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王朝1449-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女贞把证据交给英宗,英宗却轻描淡写地瞟了一眼:这几样东西暂且放下,朕要的是当面澄清事实。于爱卿,你还有何人证物证,尽可呈上来。 
  于谦:孙万山和王山押在兵部大牢,缴获的神机火炮,也在兵部,皇上可将人证物证一并押上,当廷审问查验。 
  英宗装模作样地:此事关系重大,朕当慎重处置,同时嘛,也好让王先生心服口服。列位爱卿,你们也一块做个见证人,啊? 
  众大臣连连点头:是是,听候皇上吩咐。 
  英宗:那好吧,将嫌犯和火炮即刻押上殿来! 
  英宗话音刚落,钟将军已押着孙万山、王山和火炮进来了。 
  于谦和孙太后见英宗早作了安排,都是大吃一惊。 
  钟将军:奉皇上旨意,卑职已将嫌犯和火炮一并押上。 
  孙万山和王山都是一脸无辜的表情。 
  那门神机火炮装在车上,也被哐当哐当推进来。 
  众大臣见了这门威武的火炮,都有点胆战心惊。 
  英宗摆起威风:殿下站着的可是孙万山? 
  孙万山:是。 
  英宗:朕问你话,你可要如实回答,王先生让你走私火炮,可有其事? 
  孙万山扑通跪下:皇上,我……我有冤屈哪! 
  王山也乘机跪下:皇上,小民也有冤屈哪! 
  孙万山和王山这样一来,众大臣都面面相觑。 
  被樊忠拿住的王振暗暗得意,脸上露出一丝奸笑。 
  英宗:孙万山,你不是已如实招供了吗?哪来的冤屈? 
  孙万山:于大人他……他对我动用重刑,我是屈打成招的啊。 
  王山跟着嚷起来:对,对,小的也是屈打成招,我家兄弟为朝廷呕心沥血,从……从来没有私心,更无异心,请皇上明察! 
  英宗恼火地:朕问的是孙万山,不可插嘴。 
  王山:是,是,皇上。 
  英宗:孙万山,你接着说。 
  孙万山:皇上明鉴,重刑之下,我是皮开肉绽,哪……哪还有真话,其实…… 
  英宗:其实如何? 
  孙万山:其实这里面大有奥秘。 
  英宗:奥秘? 
  王振已叫起来:万岁爷,奴才有话要说。 
  英宗冷冷地:好,你讲。 
  王振扑通跪下:启禀万岁爷,此事确为奴才所为。 
  见王振主动承认走私火炮,众大臣们都大吃一惊,王直和邝野等人更是义愤填膺。局势又为之一变,孙太后和于谦都松了口气。 
  英宗装出疑惑的样子:王先生,你这是为何啊? 
  王振:回万岁爷,奴才是为了朝廷安危,才出此计策! 
  英宗:哦?此话怎讲? 
  王振大模大样地站起来,侃侃而谈:万岁爷,瓦剌对我大明天威甚是臣服,可谓诚惶诚恐,每年遣使上京,朝贡不断。偏偏鞑靼与瓦剌不和,常举兵侵扰,瓦剌深受其苦,瓦剌太师也先曾多次奏请万岁爷对其援手。 
  英宗:那又怎么样? 
  王振:大明与瓦剌有如君臣父子,瓦剌亡,鞑靼兴,于我大明有百害而无一利,所谓唇亡齿寒哪。然瓦剌毕竟蛮夷之族,与我大明格格不入,亦不可信任无度。故奴才略施小计,先助瓦剌一臂之力,让其与鞑靼鹬蚌相争,我大明坐收渔翁之利。 
  英宗似乎恍然大悟:原来先生不是真的助瓦剌。 
  王振得意地:万岁爷,拿瓦剌来治鞑靼,这就叫“以夷制夷”。 
  英宗被说动了:好个以夷制夷! 
  徐珵等人纷纷赞叹:到底是先生,高见,高见! 
  英宗连连点头,看着殿下的那门神机火炮,又有点放心不下:这神机火炮毕竟是我朝最厉害的火器,要是那瓦剌背信弃义,反而拿神机火炮骚扰边境,这个……   
  三 翻云覆雨(13)   
  王振:万岁爷多虑了。我大明雄视四海,是何等的气魄,区区瓦剌,本不足为患,就算吃了豹子胆,也绝不敢动我一根毫毛!再说了,奴才给瓦剌的这批火炮是用来换五千匹战马的,有了这些战马,我大明尽可扩充骑兵,一举两得! 
  英宗大喜:原来如此,看来朕是差点冤枉先生了。 
  于谦见状,焦急万分:皇上,不可轻信王振之言,他这是妖言惑众,瓦剌兵强马壮,早有觊觎我大明野心,如得到神机火炮,如虎添翼,必将来犯,请皇上万不可忘了大宋为元所灭的教训! 
  王振又是一声冷笑:哈哈,于大人乃大明兵部侍郎,朝廷重臣,却将我坚如磐石的大明江山与软弱可欺的宋朝相提并论。老夫斗胆问一句,于大人的用意,欲置万岁爷于何地啊? 
  孙万山乘机上前:皇上,于大人网织罪名,诬陷忠良,他……他才是大逆不道,皇上该将他治罪才是。 
  孙太后对孙万山的突然翻供极为震惊,脸色苍白,却已说不出话来。 
  女贞则怒视着孙万山,恨得咬牙切齿。 
  于谦:孙万山,你倒打一耙,血口喷人,你…… 
  英宗冷冷地:于爱卿,朕还没问完话呢,你急什么? 
  于谦只得忍住:是,皇上。 
  英宗看着王振,慢吞吞地:王先生,于爱卿刚才还弹劾你带头圈地,可有此事? 
  没等王振说话,徐珵、丁铭、李威等已站了出来,齐齐对着英宗跪下:启禀皇上,圈地实乃臣等所为,与王先生无涉,王先生一心效忠朝廷,听闻臣等圈地,要将臣等严加惩处,臣等羞愧难当,现已主动将所圈之地尽数退出。 
  英宗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哦,是你们干的好事啊! 
  徐珵等人:臣等犯下大罪,请皇上以国法论处,千万不要冤枉了王先生。 
  徐珵等人说着,扑通跪下:皇上,我大明朝廷万万不可没有王先生啊! 
  英宗闻言,威严地扫视着众大臣:你们都看到了吧?要不是今日在廷上审个明白,朕差点要对不住先生了! 
  孙万山又恢复了趾高气扬的神态:现已真相大白,皇上该明白孰是孰非了。 
  英宗端起脸来,指着樊忠:还不快给朕放了王先生! 
  樊忠看看孙太后,见孙太后面无表情,只得将王振放开。 
  王振恭敬地朝英宗跪下:万岁爷救命之恩,奴才感激不尽! 
  英宗走下龙椅,亲自将王振扶起来:先生受委屈了,快快请起。 
  王振:谢万岁爷隆恩。 
  英宗转过身来,阴沉地瞪着于谦:于爱卿,你还有何话说? 
  于谦痛心地:皇上,你让王振给骗了,这里面,是个大阴谋啊! 
  英宗大怒:好啊,事到如今,众大臣都看得明明白白,你还敢诬陷王先生,你这到底是何居心,啊? 
  孙太后见局势危急,忙咳了一声:皇上,此事多有蹊跷,请皇上先别下论断,容日后再议。 
  英宗顺水推舟地:那好吧,既然是太后发话,今日之事就到此为止。列位爱卿,你们还有何事要奏? 
  不等众大臣作出反应,王振抢先一步跪下:万岁爷,奴才有一事请奏。 
  英宗:说吧。 
  王振:万岁爷登基以来,政绩卓著,天下钦服,朝中大臣联名上疏,请太后还政于万岁爷。 
  于谦和孙太后又是一惊。 
  王振掏出劝进表呈上:列位大臣们的心意,请万岁爷和太后过目。 
  孙太后虽已料到这廷上是一场生死搏杀,但见王振明目张胆逼宫,仍是始料未及,浑身一震。 
  英宗假惺惺地推辞着:这个……朕可不敢答应了,太后为朝廷日夜操劳,功不可没啊! 
  王振:万岁爷亲政,乃是众望所归,请万岁爷万勿推辞,否则,让朝中大臣们寒了心哪! 
  王振说着,扑通跪下,众大臣见状,也跟着纷纷跪下。 
  没跪下的只有于谦和王直等寥寥几人。 
  英宗喜形于色:太后,你的意思呢? 
  孙太后强压着悲愤:皇上不是早拿定主意了吗?还问哀家干吗? 
  王振一声大喝:来人哪,送太后回宫! 
  马顺奔上前来:太后,请吧。 
  孙太后气得发抖:好,哀家走! 
  女贞激愤地瞪着英宗和王振,一只手按在了剑柄上。 
  孙太后轻轻握了握她的手,女贞只得忍住了,慢慢扶起太后。 
  孙太后朝殿外走去,她的步履一下子老态了许多,有些颤巍巍的。 
  樊忠极为愤怒,大喊:你们……你们这是逼宫! 
  樊忠嚷嚷着,就要上前,却被几个锦衣卫制住,动弹不得。 
  女贞扶着孙太后,连连回头,看了于谦几眼。 
  于谦已不顾一切奔上来:等等! 
  英宗一愣:于爱卿,怎么又是你?你还有完没完啊? 
  于谦怒目圆睁:太后是我大明朝廷中流砥柱,听政多年,恩泽万民,多亏了太后不辞辛劳,才造就我大明今日这番基业。皇上,你现听信王振这个奸贼之言,罢黜太后于朝政之外,实是中了王振的奸计,其后果就是皇权旁落,祸及江山社稷。 
  英宗怒不可遏:于爱卿,你诬陷王先生,朕还没跟你算帐呢,你倒一而再,再而三跟朕过不去,哼,朕对你够客气了。   
  三 翻云覆雨(14)   
  于谦直指着英宗:臣真为你感到羞耻,皇上,你……你好昏庸啊! 
  英宗如被当头打了一棒,气得发抖:你敢骂朕! 
  众大臣们全吓得缩起了脖子,大气也不敢出。 
  于谦却将生死置之度外,正气凛然地:今日臣愿冒死直谏,皇上,你宠信宦官,贪图享乐,致使奸佞当道,朝中表面歌舞升平,实已大难将至。 
  英宗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王振乘机挑拨:哼,皇上都敢骂,反了不成? 
  于谦对王振置之不理,继续指斥英宗:上有所好,下必趋之,朝廷如此享乐成风,穷奢极欲,视民脂民膏为粪土,从上到下的各级官吏亦跟着腐败糜烂,卖官鬻爵,贪污受贿,无所不为。更有甚者,皇亲国戚、权贵豪绅四处圈地,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全国各地,流民已达百万之众。现今皇上又公开支持王振走私火炮,还美其名曰:以夷制夷,却惘然不知战祸临头!似这般骄横自大,为所欲为,随时会有亡国之灾啊! 
  英宗终于忍无可忍,拍了下龙椅,猛地站起来:于谦,你太过分了! 
  众大臣吓得都直打哆嗦。 
  于谦一吐为快:你身为九五之尊,堂堂大明皇帝,把江山社稷、天下苍生视作儿戏,你……你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啊!皇上! 
  英宗气得浑身发抖,眼看就要大发雷霆,但他却突然把脸一扬,哈哈大笑起来:好,骂得好! 
  于谦悲愤交织,以手捶胸,热泪夺眶而出:苍天有眼,臣悲痛万分哪!皇上,你可以借庆典之名,在皇宫里以荒嬉玩耍为乐事,居然还拿紫金冠当要饭的破碗恣意取乐,有朝一日,你也许会真的沦为一个乞丐! 
  英宗铁青着脸,慢慢坐下:来人,拉下去! 
  几个御前侍卫一拥而上,将于谦拖住。 
  走到门口的孙太后见于谦被抓,便站住了脚步,跟在她身后的女贞见状大吃一惊,差点叫出声来。 
  一直在殿下默不作声的王直忍无可忍,挺身而出:皇上,于大人一向耿直,忠诚为国,万不可因出言直谏,就将其治罪,请皇上…… 
  王振耀武扬威地拦在英宗面前,对着王直:万岁爷有旨,还不快快跪下! 
  王直迟疑着,他身后的那帮大臣已纷纷跪下了。 
  王直也只得跪下。 
  王振大声宣布:于谦心怀不轨,妖言惑众,诽谤圣上,目无皇威,罪不可赦。万岁爷圣旨下,即刻将于谦押入死牢,秋后问斩! 
  跪在地上的王直和邝野对视了一眼,又想站起来为于谦说话。 
  王振已看在眼里,冷笑一声:谁敢冒犯圣威,一律以谋逆论处! 
  王直和邝野只得忍住。 
  于谦傲然而立:皇上,你听信王振之言,毁了大明社稷,也毁了皇上你自己!再者,瓦剌已蠢蠢欲动,我朝毫无防备,国难临头,臣死不足惜,请皇上早作应对啊! 
  英宗暴怒:把这个不吉之人快押下去! 
  御前侍卫狠狠推了于谦一把:下去! 
  于谦铁骨铮铮,摔开侍卫,步履从容:我自己会走! 
  王直跪在地上,难过地“嗨”了一声。 
  孙太后表情复杂地看着于谦,无奈又哀伤地叹了口气。 
  女贞目送于谦的身影一步一步离开,再次被他大义凛然的气势折服,泪水夺眶而出。   
  四 御驾亲征(1)   
  1、死牢 
  于谦被关在死牢里,头发和胡子长了许多,乱蓬蓬一团。 
  他的面容憔悴不堪,可双眼仍然炯炯有神。 
  窄小的天窗射下一缕阳光,照在死牢肮脏、破败的墙上。 
  一切似乎都是静止的。 
  终于,牢门哐当响了一下,一个狱卒进来了。 
  狱卒默默将牢饭搁在栅栏外头。 
  于谦扑向栅栏,急迫地看着狱卒,似乎想说什么。 
  狱卒已悄悄从袖口里掏出样东西,塞给于谦:于大人,你要的东西。 
  于谦的眼睛忽然一亮,一把接过狱卒递过来的东西。 
  狱卒走后,于谦打开狱卒送来的东西,那是一本《孙子兵法》。 
  于谦急切地翻开书看起来。 
  搁在栅栏外的牢饭已经凉了。 
  天窗射进来的阳光移到了死牢的角落,死牢里显得昏暗起来。 
  于谦合上书,沉思着,用指甲在墙壁上刻了条道道。 
  墙壁上已画满了代表着日子的道道…… 
  2、王振府上 
  马顺来向王振禀报:先生,瓦剌也先太师所遣使节已到京城,正候等先生召 
  见。 
  王振:他们来了多少人? 
  马顺:回先生,足有三千余人。 
  王振大为不悦:三千余人?朝廷核准的不是一千人吗? 
  马顺小心翼翼地:朝廷厚待来使,白吃白住,还有封赏,也先太师与先生又有交情,他是精明人,自然多多益善。 
  王振:哼,这个也先,老夫看也是靠不住得很,上回火炮换战马,他送来的五千匹战马,老弱病残,惨不忍睹,哪儿上得了战场?倒让他白白得了三百门神机火炮。要不是万岁爷信任老夫,没追究此事,老夫的脸上如何挂得住?啊? 
  马顺:那是那是,万岁爷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