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王朝1449-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英宗触动了心事,哈哈一笑:今儿个晚上倒是奇了,什么事都凑到一块,哈哈。 
  王振:万岁爷先请坐。 
  英宗有些不耐烦:先生只管讲来,朕可不喜欢捉迷藏,啊? 
  王振恭敬地将英宗扶到椅子上:此事关系重大,万岁爷先坐好了,容奴才细细道来。 
  英宗被搞得摸不着头脑:是吗? 
  王振诡秘地一笑,从案几上拿起几张写满了字的纸:万岁爷刚进门时,可曾见到奴才正在忙碌? 
  英宗:是啊,先生不是在替朕批阅奏折吗? 
  王振扑通一声跪下:奴才恭贺万岁爷,万岁爷就要成为我大明真正的天子了! 
  英宗打了个激灵,一下坐直了身子:你说什么? 
  王振:奴才是说,万岁爷亲政的日子就要到了! 
  英宗吃了一惊: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王振把手上的那几张纸递上去:万岁爷请看,这是朝中文武大臣上的劝进表,劝万岁爷即刻亲政呢。 
  英宗接过劝进表,打开一看,果见上头签满了徐珵、李威等大臣的名字,心里惊喜交集:先生,这份劝进表…… 
  王振:万岁爷还不明白吗?这是奴才领的头,众大臣纷纷附议。万岁爷,人心所向,机不可失啊! 
  英宗露出了一丝笑容,但随即又有些懊丧,他亲自将王振扶起来:先生且先起来。 
  王振:谢万岁爷。 
  英宗动情地:先生对朕实在是太好了,可朕就怕先生你的一片心意,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王振:万岁爷是担心太后不愿还政于你? 
  英宗长叹一口气:唉―― 
  王振挑拨地:当年太后可是有言在先,等万岁爷行大婚之礼,熟知朝政,即还政于你,现万岁爷已建立不世功业,四夷臣服,万民爱戴,我大明盛世景象,比之列朝列代,有过之而无不及。然中秋大典之时,太后竟毫无表示,如此出尔反尔,奴才都要为万岁爷您鸣不平了。   
  三 翻云覆雨(10)   
  英宗为难地:有些事情,先生你是不知道的,朕心里也很为难哪。 
  王振:万岁爷年轻有为,雄才大略,这些年的政绩,当真是有目共睹,天下谁人不心服万岁爷的文治武功?万岁爷本可更有所作为,与汉武帝、唐太宗,还有万岁爷最钦服的成祖皇帝这些贤明君主一比高低,大展鸿图。 
  英宗被说中了心事,感叹地:可惜朕现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王振:万岁爷,奴才说句不该说的,万岁爷亲政乃天经地义,太后横加阻挠,实是为了她自己的权位,她要除掉奴才,也是怕万岁爷羽翼丰满,难以驾驭,万岁爷万勿上了她的当! 
  英宗一愣:先生的意思是太后她有私心? 
  王振:万岁爷的雄心壮志是统御四海,建一番前无古人的旷世功业,岂能让一个妇人牵着鼻子走呢?万岁爷! 
  英宗顿时拉下脸来:你这是什么话? 
  王振:奴才冒死直言,全是为了万岁爷。万岁爷请想想,这天底下,对你最亲、最关心你的人是谁? 
  英宗又是一愣。 
  王振:当然是希望万岁爷成为大明真正天子的这些人,他们才是万岁爷的大忠臣。万岁爷,这中间的亲疏、忠奸,难道你分辨不出来吗? 
  英宗终于被说动了,微微点头:那依先生之见,朕该当如何? 
  王振:明日早朝,奴才将这份劝进表当廷宣读,众大臣势必附和,那时候,万岁爷只要顺水推舟,谅太后也不敢公然反对,如此,大事可成也。 
  英宗的表情极为复杂:唔,又是明日早朝? 
  王振故作惊讶地:怎么?明日早朝难道有…… 
  英宗看了王振一眼,很快移开了视线:不瞒先生说,太后刚来见过朕,明日早朝,只怕对先生你大大不利啊! 
  王振:这么说,太后是要除掉奴才了? 
  英宗不置可否。 
  王振赶忙跪下:奴才为了万岁爷,九死不悔,奴才死不瞑目的是,万岁爷从此之后,怕是再无出头之日,这大明真正的皇帝,不是皇上,倒是太后了! 
  王振说完,拼命叩头,磕得地上砰砰直响:万岁爷三思,三思啊! 
  英宗却是轻轻一笑,上前一步,扶住王振:先生请起,有话慢慢说,啊? 
  18、于府卧房 
  于谦通宵达旦草拟好了弹劾王振的奏章。 
  他搁下笔,将奏章放入怀中,脸色极为凝重。 
  然后他站起身,来到兰心身边,握着她的手,深情地呼唤着:夫人,夫人―― 
  兰心微微睁开眼睛,似乎已经知道于谦要走,异常吃力地指指旁边的一只红木匣子:老爷,把……把这个给我。 
  于谦捧起匣子,递给兰心。 
  兰心用力将匣子打开,只见匣子里放满了书信。 
  兰心:老爷,这些都……都是你当年在外为……为官,寄回……回来的家信,还有你……你随信寄给我的诗……诗笺,我……我都收在这匣……匣子里。 
  于谦难过地点点头:我知道,夫人。 
  兰心:要是我死……死了,你别……别把它们烧……烧了,就埋在我身……身边,让它们陪……陪我。 
  于谦强忍着眼泪:夫人,你会好起来的。 
  兰心拉着于谦的手不放:老爷,你……你千万答……答应我,为妻的就求……求你这……这件事,你要答……答应…… 
  于谦只得点头答应:好,我答应你。不过,你也要答应我,千万等我回来,啊? 
  兰心满足地笑了,紧紧抱着匣子:老爷,去……去吧。 
  于谦真切地感受到了生离死别的哀痛,心如刀割,忍了好久的眼泪终于从眼眶里流了下来。 
  兰心颤巍巍地举起手,温柔地擦掉于谦脸上的泪:男儿……有泪不……不轻弹,老……老爷走好……好了,别记……记挂我…… 
  于谦含泪庄重地点头。 
  19、于府大门 
  于冕、于康送于谦和女贞出门,但刚打开大门,几个人全惊呆了。 
  ――大门外,摆着许多篮子,篮子里放满了一些大包小包,极为醒目。 
  于康:这是什么? 
  他打开一看,不由惊呼:药,是治夫人病的药啊! 
  于冕扑上去,看了几眼,激动不已:对,对,这是贝母,这是大青叶……爹,娘有救了! 
  于康:上天有眼,好人有好报啊! 
  女贞:这药是谁送的? 
  于康:肯定是街坊邻居,还有京城里的百姓送的,他们听说夫人病了,前些天都来探望呢。 
  于冕在篮子里发现了一张小纸条:果真是百姓们到城外搜罗来的,爹,还有山西、河南的百姓特意送来的呢。 
  于谦大为感动,对着那些药拱拱手,热泪盈眶:谢谢,谢谢各位父老乡亲,你们如此厚待于谦,于谦何以为报啊! 
  于冕激奋地:爹,我这就给娘熬药去。 
  于谦:好,爹也该上朝去了! 
  于谦说着,大踏步出了家门,往前而去。 
  他的身上似乎充满了神奇的力量,显得精神抖擞。 
  女贞看着于谦的身影,含泪笑了。 
  20、华盖殿 
  众大臣早朝。 
  英宗端坐在龙椅上,边上立着王振。孙太后坐于帘内,女贞侍立在她旁边。   
  三 翻云覆雨(11)   
  但今天的早朝气氛却与往日不同,因为樊忠带了一队御林军,已虎视眈眈地站在了大殿的四周。 
  众大臣也许都已感觉到了火药味,看看殿上的英宗和王振,又看看全副武装的御林军,一个个忐忑不安。 
  英宗和王振都镇定自若。 
  孙太后的脸在帘内若隐若现,更看不出表情。 
  英宗:列位爱卿有何事快请奏来。 
  于谦大声地:臣有事请奏。 
  英宗:哦,是于爱卿,讲吧。 
  于谦:臣奉皇上和太后之命,审讯孙万山走私火炮一案,现孙万山已供认不讳,那门神机火炮原本是要偷运给瓦剌。 
  众大臣都“哇”地惊叫了一声。 
  英宗平静地:于爱卿接着讲。 
  于谦:据孙万山交代,走私火炮的主使另有其人!这人与瓦剌太师也先早有来往,一旦也先认可孙万山送去的样炮,随后将走私三百门神机火炮给瓦剌。 
  众大臣又是一声惊呼。 
  邝野忍不住叫了出来:天哪,三百门神机火炮! 
  王振冷冷地瞪了邝野一眼,邝野忙惶恐地垂下脑袋。 
  英宗:于爱卿,你说的这人是谁啊? 
  众大臣狐疑地东看西看,脸色茫然。 
  王振根本就不动声色。 
  于谦把手一指:这个走私火炮的罪魁祸首就是站在皇上身边的王公公,王振! 
  众大臣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廷上鸦雀无声。 
  于谦:除走私火炮以外,王振还带头圈地,现据王山招供,王振一人所圈之地就达十五万亩! 
  英宗微微点头,并不说话。 
  于谦上前一步,大声地:皇上,臣今日要当廷弹劾王振这个祸国殃民的逆贼,将他的罪行公之于众。 
  英宗默不作声。 
  孙太后发话了:于爱卿请讲。 
  于谦慷慨激昂地:王振对外勾结瓦剌,里通外国,走私神机火炮,如让他的图谋得逞,我大明铁打的江山就将毁于一旦,此乃第一等大罪。对内结党营私,广植亲信,凌驾于皇上和太后之上,祸乱朝政,此乃第二等大罪。对上阿谀奉承,架空皇权,极尽欺蒙之能事,此乃第三等大罪。对下欺凌百姓,大肆圈地,致使流民遍野,民怨沸腾,此乃第四等大罪。这数罪集于一身,实为大奸大恶之人,故臣奏请皇上,将王振数罪并罚,依律论处! 
  于谦刚说完,樊忠做了个手势,御林军便朝王振逼了上来。 
  廷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21、宫门外 
  全副武装的锦衣卫在马顺的率领下赶来了 
  马顺:快,快! 
  锦衣卫朝宫中潮水般涌去。 
  22、华盖殿 
  御林军围住了王振。 
  王振面不改色,显得极为镇定。 
  英宗慢吞吞地:王先生,你还有何话说? 
  王振:万岁爷,奴才冤枉啊,奴才日夜侍奉万岁爷,尽心尽责,不敢越宫门一步。奴才为朝廷所做的事情,万岁爷和列位大臣都是有目共睹,不容奴才多费口舌,于大人所列的四大罪状,简直是一派胡言! 
  于谦:王振,你死到临头还敢狡辩? 
  王振不紧不慢地:于大人别性急,有话慢慢说,好戏还在后头呢。 
  于谦一愣。 
  孙太后听了,也微微变色,当机立断地:御林军,还不快快将王振拿下! 
  樊忠一挥手,御林军一拥而上,将王振拿住。 
  众大臣紧张得气也不敢喘。 
  殿外,马顺已带着锦衣卫赶到了。 
  殿内,众大臣都听见了外面的响动,不由朝外面张望。 
  孙太后和于谦也感觉到了异样,脸色都是一变。 
  英宗突然猛地拍了下龙椅,霍地站起来,指着王振:你―― 
  众大臣都以为英宗要说什么,不料他顿了一顿,又若无其事地坐下了。 
  众大臣都被英宗搞得摸不着头脑。 
  与此同时,殿外的马顺已看见了英宗的手势,把手一挥:上! 
  大群锦衣卫在马顺的带领下,蜂拥而入,迅速包围了整个大殿。 
  众大臣们均大惊失色。 
  孙太后和于谦也是大惊失色,女贞本能地护住了孙太后。 
  樊忠大怒,挡在马顺前面:干什么?干什么?擅闯大殿,你们反了不成? 
  御林军哗地抽出兵器,逼向锦衣卫。 
  锦衣卫也不肯示弱,哗地抽出兵器,指向御林军。 
  一时两军对垒,形势一触即发。 
  廷上剑拔弩张,刀光闪闪,众大臣都吓得心慌意乱。 
  23、兵部大牢 
  孙万山和王山垂头丧气地坐在牢内。 
  牢门哐当一声打开了,进来的是钟将军:皇上有令,提嫌犯孙万山、王山! 
  孙万山以为死到临头,大为恐慌:钟将军,皇上这是要…… 
  钟将军:太国舅慌什么?皇上要你们两位进宫面圣,是要当廷审问,免得两位受了冤枉,不明不白做了刀下鬼! 
  孙万山一愣。 
  钟将军向孙万山使了个眼色:太国舅还不明白吗? 
  孙万山和王山都听出了钟将军话里的意思,脸上掠过一道惊喜。 
  24、华盖殿 
  殿内,御林军和锦衣卫剑拔弩张地对峙着。   
  三 翻云覆雨(12)   
  樊忠:马顺,还不快快退下! 
  马顺:卑职奉皇上之命,特率锦衣卫进宫护驾。 
  马顺说着,哗啦抖开一张圣旨:圣旨在此,樊将军,你可看明白了! 
  樊忠吃了一惊,但仍不愿退下:你有旨,末将也有旨,谁怕谁了?弟兄们,上! 
  御林军向锦衣卫逼过去。 
  马顺也一挥手:上! 
  更多的锦衣卫将御林军团团围在了里面。 
  于谦看着这一切,脸色越来越严峻。 
  孙太后此时已把局势看得清清楚楚,显然是英宗和王振联手,对她反戈一击了,而且马顺的锦衣卫人数大大超过了御林军,一旦冲突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孙太后略一沉吟,决然地:朝廷议政之地,哪来的刀光剑影啊?还不快给哀家住手! 
  孙太后此言一出,樊忠和马顺都住了手,仍向对方怒目而视。 
  孙太后又是一声断喝:退下! 
  御林军和锦衣卫只得纷纷退到殿边,但双方仍拿着兵器,随时准备动手。 
  樊忠更是拿住王振不放。 
  英宗对这些变故似乎视而不见,摆了摆手:刚才于爱卿弹劾王先生,朕呢,也想搞个水落石出,这样吧,朕现就当廷问个明白。 
  王振叫起来:如此最好,有万岁爷作主,奴才也可免去不白之冤。 
  英宗:于爱卿啊,朕问你,你弹劾王先生四条罪状,可有证据? 
  于谦:物证人证俱在,请皇上明察。 
  孙太后已觉察到英宗将有所动作,厉声地:皇上,哀家这儿就有几份证据,请皇上当众宣读,免得皇上过目就忘了! 
  女贞把证据交给英宗,英宗却轻描淡写地瞟了一眼:这几样东西暂且放下,朕要的是当面澄清事实。于爱卿,你还有何人证物证,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