榆树庄里谁敢娶你,我娘说了,就为了这一口气,怎么着也得将你风风光光嫁到县城里去,到时候让我婶子将肠子也悔青了去。”
  庄善若听了倒是有些吃惊,这可是她想也没想过的事。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她知道自己的斤两,即使能侥幸嫁到县城里也不是什么好事。可这话也不便当着刘春娇讲,于是特意绕开了这个话题,只说些闺女们间的琐事。
  快到中午,针线活做得妥当了,刘春娇正要回家,刚好碰上王大姑从外面进来。
  “春娇,咋就要走了,再多坐坐。”王大姑是真心喜欢春娇。
  “已经扰了善若姐一个早上的清净了。”刘春娇轻笑道,“婶子,我娘让我和你说声,这事是她办得不妥当,你也知道我婶子那人……”
  “放心放心,我可没糊涂呢。”王大姑道。嘴上说是不介意,其实王大姑心里还是埋怨刘福婶这事办得实在不地道,这栓柱嫂是什么样的人,她王大姑不了解,她刘福婶还能不清楚?事后再细琢磨,她妯娌两个一向看不对眼,这场风波还不是因为刘福婶搬嘴挑起的?费了点钱财倒是小事,倒害得她清清白白的闺女,被村子里的人说嘴说了几天。
  刘春娇将嘴凑到王大姑的耳边道:“这话可不能让我善若姐听到——我娘还说了,一定要给善若姐寻个如意的姑爷来赔罪。”
  王大姑轻轻拍打了下刘春娇,笑道:“就你这丫头机灵。”善若就是忒沉静了些,女孩子,还得像春娇这样活泼的才能福气大些。
  刘春娇自是转回家去不表。
  王大姑这两天也没闲着,搁下手里的活计,净找村子里的好姐妹唠嗑去了。这唠嗑是假,给善若打听合适的人倒是真。可是栓柱嫂这一闹,本来对刘善若有点意思的人家也都退缩了,看来得过了这阵风头才好。王大姑这才真正将那栓柱嫂恨上,将那刘福婶怨上了。可见了庄善若也不提这些,只说些轻快的,就当这事全然没发生过。
  这年夏天最热的时候已经慢慢过去了,田里的稻子过个一月也好收割了。这时候的稻子可不需要太多的水,得将水田里的水慢慢地排空,有些低洼的地方还得挖沟排水。稻穗沉甸甸金黄黄,还得提防那些贪嘴的麻雀毁了农人们半年的心血。
  榆树庄的人,都在田里忙活着,渐渐地也没空理会王家和刘家的闲事了。这稻子可是得提供半年的口粮,而那些捕风捉影的闲话只是磨牙消闲用的,庄户人家这点可分得清。
  王家的八亩水田今年估摸着收成也不会差,王大富木匠作坊也不去了,和两个儿子成日里在田里忙乎着。庄善若每日里烙了厚厚一叠的肉馅的烙饼,做了一瓦罐的鸡蛋汤,由王大姑送到田头。日子过得充实而忙碌。
  一日,王大姑刚从田头送了饭回来,还没推开院门,就见了刘福婶喜滋滋地从路那边扭着粗壮的腰身过来。
  “王家大嫂!”刘福婶赶紧小跑几步,全身的肉都震颤着,她脸上堆着笑,迭声道,“喜事,喜事啊!”
  王大姑皱了皱眉头,她有点不待见这刘福婶,说个媒能说成这样的,可见对她家的善若也是个不上心的。她早就不指望这个刘福婶了,只想着忙过了这一阵,去连家庄托托她的姐妹张婶子。
  刘福婶陪笑着道:“王家大嫂,还恼着我呢?我本也是没脸来见你,这不刚得了准信儿,便巴巴地来知会你一声。”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面人,王大姑的性情虽然是率真些,这时候也少不得压下心中的不快,道:“刘福婶,瞧你说的,有话先进来再说。”
  刘福婶忙道:“善若在,我也不进去了。就几句话,跟你讨个主意。”
  王大姑见她跑得鬓发都有些散乱了,只当她真有什么急事,便顿下脚步听她说些什么。
  刘福婶看看周围,见王家院子外没什么人走动,只有一只不知道谁家的猫俯在墙外边睡觉,便用手掩着嘴作势要凑到王大姑耳边。
  王大姑心里厌烦,见不得她这样故作神秘的,便道:“刘福婶,有话便说,咱们光明正大的,也不怕人听了去。”
  这话倒说得刘福婶有些讪讪的,她还是压低了声音道:“我给我善若侄女寻了门好亲事,刚那边回了个话来。”
  王大姑毫无兴致,心想这刘福婶还能介绍个啥好的,用得着这样献宝似的巴巴跑过来吗?碍于情面,她也只得“哦”了一声。
  刘福婶毫不气馁,兀自说得眉飞色舞:“你猜是哪家?”
  “哪家?”
  刘福婶就等着这一句,她也不急着回答,自己先得意地笑了半天,道:“我就说善若也是个有福气的——是县城里开杂货铺的许家。”
  “哪家?”王大姑怀疑自己听错了。
  刘福婶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又恢复了她骄矜的笑,道:“我的大嫂子,可不就是那县城里的许家。”
  

第25章 媒婆的嘴
更新时间2014…1…18 20:02:36  字数:2321

 王大姑连忙将刘福婶拉到房里,细细地盘问着。
  “那许记杂货铺就和善福堂隔了一条街,他家当家的许顺发许掌柜见了的人都说和善,这不和气生财,生意也做得极好。”
  “说的是许家的哪个儿子?”王大姑没听说过什么许记杂货铺,她用的针头线脑,锅碗瓢盆都是从走街串巷的货郎那里买的。
  “大儿子,学名叫许家安的。”
  王大姑心里动了动:“几岁?”
  “二十一。”刘福婶见王大姑露出了犹疑的神色,忙道,“你别嫌人家大,这许家大儿子我是见过,长得是一副潘安貌。”
  “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口?”
  “就徐掌柜老两口,两儿子,一个姑娘,小儿子倒是娶上了媳妇,生了个小孙子。”
  “咋小的倒越到大的前面去了呢?”
  刘福婶就等着她这一问,她脸上笑成了一朵花道:“这许家的大儿子可是个不简单的,七岁开蒙,十七岁得了个秀才,这不还要去考举人呢。小媳妇就是县城里富户的女儿,掌柜娘子偏心大的,更是打定主意要给找个好的——这不生生地拖到了现在。”
  王大姑听了不喜反忧,道:“这样好的人家,这样好的姑爷,我们家善若可是高攀不起。”
  “人家都不嫌弃,你咋就自己退缩起来了呢?”刘福婶陪着笑道,“我看侄女那人才样貌以后说不准还能是个官太太呢。”
  王大姑赶忙摆摆手道:“我看善若和我一个心思,也不想攀什么富贵,只想找个好好过日子的就得了——这门亲事,我看是不合适。”
  刘福婶眼珠子滴溜溜一转,这事她也觉着怪。当初为了和她妯娌赌上一口气,她也到县城里很是跑了几趟,却也没什么眉目。几日下来,心里倒也懈怠了。没料到,这许家却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了风声,巴巴地托人来找。
  春娇能嫁个善福堂的姑爷刘福婶就觉得是顶了天了,这许家家境殷实,大儿子又是个进学的秀才,相貌也长得好——刘福婶怎么琢磨也琢磨不过来,隐隐约约的就是觉得不靠谱。
  可许家托的人说了,只要这姑娘才貌出色,本分守礼,家里差点就差点,这许家哪里还图了那份嫁妆去?这许家大儿子年纪一年年上去,眼见着周围也没个合适的,掌柜娘子又盼着抱长子长孙,这不就在周围的村里里物色起来。刘福婶再一寻思,似乎也是这个理儿。又加上许家出手阔绰,给了她一两银子的跑腿费,刘福婶给人做媒做了一辈子,哪里见过这么大的手笔,想来如若是说成了,许家一定不会亏待她。
  再说了,刘福婶心里还有个小九九。这庄善若如果能顺顺当当地嫁到许家,表面上是压了她家春娇的风头。可刘福婶摸准了这个善若也是个心里有主见的,她家春娇惯养着,万一在那善福堂受了委屈,她在榆树庄是鞭长莫及,善若倒也可以帮衬帮衬——春娇不是成日里在家善若姐长善若姐短的,这两个闺女好着呢。
  刘福婶见王大姑犹疑,心里咯噔一下,忙道:“王家嫂子,你咋就断定善若不乐意呢?这许家儿子和善若站在一起,可不就是那戏台子上演的才子佳人,般配着呢。”
  王大姑没应话,心里盘算着。
  刘福婶摸着荷包里许家给的那一两银子,又笑着道:“这可是提着灯笼也找不着的好事啊!日子是人过出来的,善若也不像春娇,是个玲珑能干的,必定能够讨得许家上下喜欢。他许家人口又简单,老两口子又都是个和善的。善若嫁过去就是大嫂子,过上一两年,生个一儿半女的,日子还不过得妥妥当当的?万一福气再大上一些,许家儿子中了个一官半职的,这可不更是天大的造化嘛!”
  王大姑被刘福婶微微说得有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